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絡上的一家長在微信羣怒懟老師:「老師晚上好,以後批改作業專心點!」大家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

細雨萬物生



首先,這個問題提的就有問題,
看截圖,家長說的很委婉了,而且還帶著害羞的表情,很明顯不是怒懟,而是提建議。


其次,在這張圖裡,這位小朋友寫的是“快5時了”,這個寫法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第一個和第三個,明明是“幾時剛過”,寫成了“快幾時了”,卻也判成了正確,如果不是家長及時發現,可能這位小朋友會一直認為這樣就是對的。

雖然一個老師要面對班級裡的40到50個學生,辛苦可想而知,但是我想在他選擇做老師的時候就應該想到,而且老師也不可能會把班級裡所有前一天的作業都批,一般每天選一到兩個組的作業,收上來批,大體瞭解學生的作業情況即可。

這樣的錯誤實在是不應該,不知這位教師平時對待學生以及學生的作業是什麼態度。請不要再給教師隊伍抹黑了。


菩提是隻貓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犯了三個很明顯的錯誤,但就是這三個很明顯的錯誤,他的老師就是沒有發現,還硬生生地給打了“對”的勾,說明老師在批改作業的時候,真的是處於不在線的狀態。

我看了很多答案說這不能怪老師,你知道老師有多累嗎!你知道老師有多辛苦嗎!你知道老師拿的工資有多低嗎!

這三個藉口,與其說是藉口,不如說是在轉移大家的話題,把大家的注意力給帶偏。

試問一下,老師在批改作業的時候,最為重要的作用是什麼?最為重要的,就是讓學生意識到錯誤,從而避免下一次再犯,如果連這點任務都完成不了,還試圖把責任推脫到累、辛苦、工資低,那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這就好像一個水泥工,沒有把事情給做好,導致工程出了問題,當我們想要責備他的時候,立刻有人跳出來說:你知道他有多辛苦嗎?試問,如果每個人都這樣子,這個社會還能正常運轉嗎?

哪個行業不辛苦?哪個行業不是得拿什麼樣的錢,做什麼樣的事情?哪個行業不是得守好自己定下來的規矩?

而且這位家長說的話,也並沒有過分之處,並沒有問題中所說的“怒懟”,這位家長只是想告訴老師,要盡心盡責,改好自己孩子的作業而已。

所以,我覺得這位家長的心情可以理解,只不過老師,真的得提高下自己的水平和姿勢了。

喊窮喊累,誰又不會呢?但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下次加以改正的人,卻少之又少。


曾少賢


懟的好,另外這件事情被曝光出來,更能體現出其社會性的意義。

先看圖:

從圖中我們不能看出,你能看出老師的批改錯在哪了嗎?

學生作業中的錯誤,老師視而不見,這是負責任的表現嗎?

有人說家長的留言太不客氣了,應該用一些委婉而謙虛的話, 讓老師反思自己批改作業中存在的問題,他認為這是一個家長與老師溝通的問題。

我並不這麼認為,我認為這只是老師的問題。

的確,一個老師要批改一個班級及十位學生的作業,確實是一個龐大的工程,在批改過程中出現一些疏忽在所難免,可以說這是技術上的錯誤,這種情況可以原諒。

但是我們不能原諒的是態度上的怠慢,有些教師不負責任,以為學生的作業沒有人管,就胡亂的批改,走馬如飛也不認真看就隨便糊弄過去,這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

現在有家長微信群,除了實現無障礙交流之外,家長還可以對老師的工作進行監督了,我覺得這是一件好事情。

我想這件事對那些工作態度不認真的教師是一種提醒,既然從事了這個職業,那就要有始有終,對得起育人的職責。

教師工作辛苦,這個理由可以理解,但是不能成為怠慢和不負責任的藉口。

試問,又有哪行哪業不累呢?

如果嫌棄教師工資低,工作辛苦,工作量大——常人都能夠看得出來這樣的工作是不合理,那為什麼不換一份工作呢?

很顯然,當教師還是有其不可忽略的好處。

所以不要得了便宜還賣乖,當教師就要有當教師的一個樣。


白詩詩


有些人,是真的不會處理問題。

比方說,題目中在微信群懟老師的家長。

本來這件事是小事,很好處理的,這個家長非得用懟人這種最差的方法來處理。

這種還沒有跟老師進行過任何溝通,就在微信群這種公眾場合懟老師的行為,真的是非常不理智。

這種不理性的行為,對老師、對家長、對孩子都沒有好處。

那些支持家長失去理智直接懟老師的看客們,真的是看熱鬧不嫌事大。

當然,我理解這位家長的心情,我也支持家長跟老師說題目改錯了這件事。

但是,我不支持家長在還沒有跟老師私下溝通過,就在微信群直接開懟的行為。

這世上,同一件事,可以有不同的處理方法。

好方法是既能辦好事,又不得罪人;壞方法是能辦事,卻得罪人;最壞的方法是既辦不了事,還得罪人。

像這位家長因為老師批改作業錯了,沒有跟老師私底下溝通,就直接在微信群裡懟老師,這種做法是既辦不了事,又得罪人的。

為什麼這麼說?

