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請理解公衆的公平焦慮

上月底,《北京市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實施方案》發佈。方案指出,充分借鑑其他省份的經驗,在部分高校探索開展綜合評價錄取模式改革試點。綜合評價錄取依據統一高考成績、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面試成績、普通高中綜合素質評價進行錄取(俗稱“四位一體”),高考成績佔比原則上不低於總成績的60%。

這幾天,和一些未來幾年家有考生的家長聊起這事兒,不少人表現出一定程度的焦慮。焦慮的原因之一,是對政策有一定誤解。方案公佈之初,針對部分人的誤讀,北京市教委曾作出澄清:只有一小部分人通過“四位一體”的評價方式錄取;絕大部分人,還是看高考成績。

但澄清並未完全消除人們的公平焦慮。“一小部分”究竟是多少,並不明確;即便現在明確,將來也有可能變化。改革對考生的衝擊有多大,目前很難預測。據《中國新聞週刊》報道,作為率先試點的省市,浙江省於2014年發佈《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試點方案》,高校依據考生統一高考、高中學考和綜合素質評價成績按比例合成綜合成績,擇優錄取(俗稱“三位一體”),高考成績佔比原則上不低於綜合成績的50%。從實施效果看,2017年,北大在浙江共錄取200餘人,“三位一體”65人,僅憑裸分進入北大的只有12人;清華在浙江共錄取150人,“三位一體”105人,裸分錄取的僅15人。而在2014年之前,清華、北大有70%至80%的名額都放在裸分裡面進行招生。

當然,不能用裸分進入北大、清華的人數少了來證明改革失敗,我只是想用這樣的數字說明改革對考生可能帶來的衝擊有多大;改變“一考定終身”的弊端,用更全面的標準對考生作出評價,改革的初衷也不能說不好,不過,高考分數高就是高,低就是低,它是一個客觀指標,而綜合素質等指標主觀評價色彩較濃,一旦標準出現偏差或者執行中走樣,高考公平將受到損害。公眾的焦慮,也正在於此。

我想用兩個最近的新聞,來佐證這種擔心並非杞人憂天。第一個,前段時間,河南考生答題卡疑似被調包事件備受關注,調查結果證明系虛驚一場。作為事件的“副產品”,多名考生在大學自主招生過程中提交的論文涉嫌抄襲,進入公眾視野。之後,包括新華社在內的多家媒體報道,全國多所高中的學生髮表的論文涉嫌抄襲造假。想走高考自主招生“捷徑”的大有人在,而走“捷徑”需要一定人脈和財力支撐,非平頭百姓子弟能走通。

第二個新聞,是9月5日《中國青年報》刊登的《考上北大,然後呢》。報道講述了一些從底層家庭考入名校的學生面臨的種種不適:不會Word、Excel,險些掛掉計算機課;城市長大的舍友幫其選課,好心選了門“最容易拿高分”的“論語孟子故事”,期末考試就是默寫《孟子》,卻險些不及格,室友震驚又歉疚地說,“對不起,我以為你會背。我們都背過的”……生活環境決定了他們的接觸範圍、視野的有限,如果用“綜合素質”評價,他們很可能落後於城市孩子。不過,如果我們不能得出城市孩子比他們更有資格讀名校的結論,相關改革就應該審慎一些。

“與1980年代、1990年代比,現在好的大學裡來自農村的孩子越來越少。這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情。”接受《中國新聞週刊》採訪的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副教授王建勳的話,代表了不少人的擔心。底層孩子上名校難,原因遠不止於招生制度的改變,但“如果素質教育評價全面鋪開,出身越差的學生,上的學校也會越差,而且這一趨勢難以逆轉”,卻是人們的普遍擔心。不難發現,綜合素質的內容,與現階段城市孩子的狀況更相適應一些。

說這些,決非反對高考改革,只是想提醒:任何改革,大到方向性改革,小到具體標準的變化,目的都只能是更好地實現公平,而不是相反。對有關部門來說,理解了公眾的公平焦慮,也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