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十八條好漢,歷史上真存在嗎?

黃康銳


隋唐十八條好漢,最初來自於清代小說《說唐演義全傳》,十八條好漢書中只提到十三人,缺少第十二、十三、十四、十六、十七條好漢。單田芳版本的評書隋唐演義補齊了十八條好漢,以此為準說說十八條好漢在歷史上的真實情況。

第一條好漢西府趙王李元霸

評書中的李元霸使八百斤大錘,力大無窮,無人可敵。

李元霸的原型是李淵早死的兒子李玄霸,在清代避諱康熙皇帝玄燁被改成李元霸。

李玄霸是李淵第三子,和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同母,都是李淵妻子竇氏所生,比李世民小一歲比李元吉大4歲。李玄霸在15歲時就已經早死,此時李淵還沒有起兵造反。如果李玄霸不早死,在歷史上會是一個重要人物,有點才能的話會很大程度分掉李世民的權勢。

(李元霸)

第二條好漢天寶大將宇文成都

宇文成都是一位虛構人物,歷史上並無其人。

評書中宇文成都是宇文化及的兒子,歷史上宇文化及的兒子有宇文承基、宇文承趾,宇文承基在宇文化及稱帝后被封為太子,曾經領兵攻打魏州卻久攻不下,軍事上沒啥才能。宇文承趾則無記載事蹟。兩人在宇文化及兵敗後,和宇文化及一起被竇建德斬首。

第三條好漢銀錘太保裴元慶

裴元慶的原型是裴仁基的兒子裴行儼,是一位很厲害的猛將,原型和評書人物比較匹配。裴行儼驍勇善戰,軍中號為萬人敵,在父親裴仁基屬下作戰。裴仁基原為隋軍將領,後來投降李密的瓦崗軍,瓦崗軍失敗後投降王世充。之後裴仁基父子和王世充政權內一部分人企圖發動政變復立越王楊侗為皇帝,還沒發動被識破,父子兩人均被王世充所殺。

(裴元慶)

第四條好漢紫面天王雄闊海

雄闊海是評書虛構人物。歷史上並無其人。

第五好漢:南陽太守伍雲召

伍雲召是評書虛構人物。歷史上並無其人。

第六好漢:雙鏜無敵伍天錫

伍天錫是評書虛構人物。歷史上並無其人。

第七好漢:少保羅成

最初版本的《說唐》中,只有羅成而無羅士信。羅成的原型應該是羅士信。後來逐漸羅成和羅士信均有。評書中的羅成,除了羅藝之子的設定外,和歷史上的羅士信比較相似些。

歷史上的羅士信是一位少年英雄。14歲時就跟隨隋將張須陀作戰,勇冠三軍。瓦崗軍也是張須陀的作戰對象之一。李密加入瓦崗軍後,率瓦崗軍擊殺張須陀。羅士信隨後歸屬隋將裴仁基,繼續同瓦崗軍作戰。裴仁基投降李密後,羅士信也加入瓦崗軍。瓦崗軍被王世充擊敗後,羅士信等人投降王世充。在王世充屬下不久,秦叔寶羅士信程咬金等人投降李唐政權,在秦王李世民下屬作戰。後來羅士信在唐軍同劉黑闥作戰時戰死,年僅22歲。

第八條好漢:靠山王楊林

靠山王楊林的原型是隋文帝楊堅的弟弟衛王楊爽,但事蹟差異很大。

楊爽是楊堅的異母弟,比楊堅小21歲,5歲時楊爽父親楊忠已死,楊爽基本是嫂子獨孤皇后撫養長大。楊爽很為楊堅看重和信任,曾經兩次領軍大破突厥。楊爽在開皇七年(587年)年僅24歲時就英年早逝,沒有機會活到隋末。

第九好漢:花刀大將魏文通

魏文通是評書虛構人物。歷史上並無其人。

第十好漢:銀面韋託秦用

秦用是評書虛構人物。歷史上並無其人。

第十一好漢:呼羅國王

呼羅國王是評書中的突厥第一猛將,虛構人物。

第十二好漢:四寶大將尚師徒

尚師徒是評書虛構人物。歷史上並無其人。

第十三好漢:馬踏黃河兩岸,鐧打三州六府,威震山東半邊天,神拳太保秦瓊秦叔寶

歷史上的秦叔寶和評書中的事蹟也差異較大。

秦叔寶曾經隸屬於隋將來護兒下屬,參加過隋末遠征高麗,後來在隋將張須陀屬下作戰。秦叔寶跟隨張須陀多次大敗包括瓦崗軍在內的各路農民軍,估計戰場上多次與瓦崗軍將領單雄信作戰。李密加入瓦崗軍後,率瓦崗軍擊殺張須陀。秦叔寶隨後歸屬隋將裴仁基,繼續同瓦崗軍作戰。裴仁基投降李密後,秦叔寶也加入瓦崗軍。瓦崗軍被王世充擊敗後,秦叔寶等人投降王世充。在王世充屬下不久,秦叔寶羅士信程咬金等人投降李唐政權,在秦王李世民下屬作戰,成為李世民的心腹之一。

