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對「網際網路+」一個目標,三個角色,五個領域,七種工具

馬化騰對“互聯網+”一個目標,三個角色,五個領域,七種工具

從數字經濟到數字中國,互聯網+對經濟民生的影響越來越大。

今天上午,騰訊在重慶舉辦的第四次互聯網+數字經濟峰會上,馬化騰強調騰訊在數字化進程中的定位是有所為、有所不為,騰訊並非要進入各行各業取而代之,而是要做好助手。

具體而言是,騰訊扮演的角色是一個目標、三個角色、五個領域和七種工具。

一個目標是指發展互聯網+要做減法才能更好地賦能。三個角色分別是做連接、工具和開發生態平臺。五個領域指民生政務、生活消費、生產服務、生命健康和生態環保,騰訊希望助力“五生”的數字化轉型升級。

其中,馬化騰提到最近騰訊著重佈局的智慧零售,就是在做零售業的數字化助手。從此前打通微信支付環節,到“智慧零售解決方案”,就是要實現線上線下貨物銷售體系打通、粉絲一體化運營、廣告與營銷的閉環。

他還透露,騰訊與步步高合作打造的智慧門店將很快落地。

此外,他提到騰訊運用的七種工具包括:公眾號,小程序,移動支付,社交廣告,企業微信,雲計算、大數據與人工智能,以及安全能力等數字化工具。馬化騰說,這七種工具也可以叫七種武器,對企業攻克數字堡壘來說,是最好的武器。

下面為馬化騰演講全文,有刪節:

今天是我們第四次的互聯網+峰會,這次的規模是四屆以來規模最大的。

2015年中央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互聯網+”,去年又提了“數字經濟”,今年更是提出“數字中國”,可以說數字化進程每年都在向前邁步。按照我的理解,“互聯網+”是手段,數字經濟是結果,數字中國和網絡強國是目標,它們是一脈相承的。

這個過程也可以說是“一縱”、“一橫”和“一新”來理解。“一縱”,就是“互聯網+”與各個垂直行業不斷深化融合,發展了數字經濟。“一橫”,就是數字化進程從經濟領域向社會各個領域迅速擴展,包括政務、民生等,從而推進了數字中國的建設。“一新”,是指一縱一橫交匯融合帶來的創新,它推動著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增長的轉變,最終實現從大國走向強國的目標。

在中國數字化進程中,騰訊應該希望扮演什麼角色、發揮什麼作用、實現什麼目標?我在這裡嘗試用“一三五七”這幾個數字來展開,那就是:一個目標,三個角色,五個領域,七種工具。

“一個目標”:過去幾年,在推進“互聯網+”的過程中, 騰訊也在不斷地思考自己的定位,我們希望有所為,也有所不為。如果我們要做互聯網+,要+別人或者是讓別人+我們,首先我們要先做減法,首先要互聯網-才能+上別人。

今天我們的目標更加清晰了:我們不是要進入各行各業,取而代之;而是要成為各行各業的“數字化助手”,憑藉我們多年積累的技術與能力,助力各行各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我們的目標是做好助手。

“三個角色”: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要專注做三件事:連接、工具和生態。因此,騰訊需要扮演好三個角色。

第一個是連接器:我們希望為各行各業進入“數字世界”提供接口,也就是API,最好、最豐富的接口;第二個是工具箱,我們希望為各行各業提供最完備的“數字工具箱”,也叫SDK;第三個是生態共建者,我們希望以開放、協作的理念,提供新型基礎設施,與各行各業合作伙伴一起共建數字生態共同體,激發每個參與者進行數字創新。

接下來,我想談談“五個領域”。過去兩年,我們看到數字中國已經在五個領域擴展和推進:民生政務、生活消費、生產服務、生命健康和生態環保。騰訊希望助力“五生”的數字化轉型升級,我們已經做了很多項目。

