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經濟學上的事實,沒有一定經濟學知識的人不會相信?

1、歷史真的會重演。

經濟投機史經歷了無數次巨大的泡沫,但後人依然沒有吸取教訓,現在依然走在瘋狂的道路上。

17世紀,荷蘭鬱金香泡沫,一朵名貴鬱金香可以買下一棟樓,部分鬱金香品種價格跌到最高價位的0.005%。

1990日本房價泡沫,最高峰下來,最大跌幅93%。

2018年中國房地產泡沫,後果未知。

在泡沫破裂之前,很多人都不信泡沫是會破裂的,儘管以前已經發生過很多次。

2、二八定律

炒股票百分之八十的人虧錢,百分之二十的人贏錢或者保本。

其實每一個進來炒股的人都覺得自己是能夠贏錢的那一個。

股票百分之八十的時候在盤或者下跌,百分之二十的時間是在上漲的。

很多人時刻都在做買賣,他們不相信市場有百分之八十的時間是無法盈利的。

3、M2不是真錢,也不是印出來的,而是派生出來的。

實際上,國家基礎貨幣只有30萬億左右,170萬億的M2只是派生貨幣。

派生貨幣的概念,你存錢進銀行,銀行又把你存進去的錢貸出去。別人貸款後,錢還是存在銀行,銀行依然可以拿這筆錢去放貸。

所以,真正存在的錢,其實只有30萬億的基礎貨幣,其餘都是派生貨幣,你賬戶上的數字,並不是代表真正存在這這一筆錢,實際上他只是一個符號,一種信用貨幣而已。

信用貨幣的概念:我口頭承諾會給你這一筆錢,但這並不等於真的有這筆錢存在。

這一點別說沒有一定經濟知識的人不信,很多具有豐富經濟知識的人也不信。

4、股票市值自帶槓桿,並不等於真正沉澱的錢。

假設一個100億市值的新股上市,每天開盤就封板,市值增加10億,但是成交量才100萬。

也就是說,真實流入的錢只有100萬,但市值增加了10億。

很多人覺得市值增加了10億,這個股票裡面就有10億的資金買進去。

這麼簡單的常識和邏輯,如果我不說出來,還真是很多人不知道。

但一說出來就會恍然大悟。

其實不只是股票市值,房地產市值,商品市值,一切按照市值標價的東西,都有這種特性。

先這樣吧,想到再補充。

——————————————————————

用思考理解經濟,用經濟理解世界。

請關注《茶話股經》

這是一個前私募操盤手,現在的獨立投資人撰寫的,客觀,理性,深刻的經濟類文章。

感謝你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