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江蘇遊客在廬山景區被宰,8元1斤變8元1克,你外出旅遊時有沒有被宰過?

印象清江


作為一名遊客在景區沒有被宰過的應該不存在吧,就是分明宰和暗宰,明著宰雖然大家都知道價格很高,但是畢竟心理有準備,暗宰的話就是連蒙帶騙的,但是當你處於那種尷尬的境地也只能付錢,這樣被欺騙的宰是旅途中最不愉快的事。

第一次去三亞海鮮市場就被在外面熱情的服務員拉進去,說是在海鮮攤上買價格很便宜,結果進去確實便宜,扇貝,生蠔一塊錢一個,海膽5塊錢,就是在東南亞也沒有這麼低的價格,結果要加工了,竟然按個算,一個5塊,海膽要10塊,加工費比食材費貴了5倍,價格一算遠遠高出外面的價格,也是莫名其妙被坑了一把。


還有一次是在斯里蘭卡,雖然只是5塊錢的事情,但是真的令人很噁心,一個賣糖的老頭,一直圍著你兜售,說了不要了,硬要撕一點給你嚐嚐,本來就覺得髒不想要的,但是覺得尷尬就嚐了一下,結果當場就說我沒給錢,一定要讓我買一個,後來畢竟是試吃了,就還是買了,心裡卻是一肚子火,直接扔了,遇到這樣的人,簡直就是拉低了整個旅遊市場的素質。

像題主這樣的問題,我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缺斤少兩,坐地起價,之前在馬來,雲南都遇到過司機變卦,或者到了目的地直接漲價的,所以出門在外要注意在交易前,一定要反覆確定價格,最好是用微信溝通,可以留著證據,也不要怕尷尬,直接拒絕無理的漲價,甚至可以報警。


塞外小野


首先,不識廬山真面目,8元1斤變8元1克,來一個,宰一個,堅決不留回頭客!哎,國內太多的景點不是風景不好,確有部分景點欺客宰客,導致遊客往國外跑,如果國內都打造成良心景點,到國外去的遊客會不會變少呢!


其次,看看幾位朋友分享的被宰經歷引以為戒:

1 2012年國慶節高速上第一次免費,我們一家三口和朋友一家自駕去廬山遊玩,中午在景區排隊吃飯,服務員說四菜一湯268元,感覺還可以,後來菜端上桌,呵呵!我這輩子都忘不了那四個菜,一碟黃瓜,一碟冬瓜,一碟南瓜,一碟地瓜,加個一碗幾片紫菜清湯;


2 二十多年以前在北京故宮裡面有推銷銅鏈子的,說八元一條,感覺不貴,就買了一條,結果是八元一節,要我好幾百塊,幸虧當時年輕,跑的快,三個人沒攔住我,好險。

3 2014年10月28號去張家界旅遊,在家裡網上報名的,去到那裡的旅行社交了一千八百塊錢,旅遊車拉到景點的半路後,再次索要每人七百多的費用,到景區門口又要自己掏錢,買兩百四十八的門票,想想那裡是最黑的地方,回來了在QQ的朋友圈裡發了一條信息說:不來張家界想死人,來了張家界後悔死人!


4 幾十年了 ,還不改變 ,廬山以前菜什麼價格問好了沒用 ,最後結算還有空調費;

最後,給大家點建議:

1 在景區從不吃任何東西,自己帶點即時食品,玩完後,在城裡爰怎麼吃都行;

2 旅遊就是旅遊,是去玩的,不是購物,別說是景點的東西了,就是所謂特產也沒必要買,物流這麼方便你怎麼不能買?


遊戲大咖王


旅遊被宰的經歷太多了。90年代在南京,夫子廟門口,一片哈密瓜要五塊錢。看著那片哈密瓜可真大啊,幾乎就是1/4個瓜那麼大。於是掏出五塊錢要買,結果給遞上來像餅乾那麼大小的薄薄的一片。和攤主理論,攤主拿著哈密瓜刀指著攤子:“你看清楚了嗎?”原來擺著五個大塊的哈密瓜,旁邊還插著一小片餅乾大小的哈密瓜。怪我眼瞎。乖乖拿了那一小片哈密瓜走了。從此對夫子廟印象怎麼也好不起來了。

