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爲何鬥不過唐玄宗?時也命也

唐玄宗先天元年秋八月庚子(公元712年9月9日 ),李隆基即皇帝位,李旦退位太上皇。李旦禪位李隆基當太上皇和李唐初創李淵禪位李世民不可同日而語,李淵是被坑爹兒子逼的,李旦純屬自願。當時李唐危機四伏,政局波詭雲翳,太平公主咄咄逼宮之志蓄勢待發,她的親信嫡系遍佈朝野,就在李旦禪位前一天,太平公主向李旦和李隆基發難,讓欽天監的人彙報李旦,天上出了彗星,預示除舊革新,帝座不穩,太子李隆基想當天子。這一刀捅的相當狠,當年李建成就在李淵面前這麼捅了李世民一刀,李淵頓生殺機,幸虧李世民急中生智想出反咬李建成淫亂後宮這一緩兵之計,才有了第二天凌晨發動玄武門之變。太平公主也想借此讓李旦殺掉李隆基。

太平公主為何鬥不過唐玄宗?時也命也

可惜太平公主千算萬算,沒算到李旦不是個貪圖權力的戀棧之徒。李旦曾經在武則天李顯手下多次命懸一線,但都頑強的活了下來,並非等閒之輩,他明白自己能力有限,所以凡事不強求,應天順命。其實打心眼裡他根本不喜歡這個飛揚跋扈的妹妹,因為她和母親武則天一樣都是權力慾極強的女人。可是李旦也不想和妹妹手足相殘,再說了憑自己的能力也未必有勝算,可是他非常清醒,於是當太平公主讓自己對李隆基下手時,他作出了一個誰都意料不到的決定,就是禪位李隆基。太平公主一看弄巧成拙,極力勸阻李旦這麼做。李旦說,當年李顯就是因為不聽上天警告慘死的,我也曾勸他把皇位傳給賢能的兒子,可他不僅不聽反而很不高興,差點嚇死寶寶我,好幾天沒敢吃飯。我怎麼能幹出勸諫別人自己卻不能力行的事呢。我決心已下,你們多說無益。

太平公主為何鬥不過唐玄宗?時也命也

李隆基聽說此事,趕緊入宮跪在地上,叩頭請辭,我只不過立了一點小小功勞,您把我立為太子我都怕不能勝任,現在卻毫無預兆要把大位傳給我,為什麼啊。李旦說,大唐的社稷江山能夠安穩,我能夠當了皇帝,這都是你的功勞。現在帝座有災,所以我把皇位傳給你轉禍為福,你還有啥可懷疑的。李隆基堅決不受。李旦說,你要是個孝子的話,何必要等到在我靈柩前即位呢。李隆基哭著出去了。其實李隆基也對自己老爸的意圖不清楚,以為老爸是在試探他,畢竟自願禪讓皇位這種事聽說過沒見過,咋就降臨到自己頭上來了。趕緊半夜進來看看啥情況,李旦明確跟他交了底,現在大唐有難,我有災,社稷江山能不能穩固,咱爺倆能不能壽終正寢就全靠你了。你還是把心思放在如何對付你姑姑身上吧。老爸我絕對是誠心讓位。

太平公主為何鬥不過唐玄宗?時也命也

李隆基當了皇帝,太平公主勸李旦,你雖然讓位了,但是國家大事還得管,不能就這麼撂了挑子。但是李旦私下跟李隆基說,你要以天下大事為重,當然我也不是就這麼不管了,當年舜帝傳位給大禹,還會親自巡狩。如果有軍國大事,咱爺倆還得商量著辦。李隆基答應了。其實這都是表面做給太平公主看的,太平公主眼線遍佈朝野,免得讓她疑心。然後父子倆分了工。李旦稱朕,命令稱誥,每隔五天上一次朝。李隆基自稱予,命曰敕,每天上朝。三品以上大員的任命罷黜要李旦裁決,其餘政務歸李隆基處理。

太平公主為何鬥不過唐玄宗?時也命也

其實李旦這一招就把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矛盾明朗化了。你們不是互相不服嗎,那你們到了走兩步的時候了。鹿死誰手就看誰的手藝高了。於是李隆基嫡系、宰相劉幽求和右羽林將軍張暐就跟李隆基彙報,咱們手裡掌握御林軍啊。另三個宰相竇懷貞、崔湜、岑羲都是太平公主的人,日夜為謀不軌。如果咱們不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鐵定遭殃。我們已經合計好了,就等您一聲令下。如果您猶豫不決,太上皇何以得安!兩人把話說到這份上,也就叫圖窮匕首見了。李隆基要是不趕緊想轍,就怕你們父子不得好死。沒想到張暐這個豬隊友不小心把計劃洩露了,李隆基大懼,將幾人全部流放,身邊更加沒人了。這跟李世民動手時猶豫不決何其相似。可見無論多麼果決勇毅的人都有猶豫不決的時候。

太平公主為何鬥不過唐玄宗?時也命也

又過一年,李隆基改元開元。此年六月,太平公主與竇懷貞、岑羲、蕭至忠、崔湜及薛稷、王晉、常元楷、李慈、李欽、李猷、賈膺福、唐晙及奸僧慧範等圖謀廢掉李隆基,還與宮人元氏謀劃在赤箭粉中下毒把李隆基毒死。赤箭粉就是天麻粉,因為根莖赤紅如箭桿,故名。有“利腰膝,強精力,久服益氣,輕身長年”之作用,說穿了就是補腎的藥。李隆基每日清晨會調服一盅赤箭粉補補。李隆基嫡系王琚聞知消息勸諫,箭在弦上,不可不速發。張說從洛陽給李隆基送來一把佩刀,讓他當機立斷。崔日用也勸李隆基早斷。李隆基說,我就怕把我爸嚇著。崔日用說,天子之孝在於安四海。若奸人得志,則社稷為墟,你的孝順體現在哪裡呢。

