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名狼藉的日子:生活也许艰难,但请你足够相信

后来,当我能够把这些经历如讲故事般娓娓道来的时候,我知道,你所遇到的那些挫折和失败,终有一天会和你人生中的那些美好和快乐,一起奏响在你的生命。

——题记

如果有一件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们的命运,那么这件事,一定是高考。在这世上,无论主动或被动,我们总是要在某些时候做出抉择。高考就如同一架被精密设计过的仪器,将各色人等筛选过滤,最终将他们各自发配。它是如此恪守职责,以至于在它面前虽只相差毫厘,但却失之千里。

声名狼藉的日子:生活也许艰难,但请你足够相信

天纵英才者自然将它视作入海之前的龙门,这于他们来说不过是人生起飞前所经的一道程序,但于大多数平淡无奇的人来说,高考无疑是一道重要的分水岭。能否越过它,决定着在今后的很多年里你看到怎样的风景。

我当然也满怀期待的憧憬着我的未来,编织着我的梦想,但不幸的是,我终究也是那万千平凡无奇者当中的一个。

虽然从小成绩一直出众,平时也还算名列前茅,但上天如果存心要给你一个教训,它就一定会用最激烈、最决绝、最荒唐的方式来让你知道它的想法——就像我至今不解,为何语文曾考出149分(满分150分)的我高考语文成绩竟然不及格。

所以,理所当然地,我没有跨过这道分水岭,尽管只差两三分,尽管可以去到一所当地院校,但那远非我的目标。无论对我,还是对我的家庭,这纸判决,都已足够沉重。

于那时的我来说,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惨痛失败。

它击碎了我那个阶段所有的骄傲、自尊和梦想,第一次让我认识到自己的虚伪、自大与天真

——既然我不愿主动抉择,它就帮我做出抉择。

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在考完最后一门出了考场之后近于虚脱的疲惫,就像是你一生都在准备这场战斗,结果你倾其所有,却被敌人杀得片甲不留,败得狼狈不堪。

你无法想象,这对一个从小接受着邻里赞誉、肩负着父母希望、承担着老师期盼的人意味着什么。它几乎夺走了我的所有,它使我第一次彻彻底底地认识到,倘若上天要从你的生命里带走什么,那么它可以在一瞬之间从心里让你感受到寒冷与绝望。

声名狼藉的日子:生活也许艰难,但请你足够相信

我也是从那时知道,哭泣与悲伤只是造物主最卑微的工具,因为它可以有一千种、一万种方法让你欲哭无泪,让你无法悲伤。它明明可以直接毁灭你,但却偏偏要在你的灵魂里撒下一颗毒药的种子,然后静待这毒药在你的身体里肆虐和蔓延。

那是我人生当中最为黑暗的一段时光——尽管我并不知道不久之后我还要再经历一次。

但这场失利的苦果并非只有我一个人品尝,还有我的家人。

作为这个国度的传统父母,他们用了很多年来和我一起并肩战斗。但却在那个夏天迎来一场苦涩的失利,尤其是他们还要在听到别人家孩子成功的消息时,表示恭喜和祝贺。

我可以在他们的脸上读出焦躁与失望,虽然他们很努力的克制情绪,但我还是一次次在那个夏天听到他们对我的未来做出判断:你永远成功不了,你注定是个败者。

我知道我必须要承担这些责骂,也理解他们的懊恼,因为这就像是一场豪赌,他们把所有的赌注压在我身上,我却让他们输掉了一切的同时,还要面对胜利者的微笑和怜悯,所以我必须要为我的失败付出代价。我当然明白他们并非从心底认定或断言我一定无法成功——尽管这些话语会在日后若隐若现地回响在我的耳边,对我的性格产生难以磨灭的影响,但我还是无法苛责他们在那样的境况下做得更好。

这一切都像是一场阴森灰暗的烟火突然绽放在我的生命,如果此前我的生命里没有过多地忧愁和不快,那么这场烟火所释放的味道将永远弥漫在我的天空。

声名狼藉的日子:生活也许艰难,但请你足够相信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把自己看作一个声名狼藉的人:看看吧,就是那个人,平时挺能说,但一到高考,就显出原形了;他平时不是还行么,怎么今年没考上啊;你看,徒有其表,就是说得他了。

很多时候,人们习惯用一件事情的成败来定义一个人,人们愿意用一个节点的得失来评价一个人。这并不是说他们有错,只是世界本就如此残酷,就像一场足球比赛的点球大战,你进了,就是英雄,你没进,就是懦夫。