又過了一些年,去三亞旅遊。早就聽說三亞宰人宰得厲害。我們都是集體行動。去個飯店吃飯,有七八個人。防不勝防,吃海鮮的時候還是被宰了。就是故意混淆“一斤還是一個”的概念,騙你點菜。還好,我們七八個人也就是吃了兩千多塊,還能支付的起。為了避免肢體衝突,影響以後的心情,我們還是乖乖買單了。接下來的日程索性都在酒店吃飯。雖說酒店比較貴,最起碼明碼標價,不會騙人。

在張家界的經歷更嚇人。遇到有人碰瓷,故意裝成被車撞,像連環套一樣有七八個人在演這個騙局,最後就在威逼挾持之下被騙去一萬元。

這些經歷,給我的印象非常糟糕,感覺越是熱門景點越不要去,防不勝防。最可氣的是,被騙之後,在網上隨便一搜,類似的騙局發生過不知道多少起了,當地的管制部門應該都清楚。下大力氣整治完全是可以的。廣州火車站十年前各種怪像,偷的、搶的、騙的,令人聞風喪膽。但是管理部分最終下定決心整治,這種案子就越來越少發生了。

人們最終會用腳投票。一個地方風光再優美,口碑壞掉之後是很難好起來的。也許十年二十年看不出對地方經濟有什麼影響,畢竟中國人就像韭菜一樣,一茬接一茬上當受騙,一茬接一茬再來。可是現在大家比以前有更多選擇了,有的人索性喊出了不如去東南亞、不如去日韓遊,不比國內景點花錢多,但所享受到的可能遠勝在國內。一些新興旅遊景點慢慢興起,住民宿、吃農家樂、自駕遊,人們不一定非要去那些“著名的景點”打卡挨宰。如果一個地方沒有能力自我淨化,以後吃虧還是這個地區的長遠發展。


裴諭新



2008年8月,我有一次去外地,身上沒什麼錢,想住偏一點的地方,!出了車站,旁邊就有旅社的人來拉客,舉一個牌子“10元住宿”,有人熱情似火來拉,我看住宿費不貴,就跟過去了!到了旅社裡,繳費處有負責人向我介紹旅社客房的各種價格,我聽了幾分鐘,忍不住了,問了一句:“有10元的單人房間嗎?”,負責人一點不感到意外,似乎司空見慣了一般:“有啊!不過不是10元,是25元,而且住滿了,剩下的是10個人住的那種房間才是10元錢。你有行李,你去住不安全,出門在外,安全第一,而且那個房間沒有空調,再說人多住著也不方便。這個房間150元,這個120元,這個95元,這個65元被人住了,就剩下這幾個房間了,95元的房間也不錯,怎麼樣?”


我知道我沒選擇,只好住了95元的房間,說實話,95元的房間跟現在虎門90元的房間比較,虎門的房間要大很多而且有兩鋪床,裝修也要好一些,總算不是天價房,我也只有咬牙認了。不過比起開始住十元的打算來,我就覺得旅社有點黑,實際上比較起8元1斤變8元1克來說已經算是良心價了!比起遊客在廬山被強買強賣,最後花了2000多元才脫身,我的遭遇才是正常現象。

要問我對江蘇遊客在廬山景區被宰的看法,有一句話似乎說明了什麼!“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著鐵路扒火車,靠著景區宰旅客”。


文歌174402537


一次夜裡的飛機到家沒有公交了,就打了個車,司機以為我是外地來旅遊的,手上拎著旅遊箱,上車和司機說的普通話,司機開著車在我家門口繞了四圈,跟我講這邊修路,那邊單行道不讓走,總之理由一大堆,我也沒理他,等他繞的差不多了(正常打車20元,那天打車75元),我用家鄉話和司機講:師傅,你今天過分了啊,20繞到75,你可以啊。司機一聽到我是本地人,臉都綠了,錢都沒要,直接打招呼,遞香菸。最後按原價20給了錢。和司機說,做人要厚道,這樣沒意思。


king36196046


我外出旅遊被宰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但我神經比較大條,被宰得也不是很多錢,最重要是不想心情被影響,所以會很快忘記。

比如,有一次在都江堰,一個似乎是私人的景點,售票員對我說,我們太幸運了,今天正好遇上這裡的一個節日,很難得,錯過了會萬分後悔,讓我們再掏幾十塊錢買節日的入場券。於是就買了,最後才發現,這哪是什麼節日啊,分明就是他們為了噱頭而自己組織的一個活動,而且每天都演,非常草率,沒有任何看頭!

