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條膨鬆劑和酵母有什麼區別?

餘華福977


喜歡吃麵包、油條、包子之類麵食的小夥伴應該是喜歡那種彭松、柔軟或者酥脆的口感的吧,要達成這樣的效果,基本上就需要膨鬆劑或者是酵母的幫助,那麼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呢?我們下面來說一說。

先說油條膨鬆劑這類東西吧。

看這個名字應該就知道這是一個化學品,在現代科技已經比較發達的情況下,我們不必對於食物中的化學品太過擔憂,只要它們被限制在安全的範圍之內。比如傳統的油條製作工藝會導致其鋁含量超標,但是現在的無鋁膨鬆劑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其主要物質是碳酸氫鈉、玉米澱粉、碳酸鈣、酒石酸、磷酸二氫鈉、檸檬酸、纖維素酶。一般的推薦使用量是麵粉用量的2%到3%,最高不推薦超過5%。

膨鬆劑在加熱過程中會受熱分解,產生氣體使得麵糰膨脹起來,形成很多氣孔,這樣就可以使得要製作的麵食膨鬆變大、內裡柔軟,油炸之後外面酥脆了。這種東西的優點就是起效快、容易控制,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得到不錯的膨鬆效果。

說完膨鬆劑再說說酵母。

一般我們說到“酵母”的時候指的就是可以發酵糖類的單細胞真菌,我們廣泛把它們用於釀造、發酵麵糰等等事情中,相對油條膨鬆劑這樣的化學品,我們可以簡單的把酵母在應用在麵點上時看做:純生物的自然膨鬆劑。

酵母的發酵就是通過自身的繁殖,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來使得麵糰變得膨鬆、柔軟,雖然一般用量也是麵粉的5%左右,不過酵母過量並不會導致什麼嚴重的問題(最多就是發酸、難吃),因為酵母本身也是一種營養物質。酵母的優點是安全可靠,發酵效果自然,不過發酵需要一定溫度,發酵時間相對長一些。

以上就是我對於酵母和油條膨鬆劑之類物質的瞭解了,歡迎小夥伴們評論補充,但願對你們有幫助哦。

對於美食、健康飲食和美食趣聞軼事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點個關注和贊支持一下,以後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關內容!


啞巴美食家


我們首先了解油條澎松劑和酵母的構成作用等就明白它們的區別了。

油條澎松劑。什麼是膨鬆劑在以小麥粉為主的塘烤食品中添加,並在加工過程中受熱分解,產生氣體,使面胚起發,形成緻密多孔組織,從而使製品具有膨鬆、柔軟或酥鹹的物質。它所含成份是蒸餾單硬脂酸甘油酯、碳酸氫鈉、焦磷酸二氫二鈉、黃原膠、葡萄糖酸-δ-內酯、酒石酸氫鉀、食用玉米澱粉。它的作用是:使油條、麻花、漢堡、烙餅、烤餅、餡餅、黃金餅等油炸面製品、焙烤食品膨鬆個大飽滿、外酥裡軟,涼了不發硬;採用本品加工製作的包子、饅頭、花捲、白吉饃、口福餅等發酵面製品膨鬆個大飽滿、口感鬆軟、色澤潔白、涼了不發硬。使用方法:與乾麵粉拌勻使用,也可用常溫水溶解後加入麵粉或麵糊中。



酵母。酵母是單細胞微生物,泛指能發酵糖類的各種單細胞真菌可用於釀造生產,發酵麵糰,是一種自然的生物發酵劑高活性乾酵母,經壓縮和脫水乾燥後製成,顆粒小,使用方便,發酵穩定,無需預先化水,可直接添加至麵粉中在烘焙中用於麵包、包子、饅頭等發酵。



用在油條中的結果是,用膨鬆劑的油條呈大孔既所謂的空心油條,而用酵母做出來的油條是佈滿均勻微孔。


小吃學院


親,油條膨鬆劑,主要是不含鋁膨鬆劑,主要作用使油條蓬鬆,高溫下迅速膨脹,油條鬆軟,熟的快,酵母屬於生物蓬鬆,加熱前發酵麵糰用的,加熱前發酵產生氣體,讓麵糰長大,不具有蓬鬆鬆軟作用,油條膨鬆劑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