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林徽因和張愛玲都不喜歡冰心?

王登科45502222


冰心


為什麼林徽因和張愛玲都不喜歡冰心?我看已經有答主從文學角度非常精彩的評價了冰心、林徽因、張愛玲三人的文學成就,我這裡就從歷史角度簡單分析一下冰心、林徽因、張愛玲三人的恩怨情仇(其實也沒什麼怨,沒什麼仇)。


有一句老話說的好,人可以背叛自己的階級,但是沒辦法背叛自己的出身。意思是一個人的成長環境對於一個人性格、思想的影響非常大的。


比如號稱美國鼓吹自由主義、個人主義第一人安·蘭德女士,她是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的精神導師,一輩子鼓吹自由主義、個人主義,有強烈的反蘇聯情緒;因為她是一個出生在蘇聯的猶太人,很大了才離開蘇聯去到美國。


但是,安·蘭德在處理自己崇拜者小圈子時,她的辦法和手腕像極了斯大林同志,曾經有研究者吐槽,說安·蘭德把自己這個小組織搞得和“沙俄宮廷”一樣,充滿了陰謀詭計。為什麼一個主張自由主義的人會這樣?不是因為她對自由主義不真誠,而是她從小生活環境使得她習慣用蘇聯那一套辦法來對待自己身邊的人。冰心也同樣如此。


冰心,本名謝婉瑩,從史料上看,謝家不是什麼世家大族,她的曾祖父是一個失地農民,因為饑荒逃荒到福州,以做裁縫為生;她的祖父謝鑾恩經過她曾祖父悉心培養,終於考中了舉人,成為謝家第一個“讀書人”。


但是謝鑾恩並沒有繼續考科舉(也許是一直沒考上),一直在福州教書,他的學生裡就有後來著名的海軍將領薩鎮冰。就這一點說,可以說謝家發跡很晚,在冰心祖父時代家裡才算完成“脫貧”,成為當地士紳。


不過,從她父親謝葆璋16歲就跟隨嚴復去天津水師學堂就讀這件事看,謝家家境似乎也並不是太好,不然不可能這麼著急安排自己第三個兒子“從軍”;要知道在1881年的時候,去當海軍軍官對於一個士紳家庭子弟來說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就連水師學堂總辦嚴復也根本無心認真管理水師學堂,他也在不停的參加科舉,希望能中一個進士。


所以,如果謝家當時已經是“望族”,那麼,沒有理由讓一個16歲的孩子去“從軍”的,結合謝葆璋兩個哥哥後來一直從事教育事業來看,我們可以推斷出,謝家當時家境並不是特別好,至少負擔不起三個孩子脫產學習考科舉;因此,謝鑾恩才把自己的三兒子推薦給嚴復,讓嚴復在北方給他“謀”前程。


林徽因


所以從這幾點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比較靠譜的結論:冰心家族真正“崛起”其實是在她父親謝葆璋擔任北洋海軍軍官期間,北洋水師軍官怎麼“撈錢”我這裡就不詳細說了,總而言之,謝葆璋在北洋海軍擔任軍官期間收入肯定是很不錯的,這也是謝家後來能買得起林家大宅的原因。


可以看出來,冰心家族至少在冰心父親謝葆璋這一代,還屬於典型的“小有資產”的普通中產階級家庭,小共同體(同鄉)的保護或約束對他們的安全和升遷至關緊要。甲午之戰後,冰心父親之所以能繼續在清朝做官,完全得力於自己老鄉薩鎮冰;這種家庭的孩子價值觀往往是偏向保守和威權主義,有時候會顯得比較市儈。


小共同體“有用”與功利的現實主義共同構建了冰心思想的底色。


林徽因家世和冰心完全不同,林家在福建算得上是“名門望族”,儘管林家在她祖父那一輩已經沒落了,但是她祖父考上進士(康有為同年)完全算得上是“重振家聲”。


而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比冰心父親小10歲,但是林長民在1897年21歲已經考中了秀才,他沒有選擇科舉,而是一心想留洋,林徽因的祖父還專門給他請了加拿大和日本的家庭教師教他,1906年,林長民赴日留學。而林長民在日本留學期間,由於家裡很有錢“家本素封,交際所需,不匱於用”,本人也比較會做人,是留日學生中的明星人物。


其實從林長民和謝葆璋兩個人經歷對比就能看出來,謝葆璋就屬於中產家庭孩子,老老實實考了一個985,學了一個計算機專業,畢業後又老老實實在硅谷或者北上廣找了一個高薪碼農工作。