還有一次,在某小餐廳吃飯,100多元的湯鍋,居然只有幾片蔫嗒嗒的青菜、平菇,成本就10多塊錢,和圖片上的介紹完全相左,我非常生氣,這不是把我當傻子糊弄嗎,於是我說要打消費者熱線投訴,然後他們才重新換了新鮮又比較豐富的菜。

另外就是,在景區裡買東西,買貴了、缺斤少兩、假貨,這樣的事都是常事。遇到小宰,我總是安慰自己,沒關係,吃一塹長一智,下次不可以這麼容易上當!就當是做公益啦!總之很佛系的面對這樣的事情,心情就會很快平復!

可是如果遇到宰得太狠的、特別黑心的,把人宰痛了,那就無比鬧心了,所謂孰可忍孰不可忍,我們不能一味的縱容黑心老闆更黑心,不能讓齷齪的事情再發生在下一個人身上,所以,維護自己的權益,不要慫!


曉嵐邊畫邊遊


可能因為窮,外出旅遊一般都不敢在外面的店家買東西或者是大吃大喝,但是卻被旅行社坑過,由於發生在我大學期間,過去比較久了,旅行社的名字也忘了,但是還是想把我當年那段經歷說出來。

去桂林旅遊,結果變成“山寨遊”

那時候是大學二年級,放國慶想要和朋友去旅遊一下,然後物色了學校超市內的一件小旅行社的駐點,和他們瞭解了旅遊的地點和價格,他們就推薦我參加性價比比較高的桂山四天三夜遊,當時好像是600多塊一個人,裡面的旅遊的景點包括桂林比較出名的遇龍河漂流以及灕江漂流,看上去還不錯,結果出發那天,我就知道我錯了。

那天從珠海到廣西桂林,我們坐的是大巴,坐了整整十三個小時,整個人下車的時候都是昏天暗地的,感覺很難受,這個倒無所謂,結果還沒來得及休息,旅行社的人就催我們去參觀景點,就是去所謂的“遇龍河漂流”,當時還是滿期待的,因為從宣傳上看的“遇龍河漂流”是這樣的:

但是實際上到我們漂流的地點,發現是簡直是“慘不忍睹”,碼頭歪歪斜斜地掛在幾個字“漂流”,然後碼頭下面就是幾艘破竹排,周圍都是荒草、雜草叢生,兩旁根本沒有山,就是一條還不清澈的河流,連我們村都比這個環境好,這個時候我們就知道自己碰上“山寨景點”了。

但是又沒有辦法,畢竟當時是學生,也不敢和旅行社鬧翻,只能將就著玩了,後來旅行社更加過分,說什麼由於時間原因,居然要取消灕江漂流,準備回程,當時整車人都群情激憤,後來導遊沒有辦法,怕出事,才讓司機把我們載到興坪古鎮。

所以經歷了這次懵懵懂懂的旅遊,我就知道,如果跟團旅行,絕對是“便宜沒好貨”的,千萬不要因為貪便宜而跟上一些廉價團,要麼就是購物團,要麼就去山寨景點,“羊毛總是出在羊身上的”,因此以後去旅遊,要麼自由行,要麼就掙多點錢跟一些高品質團,不然沒錢還是不要去旅遊了,免得因此而付出更大的代價。


