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對蝦傷害大,有什麼辦法嗎?

每年多雨季節,特別是暴雨過後,對蝦容易發病,如不及時防治,就會導致疫病蔓延而死亡。

一、為什麼暴雨容易引發蝦病

1. 暴雨後,池塘pH值下降,鹽度降低,溫度變化幅度大。這些因素都會引起對蝦出現應激現象,導致死亡。

2. 暴雨發生時,附在池塘堤基上的細菌隨雨水進入蝦池,這些細菌碰上合適的位置,就會大量繁殖,迅速感染對蝦,導致對蝦容易出現黃鰓現象。

3. 暴雨過後,由於池塘水質變化大,纖毛蟲碰上適合條件,也會迅速繁殖,感染對蝦。同時,還可能誘發其他細菌病和病毒病。

暴雨對蝦傷害大,有什麼辦法嗎?

二、如何防治暴雨對養蝦的危害

1. 平時儘量培養池塘水環境生物的多樣性,即維持一定的肥度。這樣,即使出現暴雨,池塘水質也能保持相對穩定,從而減少對蝦應激現象。

2. 暴雨過後,迅速調整水質。具體措施包括:

(1)儘快排出部分上層水,由於水比重的關係,暴雨水一般分佈在池塘上層。因此,應儘快排去該部分水,減少池塘水質變化。

(2)加入適量生石灰,防止pH值大幅下降。一般每0.067公頃潑灑生石灰水5公斤左右。

(3)開動增氧機,一方面增加水庫氧氣,減少氨氣;另一方面加快池塘水質混合,避免出現海水分層現象。此外,還應防止工業汙染物侵入池塘。

3. 雨後適當投放消毒劑,不僅可以及時殺滅水中細菌病毒,還能有效維護水色,將黃鰓等現象降至最低限度。

4. 適當減少投飼,避免浪費,同時抑制氨氣的增加。一般暴雨後,由於水質變化,對蝦大量蛻殼,食量驟減,適當少投飼料也是正確的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