而林長民則是典型的學霸富家子弟,先在國內讀清北,然後去常春藤留學,回來直接在摩根、高盛這種大投行工作,打交道的都是達官巨賈。


類似於謝葆璋還為自己可以在北上廣深/硅谷買150平公寓而沾沾自喜的時候,林長民已經在洛杉磯買莊園了。


冰心和林徽因相繼出生後,兩家的差距並沒有縮小,雖然冰心的父親一度擔任過北洋政府海軍次長,但是林長民早已經不是這個層級了,人家是可以和段祺瑞、徐世昌、梁啟超談笑風生的人物。而從謝葆璋被免職後,還先後不嫌棄職務落差以及異地任職問題,擔任過海道測量局局長、全國海岸巡防處處長也能看得出謝葆璋還是很在乎職務(錢)的,而1927年以後還在海軍部做顧問領乾薪也能看出相比林家,謝家確實有層次上的差距。


可以說謝家是一箇中產階級頂層,勉強夠到上流社會外圍的家庭,他們一方面要維持上流社會家庭的體面,但是另一方面又必須要精於算計,因為稍有不慎,就會讓家庭掉入破產的泥潭。


冰心就出生在這樣的家庭。因此她的一生也就像她的家庭,一方面她要緊貼時代,時刻要表現自己進步、左翼的一面,另一方面則要小心翼翼的算計,不讓自己的十指真沾上陽春水。


當文學才女成為風尚的時候,她會通過自己在報社擔任編輯的遠房表哥,像今天刷微博一樣在報紙上刷著自己的文章;


當出國留學成為風尚的時候,她又選擇了最時髦的美國去學習英國文學,這使得冰心在文憑含金量上超過了林徽因,畢竟冰心是正牌子英國文學碩士,而林徽因賓大美術專業和哥大舞臺設計專業一看就是千金大小姐出來玩的;


所以冰心才會在抗戰時一面高呼各種進步口號,一面基於“小市民精明”的“巴結”宋美齡,就連發型都模仿宋美齡,甚至公開讚美宋美齡“宋美齡並不是一個政治的符號,一個令人生厭的達官貴婦,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女人,是一個極有中國傳統美德又受西方現代文明薰陶、善於交際的夫人。…夫人是集各種各樣的特點於一身的女人,……她非常民主而且是一位很有正義感的人。她行動敏捷、態度活潑而溫和,尤其是有出色的決斷和勇氣。”


公正來說,在抗戰那麼艱苦的環境下,冰心努力讓自己和自己家庭活的好一些,愉快一點,沒有什麼錯,但是她一面標榜自己是“體面人”,一面又“好漢不吃眼前虧”的這種做派難免會讓林徽因這樣真正的“體面人”看不起。


張愛玲


其實說起來,林徽因也很有心機、也很虛榮,但是林徽因的“心機”只用在情情愛愛這些“小資產階級”看似毫無實用價值的算計上,頂天了也就是讓徐志摩給她發電報、告訴梁思誠自己愛上金嶽霖而已。


有心機不是區分上流社會女性和小資產階級女性的區別,把心機用在什麼地方才是區分上流社會女性和小資產階級女性的標準。


至於張愛玲,那就更不可能喜歡冰心了。張愛玲的一生大家太熟悉了,我就不多說什麼了,我只是想說張愛玲那種家庭背景、那種生長環境和纖細敏感的內心相比林徽因,是更不會喜歡和看得上冰心那種充滿“小資產階級算計”的女性的。


更何況,以張愛玲在文學上的造詣,她看不起誰難道不是理所應當的嗎?別說冰心,就是林徽因,在文字上也沒有資格和張愛玲媲美,

有位答主說的好,張愛玲在文學上是可以不朽的。


蘭臺


林徽因沒有評價過冰心的長相,但是似乎不太喜歡冰心的為人。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抗日戰爭中,大量兵工廠、飛機制造廠、國營廠礦西遷,產品要運出來,生產設備、工人、物資要運進去,運力非常緊張,私營企業因為無法及時西遷,損失慘重。在這個背景下,宋美齡邀請冰心到重慶去為“婦女指導委員會”工作,當時冰心夫婦倆住在昆明郊區,就提出搬家困難,希望幫忙解決的請求。

