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房產中介,現在半年沒開單了,還要堅持下去嗎?

許村長


恕我直言,可能要得罪不少人。

房產中介按照做法就是社會的攪屎棍。

客戶因為買房需求而去了解房子,中介就是純粹的銷售,不具備為客戶指定解決方案的能力,手裡有什麼房源就推薦什麼,吹破天的催催催,逼逼逼客戶買,當然,還有很多中介套路更多。

換句話來說,沒有中介,客戶房子照樣買,而且還能省去不少手續費。

所以,第一,在信息流通上,中介沒啥用。

那麼,中介應該是價值在服務吧。不好意思,我所接觸到的絕大多數人中介都太不專業了,各類政策,銀行利率都說不清楚。甚至為了客戶成交,欺瞞,張口就來,最後坑的還是客戶。交了定金,最後下不來貸款,違約金就打水漂的不在少數。

說到底,中介公司的利潤來源就有問題,房子約貴,手續費越高,中間套路越多他們就越掙錢。中介對推高房價功不可沒。

再說租房。中介是推高房租的罪魁禍首,今年資本看上了租房市場,大城市房租漲了30%以上了,還沒有人出來管管。

道理很簡單,如果你隔壁房東房租漲了一半,你是不是也會跟著想漲房租?

如果支付寶出個“房淘淘”,微信出個“房多多”,房源共享,手續費全免,足可以讓整個行業翻天。

我勸房產中介還是別幹了。


傅一聲


我是上海的一名房產中介,我不知道你是在哪個城市做,我做了六年的房產了,其中有過放棄然後堅持,也有一個月開好幾單,也有大半年不開單!我現在還在堅持,我來講講我的想法吧!

我是從工廠企業的一個品管直接踏入房地產行業的,沒有任何的銷售經歷,剛開始做了大半年一單沒有開,你知道的上海生活開銷大,我12年的底薪是1200塊錢,吃住自理,光租房子一個月底薪基本就沒多少剩了!所以大半年下來,我一點積蓄全部用光,沒錢買鞋子,皮鞋腳指頭破了,大冬天的站在外面駐守,雪水滲進我的腳指頭裡,就這樣站在小區門口一站就是一天!回家了,這個腳就像石化了一樣!

有一次我在一個小區門口駐守,正好站在一個老太太開的小店門口,因為站累了,蹲一會,人家老太太跑出來說別像個要飯的蹲在我們家門口!

可以說那段經歷分分鐘就能讓你奔潰!

為什麼能堅持下來?其實我也不知道,可能我是80後吧,就一股子狠勁,既然來做了,不開一單灰溜溜的回去不是我性格!

後來開單了,經濟危機暫時解除了,就不想離開了,為了證明自己行!後來做的時間長了,有經驗了,就做著做著就做了六年了!

這六年房產做下來,心態變化很大!剛開始做懵懵懂懂,沒有自己的想法!慢慢的,我就學會思考了!

剛開始我覺得做中介有點丟人,感覺沒什麼人喜歡這個行業的人,網絡提到中介沒什麼好話,基本都是說中介不勞而獲,不創造價值!

後來做了兩三年,有了些成交的客戶積累!當我看到他們從我手裡買的房子升值了好幾倍得時候我就在思考,我們也是有價值的呀,還沒有什麼行業或者投資比這個更有價值了呀!有些客戶,當初要不是逼著買,可能他們都沒有機會買到房子了,更不要說升值多少了!

房產中介這個行業,買了房的人都不會排斥,大部分都會保持良好的關係,沒有買房子的人有一部分會視如洪水猛獸,遠而避之!

想做好房產其實很簡單,房產行業二八定律,百分之二十的人賺百分之八十的錢,你要想辦法擠進這百分之二十人裡面去!

房產這個行業可以好好做下去的,堅持下去,雖然現階段,國人對於服務行業的認知就是不勞而獲的,不能接受獲取信息和服務是需要付出成本的,認為獲取一些信息和服務是理所應該的,而做出跳單行為!

個人認為,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從傳統的製造業轉型到服務信息行業,會越來越重視信息服務的,重視誠信的!只要這些有了,客戶信任你,你也信任客戶,減少彼此的猜忌,做房產會越來越簡單!


