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的最後一天是怎麼過的?

百曉生貓哥


光緒是1908年11月14日下午6點33分死的,而慈禧是1908年11月15日下午1點45分左右死的,如果按24小時計算,他倆死的時間相差不到一天。80年代考古學家曾對清理崇陵時留下的光緒頭髮進行研究,確定光緒是被人下砒霜毒死的。

圖為光緒葬禮。

早在1908年10月,光緒和慈禧都生病了,但光緒是臥病在床,而慈禧要輕微一些,雖然年紀大了也有胃病,但是光緒死的時候慈禧狀況還是不錯的,當天晚上慈禧還安排了第二天光緒大葬的事宜。這裡要多說一句,溥儀在10月份光緒大病時就已經被慈禧安排在宮裡,並不是光緒死後才突然抱進皇宮的。

圖為慈禧葬禮。

1908年11月15日早上6點,慈禧照樣召見軍可大臣、醇親王載灃、隆裕皇后等人,詳細安排了光緒葬禮的程序,一直忙到中午,剛吃過午飯後的慈禧突然昏厥過去,御醫也無力迴天,好大一會慈禧才醒過來。

圖為慈禧出殯時的紙馬。

醒過來的慈禧發現自己體力空虛,精神恍惚,於是她趕緊叫來了身邊的人,做了一系列的後事的安排。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又立了一個小皇帝,這裡有件事也要講清楚,1875年慈禧在第一次垂簾聽政時,光緒不是給同治皇帝立皇嗣,而是給咸豐皇帝立的皇嗣,光緒死了以後,光緒的後代再給同治皇帝立皇嗣,所以溥儀是給同治皇帝立的皇嗣。

慈禧兩次選定皇位繼承人,最主要標準就是血緣要近,一定要和咸豐皇帝、同治皇帝相近的,光緒和溥儀都是醇親王奕譞的後代,奕譞則是咸豐弟弟。圖為醇親王奕譞,晚清最赫赫的家族。

總結歸納,慈禧在生命最後一刻發了三道上諭,來確保立的小皇帝。第一道溥儀入承大統為嗣皇帝;第二道溥儀是承繼毅皇帝為嗣,就是說溥儀是繼承同治皇帝和嗣;第三道攝政王載灃為監國,但所有軍政大事不能隨便做主,要以慈禧的訓示為依據來實施。做完這些後,慈禧對她自己的高壽是非常有信心的,以為能平安渡過,但慈禧想多了,不久74歲慈禧暴病而亡。


圖文繪歷史


英國人普蘭德·拜克豪斯在其日記中記道:1908年11月4日,慈禧太后仍然在終日處理政事,到晚上方才休息,雖然非常辛苦,但身體氣色還不錯。

第二天,這位以垂簾聽政而著稱於世的老太太仍舊於6點鐘起床,隨後召見軍機大臣,並與皇后(光緒老婆、慈禧侄女葉赫那拉·靜芬)、攝政王載灃及其福晉(榮祿之女)談話多時。隨後,以新帝(宣統帝溥儀)的名義下諭,尊太后為太皇太后,尊皇后(葉赫那拉·靜芬)為皇太后。當時正欲籌辦慶祝尊號的禮制,並定監國授職之典禮。到中午時,太后正在用膳,突然暈厥,良久方醒,醒來後她說是因為前幾日接連打理政事,過於勞累,導致舊病復發,病根在於夏天患痢疾太久,遂大傷元氣。

慈禧太后似乎預感到自己大限將至,遂連忙於5日清晨急召光緒皇后、監國攝政王夫婦、軍機大臣齊集後宮,降下其人生中最後一道懿旨。她仔細吩咐各事,態度從容,條理清晰,好像平常辦理國事一樣。諭曰:

奉太皇太后懿旨,以醇親王為監國攝政王,秉承予之訓示,處理國事。現予病勢危急,自知不起,此後將國事完全交付監國攝政王,若有重要之事,必須秉承皇太后(指光緒皇后)者,即由監國攝政王稟詢裁奪。