這件事林徽因很看不慣,在給費正清、費慰梅夫婦的信中說:“朋友‘Ice Heart’卻將飛往重慶去做官,她全家將乘飛機,家當將由一輛靠拉關係弄來的註冊卡車全部運走,而時下成百有真正重要職務的人卻因為汽油受限而不得旅行,她對我們國家一定是太有價值了!很抱歉,告訴你們這麼一條沒勁的消息。”而冰心絲毫沒有考慮運力緊張、汽油受限的現實,連自己睡慣了的席夢思床墊都拉上了。

至於張愛玲,也沒有評價過冰心的長相,她是不認可冰心的才華。她對蘇青評價很高,在給蘇青所作的文章《我看蘇青》裡說:“低估了蘇青的文章的價值,就是低估了現在的文化水準。如果必需把女作者特別分作一欄來評論的話,那麼,把我同冰心、白薇她們來比較,我實在不能引以為榮,只有和蘇青相提並論是我甘心情願的。”這是張愛玲對冰心的評價之一。

1944年3月16日,張愛玲出席上海“女作家聚談會”,回答《雜誌》主編魯風的問題時,說“冰心的清婉往往流於做作”,這是評價之二。兩個評價都不涉及評價,只涉及業務素養。

蘇青在一次對談中也提到冰心,當時在場的幾位女作家提到冰心對她們的創作產生影響,其中一位還當場背誦《致小讀者》,蘇青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從前看冰心的詩和文章,覺得很美麗,後來看到她的照片,原來非常難看,又想到她在作品中時常賣弄她的女性美,就沒有興趣再讀她文章了,真是說也可笑。”

說起來,這也不是對冰心長相的評價。想想也知道蘇青不會評價長相,因為她自己長得就不很好看,張愛玲對她的印象是“一個不愛張揚、性格也溫和一些、為別人考慮得很多的、普通又不普通的女子。”她沒事兒在公共場合評價別人長相干什麼,很容易引火燒身的。而且一個單身母親,出能和出版社談版稅,入能照顧好兩個孩子,蘇青才是現代女性,和男權社會鬥爭慣了,不太可能會在意女同胞的長相。這裡的關鍵詞是“賣弄女性美”,實質上和張愛玲說“冰心的清婉往往流於做作”,是一回事兒,說白了是刻意迎合男性審美眼光。

別的不說,就說說作品中冰心展示出來的一面,和現實中的另一面,究竟有多大差距。作品中大家想必熟悉了,一面歌頌童真童趣,一面歌頌母愛偉大,還時不時要為底層女性歌與呼,好像既是童真少女,是堅強的母親,又是女性的引領者,還兼有古典美,柔軟,敏感,纖弱,一盞小桔燈能開心一晚上,一朵花能多愁善感半天,還時常呼喚愛,“有了愛就有了一切”,這幅樣子,是很容易讓人誤會。

其實,冰心很刻薄,從刻薄中可以看出她男權的價值觀。舉幾個例子,《太太的客廳》 很莫名其妙的,林徽因家搞沙龍,冰心家就沒有沙龍嗎?要知道冰心的先生吳文藻是當時教育界的大牛,交友之廣闊,搞起沙龍來綽綽有餘,當時出現在冰心家的,李濟、瞿同祖、聞一多、梁實秋這些左派知識分子,如今看過去,哪一位不是大家?

我推測冰心寫這麼一篇,有這樣幾個理由,一是同為海歸,她被排除在林徽因等人的海歸交友圈之外,因此非常不爽。這裡面有一個問題,冰心是到了美國之後,因為自己公理會基督徒的身份,免試進入威爾斯利女子學院的,林徽因是自己考進去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畢業時據說拿了優秀畢業生,冰心的成績是“B”等。在當時的海歸圈子裡,只進入文理學院而沒有考進綜合大學的似乎不太受待見,和現在的風氣差不多;二是她的沙龍,不,準確的說是吳文藻的沙龍里,都是學術界的人,文學界的少,不以她為中心,因此她沒辦法像林徽因那樣受人矚目;三是她就是看不慣,沒什麼理由,天性使然。

