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有多可怕?

燃盡浮華的夜


貧窮的可怕在於讓你我都顯現最真實的本性,有些本性至善至純,讓人感動。有些本性讓人心寒膽戰,不敢相信世間的美好!!



有一類屬於貧窮帶給人的不幸,那就是貧窮使人沒自信、沒追求、沒自由、沒希望。

貧窮讓孩子不自信,打小的時候表現出來沒有自我主見,不敢表達真實的想法,因為不好融入,所以孤獨,不合群。


貧窮讓漸漸懂事的青年沒追求,不能有按照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只有被迫的接受!!

貧窮讓中年人沒自由,每天都活在為家人的一日三餐而節衣縮食,不敢有一絲絲的放鬆!!


貧窮讓老年人徹底失去了希望,不能擁有享受天倫之樂,隨著子女給予啥接受啥,不能有幸福的晚年!!

貧窮也給予了 另一種收穫,貧窮讓孩子學會堅強,學會從小就獨立,適應生活的點滴,所以到青年和中年都能挑起責任和重擔!! 願貧窮讓我們成長堅強,生活越來越美好!!!


大家如有其他見解,請於下方回覆交流。可加我關注瞭解更多奇趣新聞,記得點贊喲!


遇我得福


我算是從貧窮里長大的,小時候,因為兄妹三人缺少照顧,父母都要忙農活兒,所以我就寄居在外婆家,直到上學前班才回到村裡,所以我幼年跟父母的互動很少,能回想起來的日子,都是一些片段。進入小學以後,經常在青黃不接的春天,連饅頭吃不飽,至於零食和玩具乃至零花錢,想都別想。直到上了高中之後,家裡的經濟收入才慢慢上來,生活中少了很多不便和屈辱。

在我看來,貧困對於一個人的成長,絕對是弊大於利。我們不能僅僅看到有些人從貧困中走出來,成功改變人生,就高估貧困的正向價值。有句謬論流毒甚廣,說什麼“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這句話忽視了歷史上還有很多英雄成長得非常順利,而且大部分普通人早就被磨難擊潰,倒在通向英雄的路上。

至於“紈絝少偉男”,也是膚淺的表象,富貴人家出敗家子,更多是教育的原因,而不是富貴的原因。與有條件對後代進行更好教育的富人家庭比,其實窮人家的敗家子比率更大,只是沒多少家產可以用來敗而已。

這也得到了社會學研究的支持,西方有一本研究兒童貧困很有名的書,叫《不平等的童年》,講的就是不同家境對於兒童成長的不同影響。貧困家庭、工人階級家庭、中產階級家庭及富有家庭孩子,在學校和在家裡的生活和學習能力,與他們的家庭佔據的資源多寡呈正比關係。

這種差別靠時間其實無法彌補,更像是先天的基因差別。更貧窮的人,往往受制於短期溫飽需求,格局有限,缺乏理財能力,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容易屈從於現實壓力。去年網上流傳一篇文章,說“越窮越傻”,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貧窮最可怕的不是住不起更貴的房子,吃不了更貴的飯菜,穿不了奢侈品,而是窮忙一生,做牛做馬使盡氣力,卻仍然無法擺脫牛馬的命運。


孫旭陽


我小時候在農村,每年冬天,家裡的小麥就不夠吃了,需要搭配各種雜糧。玉米、高粱、紅薯面,都和小麥面一起,做成雜糧饅頭。所以,我現在在超市看到那些精美的雜糧饅頭,一點都提不起胃口。

那個時候,一年才可以吃幾次肉,到過年的時候,才會買新衣服。冬天,要穿棉襖,新買的外套穿在棉襖外面,等天暖和了,還是穿這樣的外套,就顯得無比肥大。所以,衣服總是不合身,但是身體在瘋長,很少注意這個問題。

讀高中的時候,有一次從家裡拿了30塊,那大概是兩個月的菜錢,在宿舍裡被人偷了。於是一兩個月就沒吃菜。讀大學的時候,也有斷糧的時候,有時候一天都沒吃一頓飯。這種情況甚至延續到工作後,記得有一次錢花光了,還沒到發工資的時候,就捱餓了一天。

但是,你要說這樣的貧窮有多可怕,我卻不同意。那個時候,總是很開心,有時候比現在還要開心。這很有可能是因為年輕,因為年輕就有夢想,而一個有夢想的人,想的都是未來而不是現在,所以他不會太在乎眼前的貧窮,心裡裝著全世界呢。

