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巨虧超40億,能證明滴滴不是一家「黑心」企業嗎?

蔣南亞


我一直不認為滴滴是一家黑心企業,如果是黑心企業,也發展不起來了。不過,正如滴滴創始人程維所承認的,在資本的助推下,滴滴迅猛發展的這幾年,核心目標是增長,而忽視了這個產業更重要的問題:安全問題。

當前的危機足夠引起滴滴高管、投資方及相關利益方的重視,它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近期,由交通部牽頭,多部門協同的調查組進駐滴滴。要說,這些頭頭腦腦會拿出空白試卷是不可能的,一定能查出滴滴的不少問題。

從滴滴創始人程維,總裁柳青近期的話語中可以看出:他們姿態很低,在不斷認錯。這次9月7日程維發給全體員工的內部信件,已經反思到企業存亡的問題了:“互聯網出行到底是不是一個應該存在的行業”,說明氣勢悲觀到極點了。

滴滴內部還取消了增長目標。

看來,這是一次長期的求存在,求活下去的特殊時期。

本人看,互聯網出行是發展的必然,滴滴也不可能在這次危機中倒下。雖然美團已明確在網約車領域不再強勢進攻,但我們也看到京東近期高調佈局網約車,司機和乘客之間的需求還有很多方面需要更高效,市場的需求還在飢渴地等待著被滿足。


1、很多人以為司機的錢被抽成了,滴滴肯定就是賺錢的。其實不然,技術的投入,人才的投入,各種高額的運營成本,還有不少投資收購花費,是鉅額資本的投入呢。所以,當滴滴公佈說2018年上半年整體淨虧損40億人民幣時,是可以解釋,可以理解的。

互聯網企業,如京東,如亞馬遜等虧損的時間更長,滴滴原本就是資本驅動的公司。

當然,我們也不能說,滴滴鉅虧,就意味著它就不牟利,就能擺脫乘客或司機的討伐。其實,正因為它虧損嚴重,要維持持續的發展,必須把錢賺回去,所以才有各種的抽成,才想著提供智能出行解決方案等服務。

只要滴滴出事,就有一大堆人出來指責滴滴,不少司機感覺受到霸凌,上了賊床,感覺只能任擺佈,積累了非常多的憤怒,直觀上認為,自己受到平臺的剝削。

另一群人,則是網約車的受害方,也對滴滴平臺非常不滿。

前天在北京亦莊榮京東街地鐵出來,黑車司機招嚷著大家坐車,多數人還是掏出手機用滴滴叫車,這些人就說:滴滴都出事了,你們還敢用滴滴呀。

可見,與滴滴相關的利益群體是龐大而複雜的。

2、謹防矯枉過正。

最近不少人問過我對滴滴事件的看法,我覺得安全肯定第一,但交通安全事故每天都在上演,不能把出事的責任完全推給滴滴,本質上這些事故是施害者的責任,是社會整體的責任。

哪些地方該企業負責?哪些是可以容許創新企業去探索的模糊地帶?這一點相關人員,相關部門一定要有人出來頂住壓力,做四平八穩的事容易,敢於在危機狀態做長遠打算才更體現魄力和智慧。

就如最近減少稅賦的問題,監管方一定知道哪些地方存在合理避稅,大量企業也是這麼幹的,如果把這些漏洞全部堵上而不大幅度減稅,就相當於企業繳稅成本上升,影響到企業整體的前景。


同樣,我相信眾多初創公司,不管是區塊鏈,還是人工智能,都存在較多模糊地帶。網約車的模糊地帶更多,甚至可以說它本質上就是違法的,是在共同促進著新出行法律法規的誕生,如果嚴格按照各種規章制度辦,那麼,滴滴就可以直接關閉了。