其實林徽因家也沒有天天搞沙龍啊,文章發表的時候,林徽因就在山西調查古建築,也是在做正經事,冰心的描寫當然有誇大其詞的成分。被林徽因送醋也沒話說。

徐志摩死後,冰心說過這樣一句話:“志摩是蝴蝶,而不是蜜蜂,女人的好處就得不著,女人的壞處就使他犧牲了。”這話就很刻薄了,而且多少有點下流,什麼叫“女人的好處就得不著”?女人的什麼好處?冰心的價值觀非常男權,這也算一個證明。這句話據說直接惹到了梁家的公子,以致於後來只要是冰心擔任榮譽主編的叢書,都休想拿到林徽因作品的版權。

她還故作聰明過那麼兩回,想刻薄別人,結果被別人刻薄了。她老公吳文藻是讀書人,生活能力很差,聽孩子說要“馬”,就去買馬,其實孩子是要薩其馬,類似的事兒有幾件,冰心就寫了首打油詩,“馬/香丁/羽毛紗/樣樣都差/傻姑爺進家/說起真是笑話/教育原來在清華”。

說吳文藻,就說他吧,捎帶上人家的母校幹什麼,還拿給清華校長梅貽琦看,被懟了,梅貽琦說:“冰心女士眼力不佳/書呆子怎配得交際花”。梅貽琦的這兩句話很值得玩味的,大家自己想象去吧。這樣的事情還有幾件,就舉這一件做例子吧。

這幾件事來看,私底下的冰心,和她文章裡的那副清婉的樣子的確不太像,反差還不小,就是這樣。


鍛彰趣義


這可能是個誤會,張愛玲從來沒有說過冰心不好看,說冰心不好看的,是口無遮攔的蘇青,有次活動上,蘇青毫不客氣地說:我從前看冰心的詩和文章,覺得很美麗,後來看到她的照片,原來非常難看,又想到她在作品中時常賣弄她的女性美,就沒有興趣再讀她文章了,真是說也可笑。

相對而言,張愛玲說的更加節制,只是說,冰心的清婉往往流於做作。但她後來她寫《我看蘇青》,本是為好友

搖旗吶喊兼抒自己的胸臆,偏偏在一開頭就把冰心拉過來做反向對比:如果必須把女作者特別分作一欄進行評論的話,那麼,把我同冰心、白薇她們來比較,我實在不能引以為榮,只有和蘇青相提並論我是甘心情願的。

這幾件事加在一起,就讓一些人形成一個錯覺,以為張愛玲評論過冰心的長相。也給我們一個教訓,當別人說某人壞話時,你要趕緊走開,不然的話,你即使輕度附和了一下,只要你比說話的人更顯著,就有人把這筆記到你頭上。

那麼蘇青這樣說對不對呢?當然是不對的,但是竊以為她這樣說,跟楊絳對鍾叔河說張愛玲長得醜是兩回事,她並不是要攻擊冰心不好看,而是冰心賣弄自己的女性美,事實上又沒有那麼好看,她對於冰心所做的“虛假廣告”的反感。

我倒不記得冰心什麼時候賣弄過自己的女性美,但冰心的那種語調,很容易讓人覺得她是個美人,柔軟,敏感,纖弱,令人生神往之心,與她其實挺樸實的外表形成很大落差。

我能夠理解蘇青的反感,即使是現在,也有寫作者會姿態先行,先擺出弱柳扶風一唱三嘆的架勢,就差水袖一甩,咿咿呀呀唱起來了。像蘇青、張愛玲這樣用生命來寫作,跟讀者掏心掏肺的人,難免有點看不上,在某個活動上,說得不客氣了點,也是不難理解的。

林徽因就更沒有品評過冰心的長相,也不可能有這種話。有次金嶽霖做對

聯,說她和梁思成是“樑上君子,林下美人”,林徽因都油然而生反感之心,說什麼美人美人,好像一個女人成天沒什麼事做似的,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呢。林徽因並不是以美貌自矜的人,怎麼可能去嘲笑一個女作家的容貌呢。她和冰心一向不和是真的,但絕不至於墮落到評論冰心的容貌。


閆紅說


林徽因、張愛玲與冰心的創作流派完全不同,所接受的文學養分也不盡相同,由此產生不同見解,完全可能。

冰心靠模仿泰戈爾成名,當時白話詩正處在比較困難的境地中,泰戈爾獲諾獎,讓中國新文學家們感到極為振奮,在國內形成了群仿泰戈爾的風潮,而冰心是最早也是成績最大者。

嚴格來說,冰心的模仿比較膚淺,基本停留在警句化,但這種詩在中國古代經典作品中很少見,此外對涉世不深的中學生很有吸引力,寫起來難度也不大。

冰心一生都沉浸在自己的早期成功中,所以她對世界文學的發展缺乏足夠的敏感。

林徽因在美國讀書時,對西方文學有比較全面的閱讀,品味甚高,但她的創作水平並不高,因她更多從中西會通的角度來理解文學,所以她的詩追求美,卻缺乏真實性,對人性的理解亦失於膚淺,一旦抽離韻律與辭藻,往往膚淺。