仔細審視慈禧所下的這道懿旨內容 ,她為維護葉赫那拉家族永久的權勢,處處為新太后以及葉赫家族著想,只為鞏固其所佔利益與地位,可謂用心良苦。

降過諭旨後,慈禧病勢愈發沉重,忙命人起草遺詔。軍機大臣擬詔後呈上,慈禧看後,改了幾處,又加了幾句,主要是“不得再行訓政”之語。

慈禧向在場的人說之所以要添加幾句,主要是自己數度垂簾聽政,不知者以為貪權攬政,其實是迫於形勢,不得不為也。遺詔的最後一段,回顧50年來的所作所為,也是慈禧添加,意思是返觀一生,無怨、無悔、無恨是也。定好遺詔後,慈禧太后向身邊的侍從之人一一話別,聞者無不傷心落淚。

拜克豪斯當時在場,他說太后神志清醒,雖然已近彌留之時,但她連續說話,條理清楚,神態安閒,一如平日。

之後她逐漸昏沉,大家都以為她馬上就要歸天了。忽然又清醒,似乎迴光返照,所以在她將死前的數分鐘,猶未絕希望、仍在掙扎求生。

慈禧太后掌清國大權近50年,而她臨終前留下的最後一句話,仍讓聽者覺得出乎意料之外 。她斷氣前說:“以後勿再使婦人干政,此與本朝家法有違,須嚴加限制,尤須嚴防。不得令太監擅權,明末之事,殷鑑不遠 ”。說完閉目而逝,時當午後3點。慈禧太后牝雞司晨,擅權攬政,臨終前卻說“不得使婦人預聞國政”,直讓人大跌眼鏡,不得不感嘆古人“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之讖語。慈禧死於1908年11月5日下午3點鐘。

拜克豪斯說她殯天時面朝南方,是因為中國人謂君主臨終時,必須面向南方。慈禧死去,意味著一個波譎雲詭、風雨如晦的時代宣告終結。

【寫作不易 搬運必究】【插圖源於網絡】


鐵馬冰河wu


1908年11月15日是慈禧的最後一天,也是光緒駕崩的後一天,這一天對於北京城裡的人來說很漫長,對於慈禧來說也很漫長,而這一天發生的事很平常,又不正常!

那慈禧即將面臨死亡的這一天到底是怎麼過的呢?這裡我們就來一起解密一下吧!

1908年11月14日光緒駕崩,這天的慈禧忙於操辦後事,忙於商討立新皇,也有可能還沉浸在光緒死了的“悲傷”中,總之,沒太注意自己的身體,忘了自己也已經73歲了!

所以,當11月15日死神像她靠近的時候,她還是像以前一樣,六點起床,然後梳洗用餐,這個時候她的心思一直在國事上,畢竟國不可一日無君,要快點解決這個大事。用完餐後,慈禧就急忙開展了一次緊急會議來商量立新帝,這次會議主要以監國攝政王載灃和軍機大臣為主。最終一切安排妥當,溥儀繼承皇位,載灃為攝政王,慈禧太后為太皇太后。這件大事解決了,慈禧終於算鬆了一口氣。


或許就是這口氣鬆下了,慈禧終於也倒下了。在吃過午飯後慈禧突然身體出現異樣,四肢乏力,呼吸困難。

這個時候老佛爺也認識到了自己也快不行了,於是再次叫來了早上哪些開會的人再開一次會,起草了遺昭,然後說了一些客套話,比如“你們要好好輔佐新帝”,“我掌權也是沒辦法”,“加油好好幹我在天上看著你們”諸如此類的話!

大臣們早上剛忙完,回到家屁股沒做熱,急匆匆又趕到皇宮,累的半死,再開完會,聽著老佛爺嘮叨,心裡估計盤算這老孃們快點死,自己好回家。


正等著老佛爺嚥氣的時候,或許是認為自己還有重點要交待的,慈禧突然迴光返照,強行坐了起來,著實把旁邊人嚇得不輕,然後對著眾人說了一句“不正常”的話,原話是:“垂簾聽政實乃無奈之舉,我死之後一定要遵從祖制不許女人干政,再者要謹防明末之事,不許宦官掌權!”