當然,我也知道,父母心裡不好受,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過得更好一些。我的父親總是說:沒辦法,我只有這麼大本事啦。沒有人怪他,其實是他自己在怪自己,同時又為自己辯解。因此,貧窮的可怕,可能主要是對成年人而言。你要養活家庭,每天都要面對現實問題,那些不如意時時提醒你的困窘。

更大的問題是你沒有辦法改變現實。這有大環境的原因,也有自己身處小環境的原因,還有自己的性格的原因,但是,不管怎樣,總有一部分不但貧窮,還不能改變自己的處境。這才是更可怕的。

在今天,我們身邊已經很少那種絕對的貧窮,那種觸目驚心的赤貧,捱餓、挨凍,這些赤貧狀況的出現是國家的恥辱,一個現代國家應該讓自己的公民過上基本的生活。但是,那種相對的貧窮卻會永遠存在。對一個成年人來說,要關注自己的孩子,給他一個健康的心理暗示,才是最重要的。

貧窮不僅是一種境況,也是一種侷限,它不僅限制了你的想象力,還影響到你的思維方式,這最後一種尤其應該注意。


張豐


其他答主都講了有關貧窮的故事,我想從貧窮對孩子的影響這一角度來聊聊這個問題。

心理學的諸多研究已經表明,真正的“貧窮”,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很多負面影響,比如:

1. 貧窮影響孩子的學業(統計學角度上)

長期生活在貧窮中的孩子的壓力水平相對較大,長時間的壓力負擔使得他們的注意力難以集中,無法很好地記憶和學習知識, 從而影響了他們的學業表現。

家境貧寒的孩子可能更多地會在師資不足、配套落後的學校就讀,教育資源的匱乏本身就會影響對孩子的教育效果。

不僅如此,在美國教育數據中心的一項研究中,那些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的輟學率是來自高收入家庭的孩子的4.5倍左右。

以上三點使得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提升自我變得困難,加劇了貧窮的代際循環。

2. 貧窮影響孩子身體健康

有調查顯示,貧窮地區的孩子的出生體重更低,食物不足容易導致飢餓和食品安全問題,貧窮地區的孩子更容易患有哮喘、貧血、肺炎這些長期疾病。由於所在地區的治安氛圍,貧窮的孩子更易接觸吸菸或過早的性行為,容易受到暴力的波及和影響,可能導致外傷、殘疾和死亡。

3.在心理和精神層面,貧窮的影響更為持久

貧窮帶來的壓力,使得孩子更易焦慮和不安,他們患有情緒障礙、抑鬱症、精神分裂症的幾率比生活在富裕家庭的孩子更高,也更易物質濫用。

貧窮常常使孩子對自己抱著消極的看法,自信程度較低,更容易產生低自尊。

因長期感到自己缺少資源,在貧窮中成長的孩子會有更強烈的匱乏觀念。當人們感到強烈的匱乏感時,人們的注意力便會集中在當前的狀態之中,試圖補充資源的缺失,而容易忽略了外圍其他的事。

一個匱乏觀念強烈的人進行長期規劃的能力較低,目光相對短淺,不敢追求更高的目標、不敢冒險,這樣的自我設限使得他無法發揮出人生的最大潛能。這種強烈的匱乏意識還會讓人不願意接受他人的幫助,因為接受他人的幫助,就彷彿是在提醒他們再次想起那種匱乏感,以及貧窮所帶來的羞恥、自卑和虛弱感。

但是,貧窮帶來的困境也為生活在其中的人提供了一些積極影響

例如,貧窮導致的匱乏觀念讓人更容易滿足,而擁有豐富、甚至過剩資源的人往往缺乏這種能力。有些孩子從匱乏中長大,相應地學會了在有限的資源中實現個人目標,並享受實現目標給自己帶來的滿足。

此外,儘管痛苦並不好受,卻能幫助我們對自我的情緒更有覺察力。人們為了減輕痛苦的感受,不得不去思索、探尋痛楚從何而來。在這個過程中,人會逐漸增加對自己的認識,更能理解他人。

那麼,如何應對貧窮帶來的消極影響呢?