此外林徽因的個性有好作秀的成分,她的父親林長民就很愛作秀,而她的母親又無能且急躁,所以林徽因和父親感情甚篤,刻意模仿,她的潑辣、直接、坦率,都有模仿成分,與她真實的自我有距離,所以她的作品往往也呈現出矯情的因素。

自己矯情,是最看不得別人矯情的。林徽因與冰心互不欣賞,很可能與此有關。冰心成年後還寫中學生的詩,固然是假,林徽因其實什麼都放不下,偏偏要寫得那麼糾結與至情,也給人隔閡之感。

這三個人中,寫的最好的還是張愛玲。張愛玲受毛姆影響很大,加上從自身的經歷中獲得了厭世經驗,所以她的作品非常直接,帶有一種深刻的、無可救藥的頹廢。張愛玲橫跨在嚴肅與市場之間,這是冰心、林徽因們最看不慣的。

張愛玲成名於鴛鴦蝴蝶派的雜誌,她一生創作都有主動貼近市井、販賣小人氣的特點,這是上一代作家無法接受的,林徽因、冰心們寫作或多或少,是為了拯救國家、改良社會,她們帶著神聖感在抒情,所以寫不出真實的我,從某種意義上說,她們還會痛恨真實的我,這種裝腔作勢,是張愛玲絕對沒法接受的,而張愛玲又是很直接的人。

其實冰心長的並不醜,在當時,她身後不乏追求者,她是個非常精明的人。醜人多作怪更多是一種氣話。從閱讀的角度看,三個人中,個人認為只有張愛玲的作品會傳之久遠,林徽因、冰心的東西很難說。


老虎他爹


冰心的文章讀起來沒有味道,這是我們語文老師說的。溜鬚拍馬,自私自利,文章自然稀鬆平常。

林徽因她的民族大義,她的歷史擔當,她為保護中國古建築所做的種種,不是爾等鼠輩胡亂汙衊的。她的感情史,自始至終沒有玩弄過褻瀆過別人的感情,她是一個值得敬佩的人。她與其丈夫梁思成,一起走遍祖國山山水水,繪製古建築圖,保護傳統建築。文學創造僅僅是林先生的業餘愛好罷了。

林徽因在野外研究古建築跋山涉水的時候,冰心在做官享受,這就是區別。林徽因的才華主要在工程建築上,不要拿文學創作去和張愛玲比較,兩人都是不世出的才女,區域不同罷了。

一直不明白冰心並沒有什麼上等次的作品,卻一直被抬在很高的位置。林徽因她的才氣並不是在文學方面的,文學造詣只能說一般。文學方面二者都不能跟張愛玲比肩。


笑搞


民國的文壇上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鄙視鏈,冰心看不起林徽因,張愛玲和蘇青看不起冰心。

林徽因是民國才女,容貌出眾,受到當時很多青年才俊的追捧,嫁給梁思成後,他們週末有一個沙龍文化,座上賓有徐志摩,金嶽霖,沈從文,胡適等名人,他們都是圍著林徽因為話題而展開。



冰心可能出於嫉妒林徽因的男人緣,於是寫了一篇《太太客廳》影射林徽因,林徽因看了文章,剛從山西回來,就送了一壺醋給冰心,兩人的恩怨從此落下。

但是有趣的是,冰心靠著《寄小讀者》兒童作品出名,而張愛玲,林徽因的出名度與她們的男人有一定關係,好多人肯定更多地關注林徽因和徐志摩,梁思成,以及金嶽霖的關係,而忽略了她的才華。



其實就個人境界來看,個人更讚賞林徽因,林徽因本人對國家的建築事業也做了非常大的貢獻,林徽因是著名的建築師,是人民英雄紀念碑和國徽的深化設計師之一,也是建築行業的開拓者,他們夫婦為 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基礎。



抗戰期間,林徽因身患重病,她的美國朋友勸她去美國生活,那裡的環境,各方面的條件會好很多,但是林徽因卻拒絕了,她說“我們的祖國正在災難中,我們不能離開她,假如我們必須死在刺刀或炸彈下,我們也要死在祖國的土地上。”