李欽宇


7月20日火車未到大連,一男子身穿鐵路工作人員制服,發鐵路國際旅行社傳單,然後帶遊客去所謂的鐵路職工食堂(格林豪泰)吃早餐,帶遊客去所謂的鐵路賓館住宿。讓遊客每人交大連旅順一日遊每人186元,然後讓遊客簽了一個大連東方紅國際旅行社的合同。車開離市區,導遊要遊客每人交450元的自費項目。不交別人玩你自己在車下曬著,車不讓坐,並且旅順落後沒什麼去的地方。結果是沒交錢的遊覽了免費景點20分鐘十20分鐘人妖表演,只好離團。我們花了636元一天玩了免費景點十20分鐘表演,另外印象撫順十獅虎園十帆船出海。去之前導遊介紹的和我們看得完全不是一回事!更可怕的是最後導遊帶遊客去了一家沒店名非常偏僻的玉器店,(合同上沒有),介紹說是隻賣外國人的博物館,結果如何大家可以想到。(後看百度"大連旅遊騙局",招術聳人聽聞!)我們的大連之行是20日上當一日遊,21日找玉器店退貨要錢,22日打市長熱線及大連民意網維權後回家!目前正在等答覆!!!本人不能理解的是這個男子為何能身穿鐵路工作人員制服在車廂裡行騙,車上明明有工作人員,後瞭解已行騙多年,(沒人投訴可能嗎?)


雨菡17


我去年夏天和旅行團去的廬山,剛到山下就沒勁了(這裡請忽視我的體力),就坐到一個橋的欄杆上等大部隊回頭。

橋邊就是一排店鋪,有賣中草藥特產的,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廬山上的。這時候坐在我旁邊的一個男人進店了,我好奇也跟進去了。他買了幾斤中藥材,按照單價算,大概得有兩三千吧。老闆娘不斷勸我買,我最終沒買。

回頭越想越不對勁,感覺那個買東西的人是託。首先我沒見他是從哪個旅遊團裡掉隊留下來的,第二他買了東西后就不見了。第三,這店裡是先把藥材用機器加工成粉末才稱重。你根本不知道你買的東西多少錢,知道了多少錢,你就必須買了,因為人家已經打成粉了。所以這麼多疑點不得不讓我懷疑。今天看了這個新聞,才覺得我當時的選擇是正確的。


雪倩影視匯


“景點東西貴”,幾乎是我們多年來的社會共識,而且不光是景點,公園裡東西通常也比外頭賣的貴。記得小時候每到春遊,甭管是去公園還是去景點,我跟同學們都會自己在小書包裡背上從家帶的水、麵包和零食,就是為了省錢。所以其實景區裡物價只要不是太離譜,遊客們對於它們的溢價大都是有預先思想準備的。


我想,“景點東西貴”,最初大約是因為很多景點的地理條件比較特殊而造成的吧:比如景點位置偏僻或者離市區較遠,又比如景區本身就是山林,貨品的運輸不易造成了成本增加、比市區售價略高。另外,景點內的商鋪需要給管理方繳納進場費和管理費,正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這部分成本也很自然會被轉嫁到消費者也就是遊客腦袋上,但這一切的前提是,景區物價處在遊客可以理解和接受的程度內。令人遺憾的是,這些年以“挖坑宰客”聞名的景區景點和旅遊地可以說是層出不窮,其“坑”甚至已經比景觀還要出名了。

廬山這次8元一斤秒變8元一克、且威脅遊客的中草藥宰客行為,讓人“廬山戀”不起來。有些商家不知是精明還是愚蠢,以為自己是地頭蛇就可以靠著人多勢眾威脅遊客就範,以為把30塊錢進的貨3000塊強行賣掉就能發大財。不管你是無良商販還是無德失職的管理方,只要你們用自己的旅遊資源給遊客挖坑,在力量強大的網絡面前全都無異於自掘墳墓!不信你去問問身邊,還有誰會嚮往去那個衝著遊客磨刀霍霍的雪鄉旅遊?

一方面我們呼籲相關部門的管理儘快到位、發展健康的旅遊環境,另一方面就是自己多加小心、捂緊錢包。我們是勢單力薄的外地遊客,我們可以用手投票——不買!可以用手指投票——把自己的真實入坑經歷敲出來發上網,全民討伐!最後,就是集體用腳投票,把你們拉入旅遊黑名單,連去都不去,全民抵制!

說句實話,國內旅遊的時候,除了在正規攤點進行必要的、較為合理的吃喝之外,什麼紀念品啊、特產啊,我最多也就是稍買一兩包食品類特產或手工製品意思意思;越是被吹上天的玉石珠寶、特色藥材什麼的,越是一律繞道。

這並不是我“自律性好”,而是首先我覺得景區物價普遍比較離譜、且品質普遍令人懷疑;另一方面是我實在想不出現在這個物質豐富的年代裡,還有什麼物件是必須、只能在某地買且非買不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