如有些監管人所說:整頓不好,直接下載滴滴APP。

下載容易,創建起來難。錯誤、失敗是任何新生事物不可避免的,是時候大家多想想:“謹防矯枉過正”這樣的問題了。


財經作家邱恆明


我覺得這是程維在滴滴衝刺IPO的關鍵時期,設法穩定軍心,安撫社會情緒,以免影響公司IPO進程的一種策略做法。

首先,滴滴是盈利還是虧損,都不影響滴滴是一家黑心企業的本質,因為一家黑心企業也可能虧損,一家良心企業也可能賺錢,所以說一家企業究竟是不是黑心企業,和公司盈利與否無關,這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

其次,滴滴6年來沒有實現過盈利,這是它主觀不想盈利麼?我覺得不是,它是被迫虧損的。因為在滴滴誕生以後,一開始為了培養用戶習慣,它必須補貼用戶,同時為了獲取司機,它也必須補貼司機。在它小有規模時,快的、uber中國等重量級競爭對手的入場,又逼得滴滴不得不加大補貼力度,燒錢搶市場。滴滴現在坐穩了網約車行業老大的地位,然後大家發現補貼減少或者沒有了,車費變貴了,大數據殺熟也出現了,這些難道不是滴滴在主動追求盈利的證據麼?要不是美團等公司一直在虎視眈眈,滴滴一定會設法榨乾每一個司機和用戶。

最後,如果滴滴真的不追求盈利,那它為什麼要把客服外包出去?因為外包客服成本低啊!但也恰恰是滴滴客服的不作為,釀成了悲劇——搭乘滴滴順風車的女孩在求救後,在警方要求滴滴配合工作時,慘遭殺害!滴滴忽視司機和乘客的安全這類新聞經常見諸媒體,如果它真的把收入花費在了安全方面,這類慘劇怎麼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得在短時間內連續上演?

俗話說得好,聽其言,觀其行,不管程維怎麼說,滴滴在之前的一系列舉動已經一再證明了,它就是一家無視用戶生命安全的黑心企業!至於滴滴以後會不會變成良心企業,取決於它是否真的用實際行動去進行安全整改。


速讀財經


虧損應該是真實存在的!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百分之二十五的抽成,大家算這個人為滴滴真的是賺了很多,還有就是,每一個星期在滴滴賬戶裡面的錢有多少!滴滴公司可以用來拆借,再投資!這樣一算,滴滴公司真的是會盆滿缽滿的!可是大家都忽略了一個問題,每天一個司機跑多少流水!平均跑五百,那麼滴滴公司抽成125塊錢,跑了五百的司機一天的獎勵又是多少呢?這個司機師傅們心裡清楚了,乘客乘坐滴滴出了多少錢自己清楚,大家按25%比例算一算一目瞭然。滴滴公司說了,抽成基本都返給司機和乘客,比如說乘客拼車,滴滴公司是倒貼乘客給司機費用的!這個可能很多乘客都不知道!還有就是,公司的人工成本有沒有,網絡運營也有成本吧!各種各樣的運營成本!大家認為拆借和再投資會讓滴滴公司像下蛋的母雞一樣,天天都會有,可是滴滴平臺必須保留賬上有足夠的流動資金,不然司機師傅們就提不了現!所以說,平臺的資金是不可能拿去拆借的!再投資的風險也非常大,而不是包賺不賠的!如果一旦資金鍊吃緊,平臺就會面臨死期!有人說平臺的網絡運營成本可以忽略不計!那簡直天方夜譚!可見滴滴平臺應該是虧損狀態的!繼續這樣下去,不要說大家逼迫滴滴死,滴滴自己也會被掏空而死!唯一就是價格和出租車一樣,讓服務好起來,讓乘客自己選擇出行方式,而不是以燒錢的經營方式運營!滴滴平臺可以以出租車的方式管理網約車,提供平臺,收取管理費,但是不可以像出租車公司一樣收取高額的服務費!這樣司機師傅也有可觀的收入,平臺只需要把安全運營搞好,一旦遇到不合格司機堅決清退,決不手軟!其實司機師傅們都清楚,誰也不願把一份收入不菲的工作給丟了!現在是,司機不滿意收入,乘客不滿意服務!最後就是平臺的問題!一旦產生不滿情緒,就會有很多隱患!希望滴滴平臺痛定思痛,不要搞什麼外包公司,特別是讓外包公司租車給各位司機師傅!這樣的市場只會越來越亂!


