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蠻子敦促下,她從騰訊辭職創業,如今獲6000萬元B輪融資

薛蠻子敦促下,她從騰訊辭職創業,如今獲6000萬元B輪融資


創意被抄襲、流量見頂,多少創業公司倒在這樣的“坎”上。前騰訊員工創辦的熊貓簽證,是如何在競爭激烈的OTA夾縫中,迅速積累百萬用戶並實現盈利的?B輪融資後,它如何提高壁壘?

當年薛蠻子一句話,才有瞭如今估值過億的熊貓簽證。

“沒有哪個團隊是靠著兼職或者隨便一想就能做出來,確定要做的話你們就要全身心投入到市場。”聽了薛蠻子的建議,2016年3月,韓智素從騰訊離了職,和幾個聯合創始人創立了熊貓簽證。

在兩輪薛蠻子參投的融資後,熊貓簽證已經實現盈利,所屬公司飄飄寶貝的估值也已超過一億。2018年8月,熊貓簽證再度融資,完成了6000萬額度的B輪融資,博彙源投資領投,原創資本等數家投資機構跟投。

在旅遊電商將簽證做為附屬業務的當下,為什麼韓智素團隊仍然看好這一細分領域?低頻的簽證辦理是如何為熊貓簽證帶來持續盈利的?帶著這些問題,無冕財經專訪了熊貓簽證CEO韓智素。

辭職創業:技術不是壁壘,標準化才是

據韓智素回憶,熊貓簽證是在投資人的敦促下落地的。

2015年10月,在朋友的介紹下,韓智素見到了天使投資人薛蠻子,薛蠻子對線上辦籤的方向很感興趣。“當時薛老跟我們說,沒有哪個團隊是靠著兼職或者隨便一想就能做出來,確定要做的話你們就要全身心投入到市場。”

聽了薛蠻子的意見,創始團隊的四個人很快決定辭職,租了一間辦公室就開工創業。據韓智素回憶,“當時管理層有四五個人,比員工還多”。2016年1月,薛蠻子成為新公司的天使投資人。當年年底,帶著已經產生盈利的產品熊貓簽證,韓智素順利拿到了原創資本、薛蠻子參投的1000萬A輪融資,公司估值過億。

薛蠻子敦促下,她從騰訊辭職創業,如今獲6000萬元B輪融資


▲熊貓簽證的創始團隊,右二為韓智素。

如今B輪融資,額度已經達到6000萬元,韓智素並未透露公司估值。“估值並不是我比較看重的。估值只是一個數字,能不能做大還是取決於能不能佔領市場。”

對融資的用途,韓智素早有打算:“一方面用在人才招募上,產品要靠人去做,研發、運營、品牌和供應鏈拓展都需要優秀的人去做,每個環節都不出問題,才能產生乘法效應;也要用在市場品牌、商務拓展上,快速地佈局市場。我們現在的市場佔有率只有2%,接下來一年多要趕快佔領市場。”

考慮到競爭壓力和增長速度,韓智素團隊當初選擇了線上簽證領域。資本的接連入場,與看好熊貓簽證在這一細分市場的盈利能力不無關聯。

韓智素對公司的增長很有信心,這一部分來自熊貓簽證的產品策略。

在熊貓簽證面世之前,市場上主要有兩種簽證辦理模式,一種是宣傳靠門店、辦理在線下的傳統代辦機構,另一種是線上導流量、業務完全轉包的電商。“熊貓和兩種模式都有差異,一是資料提交和流程跟進全都放在線上,這一點我們是第一家;二是簽證業務不自營,接入供應商,只做流量引進。”

薛蠻子敦促下,她從騰訊辭職創業,如今獲6000萬元B輪融資


▲熊貓簽證融資歷程。

要在線上簽證領域實現盈利並不容易。深圳市龍之旅國際旅行社副總經理萬點告訴無冕財經:“淘寶那些辦簽證的網店普遍是打價格戰的,有的一本只賺幾塊錢甚至不賺錢。就是為了獲取客源,吸引自由行或商務用戶購買一些增值和延伸產品賺錢,比如機酒、Wi-Fi、電話卡等服務。”

韓智素團隊考慮到用技術和產品思維對傳統的辦籤模式進行優化。“熊貓屬於互聯網+簽證服務,把辦籤環節當成標準化產品,要在前期資料的準備和提交在做商品配置上,花費大量工作——美國面試要貼紙籤,英國要錄指紋,要對不同類型的產品統一梳理,一鍵配置;用戶上傳文件,供應商進行預審核,審核通過後再寄送紙質資料。(熊貓簽證的)用戶端、供應商端效率都有提高。”