玄武門事變中,秦叔寶同長孫順德一起在玄武門外阻擊太子和齊王下屬援兵,不如尉遲敬德功大,也有不小功勞。

秦叔寶武勇遠高於評書中,經常作為唐軍代表單挑敵方強兵猛將,都獲得勝利。玄武門事變後,秦叔寶身體不好長期養病。貞觀十二年(638年)去世。貞觀十七年被列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第二十四名。

第十四條好漢:皂袍大將尉遲恭

尉遲恭原本是隋末軍閥劉武周下屬,劉武周被唐軍擊敗後投降唐軍,成為李世民的心腹大將。李世民建立一隻千餘人的心腹精銳騎兵,秦叔寶、尉遲敬德、程咬金均位列四名統軍將領。

玄武門事變中,尉遲恭一箭射死李元吉,之後帶兵威逼李淵,為李世民立下大功。

玄武門事變後,尉遲恭居功自傲,相當飛揚跋扈。曾經因為在酒宴上爭座次,差點將勸架的江夏王李道宗眼睛打瞎,被李世民狠狠敲打後,收斂很多。

晚年沉迷丹藥,避嫌不與人交往,得到善終。顯慶三年(658年)去世。

第十五條好漢:赤發靈官單雄信

歷史上的單雄信也與評書中形象差別很大

單雄信是曹州濟陰(今山東菏澤市曹縣一帶)人,不是評書中的山西人。單雄信是瓦崗軍翟讓時代的早期元老,與同郡徐世勣均很早加入了瓦崗軍,成為重要人物。

單雄信驍勇善戰,軍中號為飛將,是一員難得的猛將。

李密殺翟讓時,單雄信差點被殺,叩頭免死。李密被王世充擊敗後,單雄信毫不猶豫立即投降李密,是李密不能東山再起的原因之一。

徐世勣秦叔寶羅士信程咬金等瓦崗軍將領後來都投靠唐軍,而單雄信一直在王世充屬下。李世民同王世充作戰時,單雄信有兩次差點威脅到李世民的性命。洛陽、虎牢之戰中,李世民領兵前往虎牢關後,單雄信等人曾經主動出擊,大敗接替李世民指揮的李元吉,唐將盧君愕戰死。

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後,在洛水邊處斬了十幾個王世充政權的骨幹人物,單雄信是其中之一。徐世勣向李世民求情,表示願意放棄一切官爵換取單雄信不死,也沒有成功。徐世勣割自己大腿肉煮給單雄信吃,以示同生共死,並表示照顧單雄信的家人。

第十六條好漢:銀槍將蘇定芳

蘇定方歷史形象和評書形象差異太大,是被評書黑的最厲害的歷史人物之一。

在評書中,蘇定方害死羅成,投唐後還是一個白臉奸臣。

歷史上的蘇定方是唐朝排名前列的名將。蘇定方隋末曾經組織團練,跟隨楊義臣擊殺農民軍首領張金稱,後來加入竇建德軍。竇建德劉黑闥先後失敗後降唐。

李靖滅東突厥之戰中,蘇定方率二百騎兵直搗頡利可汗牙帳,迫使頡利可汗逃竄,李靖的大軍隨後趕到,大破突厥。

蘇定方後來自己作為主帥,先後滅西突厥阿史那賀魯、西域反叛的思結闕俟斤都曼、朝鮮半島的百濟。唐朝全盛時期的巨大版圖,蘇定方有著非常大的貢獻。蘇定方的軍功之大,在歷史上很少有人能與之相比。

乾封二年(667年),七十六歲的蘇定方高齡去世。

第十七條好漢:勇三郎王伯當

真實歷史的王伯當和評書形象相對比較接近。

王伯當在歷史上一直是李密的心腹。李密加入瓦崗軍,就是王伯當說服翟讓的。李密被王世充擊敗後,王伯當追隨李密入關投唐。李密降唐後不得志,找到機會後欲東歸東山再起,路上被唐軍斬殺,王伯當同時被殺。

