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在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爲什麼還能達到7000億美元成爲全球第二大上市公司?

春夏秋冬54112732


PC時代,微軟是當之無愧的王者。

進入動互聯網時代,微軟似乎除了Windows和office,其他產品幾乎出一個死一個:MSN被QQ擊潰,MP3播放器Zune英年早逝,遊戲主機XBOX在銷量上被索尼PS、任天堂吊打,智能手機方面WP被iOS和Android徹底打敗,平板電腦Surface系列由於詭異的價格導致戰績慘淡……從個人消費者角度來看,似乎微軟已是日暮西山,垂垂老矣。

但是如果你認為這些就是微軟的全部,那就大錯特錯了。微軟的核心競爭力並非個人消費者市場,真正牛逼的產品大多不直接面對個人用戶,而是針對企業級用戶。

微軟的雲計算平臺Azure,是僅次於亞馬遜AWS的全球第二大雲計算服務平臺,甩開第三名谷歌兩個身位,使用Azure平臺的用戶如蘋果iCloud、勞斯萊斯、AMD、育碧、大都會人壽……

Azure連續11個季度營收增長率增長超90%…

Azure只是微軟的一個典型的利潤增長極,實際上,微軟的產品線拉得非常長,比如下面這段繞口令:GitHub、LinkedIn、Bing、Skype、BizTalk Server、Office Communications Server、Windows Server、Windows Small Business Server、SQL Server、Exchange Server、Visual Studio、Microsoft Game Studio、DirectX、微軟虛擬化解決方案、Microsoft Dynamics、Microsoft Dynamics AX、Microsoft Dynamics CRM……任何一個產品都有可能帶來最巨大的收入。

最後說回來,股價是市場對公司盈利能力直觀的反應。市場認為公司盈利能力強,股價就上漲,市值就水漲船高。不妨開個腦洞,以windows在全球的市場份額,如果微軟突然宣佈,所有Windows設備不兼容非Windows移動設備,也就是說想要連接到Windows PC,只能使用WP手機,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會怎樣?


4棟D座


微軟要感謝CEO 納德拉,這位印度裔CEO把微軟帶上了正規,正說明了優秀領導者的價值,也說明了印度後裔在硅谷的權勢之大。

2014年納德拉擔任CEO帶領微軟完成了一個巨大的轉型,將微軟的市值從2000多億帶向7000多億!股價從36美元一路飆升,目前已增長近2倍!

納德拉認清了鮑爾默沒有明白的事實,壟斷不掙錢!微軟不是一個互聯網公司,它跟互聯網公司相比,欠缺生態鏈,欠缺持續盈利的能力,而微軟的pc時代的操作系統業務已經不能讓微軟領先了,反而成為一個垂垂老矣的老公司。



一、移動為先,云為先

這是納德拉上臺的口號。納德拉更新了微軟的使命。 納德拉從新定義了微軟的使命:「讓地球上每一個人每一個組織都能夠成就更多。」

Azure平臺連續保持高增長,更多企業成了微軟公司Azure雲計算服務和Office 365辦公套件的客戶。因為業績的迅速增長,微軟的股票評級從“中性”被上調為“增持”。

微軟智能雲產品Azure已經連續11個季度增長超90%,增長率太喜人了,成為了微軟新的業績增長點。

二、改變公司企業文化,老員工迴歸

納德拉上任的時候,第一個任務是,讓公司的所有高管都去讀馬歇爾·盧森堡的《非暴力溝通》,增加程序員的溝通能力,效果顯著。

2014年開始,超過2200名舊員工重返微軟。納德拉撤消了備受詬病的考核制度,力推合作型、溝通型的企業文化。再加上新業務增長喜人,越來越多的人回來。2015年甚至增長到了16.4%。


你還知道哪些,把企業帶出困境的CEO嗎?我先來,前百度coo陸奇


毛琳Michael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作為曾今的世界巨頭,如今的微軟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早已被崛起的蘋果和谷歌甩在了身後。但為什麼微軟還能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低調的將自己的市值拉昇到7000億美元,依然穩居世界市值第二大公司呢?

實際上,這很大程度上要源於微軟的及時轉型。眾所周知,微軟的崛起源於比爾蓋茨時期的。那時候的微軟在互聯網時期一家獨大,壟斷了整個互聯網。但在過渡到移動互聯網這個階段微軟卻錯過了最好的機會。即使微軟及時發現了變化,但當他開始追趕跑在前面的蘋果時,發現根本追不上了。

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掉隊的微軟及時的開始了自己的轉型,最終在雲時代上成功的領先了大部分對手,悄悄的重新將自己的市值從2000億美元拉昇到了7000億美元。

而微軟雲平臺Azure也成為了微軟的創收利器,每個季度都保持了90%以上的營收增長率,而在未來微軟也可能依靠自己的雲技術重回巔峰。

可見,落後了並不要緊,只要能夠及時轉型,爭取在下一個路口的時候能快速的領先對手,就可以實現逆轉,因為世界上沒有哪一家公司是永遠獨大的,一個小小的失誤,就可以讓你跌落神壇。而一個優秀的轉型或許就可以讓你直達巔峰。


政商參閱


人類永遠都是要辦公的。

既然要辦公,就會用到各種工具,word、ppt、excel等等,現在的話,還有云。


很多年前,微軟的office套件賣幾千人民幣,這讓普通大眾選擇盜版。但現在,他們變聰明瞭,包年,一年300多元就可以用,499元就能5個人用,每人附贈1T的雲存儲。


