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生實習時沒做過四大穿刺會不會很失敗?

胡俊



四大穿刺指的是:胸腔穿刺、腹腔穿刺、骨髓穿刺、腰椎穿刺。

這是作為一名臨床醫生應該必備的技能之一,在當初臨床實習期間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也做過很多次。

但是,現在的臨床實習生卻很少有機會來做了。

第一是因為懶,不知道主動學習,總是傻等著機會降臨,卻不知資源有限的,帶教老師是有個人情感的。如果想要學到本領,便應該主動出擊,而不是傻傻的等。

第二是因為忙,現在的實習生總是在忙著各種東西,卻不將臨床工作放在心上。我甚至經常會突然發現實習同學又不見了。他們總是在忙著考研,總是在忙著做實驗,總是在忙著偷懶。

第三是因為環境越來越差。以前的病人們尚且能夠理解醫學的特殊性,也願意配合實習同學的工作。但是,如今更多的人都過度的保護自己的權益,深怕自己淪為實習同學的“試驗品”。甚至連測血壓、測血糖這樣簡單的活都不願意給實習醫生做,更加不用說四大穿刺了。其實,每一次這樣的操作,都會是在帶教醫生的監督下完成的。

所以,如果在實習期間一次四大穿刺都沒有做過的話,確實很失敗。

而且,失敗的原因是因為你自己造成的。

只要你用心,只要你想學習懂的學習,總是會有機會的,只不過是你自己沒有抓住機會罷了。


最後一支多巴胺


如果實習一年,連四大穿刺中的任何一個都沒有做過,是你點背吧。可能是你所在的醫院病例太少實習生太多,沒找到機會。也可能你有點偷懶了。不夠積極主動去爭取機會。

所謂四大穿刺,是

1. 胸腔穿刺,多用於胸腔積液減壓或者診斷

2. 腹腔穿刺,用於腹水減壓或者診斷。

3. 腰椎穿刺,腦脊液檢查或者白血病治療鞘內注射

4. 骨髓穿刺,用於診斷。

記得當年實習,每種穿刺都做過多次。

第一次胸穿記得是在老年病科做的,多次給那位老人放胸水,那是一個晚期腫瘤的患者。

後來也給結核性胸膜炎胸水的穿刺過。胸穿比較擔心的是患者胸膜反應或者刺破髒層胸膜造成氣胸。

腹穿是在傳染病科做的,科裡很多是肝炎肝硬化腹水的患者,有些需要反覆放水,腹穿比較容易,一般也不需要擔心損傷周邊器官。

腰椎穿刺,在神經內科或者外科比較多實踐機會,但我卻是在血液科做的最多,一些急性白血病的患者,會需要將一些藥物注射入鞘內,會按療程反覆多次注射。

骨穿我是在血液科做的,剛進入科室,帶教老師就帶著我們示範了一遍,下一個就讓我們做,當時我們還是有點怯場,還惹得老師埋怨我們不積極主動,老師也是蠻可愛的,是真正為了我們快點學習提高。

現在醫學生的實習越來越成為雞肋。醫學生們忙於考研複習,沒心思待在臨床,很多的臨床操作都是住院醫生規範化培訓的醫生直接就做掉了,也不會專門找實習同學來操作,有時就算找也找不到,他們不知躲到那個角落去看書了。


急診夜鷹


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廣大醫學實習生,沒有幾個實習同學完成過四大穿刺技術。

我還可以告訴大家,不僅醫學實習生很多沒有做過四大穿刺,有些醫生都沒有真正的完全四大穿刺技術,雖然這些穿刺是三基操作,人人要掌握,人人都要會,但是臨床上這些操作可能由專科醫生來做。

胸膜穿刺,胸腔積液,胸腔積血,氣胸,血氣胸,穿刺尋找癌細胞,胸膜腔穿刺給藥治療等等,可以請心胸外科協助穿刺,放置胸腔閉式引流管,或者B超引導下穿刺。讓實習生操作的機會不大,但是可以協助操作。

腹腔穿刺,大量腹水需要放液緩解症狀;抽液做化驗和病理檢查,協助診斷;人工氣腹;腹腔注射藥物;診斷性穿刺,比如血腹症。腹腔有很多空腔臟器,穿刺風險比較大,基本不會讓實習同學做,可能在老師指導下學習。

腰椎穿刺,大多醫生自己都不做,穿刺比較困難,而且不熟練的穿刺影響標本。臨床主要是用來抽腦脊液做生化檢查,協助診斷;治療性穿刺和麻醉穿刺。這應該實習學生最少做的穿刺技術。

骨髓穿刺,主要是血液科抽骨髓做診斷,其他科室比較少用。而且相對比較痛,實習同學如果不去血液科,在實習期間可能碰都不碰不到骨髓穿刺。很多醫生也沒有做過。

看起來沒有學習四大穿刺很失敗,其實實習期間最主要的實習任務絕對不是四大穿刺或者其他醫療操作技術。醫學生實習期間最主要的任務應該是把學校學習思維轉變成臨床思維,面對書本和麵對活生生的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把臨床立體化的知識和課本知識對接,學會如何把課本知識轉化成自己有用的知識,讓知識更加牢固。

