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的人這麼愛在行車過程中盯著後視鏡?

王平


開車看後視鏡,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駕駛習慣,值得點贊。



後視鏡是什麼,後視鏡是駕駛員眼睛的延伸,是駕駛員獲取道路交通情況的重要渠道。離開了後視鏡,你的駕駛盲區將急劇增大,駕駛風險立馬增加。不知你有沒有這樣的體會,經常開車的人一旦騎自行車上街,就會很不適應在道路上騎行,因為自行車沒有後視鏡,無法觀察身後的交通情況,心裡總覺得不踏實。


開車是一個有風險的事情,需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進行防禦性駕駛,把風險降低到最小。觀察後視鏡就是保障行駛安全的最基本要求,切不可掉以輕心。現實駕駛中,不善於觀察後視鏡,導致在超車、併線、轉彎、倒車時發生事故的情況屢見不鮮,教訓深刻,不能不引起駕駛員朋友的反思。

自己在多年的開車過程中,始終保持了觀察後視鏡的習慣,每隔20秒左右,總會按左後視鏡——右後視鏡——車內後視鏡——儀表盤這樣的順序掃描一遍,以便自己全面掌握車輛周邊的交通情況,及時預判,精準操控車輛,保障行車安全。我也希望駕駛員朋友能在開車的過程中,養成善於觀看後視鏡的良好習慣。可能有人會說,這樣開車多累呀,有那個必要嗎?我說,完全有必要,而且就應該那樣做。只要養成了習慣,你也就不覺得累了。和行駛安全相比,寧可累一點保障安全,也不要為了輕鬆而置自己於危險之中。


美麗的紅楓葉


這個題目不成立啊,是一個偽命題。正常 情況下,駕駛員在機動車行駛期間,眼鏡如果一直不注視前方,而是集中盯著其他方向,按照標題所說的“後視鏡”,在一般城市的鋪裝路面上,不出50米,基本就出事故了。所以這是不成立的。

換個說法,應該是“司機在駕駛期間,不時盯著後視鏡”,這種情況是成立的,也是駕駛機動車上路的一種駕駛習慣,怎麼說?正常的行駛,不論機動車是前進,或者倒車,甚至是慢速進入停車位/.立體車庫,都是需要汽車的後視鏡來看清車輛左右後方的情況,從而在行為動作中作出適當的調整。

行駛期間,一般需要變更車道的情況下,做的首先就是要確認前方是否有障礙物,或者同道行駛的車輛,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自然眼鏡就是望著後視鏡,確保左右後方沒有過於接近或者急速行進的車輛,再進行切線、變更車道,如果交通路況比較複雜,造成駕駛員經常要變換車道來避讓,所以經常盯著後視鏡,確保安全,所以給乘客的錯誤感覺就是,為什麼該司機,開車總盯著後視鏡開車。(Bee)


DearAuto


開了18年的車,開的公里數沒有50萬公里也差不到哪裡去,(公司車跟自己的車),剛開始開車,說實話能把前面看好就不錯了,轉彎變道能多能注意看後視鏡的算優秀了。因為沒注意看後視鏡沒少吃虧,俗話說得好吃一憋長一智。所以現在我開車,是這樣的,20秒內前面,前面左邊,前面右邊,左後視鏡,右後視鏡,裡面的後視鏡多要看一次,如果後視鏡沒弄好感覺彆扭一定要調好別將就,因為如果自己多感覺別扭看久了眼睛會不舒服。有些人可能認為我忽悠其實那樣看後視鏡多累啊開久了不累死啊!其實我自己開車基本15秒就看一次,習慣了就會感覺很自然。建議大家最好可以把這個習慣養成,當然如果大家還有高見可以互相學習下。


塵葑誋憶


有的人行車過程中不愛看後視鏡,這很危險!左右後視鏡用於觀察後方及左右兩側車輛的行駛狀況,保證變更車道時安全行駛。中後視鏡主要用來觀察後方車輛的車速、距離、車型(特別注意大貨車,過紅綠燈儘量不要和它在同一車道上,我怕它剎不住)!