我看了一下老師改錯的題目,應該是小學二年級的數學題。

目前國內的小學,除了一二線城市能夠實打實保證小班額(不超過45人)以外,很多三四五線城市的小學都是大班額居多。

所謂大班額,也就是一個班裡的學生至少在45人以上。我見過有些城市的小學班級,一個班有70多人。

小學老師這個缺口是很大的。小學老師少,老師的精力又有限的,一個人要管理這麼多學生,出現批改作業的疏忽很正常的。

再就是,教育從來都是學校和家長的事情。不能一發現問題,家長和老師還沒有交流,家長或者老師就開始懟人

作為一名老師,我認為這件事的正確處理方法應該是這樣的:

家長髮現老師改錯了作業的情況,首先要做的事情不是發飆,不是跑到微信群去懟老師。

家長應該冷靜下來,先詢問孩子,問問孩子對這個老師的印象怎樣。

如果孩子對老師印象不錯,證明這個老師還是比較認真負責的。

如果孩子說這個老師經常不來上課,或者上課不講課,那說明這個老師是在混日子。

根據孩子的回答,我們可以私底下加老師微信來聊聊這個事情。

因為微信群就是網絡社交中的一個公眾場合,裡面有很多其他人。

在微信群裡懟人,就是在大庭廣眾下懟人。

記清楚,在大庭廣眾下懟人,別人是很難接受的。

無論你懟的是對還是錯,對方都不會接受你懟他的。

誰都要個面子,對吧。

這種事,一定要加老師微信私底下溝通。

私底下跟老師講這個事情,永遠比在其他人面前講這個事情要好。

畢竟,你家長跟老師提出這個問題,也是希望老師能夠注意一下,能夠對你的孩子更關照一些。

我們的目標是解決問題,而不是得罪人。

要說事,而不是說人。要對事不對人的處理。

把事情說清楚,不要一上來就否定、指責別人。只有這樣,才能既提醒了老師,又顧全了家長和老師的關係。

教育從來都是學校和家庭雙方的事情。

家長和老師相處和諧,孩子才能快樂成長。



歡迎關注。更多教育、心理、情感的熱點知識推送給優秀的您。

您的每次轉發,都是在幫助別人。


柳柳很忙


這位家長真是冤枉,他哪裡怒懟老師了,他不過是指出老師的過失而已,難道這也有錯?

從下面的截圖就可以看出,這位家長在開頭就很友好地問了“老師晚上好”,結尾還加了兩個害羞的表情,主要內容也只是提出自己的訴求,希望老師批改作業能認真點。

言語間既沒有怒也沒有懟,所謂的怒懟只是網友們的曲解。

有些人連圖片都沒有細看,就說這位家長不會處理問題不理智,老師工作特別累,工資也不高,怎麼能在微信群裡懟老師,完全不給老師面子,還把問題上升到老師和家長的矛盾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的高度。

這真的是太冤枉這位家長了,他的態度已經很好了,語言表述也沒有問題,還要遭受這種非議。

但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網上曝光的一些家長對老師無禮的事件,在眾多網友心中產生的負面影響,人們普遍認為家長們是一個偏袒孩子,不講理的群體。

家長們的確非常緊張孩子的問題,對老師也有防範心理,但這也是人之常情,做父母的哪有不心疼兒女的,而且校園虐待等問題也是層出不窮,家長難免擔心。況且對老師無禮的家長畢竟是少數,大多數家長還是希望和老師和睦相處,共同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我們不應該戴著有色眼鏡看家長,至少要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再做判斷。

對於這位家長在微信群裡指出老師的工作失誤,我覺得沒有任何問題,但這也不是什麼嚴重的問題,老師以後注意些就行了。

至於要不要為了給老師留面子私聊老師,我覺得為人師表更應該有承認錯誤的勇氣。


張兆傑說



這說老師用心了,我咋有點不相信呢


甲天下38



這是我女兒的數學作業,基本全錯,老師還打個大勾😤


一文109205437


曾經在網上看到一個網友的吐槽:我們學校這個學期,有一個班主任,因為作業留的少,留的簡單,被家長告了了兩次,因此不得不退出班主任崗位。而她曾經也因為作業佈置得多也被家長告了兩次。