對已經成年的我們來說,需要以更開放的視角去看待自己以及過往的經歷。

貧窮在每個人身上是具體的,很多時候也是無法主動選擇的,尤其是對那些曾經受到“匱乏感”影響的人來說,當我們明白貧窮如何對孩子的心理產生影響,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當前的自己,做出更合理的自我改變。也只有我們客觀地看見了那些負面事件對我們的影響,不把童年的逆境單純看成一種需要回避的問題,我們才能真正的讓過去停留在過去,讓自己以更好的方式前行。

以上。

謝謝大家一直以來對《知我心理學》的關注,我們將給所有關注我們的粉絲獻上知識大禮包『免費心理學習精選資料包』,想領取的小夥伴們,歡迎關注並私信我們領取。

歡迎點贊並關注頭條號“知我心理學”——2017年度健康頭條號、悟空問答最佳乾貨科普答主獲得者,400萬用戶信賴的心理學社區,在這裡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知我心理學


《原創》貧窮最可怕的地方不是物質的匱乏枯竭,而是心智的壓榨窘迫,讓你犄角旮旯的醜態無限放大曝光。讓你在大庭廣眾醜態畢露無地自容!貧窮到底有多可怕下面7個方面告訴你?

1、卑微的底線下沒有尊嚴。

貧窮那無形的力量從剝奪你的尊嚴開始,讓你喪失自信,泯滅良知,掠奪希望。讓你自輕自賤自生自滅。貧窮讓你的底線任人踐踏,你的心就會失去理智,使用非法手段及暴力,在燈火闌珊城市的某個陰暗潮溼的夾縫裡瘋狂的滿足自己的私慾。

2、沒有追求,內心卑微。

貧窮讓你膽怯守舊不敢嘗試。物質的窘迫讓你承受不起冒險帶來的後果。自卑恐懼,絕望焦慮,放棄自我,喪失底氣。不再掙扎滿懷怨恨,色裡內荏自暴自棄,拒絕理性沉迷情緒。固步自封進入盲區。

3、暴躁易怒,極端情緒。

貧窮帶給人們最糟糕的就是暴力。極度的貧窮使人的情緒如隨時噴發的火山狂躁不已。讓人無法淳樸溫和,無法從容理智。貧窮對人身體與尊嚴的野蠻粗暴侵犯威脅,讓人焦慮暴戾絕望,讓人失去理智喪失判斷,打架鬥毆,恐嚇搶劫,逐漸暴露上升。

4、目無一切,急功近利。

貧窮讓許多孩子輟學,過早的獲取自由步入社會。盲目的加深了貧窮帶來的沮喪,讓你恐懼逃避無所適從。如脫韁的野馬沒有了牢籠,幻想未來為所欲為不計後果。貧窮讓人們忽視教育,醫療,法制。女人慌不擇路嫁人尋求改變生活的捷徑。男人依託彩票幻想著一夜暴富改變命運。信息閉塞,交通不便,思想陳舊,物資匱乏。貧窮恍如陰森的地宮將窮人牢牢把控。

5、智力下降,缺乏判斷。

人在飢餓焦慮、悲傷恐懼的狀態下,受控與情緒智商下降迅速喪失判斷能力,人窮志必短充分說明貧窮與心智能力之間的因果關係。就如以前的扶貧。村民拿到扶貧款不是計劃投資改變未來的生活,而是滿足當前的需求,大吃一頓買買新衣,還還舊債。扶貧過後日子依然如故。反而助長了依賴心理,盼望著扶貧再次光臨。救急不救窮是多麼殘酷的道理(現在的精準扶貧做的非常好)。

6、仇富心理。

富人的輕視,窮人迫切需要改變,屢屢受挫放任自我。渴望價值的體現,渴望給自己的生命找支撐點,渴望獲取力量自信希望。貧窮,會造成個體出現一系列的精神心理問題。讓人變得躁狂,判斷力低下,仇恨入心,繼而生出毀人毀己、傷害他人的衝動。歸根結底禍根就是貧窮。

7、目光短淺。

貧窮的地方信息來源閉塞,人們目光短淺,恐懼未知拒絕改變。一葉蔽目,不見泰山;兩豆塞耳,不聞雷霆。

人們處在一個環境下,耳聞目染,隔代複製,都是因為資源的傳承。貧窮想要逆襲,缺乏公平、穩定、公開公正的方式與契機。才感覺發展的空間越來越逼仄,上行的阻力越來越大。穩定化制度化成為貧窮殘酷的現實。改革,逆襲,尋求跳板,開闊眼界,敢於突破,更新觀念,資源分享,拼盡所有竭盡所能貧窮又算得了什麼!


