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三大高人均選擇了一個地方歸隱,此地今成國人旅遊最愛

〖本文由“夜狼文史工作室”發佈“今日頭條”。謝絕轉載〗

赤松子算得上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了。

中國歷史上三大高人均選擇了一個地方歸隱,此地今成國人旅遊最愛

他在中國歷史上,創造了一個第一,叫做“歸隱”。

他第一個做隱士,之前沒有人做過,也就開創了中國“隱逸文化”先河。

赤松子之後,在中國歷史上有一位名震江湖的人,他也學了赤松子做了隱士。

這個做隱士的人,有一個讓後人一聽就不明覺厲的神秘名字,叫做——鬼谷子。鬼谷子教導出了孫臏、龐涓、張儀、蘇秦等著名歷史人物,自己卻藏起來不見世人。因而,他更是受到人們的關注,比赤松子還要受到後人的景仰,名氣也比赤松子大了許多。

中國歷史上三大高人均選擇了一個地方歸隱,此地今成國人旅遊最愛

鬼谷子之後,還有一人,名字叫做張良,功成名就之後,他也成為一代隱士。

赤松子、鬼谷子,被稱為世外高人;而張良被稱為了以智慧保全自身的人。

中國歷史上三大高人均選擇了一個地方歸隱,此地今成國人旅遊最愛

這三個人,在中國歷史上,皆是響噹噹的長盛不衰人物,被後世長久的追捧。

他們在不同歷史時期歸隱,脫離紅塵做了隱士,名氣比拋頭露面的人要大得多。

不過,世人並不知道他們的一個鮮為人知的秘密。

什麼?

他們修行歸隱的地點!在同一個地方。

在哪兒?

如果我告訴你,是——大庸!

大庸,聽上去陌生、生僻,而且還挺庸俗的樣子。

它是在啥地方呢?

我可以直接告訴你:大庸就是今天的張家界。

中國歷史上三大高人均選擇了一個地方歸隱,此地今成國人旅遊最愛

張家界,這個在今人看來也是個充滿仙氣之地,何況是古人,當然要被迷住了!

可是,為什麼三個人都選擇了這樣一個地方隱逸?

而且,那麼優美神秘的地方,怎麼會叫做“大庸”?

仔細一訪問歷史,其實在那一帶的古地名,帶有“庸”的還不少:

庸州,大庸溪,大庸灘,大庸口、庸水……

除了“庸”,就是“大庸”,聽上去挺庸俗的?

不,表面上庸俗,實際上卻有很深的內涵,這聽上去、寫出來很庸俗的“庸”和“大庸”,似乎隱藏著一段逝去的被歷史的塵埃掩藏著的擁有深厚內涵的文化秘密?

是的,這兒有著中華民族的“根”,深深的紮在長江流域的沃土之上……

〖本文由“夜狼文史工作室”發佈“今日頭條”。謝絕轉載〗

歷史的鏡頭,拉遠到公元前1046年之前。

周武王雄赳赳氣昂昂,要去滅掉商朝,但他擔心實力不夠強大,於是,聯合了別的部族。

周文王死後,他的兒子姬發繼位,是為武王,遷都於鎬(在灃水東)。這時,商紂王正在對東夷用兵,損耗很大,國內的各種矛盾日趨尖銳。據《尚書·牧誓》記載,在這種情況下,周武王聯合西土8個部族和方國,並親率“戒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以東伐紂。”

中國歷史上三大高人均選擇了一個地方歸隱,此地今成國人旅遊最愛

這八個方國(部族)是:庸、蜀、羌、髳、微、盧、彭、濮。

領頭的就是:庸國。又稱“大庸”。

中國歷史上三大高人均選擇了一個地方歸隱,此地今成國人旅遊最愛

庸國在商朝時期是群蠻之首,湖南西北部、湖北西南部的“百濮”都歸它的附庸國。

所以,庸國不僅強盛,地位亦高。庸為伯爵,而楚國不過是子爵的爵位。

後代人對庸國不太瞭解,以為它是楚國的附屬國。實際上,庸國的都城在上庸,意思是上古之城。“上”在遠古是“天”的意思。庸國的附屬國有麇國、倏國、魚國、夔國等小國。它的東部含古麇屬地,東南含今鄂西及湖南張家界及慈利、桑植等縣,還有今巴東、興山、秭歸、建始等縣;庸國的南部包含今陝西漢中大部分屬地(《華陽國志·漢中志》記載“漢中郡,本屬庸國,屬蜀”);庸國北部包含今湖北鄖西縣、陝西旬陽縣、商洛東部。這可是在春秋之前的西周年間,有這麼大一片土地的方國,非常少有。