說完這段話,慈禧好像徹底沒有掛念了,於是昏睡過去,一個小時後就徹底離開了人世!慈禧雖然死了但她這一天所做的事,說的話看似平常,合乎情理,但又有些不正常,比如死後迴光返照所說的那番話,依然讓人捉摸不透,到底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還是另有想法,真相不得而知!只能留給後人去猜測了!


夏目歷史君


慈禧太后,家喻戶曉,在中國人心中是一位奢侈、賣國且淫亂後宮的一位女性,她為了求和,和外國人簽訂不平等條約,有人甚至認為清朝的滅亡和慈禧有著直接的關係,可是這些在國人眼中的失敗統治者,在國外卻享有極好的聲譽。

用日本人田原禎次郎的話說:“慈禧是一位攝政皇太后,古今中外無與倫比的女性政治家,在當時世界各地無人不知,實乃女中豪傑。”

就這樣一位“女中豪傑”執政了48年,終於在1908年11月15日下午5點病逝,那麼慈禧在這最後一天都做了些什麼?這讓後人為之好奇。

一:1908年11月14日24點——15日清晨6點

因為在14日的當天,光緒皇帝去世,作為大清王朝的執政女性,她即使73歲,依然要認真妥善的處理好光緒皇帝的後事,到了深夜才處理的差不多,這天夜裡,慈禧太后想了很多,大致是從自己嫁給咸豐之後,一直到現在,自己躺在這豪華的木床上,覺得自己的一生也就這樣了,想著想著就進入了夢鄉。

到了15日清晨6點,慈禧太后每天定時起床,命下人幫她熟悉打扮。雖說昨夜睡得很晚,但是慈禧的起色卻比往日還要好,這六個小時慈禧什麼也沒做,有的只是無盡的回憶。

二:1908年11月15日清晨6點——中午12點

梳洗完畢之後,太監將簾子打開,慈禧依舊看著外面,聽著跪滿內和庭的太監們齊聲喊著“老祖宗吉祥”!慈禧第一次感覺彷彿回到了自己年輕的時候,她慢慢走出房間,和往日一樣,批閱奏摺,不知道是不是覺得自己老了,有心事,他改變了往日去仁壽殿的行程。

(慈禧年輕時模樣)

她想著國不可一日無君,於是召集了大臣,強忍著腹痛,將光緒去世後的一些國家大事大致講了下,隨後封自己為太皇太后,皇后也被封為太后,又將溥儀封為新的皇帝。

這些事情做完之後,慈禧覺得整個人輕鬆了很多,但是她因為往日的舊病,這幾個月愈發大嚴重,如今更是因為痢疾腹瀉不止。隨後去休息了一會。

原本按照以前,慈禧太后是要去頤和園散步的,散完步再去吃午飯,可是慈禧吃完午飯越來越感覺整個人都不舒服,她可能感覺到自己將要離開這個舞臺,所以慈禧命太監召集上午上朝的那些個臣子,讓他們速速回來。

三:1908年11月15日中午12點——下午6點

大臣們紛紛到來,慈禧忍著頭痛,向大臣們哭訴:“自從我執政到現在,其實我是不願意的,奈何迫於國家形勢,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我並不貪戀權力,可是我不去做又沒人能做好。”慈禧的這頓哭訴讓在場的臣子都為之動容,他們也從心底裡佩服慈禧,一個女子能做到這樣確實不容易,26歲就開始守寡,對於慈禧來說是不公平的。

(慈禧劇照)

慈禧說完之後便陷入沉思,沒一會兒,慈禧突然坐起來說道:“此後,女人不可預聞國政。此與本朝家法相違,必須嚴加限制。尤須嚴防,不得令太監擅權。明末之事,可為殷鑑”

這句話算是慈禧迴光返照的一句話,她的內心是有大清的,這話大致的意思是:“在我去世之後,所有的女子都不得干政,大清王朝的加法必須要嚴格維護,不容女子和太監專權,切不可讓我們清王朝重蹈明末的覆轍。”

慈禧的這番話定是出自內心,雖說自己沒有做到,但是慈禧肯定意識到清朝在她的統治下一直在走下坡路,所以她不希望再有和自己一樣的女子出現。

再一看時間已經到了下午5點,然而慈禧也雙目緊閉,慈禧的一生在她自己的遺憾中結束。

這就是慈禧太后最後一天所經歷的事情,慈禧也不知道,在她去世之後沒幾年大清就亡國了,連溥儀也被趕出紫禁城,她要是知道又是怎樣的心情?