用戶95454522555


中介的價值在消減,如果騰訊出一個“房微微”,支付寶出個“房淘淘”,芝麻分650免手續費,結果會如何?


關於這個論題,我在一年前就有專業的文章,當時只有一個質疑“就是中介在線下的服務作用”,那麼,我會說“我會不會聯合當地的寶媽、大學生、居委會以支持大眾創業為名,線下招募志願者”;


如果這事情成立,那麼,中介在面臨大量房租、員工費用、提成等費用成本上,特別是個體的小中介,肯定是打擊性的……



最重要的是,中介的服務缺少“約束性”,坑人事件頻出,為什麼?就是以前的原罪沒有徹底認清,還以為是傳統時代呢?事實上老百姓間的信息越來越對稱……比如社群


這種趨勢是一個不可能對抗的發展趨勢,所以,從業人員,如果你的價值只靠“你賣的是別人不知道,或是賣的是比別人早知道的生意”,這肯定是慢慢的死掉的。


服務行業,如果不專心做好服務,那麼這個行業一定會被淘汰,房屋中介如果不轉型,不僅是領域的危機,更是模式的危機,如果能意識到這一點,就是劣勢變優勢,如果意識不到,還是鬆散管理,社會閒雜人員似的用工方式,必沒落。


我認為年青做事業,一定要分析未來3年的趨勢,不是我們不努力,是有時我們一出手時,就輸了,而且輸的卻不是能力,而是方向和趨勢。


如果想賺點工資,混點錢,還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說未來,我認為,房地產中介的未來一定是“這是一群有高水準,高服務能力的精英人群,他她們運用互聯網先進工具,能夠服務和管理龐大的客服群,她他們的收入將是頂級的,這是精英群體”,說白了,就是未來只是“極少數一波的具有服務管理能力的精英才可以在此領域獲得成功,絕大多數閒散人將被淘汰出局。”

我是孫洪鶴,每天都給大家分享原創短視頻創業脫口秀,每天都有更新原創短視頻,大家可以關注一下。

孫洪鶴


身為一個曾經在房產行業混跡多年的過來人,我必須告訴你一個實情就是,房產中介這個活,是一個剩者為王的工作。沒錯,是剩下的剩,誰能堅持下來,誰就是最後的勝者。

雖然2017年房產政策調控以來,整個行業都不是十分的景氣,但是要說堅持不下去去,還不至於。買賣單量開的少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本身房屋買賣業務就是一個低頻的交易,大多數人一輩的房屋買賣交易可能最多也不會超過三次。那麼,這個時候你就要把握好租賃的業務,因為租賃業務和買賣不一樣,他是一個交易週期短且高頻的行為。根據數據顯示,在一線城市,人們的平均租賃交易週期是11個月,所以說,如果你能夠認真對待每一個租賃客戶的話,那麼無論是單個客戶的回頭簽約率還是老客戶轉介紹的資源量,都完全足以保證你的正常開銷了。

我認識一個女孩,92年的,專職幹房屋租賃業務5年多,憑藉自己的勤奮努力,幾乎每個月都因為突出的業務量而站在全公司的領獎臺上。更是在去年,在北京入手了一套二手房。私底下問過她的個人收入,她說因為現在每個月的房貸就1萬多,所以雖然收入不方便透漏但也可以猜個大概了。

所以,你平時一定要注重租賃業務的積累,老客戶越多,客戶對你的認可度越高,你以後的資源也就越多,到時候形成正循環,還怕收入不高嗎?那個時候租賃業務怕是都讓你應接不暇了,要是一年再來幾單買賣業務還怕收入不高嗎?


南芳北馨


對於要不要堅持下去,我覺得這需要綜合題主的情況來具體分析。

首先,題主說自己半年沒有開賣單,而且現在手上也沒有具體的意向客戶,這種情況下,可以想象出題主的收入可能只是基本底薪。根據行業經驗,一家小中介公司的基礎銷售崗,無責任底薪通常都是比較低的。在沒有其他收入的情況下,產生了消極了退出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對於大多數初入職場的人來說,工作的第一目標就是滿足自己的日常基本生活需求。