說一個很簡答的例子,很多實習同學進入手術室後,最基本的無菌觀念都不是很清楚,但他能背無菌知識,可要他做他做不了,這就是書本和臨床脫離了,沒有形成橋樑,所以知識被固化。實習就是把固化的知識變生動,變成自己的。操作技術自然等到成為真正的醫生後再慢慢學習。


麻醉醫生小康


個人覺得,不能說是失敗,只能說,有些事情確實是需要運氣的。

其實,臨床上的給你在病房的操作機會並不多,基本上你沒待過呼吸科就不怎麼見胸腔穿刺,不待在血液科就沒不怎麼見到骨髓穿刺,而腰椎穿刺常見於神經內科,腹腔穿刺其實運用的也不多,但個人覺得四大穿刺中腹腔穿刺最簡單。

實習期間,其實幹的更多的寫病歷和換藥,操作其實很少有機會,不管你是在大醫院還是小醫院,機會都是被別人搶去了。

大醫院裡有研究生和規培生跟你搶操作機會,小醫院裡有剛來的年輕醫生要培養,怎麼輪也很難輪到一個實習生。

所以其實你也不用太沮喪,先培養好自己的臨床思維,多看多問,掌握操作步驟,等待機會來臨的時候,你才不會無所適從,而你也可以自信地說,沒有操作過,但流程是清楚的。

操作上的東西,你做一次基本上就能牢記於心,做多了就開始熟能生巧,越做越好,臨床上難不是操作,是思維,是你的基礎知識的掌握和整合能力。

一起加油💪


夏日蘇荷先生


在我實習的時候,第一次做胸穿是在老師身上做的,那是一個30歲左右的女婦產科主治大夫,看上去嬌小瘦弱,上手術檯要踩很高踏腳凳,像個小女生,但卻充滿堅韌的氣質,走路帶風的那種,對學生很好,我從婦產科實習完不久轉到內科,恰巧她因結核性胸膜炎住院在呼吸內科,居然主動要求我和另一個實習同學一起給她做胸穿,沒有其他帶教老師,我緊張得發抖,但是老師一直談笑風生,不時還自嘲,那種緊張感很快消失了,胸穿也很順利。10年過去了我還一直記得她,湘雅醫院婦產科的王前老師。我做骨穿是在湘雅血液科賀豔娟老師的指導下做的,非常有耐心,手把手的交,出科的時候,還送了我一本書,至今印象深刻。第一次做腹穿是在研究生師姐指導下完成的,她教我如何斜著進針,以避免放完腹水後肝硬化晚期的這些病人從穿刺孔流出腹水,其認真嚴肅的態度,和對患者的關愛,也是記憶猶新的。我談到這些,一方面說明,帶教老師的鼓勵,認真負責的帶教非常重要,另一方面,謙虛認真,小心謹慎,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也是很重要的,這樣才能為自己創造機會,我有很多同學平時就是打醬油,實習逛一圈就回來了,實習完連外科換藥也不會的,最後執業醫師操作考試也過不了,則說明了一點。還有醫院和科室要有意識創造良好的帶教環境和教學意識,我在湘雅婦產科實習的時候,作為男生,下到10多歲女孩子,上到7-80歲老婦,老師始終帶著我們進行婦檢,不太配合的病人,老師則很有耐心地教育說服,甚至我們可以在急診科自己動手做清創,老師則隔著玻璃窗看著你。所以,你說是不是很失敗,其實要客觀分析,是自己的原因或是環境因素,如果是前者,不言自明。但環境也是可以改變的,事在人為,嘗試了,努力了你才能問心無愧。最後,作為過來人提醒你,實習經歷的東西,也許一輩子就那麼一次,以後很少有人對你耳提面命,諄諄教誨,手把手領你,犯了錯語重心長給你說教,替你承擔一絲一毫的責任了。錯過了,始終是遺憾。至今,我依然很懷念曾經給過我機會、信任及幫助的老師們,難忘實習的點點滴滴。


韶醫碎閱


臨床醫生在實習時候,呼吸內科那些胸腔積液和氣胸患者就需要進行胸腔穿刺,在消化內科,碰上肝硬化腹水的就需要進行腹腔穿刺,在血液科碰上白血病的就需要進行骨髓穿刺進行病理檢查,在神經內科和兒科碰上病毒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化膿性腦膜炎患者需要進行腰椎穿刺進行腦脊液檢查,都是臨床醫生必備的基本技能,其他技能如氣管插管,無菌操作,血管穿刺,洗胃,導尿等,這些玩意你竟然一個都沒做過,要麼是在小醫院實習,要麼是在三甲醫院裡面偷懶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