細細想來慈禧的一生貶褒不一,她實際上也是回天乏術,而我們所瞭解到的慈禧大多是被貶的,因為很多來自野史,比如吃幾萬個蘋果,每餐都是滿漢全席,細細想來雖然奢侈了些,但是卻被放大了許多。

然而在感慨她臨死時的“其言也真”時,我們又會想到她面對列強侵略,她不予以頑強抵制,相反卻籤條約、割領土、喪主權,使中國陷入危險境地,在八國聯軍入侵她不但不坐鎮指揮,反而逃跑,這實在讓人大跌眼鏡。


羽評郡主


慈禧太后死於1908年11月15日。

與往日一樣,15日這天,慈禧起床梳洗後,就去用膳了。膳後六時,慈禧開始召見軍機大臣,並與隆裕皇后、攝政王載灃等重要人物洽談多時。因為就在昨日,皇帝光緒死了,所以當務之急就是確定新皇,洽談結果就是兩女人各自高升一級,慈禧成了太皇太后,隆裕成了太后。

中午用膳時,開始慈禧並無異樣,胃口也不錯,可後來吃著吃著,慈禧便感覺到頭暈目眩,而且這種不適感久久不止。作為當事人,慈禧當然馬上就意識到自己大限將至了,所以當下就召開緊急會議,將行政權交給了隆裕太后,帝國決策權交給了攝政王載灃。

值得玩味的是,慈禧在撒手人寰之際語重心長地說:“此後,女人不可預聞國政。此與本朝家法相違,必須嚴加限制。尤須嚴防,不得令太監擅權。明末之事,可為殷鑑!”慈禧一生跌宕起伏,垂簾聽政數十年,不成想臨死之際卻說出如此出人意料的話,當真讓人唏噓不已!生前為人傑,死後亦自做鬼雄。慈禧的葬禮無疑是聲勢浩大的,出殯那天,道路兩旁人山人海,光慈禧的靈柩就需要幾百壯漢輪換著抬,更不用說其他陪葬的金銀珠寶。

歷史從未如此有趣,更多內容請關注貓哥歷史。


貓哥歷史




早上六點,慈禧像往常一樣按時起床,梳洗完畢以後早飯,由於前一天光緒帝剛剛駕崩,所以慈禧的面容顯得非常憔悴。此時的慈禧內心一定五味雜陳,傷心難過也好,唏噓感嘆也罷,她沒有過多的時間沉陷其中,國不可一日無君,光緒的身後之事需要她來指示料理。

用餐完畢,慈禧召開了一次緊急會議,會議的主題立溥儀即大清皇帝位,擬定溥儀的生父載灃為攝政王。這是目前的當務之急,解決了這一問題,慈禧深深的鬆了一口氣。



午飯過後,慈禧忽感身體不適,呼吸困難,四肢乏力,她似乎預感到了自己大限將至,於是又趕忙召開了一次緊急會議,並草擬遺詔。大臣們早上剛開完會回到家,屁股還沒坐熱,又被慈禧急匆匆的召入宮,聽候慈禧嘮叨半天。

就在眾臣以為老佛爺就要嚥氣的時候,也許是迴光返照,慈禧突然坐了起來,精神抖擻,說了一句令後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話:垂簾聽政實乃無奈之舉,我死之後一定要遵從祖制不許女人干政,再者要謹防明末之事,不許宦官掌權!

言畢,慈禧便昏睡過去,一個多小時後溘然長逝。她的最後一句話至今都被很多人解讀,分析研究她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心態?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莫非慈禧在彌留之際幡然醒悟?亦或是對自己牝雞司晨的一生蓋棺定論?