第十八條好漢:大刀王君可

王君可原型應為唐初名將王君廓。

王君廓隋末原本是一隻小規模農民軍首領,曾經歸附過瓦崗軍,不久後降唐,在李世民下屬作戰,曾經同李世民關係相當密切。

王君廓曾經創造過十三人破萬人的軍事奇蹟,是唐初少數能獨領方面的將領之一。後來被李淵派遣到幽州抵禦突厥,在對突厥作戰時有突出表現。

玄武門之變後,王君廓擊殺了站在李建成一方的幽州都督廬江王李瑗,在李世民封賞功臣時位居前列。不久後,王君廓不遵法度,和長史李玄道矛盾極大,憂懼之下逃亡,隨後被殺。


仁勇校尉


隋唐十八條好漢本是《說唐演義》裡面的人物,可能是由於作者的失誤,只有十三位,而第12,13,14,15,17號人物沒有提到!在這裡十八好漢沿用單田芳評書的說法:

1,“西府趙王”李元霸,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力大無窮,無人能敵,為隋唐第一條好漢,沒有爭議!

話說李元霸原型為李淵的第三子,原名李玄霸,李世民同母弟弟,自幼聰慧,16歲去世,沒有子嗣!



2,“天寶大將”宇文成都

書中本是宇文化及之子,但宇文化及的兩個兒子一個宇文承基和宇文承趾,都是無能之輩,兄弟裡面並沒有宇文成都!純屬虛構的!

3,“銀錘太保”裴元慶

,瓦崗五虎之一!

原型是裴行儼,隋將裴仁基之子,驍勇善戰,英勇無比!裴仁基討伐瓦崗寨,雖有勝利 ,但屢遭軍中監軍陷害,於是裴仁基父子殺掉監軍,率眾歸順瓦崗寨!後來被迫降王世充,裴行儼每有徵戰,所向披靡,號“萬人敵”,而王世充憚其威名,心存顧忌,多有防範,裴仁基知其意,於是決定先下手為強,後密謀行刺王世充不成,裴氏父子都被王世充所殺!

4,“紫面天王”雄闊海,一根熟銅棍,天生神力,壓蓋武林!

純屬虛構!

5,“南陽太守”伍雲召,是春秋五霸時名將伍子胥的後人,使得是一條亮銀槍!

虛構人物!

6,“雙鏜無敵”伍天錫;

虛構人物!

7,“少保”羅成,又叫羅神槍!長的俊俏,外號“粉面銀槍俏羅成”,從沒打過敗仗,人稱“常勝將軍”;

隋唐時期有羅士信,羅士信是歷史上確有其人的,與羅成有許多相似之處,所以被認為是羅成的歷史原型!


8,“靠山王”楊林,“興隋五老”之一,一對囚龍雙棒,老當益壯;

楊林原型是隋朝將領楊爽,是楊堅的同父異母弟弟,但事蹟完全不同!



9,“花刀大將”魏文通,跨下花斑馬,一把花刀是隋營數一數二的大將;

虛構人物!

10,“銀面韋託”秦用,秦瓊的乾兒子,年輕人中的佼佼者;


虛構人物,秦瓊說我沒有這樣的兒子!

11,呼羅國王,胯下青鬃馬,掌中單錘,乃突厥第一戰將;

虛構人物!

12,“四寶大將”尚師徒,山馬關大帥;

虛構人物!

13,馬踏黃河兩岸,鐧打三州六府,威震山東半邊天,“神拳太保”秦瓊秦叔寶,跨下一匹黃驃馬,掌中一對虎頭錇稜金裝鐧,擅使一把虎頭造金槍!

秦叔寶當然是鼎鼎有名的人物,最開始在來護兒手下當值,後來跟隨裴仁基投奔瓦崗,後來投唐,多有軍功,“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14,“皂袍大將”尉遲恭,武藝和秦瓊不分上下,單鞭威猛,擅使丈八蛇矛槍;

尉遲恭,字敬德,為人純樸忠厚,勇武善戰,一生戎馬倥傯,征戰南北,馳騁疆場,屢立戰功!官至右武候大將軍,封鄂國公!“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15,“赤發靈官”單雄信,單二員外,江湖總瓢把子,瓦崗五虎上將的第一員;

單雄信勇武過人,與徐茂公關係最好,初上瓦崗追隨李密,後歸降王世充,後來王世充被李世民擊敗,單雄信不願歸降李唐,徐茂公求情無效,被殺!

16,“銀槍將”蘇定芳,胯下銀龍馬,掌中亮銀槍,武藝高強,羅成都死在了他的手上;

蘇定方是著名大將,隋朝末年,蘇定方投奔竇建德、劉黑闥領導的河北義軍,屢建戰功!直至唐太宗在位時,蘇定方才開始為唐朝效力,並隨李靖北伐東突厥,在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夜襲陰山一役中,蘇定方率兩百名騎兵先登陷陣,攻破了頡利可汗的牙帳,為擊滅東突厥立下大功!

