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律師發現自己的代理人真的犯了法,但他隱瞞不報,會不會構成犯罪?

天空之晨372


根據律師的職業特性,法律賦予律師的權利與義務,有資深律師做了解答,這裡就不多說,本人只從現實的角度來談一些自己的見解與看法。


其實大多刑辯律師在辯護活動中更多的是保障委託人的合法權利,這些權利是法律賦予的,但是現實中的司法活動中被告人的權利很容易被忽略,而律師就能保障這些權利不被忽略,在合法的情況下為委託人爭取最大化的利益。

其實在大多數刑事案件中,該怎麼判在司法解釋裡面都很詳細,所以律師的作用幾乎沒有,再牛的律師“司法解釋”中應該判死刑立即執行,律師也不可能把它辯護成不死,所以律師在大部分的刑事案件中的作用頂多就是個“傳話人”而已,對案件起到的作用無非就是提出“認罪態度良好,可以從輕處罰”或者“有自首情節,可以減輕處罰”這些觀點而已。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說律師想要成功,無非就是熬資歷,刑辯律師就更慘,因為大多刑辯都是失敗的,能碰到個死的辯成活的,刑期長辯成刑期短的,有罪辯成無罪的太難了,這需要極好的運氣。如果真成了,那就牛大發了,出去吹噓這也是自己的資歷。

而更多的律師無非就是熬資歷,畢竟律師年齡越大越吃香,說出去我當了多少多少年的律師也比較容易讓人接受,生意也比較好上門。


而律師行業最忌諱的就是2面3刀,吃原告也吃被告,洩密背後捅刀子的,不管有天大的原因,即使你的行為再正義,這對律師來說就是個人生汙點,會受到整個律師行業的唾棄。雖然可能你會贏得社會輿論的讚許,但是對自己來說壞處大於好處。

打個比方,你是犯罪嫌疑人的親屬,當你聽說這個律師以前辯護的時候洩過密,你還會找這個律師為自己親人辯護?對於犯罪嫌疑人來說,當你知道這個律師以前洩過密,你還會對這個律師不隱瞞?

人都是自私的,你的道德再高尚又怎樣?同行會唾棄你,客戶對你有顧慮,或許整個律師事務所都不敢再用你,因為怕你把律所的民聲搞臭了,對於客戶來說,別人不會知道你這個律所有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律師,別人只會知道,這個律所有個2面3刀洩密舉報的人。


所以,把社會的輿論和道德觀壓在律師這個職業上是很不公平的,因為這是律師的職業特性所決定的,而且法律也保障律師在辯護過程中的合法權利。


你是喜歡一個一切以客戶自身利益出發的律師,還是喜歡一個明面裡讓客戶知無不言,背後裡拿著犯罪證據去舉報的律師?

或許當你有那麼一天的時候,你就知道怎麼選擇了。


看守所資深體驗工程師


保護委託人的個人隱私是律師的職業道德,也是律師行業生存下去的基石之一。況且,律師的職責就是在法律限度內為委託人爭取最大權益,而不是揭發他們的犯罪事實。因此,原則上律師在執業過程中知悉的委託人的犯罪事實,也沒有向司法機關揭發的義務。

美國是一個人權至上的國家,特別強調律師的保密義務,如果律師私自透露委託人的犯罪事實不光不會讓委託人受到追訴,自己反而構成犯罪。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認為打擊犯罪和保障犯罪嫌疑人委託辯護的權利同等重要,如果允許律師私自透露委託人的犯罪事實,那麼以後犯罪分子將不會完全信任律師,他們委託辯護的權利也就大打折扣。


我們雖然也強調律師的保密義務,但明顯更加偏重於打擊犯罪。雖然律師在執業過程中知悉的委託人的大部分罪行,不用告知司法機關,但並不是所有罪行都不用告知。法律規定,律師在執業過程中如果得知委託人準備或者正在實施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嚴重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犯罪的,就需要及時告知司法機關,如果不說則涉嫌構成包庇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六條 辯護律師對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委託人的有關情況和信息,有權予以保密。但是,辯護律師在執業活動中知悉委託人或者其他人,準備或者正在實施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嚴重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犯罪的,應當及時告知司法機關。

因此,上大學時我的法律職業倫理課的老師這樣說:“做律師和委託人交談的內容一定要僅限於與案件相關,一旦委託人開始說其他的就要立馬打住,千萬不要因為好奇讓他繼續說下去。”


冰焰


這個問題非常好,郭廣吉律師說說自己的看法。

一、律師的職責是什麼

我國律師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律師擔任辯護人的,應當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

律師法第三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律師接受委託後,無正當理由的,不得拒絕辯護或者代理。但是,委託事項違法、委託人利用律師提供的服務從事違法活動或者委託人故意隱瞞與案件有關的重要事實的,律師有權拒絕辯護或者代理。