誰都說不好。竊以為,慈禧是個聰明絕頂的女人,她也知道自己的某些所作所為確實禍國殃民,但是她嗜權如命,最怕的就是失去大清統治權,所以有些事她明知道於國於民不利,她也一定要做。

她也知道,此時的清廷風雨飄搖,大廈將傾,再也經不起第二個慈禧的折騰了,故此說了這麼一段話。不得不說,慈禧是一個牛逼的權謀家,卻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

心若頑石,帶刀修行;無材補天,落魄江湖。我是西嶽頑石,請關注我。


西嶽頑石


如果說哪個女人對中國近代史影響最大,那無疑就是慈禧太后了,這個在晚清風雨飄搖的時代中掌權近50年的女人最後的時光是怎麼度過的呢?


就在慈禧太后死亡的前一天,大清國名義上的皇帝光緒帝先走了一步,讓誰說這都是在時間上太巧合了,但是在這個事件上卻沒有什麼巧合的,因為他就是慈禧太后給毒死的,也許有朋友會說沒有什麼確鑿的證據,你能說是慈禧太后把光緒皇帝載湉毒死的嗎?但是想問除了慈禧太后還能有別人嗎?

從光緒皇帝死後慈禧太后的表現來看,她對光緒皇帝的死是早有預料的,背後的原因也是心知肚明的。至於原因嘛,不說大家也應該清楚,早先戊戌變法的時候,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勢同水火,後來慈禧太后重新掌權,軟禁了光緒皇帝,而光緒皇帝比她年輕得多,在慈禧太后感到大限將至的時候,為了避免光緒皇帝秋後算賬——在她死後對她進行徹底清算,於是她先下手為強,毒死了光緒皇帝。



也許有人會說,清宮史料記載,光緒皇帝死前一個月就已經有病在身,身體狀況每況愈下,但是我們也要明白慈禧太后這個時候70多歲的身體也不好,也許晚上閉上眼睛就看不到了明天的太陽,所以她對光緒皇帝下毒也不是一次兩次的事情了,光緒皇帝的身體當然不會很好,但是38歲的光緒皇帝並沒有被毒死,當慈禧覺得她實在很難撐下去的時候,就派人對光緒皇帝下重手了。上世紀90年代時,有科研機構檢測了光緒皇帝的頭髮等遺物,發現裡面砒霜的含量比正常值高出200倍,並發表聲明說光緒皇帝死於砒霜中毒。

光緒皇帝時候,慈禧太后簡單的為她安排了後事,國不可一日無主,弄死了光緒皇帝后,慈禧太后就開始安排誰做新皇帝了,其實慈禧太后早就想好了接班人,那就是立剛剛三歲的溥儀為帝,這個小傢伙也就是清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宣統皇帝,同時他的侄女隆裕(光緒的皇后,也是他的表姐)升任為皇太后,載灃成為攝政王監國。

臨死之前,慈禧太后還是對自己的一生作了下總結,她深知自己一輩子幹了很多自私自利禍國殃民的事兒,在生命的最後時刻說了這樣一句話:“此後,女人不可干預國政。此與本朝家法相違,必須嚴加限制,不得令太監擅權。明末之事,可為殷鑑。”

從慈禧太后此前一兩天時間中的表現來看,仍體現了她過人的精明與算計,但是這個自私的權力狂的所作所為坑害了國家和民族,掌權50年時間沒有使國家走向自強,錯過了很多振興國家的機會,而為了一己私慾她卻可以毀掉一切,她這樣的妖女,也將永遠被釘在民族的恥辱柱上。


科普大世界


慈禧的最後一天,對於慈禧,雖然身體一直有病 ,對自己的健康還是有信心的,確實出乎她自己的意料。已經74歲的慈禧,天剛亮,就在宮女的陪伴下早早起了床,一夜無眠,慈禧終於決定了,秘密派李蓮英給臥病在床的光緒服下【半日斷腸散】,5小時零7分鐘後,也就是1908年11月14日下午3點26分18秒,光緒皇帝永遠閉上了他死不瞑目的龍眼。

