脾虛該怎樣補?

忽閃的情緒


脾虛是中醫概念,脾是五臟之一,和胃相表裡,虛,是一種表象特稱。脾虛,一般人對它的理解也很模糊,其實這種症狀很常見。比如:脘腹脹滿,食後更甚,口不知味,不思飲食,大便溏薄,精神不振,形體消瘦,肢體倦意,少氣懶言,面色萎黃或蒼白,肢體浮腫,舌淡苔白,脈緩軟無力。



以上這些症狀表象體現了兩個方面的病理變化:

一為脾臟運化功能減弱,脾失健運,精微不布,水溼內生,所以才會納少腹脹,便溏,脾虛失運,水溼氾濫,所以肢體浮腫。

二為氣血生化不足,脾主四肢肌肉,脾氣不足,肢體失養,所以感到肢體倦怠,氣血虧虛,中氣不足,所以精神不振,少言懶語,形體消瘦,面色萎黃。



不同年齡脾氣虛的臨床表現也不一,嬰兒脾氣虛,多表現為消化不良、嘔吐,肚腹脹大,身體消瘦,面色萎黃,年老體弱或大病、久病者見脾氣虛症,多表現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語聲低微,面色萎黃。

脾虛症的治療以益氣健脾為主。下面從食療和經絡給大家介紹一下:



食療方:

1、扁豆紅棗小米粥

原料:白扁豆粒50克,小米100克,紅棗15枚

2、健脾八珍粥

原料:白扁豆50克 蓮子30克 芡實30克 薏米 50克 淮山藥30克 茯苓30克 紅棗15枚 大麥芽 25克

3、紅棗薑茶

另外,可以白扁豆、蓮子、芡實、薏苡仁、山藥+黨參+佛手+石斛



經絡調理

選用脾腧穴和足三里穴,刺激脾腧的最好方法是拔罐,其次是按揉,也可以針灸(夏冬季節)

足三里穴是胃經的合穴,它是胃經經氣的必經之處,要是沒有他,脾胃就沒有推動,生化全身氣血的能力。足三里每天堅持刺激,可按揉也可用小錘敲擊,力量要以產生痠痛感為度,每次之少揉3分鐘,冬天時可以艾灸。


李愛琴營養師


人的陽氣與脾胃著密切的關係,脾胃功能正常運轉,則心腎相交,肺肝調和,陰陽平衡;一旦受損,功能失常,易內傷陽氣,嚴重的還會因此而影響全身而患病。因此,人若要養生,先要重視養脾胃,健脾胃的中成藥眾多,該如何選呢?

脾虛可分為脾氣虛,脾陽虛,脾不統血,中氣下陷等證型,因此藥物的選擇必須結合患者自身的症狀,只有辯證準確,方能對症下藥。另外,不同藥物在功效上有細微的不同,應避免盲目或者不規範使用。請看逸仙藥師分別介紹:

脾氣虛:又稱脾氣不足。症見納少,腹脹,食後尤甚,大便溏薄,少氣懶言,肢體倦怠,形體消瘦,面色萎黃,浮腫,舌淡苔白,脈緩軟無力等。治宜補脾益氣,可選的中成藥有參苓白朮散、健脾丸、啟脾丸、四君子丸等,其他補脾益氣的中成藥功效各有側重,如脾氣虛兼痰多可選具有補脾益氣,燥溼化痰的六君子丸;脾虛氣滯,消化不良可選香砂六君子丸;脾虛氣滯所致的胃痛可選養胃顆粒;脾氣虛所致的失眠可選參芪五味子片。

脾陽虛:又稱脾虛寒證,症見食慾減退,腹脹,胃痛而喜溫喜按,四肢不溫,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腫、畏寒喜暖,小便清長或不利,婦女白帶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潤,脈沉遲等。治宜補脾溫中,可選的中成藥如附子理中丸、刺五加顆粒、溫胃舒膠囊、小建中顆粒等。

脾不統血:由於脾氣虛弱,不能攝血,則血不循經,氣血虧虛。除了有脾氣虛弱的一些症狀外,還可見慢性出血的病證,如月經過多、崩漏、便血、尿血、皮下出血等。治宜補脾攝血,可選具有補脾兼補氣血的中成藥如人參健脾丸、歸脾丸、十全大補丸等。

中氣下陷:多由氣虛發展而來,是指脾氣虛損,升舉無力,氣機下陷,降多升少,對臟腑維繫升舉之力減弱,可形成胃下垂,腎下垂,子宮脫垂、脫肛等病症。多兼有氣虛和氣陷兩種證候的臨床表現。治宜補中益氣,昇陽舉陷,可選的中成藥如補中益氣丸、參芪力得康片等。

歡迎關注“逸仙藥師”,內有關於各種疾病合理用藥的文章!