天堂敲鐘人


車輛行駛中觀看後視鏡的必要性:

1、在一般道路上停車、起步、超車、轉彎、調頭等行駛路線將要發生變化時,要先給出相應的行車信號同時一定要注意觀察後視鏡,及時瞭解兩側和後方的交通情況,防止出現突然情況時措手不及,造成交通事故。

2、在行車、人較多的地方,要緩慢行進,注意觀察後視鏡。

3、在通過兩邊有非機動車或行人的窄路、窄橋時,要減速慢行,適當注意後視鏡;要和非機動車或行人保持必要的橫向間距。

4、在高速公路上行車時,不僅要注意和前車保持必要的安全距離,還要通過後視鏡觀察、判斷後面車輛的跟車距離,在處理情況時做到心中有數,以免發生追尾事故。

5、在通過交叉路口時,交通衝突較多,要降低車速,注意觀察兩側行人和車輛情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順利通過。

6、在預見性制動前,要觀察車後視鏡,注意後面車輛的位置和相對行駛速度,再決定採取的制動措施,以防止制動時追尾。


陽仔名車志


作為一個行車多年的老師傅,開車時,時不時的看左右後視鏡,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但是在超車時,看是否有車同時在超自己的車,也時時注意後面有大貨車跟隨沒有,特別是在等紅綠燈時。在高速公路上,時時都要注意遠離大貨車,不讓大貨車跟在自己的車後面,同時,也不要跟在大貨車後面!


自由駛者


在行車過程中一般大約每隔

20秒要看一下左右後視鏡,這是一種正確的安全行為,以便隨時瞭解車的前後左右情況。另外,停車、起步、超車、轉彎、調頭等動作,也都要通過後視鏡來觀察配合完成,否則你不能瞭解看不到的死角情況,就會陷入被動,也是一種潛在的安全隱患。

當然,只是說要經常觀察,而不是一直盯著,那樣也會有危險。還是應當以前方為主,後視鏡為輔。


車行車珍惜


在頭條看一些大車撞小車的動圖看怕了,有一次放假回家開我爸的車出去玩,在等紅綠燈的時候看了一下後視鏡,後面來了一輛大卡車,感覺完全沒有減速的意思好像(後來事實證明,是我心裡作用) ,離我好近了還是沒有完全停下來,我著急了,直接鬆手剎打轉向換擋走人…… 回到家之後幾天一直用手機查違章記錄,哈哈,比較幸運,那個路口好像不拍。


丿也許有一天


對於這個問題的提出有點不太理解,車內的後視鏡並不是擺設,而且主要的用途也不是看後座的人,最關鍵的用途是判斷後車的車距,以及彌補外後視鏡的盲區。如果駕駛人員在行車過程中不經常不查看,會有可能會造成危險駕駛。

因為駕駛人員坐在車裡視野有限,單憑肉眼通常只能看清前方的情況,對於左、右和後方的情況只能藉助車內後視鏡和2個車外後視鏡了。而一些駕駛動作,如轉向、倒車、併線和超車等,必須藉助後視鏡方能安全完成。因此新手在上路前,一般都會被老司機或者是教練教導調試後視鏡,保證每個鏡都能上下左右調整到能看到想要看到的方向和位置,進而學會觀察路況,實現“眼觀六路”。

在開車時,眼睛並不能一味的緊盯前方,還要鍛鍊用餘光掃視三個後視鏡,不要太專注於某輛車(如前車)或者是其他事物,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逐步擴大觀察的範圍,學會走馬觀花,畢竟上路開車長時間凝視一個物體很危險。

另外在併線、轉彎、超車前,必須要經常探視後視鏡,反覆驗證跟車距離,以此避免盲區的影響,能隨時掌握汽車後面的情況。比如說後視鏡裡有個車在中間,然後開始往左或右偏說明人家想變道。而後視鏡裡有個車靠左或者靠右一點,又閃燈又鳴笛的好煩,說明你光顧看後視鏡不好好開車,壓線了,人家後車是在好心提醒你呢。亦或者後視鏡裡有個車在中間,突然往左或右猛拐,我只想說,大哥別看後視鏡了可能前面有危險啊。

如此一來,行車中常看後視鏡的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了。


高氏觀市


一個月基本路上跑一萬多公里,跑了八年了,看後視鏡完全是下意識的習慣動作了。不單單在路上跑著要看,就是在等紅綠燈的時候也要看,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後面忽然衝過來的車是喝酒了還是剎車失靈了是小車還是大車。遇到拉貨的大車條件允許儘快超車拉開距離,不允許馬上減速拉開距離找時機超車。高速路上大車小車都不長時間並行兩面並行車堅決不超車。遇到扎堆車輛拉開距離,預判路況少踩剎車,剎車緊急情況用控制油門才是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