於是,普通大眾用得就多了,微軟的收入也就上去了。


我是office365用戶,每年都給微軟交納499元左右。之所以選擇用它,無非就是習慣了它而已。

並不是說,其他軟件,就比office差太多。

若是要求不高,還是可以勉強使用的,也就是個習慣問題,心態問題。

但就有這麼些人,用什麼東西,都想用最好的,最順手的,這是微軟收入步步登高的根源。

另外,軟件這種事,如果你有1000億進行不斷研發,而對手只有30億進行研發,那麼長期來看,前者做出的軟件就是要好一些,要強大一些,這又進一步增加了前者的收入。


20年前,當我用著微軟的盜版系統和盜版軟件時,我是很納悶的,納悶微軟的市值為什麼那麼高。

現在,當我每年給微軟乖乖地貢獻500元左右時,我豁然開朗了。

微軟的工具並不是在某個國家適用,他們面向世界,如果有越來越多的人使用他們的office365,使用他們的雲,那麼,他們的收入只會越來越高。

微軟已經成為全球辦公的基礎服務,短期,以及長久的未來,這種壟斷很難被打破。

以上,我說的還僅僅是個人市場,並沒有說企業市場。

綜上,微軟現在市值7000億美元,我是一點也不驚訝的。


移動互聯網確實很重要,但再重要,也沒有人們的工作重要,工作需要強大的電腦,更需要強大的軟件。


寒木釣萌


總的來說,微軟這一龐大帝國的文化基因都有大的變化,變得更加靈活,更加多元。比如與蘋果公司、谷歌公司有著更加開放的合作。


打動我的描述有:之前離職的微軟員工都紛紛返回微軟,有消息稱,納德拉2014年就任第三任CEO以來,2200多名離職員工迴歸。

我接觸過2018年年初加盟微軟,擔任微軟加速器(北京)CEO的檀林,他曾在蘋果中國工作過,說之前沒想過會加入微軟,覺得它的產品不夠酷。加入之前使用了下微軟的移動產品,也看了大量現任CEO納德拉的視頻演講,微軟更注重同理心的文化打動了他。

加入之後,檀林的感覺是,現在的微軟有喬布斯迴歸蘋果時的狀態,同事們對微軟的未來都充滿信心,“微軟可能會成為第一家市值過萬億美元的公司”。

微軟雲在亞馬遜雲、谷歌雲之後全力加馬,迅速崛起,微軟對技術的投入等,是如今厚積薄發的重要力量吧。

近3年時間,為了寫一本國內人工智能產業通俗圖書,我一直在收集有關中國人工智能相關的資料。有一個比較強烈的印象,李開復參與創建的微軟中國研究院,就是中國人工智能的黃埔軍校呀。大多數人工智能初創公司領頭人,BAT等大公司人工智能相關崗位的科學家,都與微軟中國研究院(後升級為亞洲研究院)脫離不開關係,這從側面印證出微軟的實力吧。

微軟是一個有著10萬餘人、分支機構遍及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組織。

它的使命比以往更大膽,也更富有野心。 微軟要在企業和消費者兩個世界都取得成功,“予力全球每一個人、每一組織,成就不凡”是它的新願景。

CEO納德拉有三大舉措:其一,重塑生產力和業務流程。

微軟不再僅侷限於開發個人生產力工具;還基於協作、移動、智能和信任四大原則,著手設計針對計算的智能架構。

第二,構建智能雲平臺。

幾年裡,微軟每年投入數十億美元建設更多基礎設施,並將微軟的服務器產品打造成雲服務的利器,使之真正支持混合計算。

第三,微軟致力於創造更個性化的計算。

從個人計算機,Xbox,手機和Surface Hub到微軟HoloLens和Windows混合現實設備,微軟希望實現跨設備的無縫對接。

另外,混合現實、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是微軟重金投入的三種關鍵技術,這也是微軟衝擊萬億美元市值的關鍵所在。


財經作家邱恆明


微軟要感謝兩個人。一個比爾蓋茨開啟了PC時代的大門,windows讓微軟成為PC時代的霸者,而且可以說是唯一的勝利者。蘋果定位不同,不在此列。移動時代被蘋果谷歌完敗,而且其他產品接連慘敗。不過好在納德拉執掌下的微軟將重心轉到雲計算與人工智能,讓微軟重新煥發活力。


月潭雪


沒錯,現在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但是仍然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基於移動互聯網流量形成的巨頭效應逐漸增強,新的移動互聯網公司的機會開始逐漸減少,智能手機出貨量開始下降,這一波人口紅利之下,全球巨頭都在尋找新的連接的機會,而現在更多的巨頭已然佈局了——雲計算

新的連接在哪,人與人到人與物,很重要的一點是新的連接條件下,產生價值所在,我想目前更多的人開始意識到,現在的價值所在在於數據,數據處理和數據存儲需要大量的工作和影響的基礎設施,而無論你從事任何行業,只要你的業務數據想要存儲以便於處理或者已經存儲想要處理,到需要相應的媒介或者叫基礎設施。

隨著虛擬化等技術的進步,雲計算的出現可以更好的實現數據的存儲、計算和處理等等,而這種基礎設施的構建,必然是巨頭的遊戲。

似乎錯過移動互聯網的微軟,這次並沒有錯過這次機會,也正是因為在雲計算的出色表現,微軟的市值得到了猛烈的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