其次,從市場行情來分析,因為最近這兩年房地產行業算是井噴爆發期,很多一手房樓盤在未開盤時就被盯上、哄搶,樓盤一開盤就被秒。新樓盤建樓、開盤都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另一方面因為二手房市場的特殊性,與一手房市場的成交量相比,不但會少很多,而且因為買二手房的業主大多是剛需或者換房,需要辦理銀行貸款,這和一手房全款完全不同。


二手房想要成交除了需要具有基本的房地產行業知識外,還需要對當地經濟發展趨勢有所瞭解,最重要的是要對客戶的需求度、購房心理等各方面都有一個比較清晰地把握,通過對客戶的意向和需求來匹配合適的房源,這樣才可以提高成單率。



最後,我想對題主說一句,銷售本身就是一件綜合要求比較高的工作。在任何行業裡如果想要做到得心應手,就必須度過最初的這個階段。銷售是需要過程的,最開始的時候就是要積累專業知識和經驗,只有耐得住,堅持一下才會突破。

這是,上啥班短視頻招聘APP為您提供的第1239條原創問答。上啥班,一個幫你在職場裡做的更好的頭條號。歡迎小夥伴們關注,我們一起討論,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等你哦~

上啥班


地產中介,我入行8年了,從中原地產入行的,當任何新人入行或者是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我都會推薦他看一部微電影叫隨夢前行!

二手房中介是一個腦力與體力相結合的工作百分之70的體力只能決定百分之30的收入,百分之30的腦力能決定百分之70的收入,腦力體力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做為一個營銷人員,不管銷售都是什麼,都會有瓶頸期、沒業績!我記得我剛入行前3年年收入不超過2萬,我相信大多數人剛入行都會面臨這個問題,如果沒業績該何去何從,我的答案是改變,堅持,努力!只有這樣你才能突破瓶頸。還有地產,股票,期貨,金融,債券等等都是有S曲線的,在從業當中要時刻多多學習看書,時刻關注市場動態,對近期和遠期的方向要有自己的判斷和看法(錯了不要緊)但是一定要有,在實踐中去優化,去修正,總有一天是會有準確和客觀的判斷,要清楚我們面對的客戶是花幾十萬,幾百萬,幾千萬,甚至上億資金來和你做生意的,層次品味素質思想都是比較高的,所以想要在地產中介行業做為一個經紀人有所發展,一定要提升自我修養與素質,尤其是沒成交的時候,心靜如水,做好功課,我相信你會越走越好的!


唐縱人生


地產中介現在的處境越來越尷尬,首先是中介人員的角色,因為要看房主和客戶兩邊的臉色,而且他們對中介人員都是有戒備心的,

中介的工作也很幸苦,每天工作很長時間,而且可以說隨時待命狀態,客戶來電話,你就得立馬到位,雖然看似自由,但是卻沒有自己的時間.還有很多時候都是白跑腿,成交率也沒有保證.客戶只會看成交額,往往會忽略你的付出.
作為地產中介的從業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專業,在提供相應房源的同時還有了解當地的政策,房屋價格,以及如何辦理過戶、貸款等手續。
還有一點就是作為從業人員提高職業素質也是很必要的。在提供專業化的服務同時,用自身的優勢特點讓客戶滿意,然後留住客戶甚至可以轉介紹客戶。提高素質就離不開系統的培訓,瞭解行業動態,政策變動.
在公司的選擇方面,還是知名連鎖的更加有優勢,一是可以統一安排人力、物力、財力,節省成本,優化資源配置,獲取規模效益;二是統一領導,統一規範,統一服務標準,有利於提高服務質量,樹立品牌,發揮品牌效應;三是可以擴大業務量,提高市場佔有率,增強競爭力。

加入知名的房地產中介特許經營體系,可以直接享受知名品牌帶來的客戶,利用成熟的有競爭力的運營操作系統為客戶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同時特許體系通過持續的支持,不斷提高中介店的管理水平以及經紀人的服務水平,幫助中介店降低投資成本,規避市場風險,確定自身的競爭優勢。

最重要的還是你得對自己有所瞭解,你要知道為什麼要選擇這個行業,它能帶給你什麼?你靠什麼勝任這個工作?你自己的興趣是否瞭解?你有哪些能力?

以上這幾個問題如果搞清楚了,會許能夠你帶來一些幫助!