在打磨產品上,韓智素團隊現有一項圖像檢測技術的專利,但她並不認為技術能成為壁壘。

“技術不存在絕對的門檻,更多是產品和使用場景的結合,才是難以被替代和超越的。我們有幾個主打的核心點:簽證照片是手機一鍵生成的;資料可以重複利用,下次再辦其他簽證無需提交相同資料;完善的線上申請表等等。”

韓智素說:“背後我們做了很多功課,把申請表的幾百項分解成一個個邏輯模塊,實現服務的標準化。比如分析澳大利亞的簽證表格,我們做了兩個月才把幾百個字段的表格分解下來,來匹配前端的技術和使用場景。這才是最難被替代和超越的門檻。”

打怪升級:解決抄襲之困、流量瓶頸

“現在短期來看,我們還是業內第一。”韓智素對熊貓簽證很有信心。

“我們小企業憑什麼佔據優勢?沒有市場推廣費,團隊、資金(和大企業)也不可比,只能拼方向的前瞻性和速度。開發一個產品需要一年打磨、一年佔領市場,熊貓簽證一開始就是奔著兩年以後,兩年時間的積累才達到現在的效果。”

隨著熊貓簽證知名度的提高,其營收從2016年到2017年增長了五倍,然而知名度也給熊貓簽證帶來了新麻煩。“我們的產品上線一個月之前,飛豬的投資總監以投資的名義來對接。我親自飛到了北京,對方家了微信、還索要了BP,說想要深入瞭解和評估我們的產品。好巧不巧,十幾天之後,飛豬就有一個同樣的系統上線了。”

薛蠻子敦促下,她從騰訊辭職創業,如今獲6000萬元B輪融資


▲2017年11月,熊貓簽證在官方微信號發文,指責阿里巴巴旗下飛豬抄襲。

“我看到這個消息是有一點挺無奈的,感覺被忽悠了。現在那款產品飛豬還沒有撤掉,但他們的模仿只是在UI階段,我們的門檻在產品邏輯和供應鏈上。”

創業公司資源、精力有限,韓智素選擇把精力放在發展業務上。

為了保持熊貓簽證的用戶增長,韓智素在不斷尋找新的機會。“熊貓簽證是在2016年年中上線,騰訊剛好在8月份切換供應商。因為有員工體驗過,(他們)注意到了我們的產品,行政部就聯繫我們競標。熊貓是當時競標企業中,唯一一個通過線上辦理簽證的平臺,比紙質辦籤更高效。很快(熊貓)就被選做了供應商,到現在已經兩年了。騰訊方面也時不時會提一些反饋。”

在與騰訊實現合作後,韓智素注意到了企業用戶帶來的快速增長。2017年,面向旅行社用戶的上上籤面世,與面向個人消費者的熊貓簽證形成補充。

對於消費者而言,簽證是低頻消費,因此熊貓簽證一年的復購率只有35%,上上籤則相對高頻,增長更快,用戶粘性也更高。“散客還是傾向於找代辦機構來完成。旅行社用戶拓展速度更快,佔領市場、打造品牌和口碑也更容易。”因此,雖然上上籤上線更晚,但現在用戶量已經有超過熊貓簽證的趨勢了。

這讓韓智素髮現了讓熊貓簽證保持流量增長的新模式。

“合作大企業會帶來比自己去拓終端用戶更快的單量增速。商務人士更高頻、更集中消費,高質量的客戶都在企業中,(我們)會把企業作為重要的流量拓展。”

跑順了服務模式和盈利模式,韓智素對熊貓簽證的未來有著更立體的規劃。“我們團隊內部在討論,是不是可以以簽證為切入點,獲得用戶旅遊目的地、用戶特徵、經濟實力等大數據,衍生到境外接車、接機服務。但現在還不是很成熟,仍然會把自有業務放在重心上去跑,要先在簽證市場佔據很高份額之後再考慮擴張。”

先擴張市場,再考慮多元化,韓智素認為用戶基數對於擴張至關重要。

“假如你只有十萬用戶,即使轉化10%也只有一千;但如果你有100萬個用戶,即使轉化1%也有一萬。”

“我思考的問題和團隊在執行的問題是有時間差的。”儘管很早就實現了盈利,不用擔心公司的生存問題,韓智素依然保持著危機意識。“創始人最應該避免的是戰略性的錯誤,就算執行滿分,(戰略錯誤)就是在錯誤上走到了極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