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害怕有更好選擇綜合症」

生活中,你會不會擔心自己做的選擇不夠完美,經常要花很多時間才能做出決定。風險投資人帕特里克·麥金尼斯(Patrick J. McGinnis)在哈佛大學商學院上學時,注意到自己和同學總在努力地優化選擇。於是他創造了一個新詞,叫做FOBO(Fear of Better Option)——“害怕有更好選擇綜合症”。這是一種不停去研究所有可能選項的狀態,“你因為擔心會錯過‘最佳’選擇,從而導致自己優柔寡斷、後悔甚至幸福感水平降低”。《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介紹了這種現象。

在麥金尼斯看來,如今的人們生活在一個無比忙碌、一切緊密相聯的世界,這個世界裡,似乎一切都是可能的,結果,“我們被無限的可能性寵壞了,總是擔心自己做了不夠完美的選擇,導致我們無法做出決定”。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最大化”(maximization)。他們把人分為了兩種:最大化者(Maximizer)和容易滿足者(Satisficer)。容易滿足的人,更傾向於接受一個“還不錯”的選項,即使這個選項不是最好的,即使後來出現了更好的選擇,他們也比較少會感到後悔。而“最大化者”更有可能後悔、自尊心受挫,他們更傾向於是完美主義者。

一項研究發現,那些屬於“最大化者”的大學畢業生,容易找到起薪比容易滿足者高20%的工作,但他們對工作的滿意度卻比較低,因為他們擔心還有更好的選擇。文章認為,這就是FOBO綜合症的矛盾之處:儘管“最大化者”可能會做出更好的決定,但他們的內心卻無法感到滿足,他們的最終目標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在做出決定之前,你永遠無法瞭解所有的選擇和它們會帶來的後果。

怎樣才能停止“最大化”現象呢?文章建議,要像“容易滿足者”那樣,接受那些“挺不錯的選擇”(Mostly Fine Decision),即使它不一定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