中國歷史上三大高人均選擇了一個地方歸隱,此地今成國人旅遊最愛

庸國在公元前841年進入春秋之前,稱雄於楚國、巴國、秦國之間,曾經打敗過楚國的多次進攻。最後,楚國聯合巴國秦國才打敗了庸國。庸國成為楚國崛起的第一個被滅掉的諸侯大國。時間大約是在楚王熊渠(?―公元前877年)時代。不過,百度和某些出版物,貌似將這個功勞記在了楚莊王頭上。楚莊王熊侶的年代比熊渠,那可是大約晚了250年以上(?—公元前591年)。

是不是記載發生了錯誤呢?

仔細一翻古籍,其實並沒有錯。

可是,熊渠是楚國第6位君主,楚莊王是楚國第22位君主,差了幾百年不是太離譜了?

呵呵,原來裡面有個隱秘的曲折情況。

原來,庸國在熊渠時候被滅國,可是後來又復國了。因而,過了250年以上,庸國又被楚莊王滅了一次。熊渠滅庸國的時候滅了揚粵、鄂國,而熊侶(楚莊王)滅庸國時,同時滅掉的卻是麇國……

庸國是中國巫文化發祥地之一。長江三峽的巫山叫做靈山。《山海經》記載靈山有10巫,其中的巫咸、巫彭做過商王太戊的大臣,巫咸還建立了巫咸國(今重慶巫溪縣一帶)。巫文化相聯繫的是中草藥文化、獨特的喪葬文化、懸棺文化、鑄造(青銅)文化、庸鼓(一種大鼓)文化、製茶文化、生漆文化、煮鹽文化等等。庸國還是圍棋的發明地,而且可以說庸人是圍棋的發明者。因為堯的長子丹朱的封地就是堵河流域的上庸。

中國歷史上三大高人均選擇了一個地方歸隱,此地今成國人旅遊最愛

今天的張家界原本是庸人的勢力範圍。庸人遭兩次滅國之後,朝著偏遠地方遷移。

最後,他們融入當地土家族的先民之中,整個庸族完全消失在歷史的迷霧之中。

庸人雖然曾經有過光榮歷史,但滅國較早,所以,當時的人說話往往拿庸人說事兒,只要是不太好的事情,全都拿庸人開涮,所以,中國成語之中,說到庸的,幾乎都是貶義的,比如:庸人自擾、庸庸碌碌、平庸無為、昏庸無道、老邁昏庸、庸懦無能……

庸人比杞人還慘,代表了很差的人,似乎只比壞人好一點!

其實,庸人為中華民族的起源,做出過重要貢獻。

最原始的庸部族,起源於容成氏。容成子是黃帝之師,又寫成“庸成氏”。他是庸部族最早的祖先。所以,在五帝時代的早期,庸部落就出現了,其活動於河北容城縣一帶。庸部族以後逐漸南遷,到達今河南新鄉(縣西南32裡)。接著到了商朝,庸國國君受到商封侯爵,成為商的屬國,其封國名從庸加邑,轉為鄘。商滅亡之後,庸國因為滅商用功,又成為周的屬國。周在庸的地盤上建立洛邑,之後,庸向西南遷至今陝西山陽、安康一帶;後再擴展到今湖北竹山縣的群山之中。

中國歷史上三大高人均選擇了一個地方歸隱,此地今成國人旅遊最愛

庸在最早的時候並沒貶義。“大鐘曰庸”,庸是指青銅大鐘,庸國是以鑄造大鐘而聞名。

中國歷史上三大高人均選擇了一個地方歸隱,此地今成國人旅遊最愛

在道家的經書等歷史記載中,與容成子齊名的赤松子,原來是與庸人同宗同族的,所以,赤松子才選擇了將歸隱地選在大庸的天門山的神秘之處,這兒有他的父老鄉親們隱居

後來的鬼谷子和張良,與庸人也應有差不多的聯繫,才學了赤松子隱逸在了大庸。

中國歷史上三大高人均選擇了一個地方歸隱,此地今成國人旅遊最愛

《山海經》中的10巫,加上這3人,應該算是庸人歷史上值得驕傲的人物了吧!

〖本文由“夜狼文史工作室”發佈“今日頭條”。謝絕轉載〗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邀撰稿人:懸疑大師/文(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