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名城的前世今生系列之:「大好河山」張家口

張家口,在河北省西北部,距離北京大約二百公里。它三面環山,古長城就蜿蜒在城北的山頭上。城門上刻有“大好河山”匾額的大境門跟長城連在一起。

張家口,是一座古老的名城。據歷史記載,明朝宣德四年建築城堡,嘉靖八年建築城門。這裡層巒疊峰,形勢險要,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歷史名城的前世今生系列之:“大好河山”張家口

張家口

張家口是一座美麗的山城,魚兒山、太平山、賜兒山環繞三面;滔滔清水河從北向南,貫穿而過,象一條綵帶把山城分成兩半,五座大橋又把它緊緊地聯成一體。

賜兒山是古城張家口的風景區。賜兒山半山腰的雲泉寺,是明朝洪武年間興建的,寺內的宮殿樓閣是根據山城的地勢,象梯子一樣,一步一步向上建築的。山頂上有小亭一座,高聳人云。在雲泉寺的庭院裡,我看到兩棵古老的大樹。一棵榆樹,一棵柳樹。據說榆樹是元朝種植的,柳樹是明朝種植的,所以有“元榆明柳”的稱號。雲泉寺西邊的斷崖底下,排列著兩個天然的石洞,相距不到兩米,可是氣溫卻完全不同。一個是終年有水,一個是終年結冰,所以一個叫水洞,一個叫冰洞。

歷史名城的前世今生系列之:“大好河山”張家口

賜兒山雲泉寺

雞鳴山位於張家口市下花園區,雞鳴驛的北側約10公里處。雞鳴山

雞鳴山的海拔約1128米,是附近地區內最高的山,而且山的周圍都是開闊的平原,只有這一座山在平原中獨立,景觀十分特別,被稱為“參天一柱”。雞鳴山間有寺院等人文建築,山體也秀麗壯觀,在張家口旅遊的很多人都會來此登山觀景。

歷史名城的前世今生系列之:“大好河山”張家口

雞鳴山

張家口靠近內蒙古大草原,早在明末清初時期,就是毛皮的集散地。這裡生產的毛皮,叫作口皮,具有皮板柔軟、豐厚平齊、毛色潔白、耐水洗、防蟲蛀、彈力強等特點,暢銷國內外。

張家口也是個英雄輩出的地方,戰鬥英雄董存瑞,就是張家口人。

歷史名城的前世今生系列之:“大好河山”張家口

戰鬥英雄董存瑞

張家口特產種類很多,有蔚州貢米、宣化牛奶葡萄、石洞彩蘋果等特產。其中以蔚州貢米最為出名,蔚州貢米是中國曆代進貢朝廷的”四大貢米“之一。該米是在河北省蔚縣特殊的土壤、水質、氣溫下種植生產並經傳統工藝加工而成的。它是產婦、老、弱、嬰幼兒的良好滋補食品,深受消費者歡迎。

歷史名城的前世今生系列之:“大好河山”張家口

張家口夜景

現在的張家口是,中國金融生態城市、中國最佳投資環境城市、亞洲金旅獎·最佳綠色生態旅遊名市、國家森林城市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