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去幼兒園了,可爲什麼依舊覺得不充實

今天和一個寶媽萍萍聊天,她也是今年剛把孩子送去幼兒園的媽媽,寶寶三歲,她做了三年的全職媽媽,做夢都在盼著孩子上學,她可以抽出時間乾點事情,每天陪著孩子,做著家務,感覺自己沒有了價值,脫離了社會,白上了大學,荒廢了人生。九月一日,他在權衡了一個暑假後,把孩子送去了自己滿意的幼兒園,準備著幹些有意義的事情,可是才發現,問題不是自己想的那麼簡單。

孩子去幼兒園了,可為什麼依舊覺得不充實

全職三年,她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了,三年了,自己的同學個個變化很大,事業上進步很快,找準了發展方向,而她,好想22歲剛剛畢業的一樣,不,比那時糟糕,因為,青春沒有了。

孩子去幼兒園了,可為什麼依舊覺得不充實

三年來,孩子陪伴左右,孩子上學了,而她的心也時刻牽掛著孩子身上,當孩子真的離開她了,她才發現自己一千個一萬個不適應呀,無論是吃飯時候,睡覺時候,做家務時候,她都在想,寶貝現在在幹嘛呢,哭了嗎,想媽媽了嗎,開心嗎------原來,他自己也得了分離焦慮。

全職媽媽都會遇見這樣的問題,一方面,不適應孩子的離開,一方面,不知該如何迴歸以前。

孩子去幼兒園了,可為什麼依舊覺得不充實

首先,這是個時間問題,孩子日夜相處,突然的離開,斷然是不會一下習慣的,而且,孩子也不適應,寶寶媽應抽出一週到一月的時間陪孩子先適應學校生活,大人尚且需要習慣,更何況孩子,想融入社會也不要著急,所以,孩子上學後的一個月時間,媽媽們先不要著急工作。

其次,寶媽趁孩子剛上學的一個月時間應好好了解下孩子學校的日常情況,包括飲食,睡覺。很多幼兒園飲食上問題較大,營養單一,我們媽媽應早晨,下午回來給孩子補充營養。午睡在學校睡不好的孩子,要讓孩子養成晚上八點多睡著的習慣,孩子在媽媽離開媽媽,走向獨立的第一步上,需要更多的愛。孩子適應新生活的途中少不了最愛的媽媽的陪伴。

最後,寶媽重入職場前要對自己,對現在的社會做一個認真的分析。有很多寶媽在帶孩子的三年並沒有放棄充電,這自然最好,若是有的媽媽沒有時間充電,那就要分析自己的專業,自己的強勢和弱勢來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了,當下社會發展迅速,三四年時間,有很多新事物新起,也有很多職業消失,所以我們應該趁孩子上學時間多去了解了解。年近三十,我們在職業發展方向的選擇上,不能走錯了。

孩子去幼兒園了,可為什麼依舊覺得不充實

和萍萍聊完這些後,她也很贊同我的觀點,人生就是這樣,有的時候要急,有的時候要慢,希望所有的全職媽媽在重入職場的時候都能順順利利的。

喜歡源媽,請先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