這則小故事內容簡短,但是其背後的深意是值得我們細細考量的。現在老師的的工作壓力其實也大。一個人就要應付班裡幾十個學生,不僅要照顧程度好的同學,也要顧及到程度稍微差點的同學。而且有時班裡有些學生不聽話,老師兇不得,罵不得,更打不得。

總有些學生愛玩不愛學習,那孩子成績差老師肯定得讓孩子多鞏固多聯繫,就會佈置一些比如聽寫,抽查的作業。但是課堂時間有限,老師並不能每個學生一一檢查,再加上不允許老師私自補課,那老師也只能把這樣的任務當成家庭作業,讓家長負責監督。

但是有些家長可能又覺得老師不負責任,明明教孩子是老師的職責,怎麼反而家長的任務越來越重了。辛辛苦苦工作一天,回家還要幫孩子檢查作業,抽查課文。其實老師也很無奈,不僅要教好學生,還要讓家長滿意。

那麼說回正題。題主所說的這位老師確實犯了錯。我們看一下這張圖,就能發現,老師可能由於批改作業不認真,誤判了這位學生的作業。學生的答案明明是錯誤的,可是老師判對了。

就事論事,這位老師確實在批改作業的過程中不太認真,家長生氣也只是覺得老師態度不好。這都是可以理解的。作為老師,確實應該對學生負責。老師這種失誤可能會混淆孩子對這一知識的認識。


即使老師的壓力可能比較大,但是作為老師,也應該履行自己的職責,儘可能對自己的學生負責。每個崗位都有相對應的壓力,但是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就應該做好準備承擔這份壓力。

但是對於家長的行為,我認為是不合適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老師這次犯錯可能也是無意的。家長生氣歸生氣,但是在群裡公然職責老師,似乎並不合適。這樣會降低其他家長對老師的信任感,會掃老師的顏面。


雖然確實是老師的過錯。但她畢竟是你孩子的老師,她教育你孩子的學習,至少應該尊重老師。完全可以私聊老師,和老師好好溝通。這樣的行為對你孩子可能會有些影響。家長也應該多體諒老師。

教育孩子絕不僅僅只是老師的責任。家長也應該儘可能配合老師,如果有什麼意見可以和老師好好交流,而不是公然讓老師難堪。只有家長和老師相互配合,這樣才更有利於孩子的學習。

——END——

那麼大家怎麼看待這樣的情況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哦。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我是老師,我要說家長怒懟老師有理!


1.從本次家長對老師的要求看,不無道理。作為一個老師,一個小學低年級的數學題,竟然隨意給學生打鉤,這是不負責的表現。什麼是快到五點?究竟是幾點?數學就是要精準,你作為老師不認真教育學生準確的認知,如何進一步學會數學?

2.是老師專業水平不足。長此下去,誤人子弟,不是空話。教學嚴謹負責是老師的基本素養,一個連家長都能看懂的錯誤,老師不更改,怎麼能教育好他的學生呢?

3.況且,家長態度不錯,“老師晚上好,以後批改作業專心點!”已經給足面子了,很委婉很含蓄,作為老師,我們要感謝這位家長及時給老師指出錯誤。


追求好生活


這個問題得這麼看,家長為什麼怒懟老師,為什麼在微信群怒懟老師。

老師是教書育人的,不僅僅是教書,而且還要育人。老師教學生們知識,也不能忽視對學生的人格的培養,包括做事專心致志。學生跟老師學習,在心目中把老師放的位置甚至比家長的位置都高,學生信服他們。所以,老師的影響就比較大,老師如果做事不專心,那麼學生學什麼?學生怎麼辦?也不專心?所以,老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及自己的言行可能給學生帶來的影響。這個家長碰巧就是家長,如果他不是家長,他可不可以指出老師的不足之處呢?答案肯定是可以的。是家長,就更可以,因為家長更希望孩子在學校學到美好的品行。

至於在微信群怒懟老師,這個不怎麼合適。但是,對於老師的批改作業不專心這事,家長在哪裡說呢?這是一個問題。可能也源於老師的一些不妥的做法吧!老師也經常在微信群公開批評XX家長不配合老師檢查孩子作業?質問家長孩子是誰的?批評家長不配合什麼什麼的。這樣合適不合適呢?其實,也不合適。那麼,老師該在哪裡批評家長呢?這也是一個問題,跟前一個家長該在哪裡批評老師不專心是一個道理。

比較一下兩個問題,我們就明白,到底該怎麼做才合適。

對,就是,都不要動不動在微信群裡批評對方,因為無論是哪一方,這樣做都不合適。建議電話裡私下溝通,既顧及了對方的面子,又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老師和家長不應該是對立的,也不應該是互相傷害的。老師和家長是孩子成長這部馬車兩個輪子,缺一不可,必須互相合作,才能教育好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