太平公主為何鬥不過唐玄宗?時也命也

先天二年(713年),李隆基命王毛仲武裝家兵三百餘人,各騎馬。李隆基親率太僕少卿李令問、王守一,內侍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親信十多人,先殺左、右羽林大將軍常元楷、李慈,又擒獲了太平公主的親信散騎常侍賈膺福及中書舍人李猷,接著殺了宰相岑羲、蕭至忠;尚書右僕射竇懷貞亂中自裁而死。很顯然,李隆基的先發制人收到了奇效,更何況太平公主始終只是個公主,想要一朝一夕奪權並非件容易的事。即便當年她的母后武則天奪權稱帝,也醞釀了很多年。李隆基果斷下手徹底將太平公主黨羽一網打盡,太平公主逃入終南山的寺廟裡,三日乃出,賜死於家,兒子們也被賜死。只有薛崇簡多次因為勸諫太平公主交出權力被母親鞭撻懲戒,特免死,賜姓李,官爵如故。太平公主被抄家,財貨山積,珍物侔於御府,廄牧羊馬、田園息錢,收之數年不盡。

太平公主為何鬥不過唐玄宗?時也命也

當太平公主把頭伸進白絹的時候,她怎麼都不會想到,自己會輸得如此徹底。

她是武則天的女兒,武則天都說過“吾女類我”,具有類似於武則天的智慧、野心、能力、果斷。

由於備受武則天的寵愛,所以在武週一朝,太平公主的地位就已經無與倫比。來俊臣想整她,反而被太平公主聯合其他勢力給整死。

神龍政變中,太平公主由於參與誅殺二張兄弟有功,而受封“鎮國太平公主”。

唐中宗李顯執政期間,韋后和安樂公主亂權,唯懼太平公主多謀善斷。

韋后一黨毒死中宗後,韋后妄想效仿武則天,登基稱帝,太平公主聯合李隆基,一舉誅殺韋后黨羽,並將李重茂拉下馬,擁立自己的哥哥相王李旦復位,是為唐睿宗。

如此一來,太平公主的權勢更加顯赫。每當朝堂之上需要處理一些問題的時候,唐睿宗都會先問下群臣,有沒有與太平公主商量過?然後才會問,有沒有與三郎(皇太子李隆基)商量過?

事實上,即便在與李隆基決戰的前夕,儘管李隆基已是名義上的天子,但太平公主依然佔據絕對優勢。

不僅李隆基身邊存在很多太平公主的耳目,朝堂之上也大多是太平公主的人,7個宰相中,5個拜倒在太平公主的石榴裙下。

而一直以來,姑侄鬥法的過程中,太平公主從未落於下風。

太平公主為何鬥不過唐玄宗?時也命也

宋璟與姚元之作為李隆基的左膀右臂,由於向唐睿宗上奏“將太平公主與武攸暨安置到東都洛陽”,避免太平公主一黨威脅到東宮的地位,從而惹怒太平公主,紛紛被貶。

李隆基的政變計劃洩露之後,不得已只好丟卒保車,將手下劉幽求和張暐給供出來。

正是因為頻頻失利,從李隆基發動唐隆政變,將韋后一黨剷除,到當上太子,再到登基為帝,他的主要謀臣劉幽求、崔日用、姚崇、宋璟、張說、郭元振等人,接二連三的相繼落馬,要麼被罷免,要麼被貶職流放,導致李隆基身邊幾乎無可用之人。

公元712年,天空一顆彗星劃過,太平公主於是用計,指使一個懂天文曆法的人向李旦進言:“彗星的出現標誌著將要除舊佈新,再說位於天市垣內的帝座以及心前星均有變化,所主之事乃是皇太子應當登基即位。”

太平公主此舉是想挑撥唐睿宗李旦和李隆基之間的父子關係,因為她不相信李旦真的是如此淡泊名利,在享受了權力之癮後依然會如此。

奈何,這一次太平公主失算了,李旦還真是這樣的一個人,李旦說,“將帝位傳給有德之人,以避免災禍,我的決心已定。”——不過李旦依然大權在握,一些重大事件還是由他這個太上皇來決定。

太平公主為何鬥不過唐玄宗?時也命也

偷雞不成蝕把米,計謀不行唯有政變。

當決鬥進入最後的時期,雙方都意識到該是決一死戰的時候了。

李隆基一方也已決定好先控制住左右羽林軍和左右萬騎軍,然後將太平公主及其黨羽一網打盡。

太平公主一黨更覺,想出了兩個法子,一個是通過李隆基身邊的一個婢女下毒,毒殺李隆基,一個是和李隆基一方想的一樣,先是率領羽林軍殺入武德殿,也就是李隆基舉行朝會、批閱奏章的地方,將李隆基誅殺。

然後,由於幾位宰相率衛兵控制帝國的政治中樞。

但人算不如天算,太平公主的政變計劃被另一個宰相魏知古全盤獲悉,而這個一直保持中立的人突然倒向李隆基,於是一切都是按照李隆基的想法來,太平公主政變失敗。

太平公主為何鬥不過唐玄宗?時也命也

最終,被李隆基賜死。

太平公主為何敗給李隆基?只能說,時也命也。不過李隆基誅殺太平公主的時候卻為日後唐朝的滅亡留下了一個巨大的後患,就是宦官得勢,李唐從開國起就不用宦官,武則天雖然一介女流,也不用宦官。可李隆基卻是靠高力士為首的宦官勢力奪取了天下,因此宦官之盛自此始,最終李唐王朝也亡在宦官手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