但高考对我的这场审判当然没有到此为止,因为不论有多么不甘、多么委屈,我都必须要再做一次抉择。而复读,就成了我的唯一选择。

这意味着,我即将迎来生命里的第二场重大审判。

尽管后来发生的一切都证明这不过是上天又和我开了一次玩笑,但身处其中的我,却只能尽力配合。于是我只能以一个失败者的姿态重新回到学校,去把经历过的一切从头来过。

一个自以为是的无知者又回到他熟悉的地方,去开始一段未知的旅程。

声名狼藉的日子:生活也许艰难,但请你足够相信

但这里却早已物是人非,曾经的同学,要好的朋友,都已不在你的身旁,他们也同你一道,被高考这架精密机器重新发配到某个地方。所以倘要让一个人感受最彻骨的孤独,那就把他独自一人扔到他熟悉的地方吧,让他一次次重温自己的失败,让他一次次割裂自己的伤口,让他每一天醒来都记得自己为何会又来到这里。

在最初开始的那段日子,我确实无法适应这样的状态。脚下的一草一木,老师的一颦一笑,都让本就感性的我郁郁不乐——曾经并肩作战的好友,走了;曾经嬉笑怒骂的兄弟,散了。比起那个漫长夏天的炎热,更让我焦躁的,是郁结在我心里的无助和失落,它们仿佛卡在喉咙里的一口气,无法呼出去,却越吸越沉重。

但后来我知道,这只是我不敢直面我的失败而已。对于习惯接受老师赞誉的我来说,完全没有准备好迎接这一场失败。但生活就是这样,它从来也不会让你做好十足的准备,再让失败降临。

就算我再不愿承认,就算我再不敢面对,我都注定要接受再一次的审判。在度过最初阶段的失落之后,我再一次被扑面而来的高考生活所淹没。

声名狼藉的日子:生活也许艰难,但请你足够相信

即便在研究生毕业多年后,我也时常从同一个噩梦中惊醒:逼仄的教室,死滞的空气,疲惫的脸庞,迷离的眼神,做不完的试卷,无休止的测验,以及因为长时间学习而造成的脖颈酸痛。每次醒来都是大汗淋漓,这就是那一年留给我的全部印象。

我至今还记得,到了某个阶段,我开始对试卷特有的那股油墨味道作呕。虽然我依旧会努力地做完每份卷子,并且将每一道错题认真地整理到错题本上,之后再将它们井井有条的分类,但这并不妨碍我从心底对这味道生出厌恶与抗拒。

我知道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你必须要爬到山顶才能感受到落日的辉煌。所以我曾无数次在课间发呆的间隙,望着窗外的一朵朵云彩,在心底默默对自己说:无论结果如何,请让这场审判早些来临吧,我真的快撑不下去了。

声名狼藉的日子:生活也许艰难,但请你足够相信

我必须感谢我的那些可爱的朋友们,他们的来信几乎成了我那一年的唯一支柱,我至今仍保存着他们从各个城市为我寄来的纸质书信。他们在信里向我描绘着他们初入大学的好奇、欣喜、失落和惶恐,当然,最重要的,是对我的鼓励和安慰。他们知道我最需要什么,所以他们既让我保留了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又恰如其分地给了我信心和希望。

该来的总是会来,它不会因为你的迫切就提前来临,也不会因为你的逃避就遥遥无期。我终究还是像一场官司里的二次诉讼一样,再一次接受了审判。

可能是因为已经经历过一次的缘故,尽管我无数次地盼着它早些来临,但当那一刻真正来临的时候,我反而平静如水。没有紧张失眠,没有亢奋焦躁,因为我知道很多事情都不在我的掌握之中,我只要做好那些力所能及的事,便已足够。

后来的事实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不论你如何费尽心思地去算计、去考量,生活都能在顷刻之间,以不屑一顾的方式来彻底摧毁和嘲笑你的准备。

声名狼藉的日子:生活也许艰难,但请你足够相信

我的分数终于出来了,虽然不是太高,但与去年相比,至少有了可以选择的权利。于是全家人都化身教育专家,各司其职,他们像是一个团队,有条不紊的从全国高校中层层过滤,最终决定了我的去处。我可以想象那段时间在无数家庭上演的相同场景: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在与全国的考生角逐,所以必须把一切可以想到的因素纳入考量,地域因素、学校实力、发展前途,当然最重要的是,你必须要打一场极度刺激的心理战。譬如说你心仪的学校因为去年生源较好而分数较高,那么你敢不敢赌一把,今年报考此校的人数一定不会太多?又或者,其他考生也会和你持有一样的想法,觉得大家都不敢报,所以今年反而是个机会?

