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夏帝中康建都於鄧

引經據典提出“夏帝中康建都於鄧”,現論述如下,以期就教於方家和修正史志。

一、論夏帝中康建都於鄧

論夏帝中康建都於鄧

1、從史料中論證夏帝仲康建都於鄧

俗話說“盛世修志”。我國西漢武帝時最強盛,因而有司馬遷《史記》問世傳於後人。我國的唐宋兩代是歷史的鼎盛時期,因而唐宋時的史學著豐,史志也很發達,尤其在宋代,認為《舊唐書》寫得不好,又組織編寫了《新唐書》,並編出了《資治通鑑》、《路史》、《太平寰宇記》等質量較高的史書,唐宋的史書為我們研究歷史提供了豐富的史料。就夏代中康建都於鄧,在唐代史學家杜佑的《通典》中就有:“鄧州為禹都”。宋人史學家羅泌在《路史·國名記·已》中雲:“鄧,仲康之國,楚之北境,史雲阻之以鄧林,今之南陽(宋代的鄧州),故杜佑以為禹都。”

現存西安碑林的《華夷圖》——中國最早的石刻地圖中,也標記為鄧州為夏朝國都。

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記載:“穎川、南陽、夏人之居也”。

北宋地理總志《太平寰宇記》中記載,穎川、南陽為夏人之居也。

論夏帝中康建都於鄧

穎川即今河南省禹州、登封一帶,史家共識,夏代確曾在登封告城鎮建都。“南陽夏人居”,實指南陽郡的鄧州一帶,為夏代中康之居地。古人說一年成聚(居),二年成邑,三年成都①,可見夏人之居就是夏之都城。

南陽史家李保銓先生著的《領袖與南陽》、《南陽通史》、《毛澤東瞻目南陽》幾本書中,均引經據典認為鄧州為夏代中康之國都。

既然眾多史料認為鄧州為夏中康國都,為何《嘉靖鄧州志》認為“夏帝仲康封子於鄧”呢?筆者認為,這是一個錯誤,是理解的錯誤,或雕版時的錯誤,誤把《路史》中的“仲康之國”作“仲康子國”,一字之差造成了歷史的誤會,把立於鄧州的夏朝都降為夏代的諸候國,這實在是一個遺憾,故筆者撰論文以糾正之。

2、“夏帝仲康封子於鄧”於史無據

論夏帝中康建都於鄧

“夏帝仲康封子於鄧”於史無據,也不符合實際情況。我查遍了許多史籍,從來沒有這一觀點或史料。司馬遷在《史記·夏本紀》中載:“夏后帝啟崩,子帝太康立。帝太康失國,昆弟五人,須於洛訥,作《五子之歌》……太康崩,弟中康立,是為帝中康。帝中康時,羲、和湎淫,廢時亂日,胤注徵之,作《胤徵》。

中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由此可見,太康時,夏人已失國,太康和昆弟五人居於伊洛河一帶。太康死,弟中康立。當然,這種記述不過是司馬遷的正統思想而已,夏既失國,無國無政,稱帝已是虛名,在沒有國都和實權的情況下,中康自己尚不能左右,又怎能封子於鄧呢?再者,仲康封子於鄧,子為何名?沒有任何信息。而有名字的相,可能叫姒相,但沒有姒相封鄧的歷史信息。因此,筆者認為,“夏帝仲康封子於鄧”於史無據,也不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嘉靖鄧州志》中的此論不可採信,而應當採信大家名著的《通典》、《路史》、《史記》、《太平寰宇記》的“鄧州為禹都”,或鄧州為“仲康之國”。

3、鄧州清代舊志認為夏都於鄧

最近筆者翻閱了鄧州清代幾本志書,都認為鄧為夏之國都。如《康熙鄧州志》知州趙德在序中有:“……德前夏自山右街命量移至鄧。望山川之秀錯,慕賢哲之接踵,以為當必有可觀者……

今之鄧昔之鄧也,山川未改,陵谷依然”。

論夏帝中康建都於鄧

《乾隆鄧州志》知州蔣光祖序曰:“不侫自虞量移穰牧”。

《順治鄧州志》序中曰:“民俗厚,風氣淳,昔所稱三代遺風,不減鄒魯”。

這些舊志都說明,鄧州古為夏代國都或夏人之居。這三本志書沒有承襲《嘉靖鄧州志》中“夏帝仲康封子於鄧”之說,也未加批判,但又重新提出了新的觀點,有的直接地,有的間接地說到鄧州是古鄧地,是夏人都居地。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說:“穎川、南陽、夏人之居也……猶有先王之遺風……故至今謂之夏人”,這些與清順治、乾隆鄧州志記述相同,若不是夏先王居都於鄧,何有夏代先王遺風?如上說明,鄧州清代舊志認為鄧州為夏之國都。

