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簡體字之後,大陸人不學習繁體字,爲什麼有些人天生能看懂?

推行簡體字之後,大陸人不學習繁體字,為什麼有些人天生能看懂?

我國的文明起源非常悠久,而文字的出現和演變也是一個重要的過程,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創造文字的應該是倉頡,但其實這只是一個傳說,文字是由古人從象形文字慢慢演變而來的。在象形文字出現之後,人們就開始用文字來記錄所發生的事蹟,也為我們對古文化的研究做出了很多貢獻,在商朝以前就有了文字的起源,而到了商朝時期,甲骨文已經是非常成熟的文字了。

推行簡體字之後,大陸人不學習繁體字,為什麼有些人天生能看懂?

還有一個人物是在文字發展中非常重要的,那就是秦始皇。在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眾多,每個國家都有著自己的文字,但是秦始皇后來一統天下之後,將文字也統一了,小篆成為了主要的字體。後來的朝代之中,又分別有著文字的發展和演變,隸書、楷書以及宋體字都是後來慢慢產生的,到了這個時候,文字與我們所能認識的字體已經比較相近了。

推行簡體字之後,大陸人不學習繁體字,為什麼有些人天生能看懂?

在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國家使用的都是繁體字,從1956年開始,才開始慢慢推行使用簡化字,從此簡化字就慢慢代替了繁體字,大家如今所學所寫幾乎都是簡體字,但是在我國也還有一些地區使用繁體字,比如說臺灣、香港等,甚至他們主要使用的至今還是繁體字。但是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有很多大陸人並沒有學習過繁體字,但是仍然能夠看得懂,這是為什麼呢?

推行簡體字之後,大陸人不學習繁體字,為什麼有些人天生能看懂?

首先是因為我們現在所使用的簡體字幾乎都是由繁體字更新發展而來的,在歷史的進程中,也證明了繁體字是被很多人認為是落後的,所以相較於繁體字來說,簡體字是比較高級先進的存在,所以能夠掌握這種高級先進的文字,自然對於繁體字的認識也輕而易舉了。還有一個就是因為很多大陸的小夥伴都非常喜歡看港臺的電視劇,這些電視劇中的字幕大多都是繁體字,長時間的潛移默化,大家對於大多數繁體字的讀寫也能夠有所瞭解了。

推行簡體字之後,大陸人不學習繁體字,為什麼有些人天生能看懂?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我們使用漢字的習慣,在大家都掌握了簡體字之後,看一篇文章幾乎不會是逐字掃描,一般都是能夠跨越著讀,也就是能夠一眼掃完一整句話,就瞭解了這段文字到底是什麼意思,所以這樣的習慣養成了之後,當我們看繁體字的時候,也會相應地跳躍前進閱讀,讀完一整段可能挑出幾個看得懂的文字,這樣看不懂的我們也能夠找合適的字來替補,就算是猜也能很容易猜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