比如互聯網+稅務,也即民生政務。過去幾年來我們通過“互聯網+政務民生”、城市服務的探索,正在幫助政府部門逐漸將政務大廳搬到網上,各種繳費、出入境、交通、稅務等手續的辦理正變得越來越便利,很多時候老百姓辦事“只進一扇門”,甚至不用進門,直接在網上完成辦理。包括我們正在探索電子證件在微信裡的運用,以後我們也許就不用每天把身份證、駕駛證等一大堆證件隨時裝在身上了。當然,這些便利的背後,其實需要政府部門和我們做大量的工作。比如重慶國稅這個“電子稅務局”整合了十多個涉稅事項,實現“一站式”辦理,可以節約老百姓90%的辦稅時間。這後面運用了微信公眾號,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能力。

所以,未來的趨勢就是各地的政府紛紛開啟數字化的時間表。比如說我們在廣東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項目叫“數字廣東”,這也是今年廣東的“一號工程”。目標是希望打通“數據一盤棋”,而且結合今年的政府機構改革,希望再造整個流程能夠簡化,對市民、老百姓、企業的政府服務的整個流程和效率。

第二個跟大家分享的案例是交通、教育、旅遊“一碼通”,也即是生活消費。去年底我在重慶的長江索道已經體驗了用乘車碼來搭建索道。到今年,我們已經在重慶、廣州、三亞、鄭州、合肥、呼和浩特等近50個城市推出,只需要打開手機微信的二維碼掃一下,就可以乘車。乘車碼實現了0.2秒的響應速度,脫網情況下也可以掃,“先乘車,後付費”。未來我們還想把乘車碼做成“車票”的樣子,而且還將增加像郵票一樣的社交性的玩法。另外,如果乘車人身份能夠得到很好的識別,未來也許可以用於探索緩解安檢的壓力。同時乘車人的身份是可以得到實名的認證,對城市的管理包括安檢的壓力減緩也是非常有好處的。

同樣在教育領域,我們在高校也在推動數字校園這樣一個解決方案。比如說學生在學校裡用手機二維碼可以解決宿舍門禁、上課簽到、圖書館過閘機、食堂消費等這些場景。現在我們在北京大學等數十個高校已經通過“校園碼”來實現了這樣的想法。

在旅遊方面,上個月我們和雲南省政府發佈了“一部手機遊雲南”的項目。以後大家拿著一部手機,打開APP、小程序或公眾號,就可以在雲南輕鬆的旅遊。

第三個案例是智慧零售,也即生活消費。很多合作伙伴注意到騰訊在零售領域的佈局,我最近也多次強調過,我們不是自己要做零售,而是希望成為零售業的“數字化助手”。從前幾年打通微信支付環節,到目前的“智慧零售解決方案”,實現了線上線下貨物銷售體系打通、粉絲一體化運營、廣告與營銷的閉環。例如,最大零售超市沃爾瑪開始觸電,很多門店用微信小程序可以完成“掃碼付”,不需要人工結賬。還有永輝超市通過微信小程序可以直接打開線上店鋪,在家完成訂單,30分鐘送達。

再比如,去年底,我們和百麗合作開發了智慧門店的升級方案。比如,我們部署了人臉攝像頭等傳感設備,客流數量、店鋪的熱點區域在哪裡、顧客逛店的怎麼走,全憑數據。比如,店長可以實時查看每個店員陪同的顧客數量、時間和陪同轉化率,有針對性給員工進行專業指導。

今後,商家還可以通過對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分析,優化店鋪選址、貨架陳列,同時LBS廣告引流、公眾號推送內容、小程序商品及優惠券,也可以實現千人千面。近期,騰訊和步步高合作打造的智慧門店也將落地,大家可以關注步步高這次在峰會帶來的精彩案例。未來,相信消費營銷環節的數字化,對生產設計環節會帶來越來越大的影響。這對於工業互聯網和智能製造的發展有深遠的意義。

第四個案例是智慧醫療,也即是生命健康。我們在醫療領域也做了很多探索。前幾年大家普遍感覺去醫院掛號、繳費需要排隊,我們現在與醫院攜手,從掛號、支付環節入手,用微信解決患者就診全流程,節省大家時間。

