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測血糖?

科學育兒百科寶典


  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一項日常任務,也是治療中的一個關鍵環節,但有許多糖友在自測血糖時存在一定的誤區。避免這些誤區,糖友才能獲得穩定可靠的血糖測試結果,延緩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發生和發展。

  自測血糖的注意事項

  一、血糖儀的使用注意

  1.定期校準血糖儀應。血糖儀經過一定時間的使用後可能出現數值偏差的情況,糖友可以定期到醫院或儀器售後部門進行校正。

  2.試紙應存放在陰涼乾燥處,不要放在冰箱裡,以免受潮。

  3.注意試紙的有效期。瓶裝試紙開封后的有效期為3個月,獨立包裝的試紙有效期較長,兩者均需在有效期前使用。如果糖友使用的是需要調校正碼的血糖儀,使用前要注意血糖儀校正碼與血糖試紙瓶上的號碼一致。

  二、自測血糖的時間

  1.糖友病情較重時,空腹、餐前和睡前等時間的血糖水平均要監測。當空腹血糖控制良好,就要更多地關注餐後血糖,若餐後血糖波動大,就意味著整體血糖水平控制得還不夠好,此時應以餐後2小時血糖監測為主。

  2.若遇特殊情況,例如劇烈運動、感冒、發熱、腹瀉等,應加強血糖監測。此外,在參加宴會或進食特殊食品後,也要監測餐後血糖,瞭解食物對血糖的影響,有助今後的調節飲食和食品選擇。

  三、自測血糖時容易出現的誤區

  1.測血糖前不用繼續用降糖藥

  很多患者對測血糖前要做些什麼準備也都不太瞭解,甚至認為應該停止用降糖藥,實際上,擅自停藥可能會造成血糖水平波動,不僅檢測結果不能準確反映病情,甚至還會加重病情。

  2.只測空腹血糖

  有些糖友可能只測空腹血糖,忽視了餐後血糖,其實餐後血糖的意義比空腹血糖更大。一般來說,糖尿病早期是餐後血糖先升高,之後才是空腹血糖升高,監測餐後血糖有助糖尿病早期診斷。和空腹血糖相比,餐後血糖水平和糖尿病心血管併發症的關係更密切,控制好餐後高血糖有助預防糖尿病心血管併發症。因此,早自測血糖時,既要測餐前血糖,也不能忽視測餐後血糖。

  3.自測血糖要注意時間

  自測血糖也是要注意時間,空腹血糖測試時間最好在早上6~8點,值得注意的是空腹時間不要超過12小時,超過12小時會影響測試結果的準確性。餐後血糖監測是從吃第一口主食算起2個小時後開始測試,同時避免進食過多和飲用刺激性酒水飲料。


39健康網


糖尿病患者自測血糖是糖尿病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通過血糖監測可以評估降糖藥物、飲食、運動方案是否適宜,還能及時發現低血糖、高血糖等情況,每位糖尿病患者都需要掌握自測血糖的方案。

糖尿病患者要想血糖測得準確,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識。

例1:陳姐是糖尿病患者,測血糖前沒有洗手的習慣,一次吃完葡萄後沒有洗手直接用酒精消毒皮膚後測血糖,陳姐發現血糖值竟然飆升到13毫摩爾/升,自己平時血糖從沒有這麼高,想來想去,不知道血糖為什麼這麼高,後來一想,是不是因為吃了水果,水果汁殘留到手上,導致血糖高,於是她洗手後再測血糖,血糖和平時差不多了,她這才放下心來,從此測血糖之前都要洗手。

例2:朱大爺測血糖怕疼,每次都是用採血針輕輕扎一下手指,然後用力擠手指,將血液擠出來,可是血液的顏色變淡了,他也沒當回事。後來一次去看醫生,把自己測血糖的情況和醫生說了一下,沒想到被醫生批評了,原來血液顏色變淡是擠壓手指流出的組織液,組織液會把血液稀釋,測出來的血糖值會偏低,不準確。並告訴朱大爺測血糖前可以甩甩胳膊或者冬天用溫水泡泡手,促進血液循環,扎手指容易出血。

例3:張姐測血糖從沒看過試紙有效期,一次在健康講壇中聽醫生說,血糖試紙是有有效期的,過了保質期,可能會導致血糖測出來不準確,張姐回家一看,自己的試紙雖然所剩不多,但真的過期的,這才明白為什麼最近幾次血糖總是忽高忽低了。


糖尿病之友


在家自測血糖分幾步走:

1、選購血糖儀,仔細檢測血糖儀

首先購買一個靠譜的血糖檢測儀,買到血糖儀使用前,用血糖儀所帶的質控液進行儀器校正,如認為血糖儀不準確,應隨時進行儀器校準或到醫院校準。

2、測血糖前用藥和進餐保持正常

為使血糖的測驗結果真實可信,檢查前一天應如平常一樣堅持用藥和進餐,同時不要有心理壓力,晚上準時睡覺。

3、最佳自測時間是早晨

測空腹血糖的最佳時間是早晨6點至8點這個時間段。抽血時,要確保前一天晚餐後至第二日早晨測血糖之間空腹了8至12個小時,超過12小時的“超空腹”狀態或是不足8個小時的“低空腹”狀態對測驗結果有很大影響,需要注意。餐後2小時血糖監測時按平時習慣飲食就好,餐前降糖藥如常服用,餐後抽血時間應從吃第一口主食算起滿足兩個小時。

4、採血做足準備

採血前,用肥皂和溫水將需要採血的手指洗乾淨,用乾淨的紙或棉球擦乾。

除定期自我監測血糖外,如平時發現血糖有波動,如出現長糖或降糖現象,患者要及時到醫院門診隨訪。


華絡健康


自測血糖是糖尿病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如果只是偶爾到醫院檢查血糖,只能體現當時的情況,而其他時間的血糖情況則不得而知。因此,患者最好自備血糖儀進行自我監測,及時全面地掌握自己的血糖控制情況,為用藥、日常飲食、運動等提供依據和指導,使血糖更好達標,減少和減緩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

選購合適的血糖儀

1、 看準確度。血糖儀能否準確地顯示血糖值。顯示數值應與同時去醫院靜脈抽血的測試值相近,不可相差太懸殊,以免影響血糖監測,對病情造成不利的影響。

2、 操作是否簡單,是否有圖像來指導操作。

3、 看試紙。其一,因不同廠家生產的血糖儀只與自己的試紙相配套,各廠家的血糖儀和試紙互不通用,故要買保證試紙供應的血糖儀。其二,試紙條對檢測結果的影響是最關鍵的,絕大部分的檢測誤差都是由試紙條的變質所引起的,因此最好選購有效期較長而且單獨包裝的試紙條。

4、 最好選擇有記憶功能的血糖儀,以便將測定的血糖值儲存起來。

5、 看機器的性能。比如採血針使用是否便利,需血量的多少,機器讀數的時間,顯示屏的大小與清晰度,電池更換是否方便,校正是否方便,等等。

正確使用血糖儀

1. 詳細閱讀使用說明書,熟練掌握血糖儀的操作步驟,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

2. 瞭解血糖儀測定的指尖血糖結果與在醫院測定的靜脈血糖結果之間的差異。

指尖血糖用的是全血,而靜脈血糖用的是血漿。一般而言,在醫院查靜脈血糖更準,但是不方便,檢測結果反饋也不及時。雖然這兩種方法測定的結果多半不一致,但是除了某些造成兩種方法所測血糖差異過大、超過1.0毫摩/升的特殊情況之外,一般來說用血糖儀在家監測血糖已經足夠。但如果誤差超過1.0毫摩/升,則說明血糖儀有問題、測值不準確,需要進行校正或維修。

3. 每次檢測前,應確保血糖儀正常工作,檢查試紙型號是否與儀器相配,試紙是否過期或變質。

4. 注意正確的採血方法和時間。手指採血量太少,測定結果會不準確。針扎得太淺而出血量少時,不要使勁去擠,因為擠出來的血漿會影響結果的準確性。酒精消毒手指後,要等酒精完全揮發後再採血,否則酒精會稀釋血液,使測試結果偏低。

5. 定期對血糖儀進行校正,檢查血糖儀的準確性。

正確採集指尖血

1. 首先對採血的手指進行消毒,方法有兩種:其一,用酒精消毒,消毒後要等採血部位乾燥後再採血。其二,用肥皂水清洗手指,然後擦乾雙手,等手指晾乾後再採血。

2. 將要採血的手臂垂下10~15秒。在重力的作用下血液會較集中在手指尖處,採血時就會比較順利,獲得一個飽滿的圓形血滴。

3. 選擇手指兩側部分採血,可減輕疼痛;每次採血不要在同一部位,以免手指潰爛。

4. 將採血筆固定在手指採血部位,按下采血筆按鈕。

5. 鬆開被採血的手指,輕擠足夠的血慢慢滴在試紙條的反應端。

6. 儀器倒計數後,從血糖儀上讀出血糖值,並記錄檢測時間和血糖值。


參芪降糖


自測血糖的方法很簡單買一個血糖儀現在一般就是買試紙都會贈血糖儀價格也不太貴,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就可以,測試的時候空腹測一次餐後兩個小時再測一次,把這些數據記錄到一張紙上一段時間之後進行對比如果血糖偏高那麼要適當的調整一下自己的飲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