還有她兒子問她“如果日本人真打進來,我們怎麼辦?”,林徽因說:“中國讀書人總還有一條後路嘛,我們家門口不就是揚子江嗎?”,看到這句話,真的很感動。

林徽因在祖國遇到危險時,作為知識分子,她沒有逃離,而是與祖國共患難,始終關懷祖國,手無縛雞之力,也不願屈服於日本人,寧願去跳河,這就是林徽因的氣節,她不是一個只沉迷於愛情的女子,她有自己的事業,也有自己的家國情懷。


捲毛八一八


初中學習語文時,課本上鋪天蓋地的都是冰心的《繁星》、《春水》小詩,儘管老師賣力講解,希望我們能體會到冰心詩裡歌頌的那種母性的光輝,女性的柔美,童心與愛,可是我實在體會不到,從字裡行間解讀出來的感覺略誇張了,就沒有那麼好了。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有這種感覺?

(冰心年輕的時候)

後來瞭解到冰心的為人,再看她的詩歌,才最終理解自己為什麼會有這種閱讀體驗,畢竟某些文字從業者的品格與作品主題極度相左時,也是很難為她寫出渾然天成的作品的。

(林徽因、張愛玲)

再看林徽因和我喜愛的張愛玲與冰心的前塵往事,更加不喜歡這個矯揉造作的女人。

冰心是善妒且刻薄的女人,就拿她寫文章諷刺林徽因一事來說吧。

冰心作為一個不入流的海歸人士,一直被排擠在林徽因這些才華橫溢的海歸人士的交際圈之外,內心不爽的冰心寫了一部小說《太太的客廳》來諷刺林徽因,暗諷她周旋於多個男人之間。

(太太的客廳)

冰心又是一個投機的人,有一次,抗日戰爭中,大量兵工廠、飛機制造廠、國營廠礦西遷,產品要運出來,生產設備、工人、物資要運進去,運力非常緊張,私營企業因為無法及時西遷,損失慘重。在這個背景下,宋美齡邀請冰心到重慶去為“婦女指導委員會”工作,當時冰心夫婦倆住在昆明郊區,就提出搬家困難,希望幫忙解決的請求。當時成百有真正重要職務的人因為汽油受限而不得啟行的時候,冰心卻抓住宋美齡有求於她的機會,將家當由一輛卡車全部運出雲南,藉機離開了那個不安穩之地。

(宋美齡)

這種滿滿的功利,我們在她的作品裡根本看不出來,作品中把自己裝飾得格外完美了!

至於張愛玲,她是不認可冰心的才華。她對蘇青評價很高,在給蘇青所作的文章《我看蘇青》裡說:“低估了蘇青的文章的價值,就是低估了現在的文化水準。如果必需把女作者特別分作一欄來評論的話,那麼,把我同冰心、白薇她們來比較,我實在不能引以為榮,只有和蘇青相提並論是我甘心情願的。”。

(林徽因)

後來,張愛玲出席上海“女作家聚談會”,回答《雜誌》主編魯風的問題時,還說或一次“冰心的清婉往往流於做作”。

嗯,張愛玲的文學地位是冰心難以望其項背的,我支持張愛玲的評價!

(最美人間四月天)

團隊特邀嘉賓:颶風娛樂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切,都是有哪些“才”?不見得怎麼樣!特別冰心小學那幾篇課文根本沒覺得哪裡有意思。私底下生活也不好,子女都教成了什麼樣!還有那些自持有才嫁一嫁二不說還三嫁五嫁的有什麼可推崇的!


用戶64504384364


從沒聽過林徽因評論冰心的外貌,倒是蘇青曾經毫不客氣地說:

我從前看冰心的詩和文章,覺得很美麗,後來看到她的照片,原來非常難看,又想到她在作品中時常賣弄她的女性美,就沒有興趣再讀她文章了,真是說也可笑。

張愛玲稍微婉約地說:冰心的清婉往往流於做作。但她後來她寫《我看蘇青》時卻作了對比:

如果必須把女作者特別分作一欄進行評論的話,那麼,把我同冰心、白薇她們來比較,我實在不能引以為榮,只有和蘇青相提並論我是甘心情願的。

張愛玲和蘇青不喜歡冰心不是因為長相,她們厭惡冰心寫的文字清婉往往流露於做作,那是刻意賣弄女性美,去迎合男人的審美觀。

冰心寫了《我們的太太客廳》後,林徽因送了她一瓶山西陳年老醋。樑子是結下了。

個人認為,政治立場上的分野,才是《我們的太太客廳》這篇小說出爐的真正原因。

那時候,冰心一類的革命文學青年崇尚激進主義,而林徽因、胡適、徐志摩等則推崇個性解放、民主自由。

無論如何,林徽因和冰心是互相瞧不上了。


林徽因的文學作品也許在眾才女中不是最出彩,但她為國家做出的貢獻是毋庸置疑的。抗戰期間,友人勸她去美國,她說:

“她說“我們的祖國正在災難中,我們不能離開她,假如我們必須死在刺刀或炸彈下,我們也要死在祖國的土地上。””

她的兒子問她“如果日本人真打進來,我們怎麼辦?”,林徽因說:

“中國讀書人總還有一條後路嘛,我們家門口不就是揚子江嗎?”

看到這句話,大家作何感想?林徽因不是隻沉迷於愛情的人,她有自己的事業,她的愛國情操值得歌頌。

冰心說:“我自己是凡人,我只求凡人的幸福。我相信有了愛,就有了一切。”冰心的一生很幸運,沒有大起大落,也是她的侷限。讀她的文字,總是無法再次回味。

張愛玲,一生顛沛流離,“只有張愛玲才可以同時承受燦爛奪目的喧鬧與極度寂寞”。

張愛玲的小說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佔據了一個獨特的位置,她的散文成功地將感性與理性,具體的當下的人生體驗與深刻的哲理思考融於一體。

張愛玲的文字將是流傳久遠的。


清心一棧


林徽因、張愛玲、冰心,民國時期三大才女,但林徽因和張愛玲都不喜歡冰心,冰心也瞧不起林徽因。為什麼呢?


除了女性間相妒外,主要是因為她們的人生經歷完全不同,就像是活在三個不同世界的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完全不同!


雖然她們都是富家千金小姐,但她們成長的家庭環境差別太大了!


一、冰心——平凡幸福,有愛就有一切



冰心從小就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中,父親是海軍軍官,母親知書達理。她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在戰火連天的年代,卻沒有經歷過戰爭帶來的親人生離死別的痛苦。


在教會學校中,基督教的博愛教育,影響了她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在文學創作上,冰心的文筆之間流露著美好、善良、真情的博愛情懷。


她認為,中國戰亂之根源在仇恨與對立,而博愛是可以化解對立與仇恨的,因此,她認為,有了愛就有了一切。


她的文章裡也常常充斥著真、善、美。如受到偶像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寫作的《繁星》與《春水》,每一首詩裡面,處處流露著真、善、美,為其讀者營造了一個純美至善的烏托邦。


然而,那是一個戰亂的年代,過分誇張的宣揚童話般的真、善、美,讓同時代的作家和讀者覺得她有點避重就輕,渲染太平的味道。


但不可否認,冰心一生懷著一顆至純、至善的心,她的一生沒有像張愛玲那樣大起大落,她的家庭生活幸福美滿,與丈夫吳文藻相濡以沫、歲月靜好、幸福的度過一生。


論才華,她可能不如張愛玲;論容貌,更是和林徽因相去甚遠;論成就,也不如魯迅等人。

但這些都不重要,正如冰心所說:“我自己是凡人,我只求凡人的幸福。我相信有了愛,就有了一切。”


二、張愛玲——無愛的人生,看到的都是人性的醜惡


張愛玲的成長環境與冰心截然相反,從小顛沛流離,一生都在被拋棄中度過,青年時代更體驗到戰爭的恐怖,以至於形成極為悲觀的人生態度。



張愛玲自小生長在沒落的封建家庭之中,祖父是清朝高官,祖母是李鴻章的大女兒。父親是一個封建遺少,性格乖戾暴虐,抽鴉片,娶姨太太,母親是曾經出洋留學的新式女子。父母長期不和,十歲時父母離婚,張愛玲於是便與父親生活。


父親娶了後媽,兩人都當張愛玲是累贅,經常對張愛玲拳打腳踢。更被父親關在屋裡好幾個月,連得病了也不給請醫生,張愛玲甚至覺得“就是死在園子裡也不會有人知道”。


張愛玲無法忍受父親和後媽帶來的無盡折磨,遂離家跟母親住在一起。而在母親的眼裡,張愛玲也是一個累贅。母親嫌棄她影響了其過奢糜生活,在張愛玲進入香港大學求學期間,母親不辭而別,跟隨一個男人去了歐洲。