17,“勇三郎”王伯當,劍法如神,百步穿楊,一上戰場就玩命;

他追隨李密在瓦崗,是李密的心腹,後來李密決定降唐,王伯當誓死相隨!李密降唐後,因不被李淵重用,決定造反。王伯當苦勸不成,於是決定與李密共存亡,後來重伏李密與王伯都被殺死,王伯當真乃忠義之士!


18,大刀王君可,手中青龍偃月刀,好比關公在世!

虛構人物!

可見,十八好漢大部分都是虛構而來,只有為數不多的幾位真有其人,歷史很真實,小說更精彩,但這留給後人更多的想象空間,也留下傳統文化的瑰寶!

只有裴元慶,秦瓊,尉遲恭,單雄信,蘇定方,王伯當是真實人物,其他更多的是虛構或者改造而來!


忠肝義膽嶽老三


謝邀!隋唐演義在民間流傳甚廣,裡面有眾多的英雄好漢,李元霸 、宇文成都 、裴元慶 、雄闊海 、伍雲召 、伍天錫、羅成 、楊林 、魏文通 、尚師徒 、新文禮 、定彥平、左天成、來護兒 、梁師泰、秦瓊 、尉遲恭 、單雄信絲毫不亞於三國演義裡的英雄豪傑,就十八好漢來說,歷史上真的存在這十八個人嗎?

李元霸

歷史上沒有李元霸其人,所有故事都市虛構的,唐高祖李淵第三個兒子,名叫李玄霸,是李元霸的原型,可惜夭折早亡;

宇文成都

純屬虛構人物,歷史上無有此人,甚至原型也找不到;

裴元慶

裴元慶的歷史原型,叫裴行儼,也是裴仁基的三子,先事瓦崗李密;618年同王世充征戰被俘投降,王世充把侄女嫁給了他;619年裴行儼反叛王世充,欲復立越王楊桐為皇帝,失敗被殺並被滅了三族。

熊闊海、伍雲召、伍天賜

這三人也是純屬虛構的,沒有歷史原型;

羅成

虛構人物,歷史原型是羅士信,這個羅士信可不是隋唐演義裡的傻小子羅士信,山東歷城人,齊郡通守張須陀部將,先後從事李密、王世充最後歸唐;武德五年隨李世民征討劉黑闥,孤軍無援洛水城城破被俘,拒降被殺;

楊林

虛構人物,歷史原型是楊爽,隋文帝異母兄弟,楊堅建隋封為衛王,583年抗擊突厥、沙缽略可汗受重創潛逃;586年再次打的突厥遁逃,可惜英年早逝,死於587年。

魏文通

虛構人物,歷史原型是尉文通,《隋書》卷三 帝紀第三 煬帝上:六月壬辰,雁門賊帥尉文通聚眾三千,保於莫壁谷。遣鷹揚楊伯泉擊破之。

尚師徒、新文禮 、定彥平、左天成

這四人也是純屬虛構的,沒有歷史原型;

來護兒

來護兒是隋朝名將,早年投奔隨軍跟隨楊素平高智慧起義;612—614年,三徵高句麗迫使高句麗王請降;618年江都兵變,同隋煬帝一同被殺。

梁師泰

純屬虛構人物,沒有歷史原型;

秦瓊

歷史上的真實人物,先後為來護兒、張須陀、裴仁基部將,後投瓦崗李密、王世充,終投大唐李世民並隨其征戰天下,為大唐統一做出了貢獻,638年病逝,被列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和尉遲恭被民間供奉為左右門神。

尉遲恭

歷史上的真實人物,初唐名將,一生征戰屢立戰功,玄武門兵變衝鋒在前,幫李世民奪取地位功不可沒,官封鄂國公,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和秦瓊被民間供奉為左右門神。

單雄信

歷史上真有其人,先是和好友徐世績投奔瓦崗翟讓,後翟讓被殺又從李密,李密被王世充戰敗,又事王世充,王世充為李世民所破,單雄信被俘,徐世績為之求情未準被斬首。


秉燈夜讀


隋唐演義怎麼可能成歷史的,你這不是鬧笑話嗎?隋唐演義就給三國演義一樣,大部分都是假的,十八條好漢只有三個是真人。尉遲恭,秦瓊,單雄信,這三個人歷史上有,剩下那些所謂的好漢全是假的。尉遲恭和秦瓊就是有名的門神,單雄信名聲不太好,不忠於主人,一生換了好多主人,也沒有尉遲恭和秦瓊厲害,最後被李世民處死了。尉遲恭和秦瓊對李世民當皇帝功勞非常大,這倆個武將歷史上真的非常厲害,是唐朝有名的武官,剩下那十五條好漢就是一個笑話了。為什麼說演義不能夠當歷史,因為演義裡面大部分都是假的,你如果當歷史那會被別人笑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