逸仙藥師


大家好,我是中醫推拿保健師巧玲,很高興繼續今天的分享,主題:脾虛怎麼補?從三個方面和大家分享:

首先,脾虛的症狀有很多,如圖給大家說展示的。那脾虛怕冷。這是可以通過一些食補的方式,比如說。平時可以多吃一些羊肉和狗肉這些可以進行食補的食物。



其次,也可以做一些。妖三類的食物進行食補,平時注意飲食規律,飲食,節日可以吃一些山藥,大棗度和大米張,如果脾胃虛寒,可以喝一些藥膳,比如說黃芪冬雞湯。



最後,金瓶可以用山藥,白薯,意米,土豆,白比弄紅薯黨通常是長在地裡生出的,都可以煎皮用他們熬粥灣肉單獨均可,也可以放一點荷葉,效果會更好。如果有脾虛的情況,一定要按照以上這些去吃,對身體調理有特別多的好處,如果比較嚴重,一定要去醫院進行糾正,千萬不可以耽擱。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內容,如果你想在生活中對自己有一個更好的瞭解和認識,你可以評論區回覆你遇到的問題,感謝信任,再見。


中醫推拿保健師巧玲


在講如何補脾前,先和大家講講脾的幾個主要功能:

 

中醫講“脾主運化、統血、升清”。脾主運化,脾有將精微物質(營養物質)輸送到全身的能力;脾統血,是指脾有統攝血液的功能,防止血液溢出經脈;脾主升清,則指脾能將精微物質上輸到心肺,化生氣血,營養全身的作用,因此脾又被稱為“氣血生化之源”,可見其重要性。

 

而通常脾虛是指由脾氣虛引起的一系列臟腑功能失調的病症,主要有脾氣虛、脾陽虛、中氣不足、脾不統血等症狀。因此想要補脾虛,肯定要分清楚是哪種脾虛才能對症下藥,調理方有神效!

 

而且脾虛問題往往不是單一症狀出現時,因此需根據患者身體情況靈活開方,“標本兼治”,效果才會更好一些!

 

比如脾氣虛兼有胃虛、痰溼的情況,通常基礎方可用六君子湯加減施藥,根據患者是否有噁心嘔吐、胸悶脹痛,可加些木香、砂仁、藿香;如有洩瀉、腹中冷痛、手足不溫(脾陽虛),則加些乾薑、炮附片。(通常脾陽虛是在脾氣虛的基礎上加上陽虛的症狀)

 

若脾虛兼有胃虛、水溼的情況,基礎方可考慮用參苓白朮散,再根據患者情況加減藥物。

 

中氣下陷多由氣虛發展而來,脾氣虛損,升舉無力,氣機下陷,導致脾升清之力下降,清陽不升,運化失調,因此患者常有飲食減少,體倦肢乏,少氣懶言,面色萎黃,頭暈眼花,大便稀溏,舌質淡,脈虛,以及脫肛、子宮脫垂、久瀉久痢等症狀,因此治宜補中益氣,昇陽舉陷,常用方子補中益氣湯,再根據患者情況加減藥物。

 

脾不統血的情況也是多由脾氣虛弱導致運化無力,脾無法發揮固攝血液的作用,導致出現各種出血症狀,常見症狀有便血、 衄血、皮下出血、崩漏等,臨床常用歸脾丸加減來治療。

 

回到正題:“脾虛該怎麼補?”。我的建議是先解決脾虛問題,讓身體迴歸到正常狀態,再通過食療的方法,慢慢調補,增強脾的功能,效果會更好。簡單和大家聊聊,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留言討論。

 

我從事中醫脾胃科、婦科、兒科工作50年,剛在頭條和大家分享中醫知識不久,歡迎熱愛中醫的朋友關注 (或點我頭像關注我)!謝謝支持!

聯盟


潘教授說


說到脾虛,很多人雖然未必已經達到“虛證”的程度,但脾已經不那麼健康。其實,要是真等到“脾虛”時臨時抱佛腳,是有些晚了的,日常就應該多愛護脾。也就是說,未必是“補脾”,而是“健脾”。

先說說脾。中醫講,脾位於中焦,主要的生理功能是主運化、升清和統攝血液。

《素問·厥論》中記載,“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脾具有將水谷化為精微,並將精微物質輸至全身的作用。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並且脾對水液起著吸收、轉輸和佈散的作用,脾胃好,就能夠有效的防止溼、痰、飲等病理產物的產生。調理好自己的脾胃,改善痰溼體質,還可以成為易瘦人群。

造成脾虛,每個人的先天因素都差不多,主要是後天長期沒有保養好所致。因此,可以反思一下自己反生活習慣是否有不合理之處,比如三餐是否規律,是否大吃大喝,會不會整日憂思過多,每日無辣不歡,喜愛生冷甜品等,這些都有可能造成脾虛。

脾虛的症狀可以從很多渠道查到,且不囉嗦,說說如何改善。

補脾健脾是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情,首先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心態,配合飲食療法,按摩,才能使身體達到一個比較好的狀態。

1.飲食要規律。我們所講的起居有常、飲食有節,飲食對脾胃的影響最為重要,一日三餐要規律,尤其注意早飯要吃,宜常吃小米、大棗、山藥等健脾的食物,另外酌情加入芝麻、花生、薏米、高粱米等。

