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衛子夫是怎樣的人?

小不溫柔


衛子夫是漢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她的弟弟是為大漢立下了赫赫戰功的大將軍衛青,而且他還為漢武帝生了第一個兒子劉據,劉據在出生後不久就被漢武帝立為了太子。

漢武帝的第一任皇后是陳阿嬌,他們兩個是表兄妹間的關係,因為陳阿嬌的蠻橫不講理,最終,導致了漢武帝對陳阿嬌的不滿。

正是在這個時候衛子夫走入了漢武帝的眼簾。

衛子夫的出身不好,他本是漢武帝姐姐平陽公主家的家奴,因為一次機緣巧合,漢武帝經過姐姐家,打算去歇歇腳。

這時候平陽公主為了巴結弟弟,就把自己多日豢養的美女給叫了出來,這些美人既會唱歌,也會跳舞,可以說每一個都是美女加才女。

但是,漢武帝似乎對這些女人並不感興趣,他倒是對一旁伺候這些才女的女婢比較感興趣。

沒錯,這個女婢就是衛子夫。

衛子夫雖說是女婢,但是,因為經常伺候那些小姐姐跳舞,他也慢慢的學會了,而且跳的還不錯。

漢武帝想讓他去表演下才藝,誰知衛子夫一點都不怯場,上去就表演了一段,漢武帝看了很喜歡,他就趁著自己去換衣服的時候,平陽公主就把衛子夫送給了漢武帝,漢武帝在他姐姐家就把衛子夫給臨幸了。

到了臨走的時候,平陽公主還把衛子夫送給了漢武帝,並且在衛子夫上車的時候,平陽公主叮囑他,苟富貴,勿相忘。若是你以後發到了,一定不要忘記我呀。

衛子夫就這樣跟著漢武帝到了宮中,來到宮中之後,衛子夫不但沒有得到漢武帝的寵幸,更是連見漢武帝的機會都沒有了。

這段對於衛子夫來說暗無天日時間,竟然長達一年之久。

到了漢武帝清理宮中不喜歡宮女的時候,才在此見到衛子夫。見到衛子夫之後,漢武帝才知道自己真是糊塗呀,竟然冷落了一個美人。

自此之後,衛子夫終於有了出頭之日,他得到了漢武帝的寵幸,並且他的兄弟姐妹也被漢武帝提拔到了朝中當官,大將軍衛青就是受益人之一。

衛子夫得勢了,但是,他一直都是很低調的一個人,做事謹小慎微,甚至在漢武帝面前連大氣都不敢多踹,這樣的小女人,肯定是深受漢武帝喜愛的。

漢武帝寵幸衛子夫長達十幾年之久,期間衛子夫為漢武帝生了一男三女。

但是,衛子夫終究會有老去的那一天,等到他的顏值極具下降的時候,漢武帝就不喜歡他了,這時候的衛子夫也沒有抱怨,他是選擇了忍受。

但是,有些時候,有些事是不好把控的。不是說你不找事,事就不找你,尤其是在那個爾虞我詐的皇宮之中。

到了漢武帝的晚年,衛子夫被小人江充算計了。這也就是漢武帝朝鼎鼎大名的巫蠱之難。就是這個事件,導致了太子劉據和漢武帝之間父子反目的結果,漢武帝在不知詳情的情況下,把兒子劉據給逼死了。