楊小邪9812514


不管你虧了還是賺了,滴滴就不是正經做企業的,就是個拉皮條的貨色,這麼多黑車、不法之徒在你的撮合下,改頭換面就變成了滴滴司機,坑害大眾!希望有關部門嚴肅整頓一下!


往事如風越荊棘


第一:虧不虧損損是滴滴自己的事,你也沒有公佈財報明細給我們,一面之辭難以服眾。這跟你是不是黑心企業沒有任何關係,不是你賺錢了就代表你不是黑心企業。

第二:一個企業最基本的是良知與責任,不管是對社會還是司機以及乘客,出事了,影響搞大了,就出來做公關,早幹嘛去了?這些作秀能挽回活生生的生命?

第三:程維典型的暴發戶心態和作風,從併購優步、獲得蘋果投資以後,幾乎無作為,估計天天在數錢,忘記了初心。

第四:上樑不正下樑歪,雖然司機和乘客矛盾屬於不可控因素,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些問題是由於滴滴歷史累積和遺留的。是公司整個管理人的核心價值合使命感除了問題。

第五:滴滴現在任何作秀合博同情都無濟於事,時至今日,其實現實沒有任何改觀,今日電話客服,客服依然態度傲慢,辦事效率低下,基本投訴都是無果,不信你們試試。

綜上所述,這跟滴滴虧不虧損,賺不賺錢沒有任何關係,滴滴可以稱為“黑心企業”



那個叫花無缺的小哥哥


滴滴主營業務年流水270億美元,相當於1846億人民幣,這個數字不禁讓人想起中國百年國恥的開端,平臺抽兩成,也就是369億人民幣,然後每單再提0.5元,日均3000萬單,一年又是54.75億元人民幣,單這些看的到的毛利就是423.75億元,其公佈的順風車業務利潤是8億左右,這樣除去該項業務還有415億的毛利,這種偷稅漏稅的企業,這種撒謊成性的企業領導層,如果不是上面有人不可能還活的怎麼瀟灑,是時候查查滴滴的後臺了,大家都知道聯想是柳家的,柳家是美國的,滴滴和聯想是一丘之貉,若這樣下去,不僅僅是幾千萬讓滴滴吸乾淨鮮血的滴滴司機會憤怒,全國所有有良知的人也會憤怒.社會主義國家被壟斷市場,還有什麼公平公正可言



飛躍無限1075


不賺錢,年年虧損,那好辦啊,繼續提高抽成啊!虧不虧錢難道你說的是賬面反映嗎?搞笑!


光頭澤


滴滴公司跟任何一家公司都具有相似的內質,它虧損40個億也好,盈利100個億也罷,沒什麼好奇怪的。它的操作失敗,想問問,這難道是它的意志所期望的啊?不是嘛,就像運動員一樣,她打錯了球,並不是她所希望的,但事又出了,怎麼辦?!
我們不少旁觀者心血來潮的時候很多,我們能不能客觀地看待這個現象,你也有跌過跤的時候嘛!從小到大,你沒摔過跤嗎?


所以,我們希望像程維這樣的80後企業家痛定思痛,趕快扭轉被動局面,重新樹立自己企業新的形象,程維,你可不要把自己的企業做成“黑心企業”了哦!


撥雲見日勇向前


壞事做多了,基本全賠光。最受苦的滴滴司機師傅。賣命為他們掙錢。滴滴司機們醒醒吧!腦殘的再過滴滴。


憨克斯


個案不能定企業是否黑心!畢竟大多數人因滴滴受益,這是事實。回想一下,沒有滴滴時,出租車挑客、拒載、宰客、態度不好等,很難管理!有了滴滴,整個出租車行業明顯好了很多。社會需要進步,不能把這種出行方式一棒子打死,要不斷完善才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