这实在是一场有趣而残酷的博弈。

很多的人命运,也就在这场博弈中就此注定,或一飞冲天,或就此沉沦。而不幸的是,继去年的失败之后,我再一次在这场博弈中败北。

我离我的第一志愿相差两分。

声名狼藉的日子:生活也许艰难,但请你足够相信

这使得我们先前的一切分析与判断都显得如此可笑,就像你参加一场田径比赛,你觉得自己快到终点了,但那条红绳却始终离你两米,让你怎么也越不过去。

所以,最后的结果便是,我只能选择调剂,只能去到我一年之前就能去到的那所院校。

这再一次使我陷入声名狼藉的境地,当你成功时人们对你的祝贺不一定是真心实意,但当你失败时人们的落井下石从来不会缺席,所以我再一次成为奚落的对象:如果去年是意外,那今年怎么解释呢;他可能也就这样了吧,早知道还不如去年就直接走掉,浪费一年还不是同样的结果。

是啊,同样的问题我也问自己:为什么我努力了,我进步了,但给我的结果却还是一样?

假如去年的失利还让我有力气悲伤,那么今年的再次败北让我彻底麻木。我曾一个人蜷缩在厨房里的那口水缸旁默默抽泣以期能流下眼泪,但最后发现我根本就哭不出来。当一个人已经丧失哭泣的能力时,你就知道,他已经知道什么叫做“哀莫大于心死”了。

声名狼藉的日子:生活也许艰难,但请你足够相信

与此相伴的,当然是家人再一次的指责和抱怨。他们也理解我的不易,但当我的成败不止关乎我的出路和未来,也会影响他们的脸面时,那份理解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尤其是办公室同事尽情享受着女儿考上人民大学的喜悦,而我却再一次让他们咽下苦果。

所以,这一次不用他们说,我就已在心里认定:我永远无法成功,我注定是个败者。我这一年的苦楚艰辛,不过是个笑话。

但生活还是要继续,未来还是得面对,无论我在之前经历过什么,我都要去到那个我第一年就可以去到的地方,而我不确定,在那里,我又会有些怎样的际遇。

后来,当我再次回头去看那段初入大学的时光时,我仍然会为自己的狂妄无知和幼稚天真感到惭愧。

在来到这个学校的第一刻,我确实无比失望:你站在仅有的那条主路中间,前面是正门,转个身,便能看见后门。

声名狼藉的日子:生活也许艰难,但请你足够相信

当别人开始感受大学生活,熟悉大学校园的时候,我却来到这样一个地方——尤其是,我第一年就可以来到这里。而我身边的大多数同学也都是被降分录取,比我低二三十分。所以从一开始,我就与这个地方显得格格不入,甚至对这里充满敌意。在那个阶段我不止一次的在心里默默发誓:我不属于这里,我一定会在将来的某一天离开这里。

其实回头再看,也不能过分苛责那时的我会有如此心态。因为我确实无法心服口服地接受这种安排和结果,只是当时的我尚没有足够能力去及时调整,所以才会带着情绪去面对周边的人和事。

人越是肤浅焦躁,就越是想证明自己。在最开始的那段日子,我疯狂地参加朗诵、辩论、演讲、征文等各种比赛。但奇怪的是,那些所获的各种奖项,除了在期末测评时不痛不痒的加上几分之外,并没有为我带来心理上的满足感。而且也正是因为这些奖项,再一次使我陷入声名狼藉的境地。

声名狼藉的日子:生活也许艰难,但请你足够相信

因为我初进校园时就怀有的消极心态与敌对情绪,使我处处表现出一副冷漠高傲的样子,好像全世界都亏欠了我。而那些获奖证书又毫无疑问地助长了我的嚣张气焰,使我更加肆无忌惮。这最终的结果就是,时至今日,提起我时,大家仍然会用“恃才傲物”和“目中无人”这样的词汇来描绘对我的印象——倘若过去的两次多少是天意难违,那么这一次,就完全是我自作自受了。事实上,我哪里有什么资格去“恃才”,又有什么理由去“傲物”,一切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的庸人自扰而已。所以,你用何种方式对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便会用同样地方式对待你,很快,我就会为这种情绪付出代价。

人到了某个阶段,都想获得成长,寻求改变,但往往真正令我们改变的,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它们会像一阵轻风拂过你的生命,当时不留痕迹,事后却影响深远。而也正是那件事,让我与过去的自己完成了彻底告别,让我能够卸下之前的所有沉重,重新前行。