這時候的衛子夫其實是很想把事情的經過告訴漢武帝的。

可惜的是,這時候的他已經見不到漢武帝了。因為討厭太子,所以,連他也一起討厭了。

衛子夫絕了,在見到兒子自殺之後,他也選擇了結束自己的命運。

衛子夫作為皇后是幸運的,因為他得到了皇帝的寵幸,更是貴為國母,女人能活成這樣,可以說真的沒有什麼遺憾了。

但是,同時也不要忘記衛子夫是不幸的,因為他見證了人世間最悲慘的一幕,兒子和丈夫在戰場上兵戎相見。最終導致兒子自殺,丈夫遠離自己。


史學達人


衛子夫是漢武帝劉徹的第二任皇后,在皇后位置坐了38年。

衛子夫家境貧寒,自小就被家人送到平陽公主府(漢武帝的姐姐)教習歌舞,成為平陽公主家謳者,即歌女。建元二年(前139年)14歲的衛子夫進宮,建元三年(前138年)被封為夫人,元朔元年(前128年)被封為皇后,當時她只有26歲,由此開始在皇后這個位子上一坐就是38年,即使在後來李夫人得寵時,漢武帝也沒有動過廢后的心思,後來在她含冤自殺之後,漢武帝也沒有再立皇后。

衛子夫從女奴成為皇后,陪伴了漢武大帝38年。在這38年中,漢武帝完成了他一生中幾乎所有的偉業,為後人稱頌。衛子夫在皇后位子上的這三十八年中,將後宮管理的井井有條,史書記載中的漢宮不復有妒婦嬌女,更無因妃嬪相嫉引發的惡劣事件。衛子夫的良好品行不僅獲得了漢武帝的全面信任,也在《外戚世家》所記載的四朝十餘名后妃中,贏得了太史令司馬遷唯一的讚美。

衛子夫雖然沒有輔佐君王之功,卻有賢內助之名,她在漢武帝29歲時,為漢武帝生下了第一個兒子,延續了漢室血脈,她總共為漢武帝育下一男三女。在太子劉據死後,昭帝無嗣,帝位繼承人輾轉重歸衛子夫後代,她的曾孫劉詢不負先人,“功光祖宗,業垂後嗣”,為大漢開創“孝宣中興”的嶄新時代。

更重要的是衛子夫不僅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影響了整個國家的命運。正是衛子夫的出現,才將衛青、霍去病、霍光等引向歷史舞臺。在武功上衛青霍去病抵禦匈奴內侵 、拓寬漢朝版圖,使人民安居樂業。文治上霍光輔佐八歲幼主 ,“廢昌邑昏亂, 立孝宣中興 ,匡國家,安社稷”。所以衛子夫一生雖從未插手政事,但卻有引賢之功,因她所引出的人才對孝武、孝昭、孝宣三朝做出了巨大貢獻及深遠的影響。得以“長平桓桓,上將之元”、“封狼居山,列郡祁連”、“雖周公、阿衡,何以加此!”的高度認可與讚揚。但是即使她的弟弟衛青和外甥霍去病位極人臣,卻找不到衛氏一族干預朝政的負面新聞(應該是舊聞),所以司馬遷評價衛子夫是“嘉夫德若斯” 。

更值得人們稱讚的是,在巫蠱之亂中,衛子夫勇敢地選擇相信兒子,堅定支持了太子,甚至為了明志,不惜捨去生命自殺身亡。從中也讓我們看到這個柔弱女子內心的堅毅。

終於,衛子夫的曾孫劉詢登基後為她恢復了名譽和地位,重新奉牌位入宗廟,稱“孝武衛皇后”,與劉徹的宗位一起接受劉姓子孫的膜拜,同時置皇后陵園以皇后禮重新安葬。最值得一提的漢宣帝為她追縊號“思”,衛子夫又被稱為衛思後,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縊號的皇后,也是品行被高度認可與讚揚的一代賢后。


文蹤旅跡


衛子夫原是出身低微,是平陽公主府的歌女。後被漢武帝臨幸,帶入宮後,開始不受重視,卻以後從新得到寵幸。

而他的弟弟衛青和後來的霍去病也都被漢武帝重用,雖然說衛青是外戚,有裙帶關係,但是不能否認衛青的確有自己的才能,不然也不會為大漢立下赫赫戰功。這也說明漢武帝用人不分貴賤。