慈禧坐在龍鳳椅上,讓李蓮英給她捶了108下背,又足底按摩38分鐘,李蓮英為她脫光裙褲,換上一套山河社稷裙,慈禧看了一眼鐘錶,正好晚上十點五分,慈禧去了南書房,親王大臣們畢恭畢敬。慈禧安排完光緒的後事,讓李蓮英給她洗個熱水澡,然後抱入龍床,此刻的慈禧,確實有一絲倦意,她很快盡入夢鄉,一個小時後,慈禧忽然從夢中驚醒,大呼,斬了姓孫的,斬了孫殿英。李蓮英和宮女手忙腳亂,不知如何是好。慈禧被惡夢嚇醒,夢到一個孫姓人,在她死後,盜了她的墓,裸身受辱,一片狼藉。經此一嚇,慈禧胡言亂語,抓狂如魔。

李蓮英讓小太監找來御醫,給慈禧服下安神之藥,誰知御醫原來是光緒的心腹,御醫乃山東人,那年山東鬧災,光緒曾經給御醫五百兩銀子救了御醫一家性命,御醫感恩不盡,他知道光緒是被毒死,可憐自己無力給光緒報仇,也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終於有了報仇機會,御醫給慈禧服下【陰陽消魂散】,這本是藥力極強的催情藥,慈禧服下,慾火中燒,在床上翻滾呻吟,身上衣服被她撕的一絲不掛。可嘆慈禧74歲的年紀,怎經得起如此折磨,兩小時後,奄奄一息,口中一直說,殺了姓孫的,不葬東陵。李蓮英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道慈禧口中姓孫的為何許人。在慈禧死後的50年,終於有了應驗,孫殿英盜了慈禧墓。

慈禧的人生定格在1908年11月15日下午2點28分,與光緒相差不到一天。慈禧在哀嚎一小時零九分鐘,忽然死去,過了21分鐘,又甦醒過來,如此反覆三次,最後還是一命嗚呼。慈禧的最後一句遺言是,我恨孫殿英,既生慈何生孫。負責記錄的官員,也是一頭霧水,不明白慈禧所言何人。


白這個顏色


公元1908年11月15日,操縱晚清政權達半個世紀之久的慈禧太后走完了她傳奇波瀾壯闊的一生。關於其去世時的情形清朝官方史書《清史稿》有如下詳細記載:

三十四年十月,太后有疾。上疾益增劇。壬申,太后命授醇親王載灃攝政王。葵酉,上崩於瀛臺。太后定策立宣統皇帝,即日尊為太皇太后。甲戌,太后崩,年七十四,葬普陀峪,曰定東陵。初尊為皇太后,上徽號。國有慶,累加上,曰慈禧端佑康熙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皇太后,及崩,即以徽號為諡。


(慈禧太后)

從文獻中不難看出,慈禧太后是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陰曆十月(陽曆11月)開始患病,這期間皇帝更是病入膏肓。

公元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光緒皇帝生病臥床不起,這時慈禧太后也已生病。

光緒在自己的日記中曾寫道:“我病的很重,但是我自我感覺親爸爸(即慈禧太后)一定會先死在我前面。如果真是這樣,我要下令斬殺袁世凱和李蓮英。”

不料這段日記被李蓮英獲悉,他立刻向慈禧太后告密,說:“聖上想死在老佛爺之後!”慈禧聽了,立刻震怒,狠狠地說道:“我不能死於他之前!”。

還有一種說法是,光緒皇帝死亡前十一天,慈禧生日,光緒率百官朝賀,但慈禧太后據見光緒帝。又過了幾天,慈禧太后聽侍從說光緒皇帝聽聞自己病洩幾日臉上竟然面漏喜悅的表情,由此大怒的說道“我不能先爾死!”。

以上兩種說法無論哪一種,都可以看出慈禧太后當時心意已決,那就是一定要讓光緒皇帝死在自己前頭!

