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在老家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過來人的一番話,讓我頓時清醒了

为什么在老家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过来人的一番话,让我顿时清醒了

近段時間,人民日報“薦讀”的一篇文章——《為什麼要在老家留套房?》很火,很走心,說得句句在理,寫得段段動情,不知打動了多少人的心扉,同時也引起了我的強烈共鳴。

在老家為自己留一套房子,這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也是一個相當現實的問題。不是我胸無大志,也別說我鼠目寸光,我就是這樣的實際、這樣的戀家,就是那樣一直日思夜念那個巴掌大的小山村!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老家,才是我們的根,那裡有我們的童年,有我們的親人,才是永遠的歸宿!

有人說,父母不在了,家鄉就成為故鄉了。我非常贊同這個觀點,也始終認為,一旦自己老家沒有房子,從今往後,家鄉也會慢慢變成故鄉。有房子的地方,不一定是家,但沒有了自己房子的老家,便不再有家的感覺。

對很多常年在外的異鄉人來說,回家的心情是複雜的。有房才有家,可以無拘無束,想幹嘛就幹嘛。如果寄人籬下,哪怕是親兄弟,自己終究是做客的身份,一天兩天還可以,一旦住久了,自然就心裡憋屈。雖然他們依然客客氣氣,可自己不好意思、過意不去。

为什么在老家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过来人的一番话,让我顿时清醒了

實踐告訴我們,老家的房子永遠不要賣、也不要出租,哪怕一直空閒著,甚至破爛不堪了,都不能賣!

在中國,“落葉歸根”是每個人的心結,也是一種無法抹去的情結。即便我們走得再遠、再久,最終還要回到生我養我的故土,因為故鄉是我們的來處,也是我們必然的歸途,那裡有自己的祖先,有人情的味道,有血脈傳承的溫情。

老家有房,心裡不慌。無論你在哪裡打拼,只要老家的房子還在,就有歸宿感和安全感,也才有一條退路和一個寄託。哪怕在外面失業了,混不下去了,終究還有家可回。

因此,老家的房是思念之所在,不僅是空間,也是時間,不止是建築物,更是避風港!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辛辛苦苦在外奮鬥多年,當自己厭倦了城市生活,想要回家的時候,到頭來,老家房子卻沒了,就算你衣錦還鄉、榮歸故里,也成了無根的草、飄零的葉,讓自己的靈魂何處安放?即使再風光,也註定有說不出的落寞!

就我而言,對在老家要有自己的房子有著更深的體會。

我的家鄉並不美,是一個名字很好聽,卻十分貧窮落後叫做南山的小山村。以前之所以努力讀書,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脫離大山、改變命運。

我只有三姐弟,上有兩個姐姐。當時家裡實在是窮,只有一棟很不起眼的吊腳樓,而且蓋的是木皮,一遇颳風下雨,到處漏雨,搖搖欲墜,擔驚受怕。

兩個姐姐相繼出嫁後,我又一直在外讀書,老屋便缺少了生機。1998年10月,父親也過世了,老屋是他留給我的唯一家產,真正成為了不動產。

從此,母親也離開了老家,和我們一起走南闖北,老屋再也無人打理了,以致於屋前屋後長滿了青苔,牆壁上佈滿了蜘蛛網,有的樓板都腐爛了……老屋孤零零的,經受著日曬雨淋、風吹雨打,顯得更加狼狽!

於是,有人向我建議,反正你們都有工作、有房子,不如把老家的老房子賣了,房屋無人住易潮溼、爛得快,怪可惜的。

說得也有道理,這讓我和妻子舉棋不定。

岳父知道後,堅決反對。他說,賬不能這樣算,一棟木房子能賣多少錢?何況錢用了還要用,你們也不缺那幾個錢。變賣祖宅是敗家子,再窮再苦也要把根留住,只有房屋還在,才說明你是這個地方的人。

接著,他又舉例說服我們——在古代,無論再富裕,不管官多大,一定會在老家留套宅子,這樣,哪怕有一天遭遇什麼變故,至少還有一條退路,子孫後代也有一條活路。

薑還是老的辣。岳父的一通教導,既讓我們心生慚愧,也讓我們茅塞頓開了,以後再有人勸我們賣屋時,再也無動於衷。並且我們還請人買來了瓦,把老屋蓋好,過一兩年就檢修一次。

也正是由於岳父的一番話,讓我頓時清醒了——故人難捨,故土難離。每個人的一生都會走千千萬萬條路,但魂牽夢繞、念念不忘的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回家的路。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我的根在南山,我還得回來!

如今,父親去世已經20年了,歲月的風雨讓老屋更老了,更舊了。但是,我對老屋的感情卻與日俱增,經常在夢中看到掛在走廊上的那兩個紅燈籠,唸叨壘在樓板枋間的那個燕窩……

为什么在老家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过来人的一番话,让我顿时清醒了

每次回老家,儘管老屋沒有住人,可我們都要去那裡看一看、摸一摸、理一理、坐一坐,一切是那樣的熟悉、那樣的自然、那樣的親切。

對從大山深處走出去的人來說,城市裡的房子只是一個住所,老家的房子才是家。前幾天公休假,我們特意回了一趟南山,不為別的,只為看一眼老屋,把屋裡屋外整理、修葺一下。

雖然進屋去的路到處雜草叢生,已無路可走了,看起來讓人無比傷感,雖然回老家不再在老屋裡吃住了,甚至多停留片刻,但是這一輩子,不管自己身處何方,在我的潛意識裡,只有走進鄉下那棟老屋,才認同是回家;也只有近距離接觸老屋,才感覺到心安。

多年來的背井離鄉,讓我越來越明白,他鄉只是征途,故鄉才是歸宿;有房就有家,有家才能落葉歸根。所以,每個人在老家一定要有屬於自己的房屋,因為那才是真正的家。

作者丨吳展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