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么小學和初中語文教材刪除了一些魯迅的文章?

樂萬家股票實戰


這個問題只有刪除者和相當級別的部門才有資格來回答吧。

一般人的回答,只能是一種臆測。

但既然問到,不妨想象一下。

魯迅小說,批判社會和民族的佔了極大的絕對的比重,歌頌的好像只有一篇。

這一篇是《一件小事》。歌頌一位車伕——勞動人民,但真是寫得有些概念化,是魯迅小說中,唯一比較生硬和概念的。可見魯迅最不擅長歌頌——當然,也是當年寫階級而不寫人的主張對魯迅所造成的影響。

結尾那主人公突然變得高大的感覺,有一段成為中學生作文的一種結尾公式。

魯迅雜文對於社會和民族的批判則更是直接和辛辣的。

魯迅散文有著童年少年天真爛漫的回憶,最適宜小學、初中學生,但這些回憶中,也是處處批判的鋒芒。什麼衍太太、沈四太太,僅僅給人物取的名字就在批判中國人、小市民。

魯迅的後現代小說集《故事新編》,很先鋒,很好玩,但對歷史的事實的真實不太負責任,並且高中生才能讀懂一點,有所領悟收穫。

魯迅的散文詩語言非常優美,但不知道為什麼也不入選,大概也是考慮到初中生的理解水平吧?魯迅的優美也很深奧的。

魯迅是反中庸的,而又目光犀利,洞幽燭微,

學得不好,就會極端、偏執。

打住吧,只能談到這個程度。



大悔憶智冰


因為被和諧掉了。魯迅先生的雜文言辭犀利,針貶時弊。深刻揭露了當時社會、政治和人性的陰暗醜陋的一面,發人深省。現在有些人開始對號入座,於是有些恐懼,害怕讀者借文看今,因此唯有刪之而後快。我只能說:還記得以銅為鏡,以人為鏡,以史為鏡嗎?還記得言者無罪,聞者足戒嗎?如果因為怕反照出自身的毛病,於是把鏡子全都摔破;如果不敢正視自身的問題,容不得別人指正自己的問題。那麼即使用最華麗的詞藻,把自己粉飾的最漂亮,那也只是曲高而和寡而已,最終也只會讓自己高處不勝寒。對於一個裝睡的人,別人的確叫不醒。只不過當洪水來臨之後,就真的再也醒不來了。


慕晨露


正常,小學、初中應該學一些基礎知識,應以生活、科學、自然、品德修養等知識為主。特殊時期的一些文章應在大學階段作為特殊歷史時期的瞭解可以選讀幾篇。


杏遺堂


因為魯迅文章剖析的是人性,以前的人被壓迫不知道反抗,魯迅的文章能讓人醒悟去抗爭壓迫,所以從解放到現在人人都當主人翁了,人人都有了幸福生活己經沒有了壓迫,所以有關部門才把魯迅有的文章刪除才正常,本人觀點


塵世過客241619469


可能是與時代的節奏有關吧,比如閏土、豆腐西施楊二嫂_《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現在連農村小孩都不接觸大自然了忙著玩手機遊戲,城裡小孩父母上班直接進網吧,其餘時問被家長送進補習班寫高價作業呢!不過有些刪了很可惜,比如《藥》、《吶喊》,魯迅在教育人的精神。


林間行者864


回答頭條的問題,弄不好要進班房的,大家一定要謹慎!千萬別讓悟空玩了,另外發文最後一定要寫上(純屬個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平臺網管立即刪除)的提示,否則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是隻刪了魯迅的文章?不利於管理者的都在刪減。比如《陶者》 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等等


冬日夏雲足矣


因為先生犀利的筆鋒,針砭時弊的奮筆疾書,不光適用他那個時代,也適用於現在,有人看到不舒服,刪除也在所謂的情理之中,魯迅先生千古!!!


清新飄逸103034271


那麼要是學生理解了“你也配姓趙”是啥意思。怎麼補救啊!所以取消了就取消吧,要不考試還得考


目中何物


原來我以為魯迅先生有些偏激固執,語言太過鋒利,現在再看魯迅文章,覺得魯迅眼光非常銳利,對人性和社會有非常準確的洞察力,直擊人性弱點和社會陰暗面,是一位非常了不得的文學大家!至於說現在魯迅作品在學生課本里越來越少,主要原因是他的作品批判性太強了,有些人不喜歡或不喜歡這種宣揚吧,大家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