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民間傳說之神農遣莜麥下凡的故事

身居壩上的人們對莜麵再熟悉不過了。莜麵是家常便飯,俗話說:“口外三件寶---莜麵、山藥、大皮襖”,還有“三十里莜麵四十里糕,十里的蕎麥餓斷腰”的民間說法。莜麥是一種成熟期短、耐寒、耐鹽鹼的作物,莜麵屬於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含有大量鐵、鈣、磷等微量元素,成為很多人喜愛的特色食品。那麼,莜麥是如何到壩上安家落戶的呢,這裡有一個傳說。

過去,壩上地區人煙稀少,牲畜成群,水草豐茂,到處是一派“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起初,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以畜牧為生,不懂得種地,也沒有糧食,每餐吃的五穀雜糧,都要到壩下去交易,路途遙遠,交通不便,老百姓受了許多苦。於是,就有人向神農氏祈禱,希望他能派一些農作物到壩上,免去人們跋山涉水之苦,神農氏聽了很感動,對生活在這裡的老百姓產生了深深的同情。

張家口民間傳說之神農遣莜麥下凡的故事

神農氏把五穀雜糧眾神仙召集起來,對他們說:“在人間,有一個地方叫‘壩上’,那裡非常寒冷,到了冬天,經常是寒風呼嘯,大雪紛飛,交通阻斷,百姓常常斷糧,為使百姓不忍飢挨餓,你們誰願意去那裡安家落戶,賙濟百姓呢?”

稻子首先發話了:“聽說那個地方既乾旱又寒冷,去那兒渴不死也得凍死,我適合生長在溫暖的水鄉,我去恐怕是不行吧!”說著彎腰向後退了幾步。站在一旁的穀子低著頭說:“我本來是想去賙濟百姓的,只是聽說那個地方還經常颳大風,你們看我嬌小的身軀,纖細的腰,面黃肌瘦,要是在成熟季節來一陣大風,百姓就會顆粒無收。”接著,高粱也漲紅著臉說:“我雖然長得高大,身體也挺結實,也比較耐旱,但我怕冷…………”

一陣沉默之後,莜麥勇敢地站了出來,自告奮勇地說:“我願意去那裡試一試!”說著挺了挺腰桿,環視了一下他的四周,希望能夠得到其他同胞的響應,可惜沒有人吭聲。這時,神農氏讚許地點了點頭,其餘的五穀雜糧都向莜麥投去了欽佩的目光。

張家口民間傳說之神農遣莜麥下凡的故事

當時,正值春分之後,立夏之前,壩上還下著大雪,莜麥無法前行,神農氏急壞了,直流汗。於是跑到玉帝那兒去稟報。玉帝捋了捋鬍子說:“此事不難,蟠桃園新釀了一種好酒,一口入肚,百年暖身,你帶一缸去,給他喝了,他就不會被凍壞了”。神農氏用這種酒為莜麥餞行,莜麥接過仙酒,端起碗來喝了個精光,喝完立即下凡來到了人間。

他首先到達的地方是康巴諾爾草原,開始在這片土地紮根生長。經過長途跋涉後,雖然他身子暖和了,但耳朵卻凍得生疼,得時不時用手捂捂凍得發木的耳朵。到了秋天,由於他有凍傷,這一年基本沒有收成。

又是一個春播季節,神農氏還掛念著壩上的百姓,掛牽著莜麥,他來到康巴諾爾大地,見到了莜麥,看到他凍得發紅的耳朵,心中百感交集,於是,用羊毛織了一副耳套戴在他的耳朵上。這一年秋收的時候,莜麥粒粒飽滿,老百姓喜笑顏開。從那以後,壩上人吃上了莜麵,有了自己的特色主食,莜麵也成為壩上的“三寶”之一。

現在,莜麥顆粒的周邊還長著細細的小絨毛,據說,那就是當年神農氏賜予莜麥的耳套。至今,壩上人種莜麥仍用酒來拌種,收莜麥時用毛巾圍住脖子,提防莜麥毛子順著衣領鑽進肉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