也就是說,律師應該做的是維護委託人的合法權益,在遇到委託事項違法、委託人利用律師從事違法活動的,律師有權拒絕繼續為其提供辯護或繼續為其代理。

二、律師有不洩露當事人隱私的法律義務

律師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規定,律師應當保守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不得洩露當事人的隱私。這是律師的義務。

該條第二款規定,律師對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委託人和其他人不願洩露的情況和信息,應當予以保密。但是,委託人或者其他人準備或者正在實施的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其他嚴重危害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犯罪事實和信息除外。

規定很明確,對於委託人準備實施的或者正在實施的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其他嚴重危害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犯罪事實和信息是不能為其保密的。

請注意:是準備實施的或者正在實施的上述幾種犯罪事實和信息。

所以,律師在執業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委託人有違法犯罪行為(除了上述幾種犯罪行為外),隱瞞不報,不僅不會涉嫌犯罪,而且是法律許可的。

三、律師為犯罪嫌疑人提供辯護的性質

律師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辯護,並非因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無辜的,而是現代法律制度下應有的一種平衡。任何人在面對代表國家權力的公訴人,他總是弱小的。如果沒有律師,控辯平衡的格局就被打破,國家權力就可以為所欲為,我們的權利就會朝不保夕。

這樣說,並不是說,律師有多麼高尚,律師就是一個職業,一種法律制度。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實告訴律師所有的情況,那是基於信任,基於契約。如果律師知道當事人以前的犯罪信息轉而舉報,那等於委託人實質上花錢請來了一個公訴人,這樣的情況下,律師違反的不僅僅是職業道德,也破壞了律師與委託人之間的契約。這種行為破壞的是整個刑事辯護制度存在的基礎,以後誰還敢跟律師說真話,不講真話又怎麼讓律師進行實質性的辯護。

所以法律賦予了律師拒絕辯護的權利,但不能給律師作為公訴人的權利。


郭廣吉律師


這個問題在律師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中是明顯禁止損害當事人利益,洩露當事人隱私的。法律免除了律師舉報和指控當事人的義務。相反如果舉報當事人則會弔銷律師執照。


卓一航24


這個問題不用那麼複雜解釋,其實通俗點說就是:

我們國家講的是無罪推定。也就是當事人即使犯罪了,但是在律師這裡都不算犯罪,就算真的犯罪也是公安機關去找證據。律師不但不能舉報,在心裡還必須認定之前當事人的犯罪並不是犯罪。哪怕是殺人了,第一反應也是正當防衛。貪汙受賄了,也是被人陷害。就是這麼個意思。

律師是為人開脫的,犯罪與否除了法院沒人可以認定是不是犯罪。

即使你說你殺人了,只要法院沒證據沒叛你,你都沒犯罪。所以只要公安機關沒掌握的,律師無需上報

但是你今後準備犯罪了,律師就要上班咯

實際上在古代,親人窩藏親屬罪犯不犯法,還被提倡。大義滅親是被人鄙視的


初冬拾暖249205846


首先糾正一個用詞錯誤律師是訴訟代理人,當事人是被代理人。

至於什麼叫真的違法了,不知所以然。律師代理不是說當事人都是無辜的。律師代理是一項法律服務,和當事人是否違法無關。

律師“發現”被代理人違法。應當如實說明,不得為其隱瞞。這是律師的職業義務所在。

不過外人很難證明律師“發現了”被代理人的其他違法行為。

所以律師不說也是有道理的。不能你發現了,別人就一定要發現。你發現了是因為你太聰明瞭。

別人沒發現,那是智慧。


天明遙遙山海關


律師是以最大限度保護委託人的利益為本,即便隱瞞了委託人的違法行為也不算違法。

在實踐中,還沒有律師舉報他的委託人違法犯罪的,如果律師侵害了代理人的利益,實際上是一種違約。


明珠清揚


開宗明義,不好說!需要針對具體案件具體分析。

如果只是『知情不報』,原則上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任何人都是如此

代理對象犯了法,律師明確知曉此事,但沒有主動向公安機關報告。原則上,他不需要為此承擔法律責任。同理,你朋友犯了罪,你知道此事,但沒有主動檢舉,你也不需要為此承擔法律責任。

依現行法律,只有『窩藏』和『包庇』才構成犯罪。刑法第三百一十條規定:

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從上述條文可以看出,在明知道對方犯罪的情況下,還採取實質行動,為其逃脫法律制裁提供協助,這才構成犯罪。


月下沒有花


律師!在代理訴訟期間,發現當事人確有犯罪的事實。你作為他的代理律師,有責任和義務敦促你的當事人,向公安機關自首,並清楚的告訴他,如果你不去自首,我將在解除委託代理協議後,以一個公民的身份,向公安機關舉報。律師在委託代理協議未解除前,必須守口如瓶。律師的責任和義務!要求我們每一個律師,不能為了利益,而出賣自己的靈魂!忘記了自己應有的,為維護社會公義的法律精神!


嗨嗨希


真正的律師,只以法律條文為依據,並沒有善惡立場,只要給錢,壞的可以說成好的,善的可以說成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