到了1908年11月14日,酉正二刻三分,即下午6點左右,光緒皇帝突然“在床上亂滾,並大喊自己肚子疼”,不一會就駕崩了。

(涵元殿,光緒皇帝在此去世)

關於光緒皇帝的死因到今天仍然有多重說法,但其死於砒霜中毒是事實,至於是誰下的藥目前來說還是眾說紛紜。

有人說是慈禧太后派李蓮英下的毒,也有人說是袁世凱買通宮裡的人下的毒,時至今日,關於光緒皇帝死於誰手仍舊是迷霧重重。

光緒皇帝死後當天晚上,慈禧太后乾坤獨斷宣佈立醇親王載灃的兒子——愛新覺羅-溥儀繼承大統,成為大清朝新皇帝,並立載灃為攝政王。

—————————————————————

慈禧太后最後一天

——1908年11月15日,光緒皇帝死亡第二天凌晨,慈禧像往常一樣起床。

——早6點,慈禧太后與自己的親侄女,(即光緒皇帝皇后隆裕)一同召見軍機大臣。後以新國君的名義下詔書,尊慈禧太后為「太皇太后」,光緒皇帝遺孀隆裕為「皇太后」。

——中午12點左右,慈禧太后用過午膳,不久就感覺頭暈目眩,自知不好的慈禧太后立馬召開緊急會議,發佈上諭,交代安排後事。

——下午13點左右,宣佈完上諭之後,慈禧太后病情越發加劇,便命令軍機大臣開始起草書面遺詔。軍機大臣草擬完之後上呈慈禧過目,慈禧閱後又口述改過幾處。

她轉身又對旁邊的人說到“我畢生垂簾聽政數次,不瞭解的人,認為我是貪婪權利,實際上是由於形勢破不得已而為之”。

——下午14時左右,處在彌留之際的慈禧太后給身邊的大臣及隆裕太后等人做出最後一條遺囑:

“此後,女人不可預問國政。此與本朝家法相違,必須嚴加限制。尤須嚴防,不得令太監擅權。明末之事可為殷鑑”。

說完這段話不一會,慈禧太后就去世了。

慈禧太后去世之後,宣統新政權為其舉行了隆重的國葬。
(慈禧太后葬禮)


按照其生前遺願被葬於河北省遵化市的清東陵,名:普陀峪定東陵。



(慈禧太后定東陵功德碑)

孝欽顯皇后,即葉赫那拉慈禧,有人罵她是嗜權如命的一代妖后,也有人說她是工於心計的惡女人,更有人說她是滿清的誤國者。

慈禧太后生於晚清亂世,這既是她的不幸,也是整個國家的不幸!作為晚清的實際最高統治者,她當政的47年時間內,清朝同西方列強及日本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並喪失了大片國土!她的名字應當被刻在中華民族的歷史恥辱柱上。


小司馬說


提起慈禧太后,大多數人會想到她誤國誤民,讓中國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罪魁禍首。她生活極度奢侈,不顧百姓死活,不管實際情況貿然向十一國宣戰,導致八國聯軍侵華,無數中華民族的瑰寶因此流向海外,至今都沒有收回。慈禧太后在位期間,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讓中國的處境雪上加霜。

那麼慈禧太后最後一天都是怎樣過的呢?慈禧太后於1908年11月5日下午三點左右去世,下面我們就來仔細說說從1908年11月4日至1908年11月5日這段時間都做了啥吧。



1908年11月4日這一天,大概是為了處理一大攤子事,慈禧太后這一天起的非常早。慈禧太后起床之後,像往常一樣,讓婢女為自己梳妝打扮。慈禧太后十分愛美,不光年輕時候愛美,老了依舊愛美,時不時的就要照鏡子看看自己。經歷了一個小時之後,婢女為慈禧太后梳妝打扮好了。慈禧太后開始用早飯,用完早飯之後開始處理一系列事務。


直到中午,慈禧太后一切正常,然後在午膳之時突然暈倒。慈禧太后醒來之後,便已經知道壽命將盡,他連忙召集大臣處理軍政大事。11月5日,慈禧太后下懿旨封宣統皇帝親生父親醇親王為攝政王,即日負責軍政事務。臨終前,她說了這麼一段話。

以後勿再使婦人干政,此與本朝家法有違,須嚴加限制,尤須嚴防。不得令太監擅權,明末之事,殷鑑不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