這麼可怕的童年,給張愛玲留下的心裡陰影可想而知。連父母至親之人都不愛自己,她不相信自己能夠被深愛。


張愛玲被壓抑的對父愛的渴望被胡蘭成喚醒,為了“糾正童年的錯誤”,自幼就產生強烈逆反心理的張愛玲,低到塵埃裡的愛上胡蘭成這個渣男。


張愛玲的一生是不幸的,家庭不幸、感情生活不幸。一代才女落得個孤獨死去。


張愛玲不是大作家,但她卻是不可取代的作家。她第一個以女性視角寫都市女性情懷。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新文化運動最流行的主題是救亡圖存,喚醒國民。


但張愛玲以自己的女性身份,寫小女人的幽微心事,傾訴獨立女性的快樂和感傷。她用文字將紙醉金迷背後的千瘡百孔揭露,同時向我們展示出人性黑暗與可憐的一面——“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蝨子。”


三、林徽因——愛是人間四月天



而林徽因,則是那個時代男人們心中的女神!自古以來,像林徽因這般才貌雙全、善解人意、能說會道、廣受關注的女子,男人大多傾慕喜愛,而她唯一的女性朋友是外國人,”幾乎婦女全把她當作仇敵。”


林徽因雖然父親常年在外,母親沒什麼文化,她的童年住在杭州祖父大院裡,享受了大戶人家小姐們都有的歡樂。她的啟蒙教育是中國的傳統文化。


林徽因與冰心的祖籍同為福州,在福州的三坊七巷中,林覺民故居與冰心故居是同一處。林徽因是林覺民的侄女,也曾住在此處。林覺民就義後,林家人匆忙變賣家產避難,把房子賣給了冰心的祖父謝鑾恩,冰心(謝婉瑩)11歲時在此居住。 


認識徐志摩時,林徽因不過16歲,那麼年輕,卻那麼睿智,那麼冷靜,只因內心豐盈,不容易被“激情”誘惑。她清楚的認識到:徐志摩這種人,適合當一時的情人,卻不適合做一生的伴侶。


所以她果斷的選擇了梁思成,多年以後,林徽因也曾對自己的兒女說:“徐志摩當初愛的並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象出來的林徽因,而事實上我並不是那樣的人。”


聰明睿智的林徽因,她並不是只懂得談情說愛,她看得到自己的存在,有自己的事業堅持,有自己的家國情懷且全心全意。


四、三個女人一臺戲


寫文作詩是冰心的主業,於林徽因卻是副業,有人認為林徽因的副業成就在冰心之上。


於是乎兩人明爭暗鬥,1933年10月17日,冰心寫短篇小說《我們太太的客廳》影射生活中的林徽因。


於是,恰好由山西調查廟宇回到北平,帶了一罈又陳又香的山西醋的林徽因,立即叫人把這壇醋送給冰心吃用。


林徽因也對冰心應宋美齡之邀到重慶工作大加嘲諷。


她在1940年寫給費正清、費慰梅夫婦的書信中寫道:“但是朋友"Icy Heart"卻將飛往重慶去做官(再沒有比這更無聊和無用的事了),她全家將乘飛機,家當將由一輛靠拉關係弄來的註冊卡車全部運走,而時下成百有真正重要職務的人卻因為汽油受限而不得旅行。


她對我們國家一定是太有價值了!很抱歉,告訴你們這麼一條沒勁的消息!”


冰心的性格,在民國女作家中是不太討人喜歡的。張愛玲不喜歡冰心的文字,蘇青看不上冰心的容貌。


張愛玲不喜歡冰心,是因為她們之間文學理念不同,張愛玲認為冰心所謂的真、善、美只是虛幻罷了。“冰心的清婉往往流於做作,與其容貌極不相稱。”


她說:“自己與冰心等作家相提並論是不願意的,但是更願意與蘇青這樣的作家相比較。”

蘇青則嘲諷:“從前看冰心的詩和文章覺得很美麗,後來看到她的照片,原來非常難看,又想到她在作品中常賣弄她的女性美,就沒有興趣再讀她的文章了。”


文人相輕自古有之,何況是三個性格迥異的才女,不喜歡別的女人很正常。不過在文學上誰的才華更高,百年後不言自明。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