去年,我們將數字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推進到了診療環節。騰訊推出了基於人工智能的醫學產品“騰訊覓影”,利用AI醫學影像技術助力診療環節,覆蓋食管癌、肺結節、糖尿病眼底病變等多病種篩查。目前,騰訊覓影已經落地100多家三甲醫院,幫助醫生提升診斷效率和準確率。目前“騰訊覓影”在重慶多家三甲醫院已經落地。

第五個是互聯網+農業,也就是生產服務。總的來說,利用企業微信技術,助力企業在提高效率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

最後我想談七種工具,簡單介紹一下數字化工具箱裡面有哪些東西。七種工具,也可以叫七種武器,對企業攻克數字堡壘來說,是最好的武器。我會從表到裡、從前端到後臺,按順序給大家介紹。

第一公眾號。微信的公眾號平臺,最早2012年開始上線,當時我們有個口號,讓“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我們希望以“去中心化”的方式,讓每一個商家和機構都能直接跟自己的終端消費者建立聯繫,擁有自己的粉絲和流量。目前,我們公眾號體系已經成為各個企業和公共服務機構與用戶溝通的重要渠道。

第二小程序。小程序發展了一年多,越來越完善了。它拓展了公眾號達不到的一些功能,可以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數字化利器,尤其目前智慧零售的很多應用都跟小程序關係密切。小程序上線一年來,已經有58萬個小程序,覆蓋了100萬開發者。,可以說小程序已經成為中國編程者非常熱門的編程環境和語言環境,這就是中國IT行業讓人自豪的一個成果。

第三移動支付。剛才楊教授講到,移動支付成為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移動支付非常普及,很早的時候,我們就力推用二維碼掃碼,這個技術看起來不是很高級,但是實際上是最實用的。通過手機攝像頭來掃碼,我們在2012年就斷定,這將成為線上線下連接的重要橋樑。所以,在微信裡,大家加好友時,我們有意識地讓用戶掃二維碼來加,所以你們想到二維碼掃碼,就立刻想用微信右上角掃一掃,這個場景是深入人心的。

第四社交廣告。過去,大部分的品牌商家都是用傳統的方式做營銷,遞推、發傳單、投放傳統的戶外報告等等,這個效率不高,很多錢都浪費掉了。未來,我們希望用數字化的方式打通線上線下,進行一體化的營銷。我們社交廣告的效果也越來越得到大家的認可,所以目前我們開始將朋友圈、公眾號和小程序的廣告互相打通,環環相扣。包括在智慧零售這些案例裡面,我們已經開始嘗試如何利用社交廣告帶來互動,看如何產生價值。這一塊是新事物,我們也在摸索,也希望和在座的合作伙伴一起加速它。

第五企業微信。微信和QQ都在開發企業級的運用,目前我們正在內測,讓企業微信和大家正在用的公開微信互聯互通。這個難度還是比較大的,比如說零售售貨員,或者是你的同事,你跟客戶溝通是用自己個人的微信來建立關係鏈。但是員工離開之後,那企業所有顧客關係網絡就給帶走了,而且很多信息是流傳不下來。現在可以通過互聯互通打通,可以把它的效率大大提升,而且非常方便。

第六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

我就不詳細展開。我也曾經說過,未來各行各業其實就是在雲端用人工智能處理大數據。

第七安全能力。企業和政府進行數字化轉型,經常問的問題是安不安全。以前網絡上,大家雖然孤立,但是感覺不互聯互通,還是安全的。但是,要用到數據,大家擔心上了雲、上了網之後,這個數據如何保證安全——這個也是騰訊特別重視的,我們內部有7個安全實驗室,在不同的領域做了很多研究。比如上海的安全實驗室就發現了特斯拉系統的多個漏洞,幫助特斯拉解決了很多安全隱患,特別是汽車、車聯網方面,這個安全隱患更加重要,因為它關係到我們的出行、生命安全。所以,安全永遠是騰訊的生命線。

中國的實體經濟和公共服務機構,正在成為數字化進程中的主角。騰訊希望做好連接器,和做零配件。我們為大家提供最有效的數字接口和最完備的數字工具箱,成為你們最好的數字化助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