4、鄧州為中康、相、少康三帝之夏墟

筆者在1998年3期《河南社會科學》上發表的《試論鄧州與夏文化淵源》,是研究夏我國文化,認為夏文化發祥地在伊洛河流域,後又出現夏文化發源於浙江稽計的東南第二說,筆者此論文為夏文化發祥地第三說,其中也論及鄧為夏朝都。夏王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其國家形態具有相當的原始性,國都常處於流動狀態,學者們認為的夏都有陽城、老丘、商丘、西河、原、帝丘等,鄧州當是“太康失國”後的仲康之都。

《左傳·襄公五年》引《夏訓》說“……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鉭遷於窮石,因夏民以代夏政”。結合《史記·夏本紀》,太康失國,確為天子,但虛為帝王,無都無政。夏帝啟死後,由他的長子太康繼位,由於太康昏庸淫樂,終被窮石部落首領后羿打敗而代夏政,太康流落到伊落河一帶,和他的先輩舜一樣過著結交好友的流亡隱居生活。太康死後,他的弟弟中(有的寫為仲)康繼帝位。中康雖為天子,而實為“流亡政府”。中康和他的幕僚們商議,暫避后羿之鋒芒,到遠離國都沒有政敵“彌廣千里”的鄧林,在這裡蓄積實力,待機抗戰,光復大夏。中康在鄧州一帶建都,由於其實力薄弱,所建都城相當原始,故中康在鄧不可能有豪華宏大的都城。中康死後,由子相繼位,相在攻伐寒促集團時,被寒促兒子澆所殺,澆自立為帝。相死後由他的兒子少康繼位,少康在鄧林蓄存實力,招賢納士,從鄧林出發,利用打獵時機殺死正和嫂子淫亂的澆,從此光復華夏,史稱“少康中興”。少康從鄧林之都遷到華夏中心帝丘(河南省濮陽市附近)。從中康,到帝相、少康,先後在鄧執掌已破殘的華夏河山,在鄧州一帶建都近百年。

當然,鄧林已不是現在的鄧州市地域了,鄧州市至襄陽都為古鄧林,鄧州市林扒鎮古名鄧林,今襄陽也有鄧林,可見這一帶確實為古鄧林之地。《淮南子》雲:“楚人地垣之以鄧林”。《荀子·議兵》曰:“汝穎以為險,江漢以為地,限之以鄧林,緣之以方城”。清代《讀史方輿紀要》說“(鄧)州,古所稱鄧林之險”。《山海經》說,舜至鄧墟,並在鄧墟娶鄧北氏,又名鄧比氏②。這說明鄧林、鄧墟在古代是相當有名的。夏墟就是夏都。中康建都於鄧到底在現在的何地?根據人文地理學,一般認為一國之都當在大河不遠處,以供用水和發展農業,有可能在湍河兩岸,也有可能在漢水北岸高臺地,在鄧州市湍河南岸高地可能性最大③。到底在何地,在待考古發現或以後史學研究定論。

二、匡“夏帝仲康封子於鄧”

論夏帝中康建都於鄧

綜上所述,“夏帝仲康封子於鄧”,除《嘉靖鄧州志》外別無出處,疑該志誤把《路史》中的“仲康之國”寫為“仲康子國”,故以訛傳訛,以至《鄧州市志》和今許多資料都引用其說,這實再是一個錯誤,當於匡正為是。可糾正為:“約公元前2000年左右④,夏禹之孫太康失國,其弟中康繼帝位,到鄧林之地(今鄧州市)建立夏都。中康死後其子相繼帝位。相死其子少康繼帝位於鄧,‘少康中興’後遷都於帝丘(今河南省濮陽)。"此論不僅可修正鄧州史志、河南史志,也可修正《中國通史》,為國家的夏商周斷代工程所應用。

至於夏代是否在鄧州一帶建立子國就是諸候國,筆者沒有見到確鑿史料,也沒有一點考古證據,故暫且不論,史志中最好不說為好。當然夏文化至今還是“模糊文化”⑤,對在鄧建都一事還需理論研究,特別需要考古和文物佐證,筆者發表的《試論夏文化與鄧州淵源》論及鄧州有豐富的夏文化和此文,算是拋磚引玉之作,期望有更多的論文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