2.飲食以清淡為宜,少吃肥甘味厚、太甜、油膩、太鹹、不利於脾的運化的食物。最好吃清淡的、易消化的、多樣化的食物,每餐八分飽、不要暴飲暴食,少吃冷飲、冰棒、冰淇凌等食物,寒性的食物如苦瓜,也儘量少吃。

3.保持良好的情緒。腦腸互動,不良的情緒可以導致食慾下降,腹部脹滿、噯氣、消化不良、情緒對食慾、消化吸收都有很大的影響,因此,調理脾虛,首先,必須保持良好的情緒,以利於脾胃正常的運化。

4.藥物調理。脾虛要健脾益氣、助運化溼,藥方常選的是參苓白朮散加減,這個藥方裡主要是,黨參、白朮、茯苓、山藥、薏米仁、焦山楂、焦神曲、陳皮、砂仁。

另外也可服用一些參苓白朮散,或者香砂養胃丸這樣的中成藥。脾陽虛的病人們推薦病人用附子理中丸,胃陰虛或成藥比較少,可以用湯藥來進行調理。

5.食療方面,推薦傳統祛溼健脾老配方——薏苡赤小豆粥。如果有條件可以把薏苡仁炒後再煮粥。其次推薦健脾益氣配方——山藥薏米粥(薏米:山藥:糯米=1:3:7)適用於脾胃虛弱所致食慾不振、脘腹脹滿。

6.按摩。對於大便乾燥的人來說,可以進行順時針的按摩小肚子。要是大便比較稀、常常拉肚子的人,需要按照逆時針的方向來按揉肚子。

另外可以按穴。神門、合谷、丘墟、足三里、太白、地機、三陰交、陰陵泉。用指腹按摩,最好感受到痠麻脹痛。至少保證每天2次。次序最好不要錯。


純鈞LHGR


說實在的難以補,脾胃本來就是主消化吸收的,如果脾胃不壯,吃什麼都沒有用,吃什麼都難吸收。五臟六腑之中,最難補、最難養的就是脾了,吃了不壯,不吃就虛。

所以,你在大家推薦食補、藥補的基礎上,不妨多曬曬太陽,多運動運動,每天慢跑幾公里,練練五禽戲、打打太極拳,先去去身上的溼氣,補補陽氣,同時加以按摩、拔火罐、推拿、針灸(艾灸)療法。相信過個一年半載的脾胃就壯了,同時飲食業要注意,不要吃寒涼、冰凍的食物,比如冰棍、冰水、冰啤酒、冰淇淋都不要吃。現在吃這些感覺很爽,等到了冬天,就難受了。這些寒涼、冰凍食品本來就是違背自然規律的。

只所謂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練武。鍛鍊健脾養胃要比吃藥好的多。


太極雲飛揚


脾臟除了產生消化酶和將它們釋放到十二指腸中,胰腺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在其可以分泌酶的細胞簇中散播著大概100萬個細小腺體,這就是我們所知的胰島。胰島可以釋放兩種重要的激素一一胰高血糖素和胰島素,它們可以保證我們的細胞不會缺乏燃料。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脾胃運化過程,當然肝臟也做了更多的工作,只是分工合作而已。

首先脾不能餓著,氣血足,營養均衡是基礎,同時也適當的補充雜糧雜豆根類薯類食物,這些大多數都有健脾胃的作用,也可以減少過多的脂肪和過多蛋白質以防沒被消化的殘留產生毒素。脾臟正常的工作是建立在不能餓著的情況下達到最佳狀態!

第二是不能吃撐著!過量的碳水化合物,產生過多的葡萄糖,會增加胰高血糖素和胰島素的工作壓力,也是增加胰臟的工作壓力,長期的超負荷工作,肯定會因為透支而工作效率下降。過多的脂肪(特別是飽和脂肪)和過多的蛋白質(特別是動物蛋白質)的攝入,也會增加各器官組織的工作壓力,也會因此而引起工作效率下降。或者是出現慢性病症狀。

脾臟也要養著才更健康!在工作正常的情況下,也要適當的休息與放鬆,好的心態好的環境也對脾臟健康非常有幫助!


張慶理平衡健康諮詢


脾虛分 脾陽虛和脾陰虛兩種 脾陽虛主要症狀是;泛酸,噯氣,口淡不渴,倦怠乏力等,西醫上一般診斷為胃炎 脾陰虛主要症狀是;飲食減少,消化不良症狀突出,口渴喜喝涼水,西醫一般診斷為胃萎縮。脾虛一時半會好不了,需要慢慢調理可以喝一些小米粥,吃山藥等。嚴重的話可以吃點健脾丸。


陪伴這一刻


脾虛也要找原因,是脾腎陽虛,還是肝鬱脾虛。還是肝腎陰虛,陰損及陽。治病求因。可不能見虛就補。


添財9


脾虛的話

第一吃飯前喝點熱水。

第二經常按摩肚子,推拿肚子,也可以艾灸肚擠眼,肚子暖和了脾胃自然就好點。

第三可以平常喝點健脾胃代茶飲比如陳皮。

第四多喝粥,也可以刮痧脾經。

希望可以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