声名狼藉的日子:生活也许艰难,但请你足够相信

我一直坚信,要改变一个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让他在自以为最擅长的领域栽跟头。生活有时就像一个没有耐心的老师,你越是逃避,越是自大,它就越是要以你最不能接受的方式来教会你:什么叫做生活,什么叫做现实。

那时各个社团都在招新选人,校广播站也开始选拔新一届的播音员。向来在此方面颇为自负的我当然踊跃报名,和同班的一位好友一起参加,我们一起过五关斩六将,进入最后一轮。整个过程我都表现不错,再加上有那些已获得的荣誉加持,我满以为这又是一场胜券在握的战役。但最终的结局是,如同我们在很多明星访谈中看到的一样:他陪着朋友一起去试戏,结果被录用的是他,朋友却被淘汰——而我,就是那个被淘汰的人。

我绝非对我的朋友心存嫉妒,相反,我们是很好的朋友,而且,那时已极度膨胀的我也根本不会去嫉妒谁。但无论如何,这个结果已带给我足够大的冲击:你以为你在这个领域异于常人,你以为你在这场选拔中会独占鳌头,对不起,你根本就没有游戏资格。

对这场失败耿耿于怀的我去找到当时的学长,他是学校的一位风云人物,也是广播站成员。我向他说出我的疑惑:为何我觉得我的表现并不比别人差,但却会被刷掉呢?——你看,那时的我,即使在失败之后的提问,也如此咄咄逼人。

声名狼藉的日子:生活也许艰难,但请你足够相信

我至今仍十分感谢那位学长,因为在一定程度上是他改变了我。面对我的问题,他没有敷衍或回避,而是以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告诉我:你的能力没问题,只是你太傲了,他们觉得若是要了你,将来会相处得不愉快。

我一直珍藏和守护着这个小秘密,并非因为我羞于承认我曾有过的失败,而是我一直发自内心地感谢它。这也是我一直记得生命里的这件小事的原因,从那天起,我开始彻底改变。

假如之前的我一直活在蒙昧无知里,那么从那天起,我开始认真地向这个世界学习,向身边的朋友请教。

声名狼藉的日子:生活也许艰难,但请你足够相信

我丢弃了我的心高气傲,我停止了我的夸夸其谈,我把过去的那些失败和悲伤一并掩埋,然后,再上征程。慢慢地,我从那些多而不实的社团活动里抽身,可能在某场辩论赛里你不会再看到我的名字,但在某间自习室里,你一定会发现我备战考研的身影——既然我不想让这里成为我的终点站,那我就必须要做些什么了。

再后来,我离开了这个留下我两次的地方,去到一个我为自己选择的城市。

我一直很感谢这些故事,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如繁星般闪烁在我生命的天空,在我迷茫无助的时候,给我光明,给我方向。

在人生这趟旅途里,每个人都会看到独一无二的风景,它们有时曼妙无比,有时不堪入目。它就像是一个顽皮的孩童,会让你疲惫不堪,也会让你欣喜非常,你觉得已经被它逼得走投无路了,它却突然向你扮个鬼脸,于是,连你自己都忍不住笑了。

我一直对发生在我生命里的那些事保持敬意,不论是淋在我身上的一场雨,还是飘过我头顶的一朵云,它们都是上天给我的礼物。它们将我脚下的点点滴滴串联起来,让我走到现在。

声名狼藉的日子:生活也许艰难,但请你足够相信

我们总是对那些重要节点的事刻骨铭心,但在很多时候,促成我们改变的,却是一件不曾留意的小事。也许你还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它便会突然降临,然后让你幡然醒悟醍醐灌顶。

诚如我的淘汰出局,与前两次的高考失败相比,它实在显得太过渺小,但我却至今把它看作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它彻底改变了我与这个世界对话和相处的方式。

如今没人相信,某个阶段的我会在上课时突然发难,说老师你讲错了;我会大声在课堂上说一些还算机灵俏皮的笑话,引得哄堂大笑;我会在经济学的讨论课上说今天我来讲点别的吧,讲《狼图腾》,讲讲华夏民族的“狼性”与“人性”,然后留下一脸错愕的老师开始我的滔滔不绝——但这些事仅仅我是做过的疯狂事情里的一小部分。

那时的我狂妄到天,后来的我谦恭到地。

这些故事一直是我想写而未写的,本想对自己的做个简单梳理,但未曾想到竟赘言这许多。感谢每位读完这冗长文字的朋友,谢谢你们,与我一起,完成和过去自己的这场对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