於海教練


我說點實話吧,以前在青島鏈家幹過兩年,那邊是入職前6月有底薪2500。入職6個月沒有開單或者業績不夠就會辭退。我前六個月一單沒開,全靠基本工資活著。第6個月底我開了人生第一單,一個不到100萬的小房子,然後後面一年半基本一月一單,有時候還會兩單。賣過最貴的房子300多萬,到我離職的時候總共賣將近20套房子。我覺著自己根本也沒怎麼努力。賣房除了堅持以外最重要的就是運氣。我的同事裡面有的很專業,可就是運氣不好,就接不著準客戶。

現在上新戶就是靠發傳單,打電話和網絡渠道。但這些方法效果最差也最耗時間客戶裡面真正能成交的佔比比較小,最準的客戶來源就是老客戶的轉介紹。青島鏈家的第一牛人方玲,年薪上百萬,就是靠轉介紹的。所以不要老去開發新客戶,一定要維護好你的老客戶,和業主。


蒙古海陸空三軍司令


作為曾經通過中介去看過房的買家來說,接觸到過不少的房產中介,坦白說,個人認為絕大部分的中介都不太讓人滿意,而買方更多的是因為有買房需求才產生了交易,具體體現在以下三點,作為房產中介,你不妨看看是否都有中招?

第一:純粹在賣東西。

在打探客人需求上,中介問的最多的就是需要兩房還是三房,朝向如何例如此類的,然後就帶著不停的看房子。甚至可以感覺的出,他們在某些房子上推薦過度,不知道是不是有比較大的提成空間或其他。幾乎沒有中介是站在客戶的角度幫客戶解決疑問的,更多的是站在自身的角度及目前公司手中有什麼房,然後就此去推薦。

要知道,買房對於每個家庭都不是一件小事,幾十萬上百萬甚至幾百萬的房子,凝聚了一個家庭多年的心血,如何能像買大白菜那樣的簡單呢?所以純粹的賣東西心態要不得!

第二:對於政策的瞭解太空泛。

雖然在買房時客戶對相關政策有所瞭解,但在和中介溝通時,仍然希望獲取更多的信息,畢竟他們整日在與房產打交道,更清楚整個政策和流程。然而,大部分中介人員不知道是回答的太多麻木了,並不願意說的很透徹,還有些人在沒有深入瞭解客戶的情況下按照流程介紹,結果卻發現客戶的情況不符合某些政策等,都極大的透露出了他的不專業,如何讓人產生信任?自然也就成交不了單子了。

第三:後續跟進不到位。

看房買房都不是一日之事,這是一個比較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的事情,半年內能買到自己合意的房子都是不錯的了。試問有多少中介銷售用心的跟了客戶半年之久呢?頂多加個微信問了兩三回就罷了。

任何一個行業要想做的出色都不容易,至於你個人要不要放棄就需要你根據自身情況綜合分析考慮了。


我是張小桃


房產中介這個職業,從06年房地產開始大熱後,一直算是一個收入非常客觀的工作。在我的朋友裡,做過幾年中介,年紀輕輕就能買一兩套房子的不在少數。但是這幾年國家一直在進行地產房價的宏觀調控,除去房地產行業一直火熱的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很多二三線城市的樓宇開發與銷售相比前幾年也已經有了相對平緩的階段。購房者對於房價增長以及購房這件事本身也變得更為理智。甚至房地產開發商本身為了應對現在不溫不火的樓市,而多數在採取捂房的手段。這讓哪些有意向的購房者無形中多了幾分猶豫少了幾分選擇。

在這樣的情況,對於房產中介這份工作,確實會帶來一定影響,無形中增加了一些工作難度。但是這種難度還至於會影響到半年都沒辦法開單。那去除了市場環境影響,說明你本身在這個行業與崗位的匹配上存在了一些問題。當然,是因為你不夠努力,還是因為你沒用對方法,或者是你的運氣真的很差,這些我都不好去議論。面對這種情況,我的建議是,如果你堅信這個行業能給你帶來高回報,那不妨再堅持1-2個月,並且在這段時間裡,最好徹底改變你這半年來的工作方式與技巧,多像老員工請教工作心得。如果在這之後依然沒有起色,我相信就算你不想走,老闆也不願意留著你佔用公司資源了。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精英菌點個贊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