後來衛子夫做上皇后,兒子為太子,弟弟為大將軍,可謂是滿門榮貴,在衛青沒死之前,皇后後來雖然色老愛弛,但她的地位和太子的地位卻沒有動搖。別人也不敢攻擊太子。或許因為衛青的權威,也或許是衛青的人格魅力。

後來衛青死後,將近十年裡,衛青的威望也漸漸的被人淡望,衛子夫失去一個很大的支持靠山,就出現不少人開始攻擊太子。

於是就是出現了巫蠱事件,太子被逼無奈殺死江充,自己卻沒謀反,後來也被殺,皇后衛子夫以身為皇后,太子是自己兒子,感覺自己不能不自己辯白,於是就自殺以表示清白。



幸運的是太子劉據的孫子卻逃過此難,後來在漢昭帝劉弗陵和廢帝劉賀之後,登基為帝,為漢宣帝。也追封衛子夫,給衛子夫諡號。

在之前皇后的諡號都是跟用皇帝的,比如,孝文帝,孝文皇后,孝景帝,孝景皇后,而衛子夫卻單獨有一個諡號,所以衛子夫也成為第一個用自己諡號的皇后。


中孚鑑


衛子夫和她的弟弟衛青,二人可以說相輔相成,衛青因為姐姐而有了建功立業的機會,而姐姐的地位也因為衛青的出色表現而得以穩固。衛氏姐弟的突出特點就是堅毅能忍、沉默寡言,他們不是誇誇其談的能言善辯之士,卻是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得力之人。

一個恩人

衛子夫是在平陽公主門下的一個婢女,後來有幸得到了漢武帝劉徹的寵幸入宮,在開始的時候,她並沒有顯山露水。衛子夫乃至整個衛氏家族的發跡,都要感謝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平陽公主,也是後來衛青的妻子。作為漢武帝劉徹的姐姐,他在衛子夫進宮和衛青入仕的問題上,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持家有道

史書上對衛子夫的描寫並不多,但是通過她的弟弟衛青和他的兒子劉據,我們就可以看出一點端倪。她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隱忍,對於漢武帝劉徹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她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但從來不多嘴多舌,也不干預朝政,只是默默做好自己的本分。即使面對誤解和抱怨的時候,他也選擇隱忍不發,用一個女人的堅守和剋制來幫助漢武帝劉徹,度過他最困難的時期。



教子有方

劉據的性格和他的父親漢武帝劉徹大相徑庭,漢武帝是一代雄雄主,而劉據則是溫文爾雅的謙謙君子。既然不是跟漢武帝學的,那是誰在影響他呢?除了他的舅舅大將軍衛青之外,就只有他的母親衛子夫了。這裡我突然想到始皇帝嬴政和他的大公子扶蘇,和漢武帝劉徹與太子劉據何其相似。


修身有心

即使後來衛子夫被封為皇后之後,她也一直保持著自己獨有的特點,用一顆平常心看待是非功過。衛氏家族的人都衝在了北伐匈奴的最前線,沒有一個是靠諂媚而獲得高位的,個個都是國家的棟樑之材。

謀國有術

漢武帝每每出巡之時,除了後宮之事外,連少府的事情也會委託給衛子夫處理。他回來的時候,衛子夫都會將處理問題的情況向他彙報,有時漢武帝劉徹則直接免去了這一環節,足以證明在他心目之中,衛子夫儘管年老色衰,但卻是他最可信任的人,甚至成為了他處理國家大事的重要助手。



賢后之名

在我看來,衛子夫少了呂雉的狠辣,多了一份理解和包容,理解漢武帝劉徹的不容易,包容他人的失誤和不完美,隨最後因“巫蠱之禍”自殺而亡,到不愧為一代賢后之名。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我認為歷史上的衛子夫是一位美貌與才華並存的女子。首先在大漢的後宮之中沒有一定的容貌,她衛子夫如何能夠成為漢武帝的皇后。同時也是有才華的女子,在後宮的爭寵之中沒有一點才華是不能夠留住君王的心。同時用現代的話說衛子夫也是一位女強人的類型。正是這些衛式一族的權勢才讓漢武帝感到忌憚。衛子夫也是有女性溫柔體貼的一面的。正是這樣的一個衛子夫,才讓漢武帝對她疼愛有加。也讓人們記住了她!


小桓榮


衛子夫出身卑微,原來只是一個歌女,後來躋身於一朝皇后之列,成為虎威皇帝漢武帝劉徹的第二位皇后。衛子夫的經歷不僅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同時也改變了自己一家人的命運,其弟衛青、外甥霍去病都是漢代歷史上著名的抗擊匈奴的英雄。

在衛子夫為皇后的38年中,是比擬安份守己的,更不足為奇的是她沒有政治野心以及參與漢朝的政治妥協之中。所以漢武帝死後,她的聲譽還是失掉了恢復。

另外,應該指出的是,子夫的入宮,使她的弟弟衛青,外甥霍去病失掉了發揮才幹的時機,也使漢武王朝多了兩名能征善戰的將軍,在當前西漢還擊匈奴的和平中博得了自動位置。從客觀上講,子夫對漢朝是有功績的。固然,漢武帝對衛氏一門的寵幸有過火之處,但總的來說,衛氏一門對漢朝的穩固是做出過奉獻的,因而,子夫的影響也是不能抹殺的。


歷史百家


衛子夫算是很有能力,也比較有決斷力的。

能夠將陳阿嬌拉下馬來自己當皇后,除了弟弟衛青的助力,自身能力不會差。尤其有太子劉據作為支撐後形成皇后,太子,衛氏三架馬車的態勢,幾乎就要順理成章成為母儀天下的太后,開創衛氏傳奇。

說決斷力,太子劉據馳語通告,衛子夫就敢用皇后印召集武士,射卒,奴役武裝,公然支持太子反叛,毫無遲疑之色。果絕啊。


四川達州


出身低微變鳳凰

衛子夫作為一代英明帝王漢武帝的皇后,在歷史上的地位也是很重要。不過她身世卻比較低微,年少時便被送到平陽侯府學習歌舞,只是一個歌女。然後幸運卻恰巧降臨在她頭上。前139年,18歲的天子劉徹在祭祖途中順路去看望平陽公主,在小憩平陽侯府時,一眼看中了歌女衛子夫,“謳者進,帝獨說子夫”。武帝起身更衣,“子夫侍尚衣軒中,得幸。”於是便進入了宮中。然而進宮後一年多時間裡再沒得到寵幸,恰巧宮中釋放年邁體弱等無用宮人出宮,智慧的她溫婉地哭著請求武帝放她出宮回家,於是又再次被臨幸,因此而懷孕,從此得到的寵愛一天勝一天。

低調賢惠的皇后

衛子夫“尊寵日隆”,先後為漢武帝生下三女一男,“母以子貴”,其尊貴地位便越發鞏固,在誕下皇長子劉據後不久被封為了皇后。雖貴為皇后,她卻依然保持平常心態,將後宮管理得井井有條,沒有發生妃嬪相嫉妒而產生的惡劣事件。此外,她的家族(弟弟衛青、外甥霍去病)也是不負厚望,完全沒有外戚因裙帶之寵而盛氣凌人、恃寵而驕的樣子。衛青、霍去病在驅逐北方匈奴方面立下汗馬功勞。

巫蠱身死、名留青史

漢武帝年邁後開始相信巫蠱之事,而劉據被江充陷害,在他的宮裡被發現木人偶之後,衛子夫勇敢地為劉據求情辯解,最後以死明志,自殺身亡。身雖死,但她的貢獻卻永遠被世人銘記。她為漢武帝育下一男三女,又延續漢室之功,良好品行也讓她成為漢武帝的賢內助。她的親戚衛青、霍去病、霍光的發跡也都離不開她,雖無推舉之賢,卻有引賢之功。司馬遷也稱讚道“嘉夫德若斯”,即衛子夫良淑嫻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