藥行天下7


我是從小沒缺過錢,不知道窮是什麼感覺,但是真是風水輪流轉啊,以前經常管我借錢的人,現在都已經發達了,我卻因為以前沒缺過錢,所以奮不顧身的嫁給了一個窮老公,他家的窮是我現在講給人聽都沒人相信的窮。



從小他爸,只管自己,不管家人,家裡都靠他媽在工地幹活把他們養大的,我結婚一分彩禮都沒要,就買了一萬多的黃金,剛開始還沒意識到以後的生活會是什麼樣,自從生完孩子我在家看孩子,他卻一直在家玩遊戲,一玩就是三年啊,三年兩個人沒有一分錢的收入,都靠他不要臉,管他媽要錢,他媽也沒錢,一個月最多給上800塊錢,平時都不買衣服,只有等過年的時候也是他媽給點錢才能買點便宜的。


而他就窮成這樣了都不出去工作,怎麼吵怎麼鬧都不出去,所以對他心寒,也是這三年寒的吧,現在雖然上班了,但是每個月也只有3000,根本連他自己都不夠,我想花錢只能自己找活掙錢,自己不幹活就沒錢了。


貧窮最可怕的就是感覺生活都是黑暗的,永遠看不到希望在哪,才是最可怕的吧。


喵哥說電影


貧窮有多可怕?

前幾天,我看到一段視頻,一個年輕媽媽,因為兒子弄丟了五塊錢的地鐵票,而在地鐵站對兒子發火,不僅一次次推搡兒子,還打兒子的頭!

後來圍觀的人都不忍心再看下去了。有人勸她說:丟了就丟了,再買一張嘛,孩子怪可憐的!

她說:我沒那麼多錢啊。

路人問:幾塊錢啊?

她難過地回答到:5塊錢啊,急死了!

路人說:5塊錢不多啊。

她很尷尬的說:可是錢很難賺的。

後來,我看了其它信息,才知道這位年輕媽媽做著鐘點工的工作,月薪900!她獨自撫養孩子,住在孃家,媽媽還常年多病。她這次帶兒子是去親戚家借錢過年的。

5塊錢,多嗎?真的很少,連根像樣的雪糕都買不到,可是卻有人因為它而打孩子。

這就是貧窮的可怕!不僅可怕,還很無情!



之前,還有一則很震撼人心,同時也很悲哀的新聞!

深圳的林女士,今年63歲。她兒子得了強制性脊柱炎,喪失勞動能力。兒子已經無法走路,可是做關節置換手術需要30萬。家裡根本拿不出那麼多錢,他們一家人都是吉林農村來深圳打工的。她常常看著兒子說:“媽媽幫不了你,真的太難受了!”

後來她想起自己有一份保險,她就詳細問她大女兒,大女兒告訴她,出意外的話,這份保險能賠20萬。

她琢磨了幾天後,動了個念頭。

那天,她破例買了兩份水餃,花了十幾塊錢。然後,她安頓好家裡,吃完餃子,她就跳樓了!她想自己死了能得到20萬給兒子治病,可是她不知道自殺少得不到保險賠償的!

這就是貧窮的可怕!




都是貧窮限制你的想象力,其實富有也限制了很多人對貧窮的想象力。這個世界有多少人歲月靜好風生水起,就有多少人在貧窮的重壓下掙扎生存。



劇評社


《貧窮的本質》這本書裡面講了一個關於貧窮的故事。說是有一個印度人,家裡很窮,靠著打短工過活,但是打短工是一個花費力氣的事情,他已經很窮了,窮到很多時候掙扎在剛剛吃飽這條線上了,所以,只要賺到了錢,他就全部投資到食物上面,他的整個生活,就是吃了——打工——吃了——打工這樣一個循環。但是呢,打工獲得的收入實在是太少了,他過得很勉強,一旦有一天找不到工作,他就買不到吃的,就得捱餓,捱餓了之後呢,又沒有力氣找工作,然後只能繼續餓著,最後,如果沒有人幫助,很有可能就此給餓死……

作者提到,這就是貧窮的一個經典人生模式,叫作“貧窮的陷阱”,就是說,貧窮,往往是一個死循環,一個人掙扎在這個環上,稍有風險,就跌落到更貧困的地步,甚至像上面這位朋友那樣,一下子到了生死危機的邊緣。

這就是貧窮的可怕——非常差的抗風險能力

這種可怕之處,不僅僅見於赤貧,連所謂的“中產階級”往往也很難倖免。咱們不是有句話叫作“辛辛苦苦幾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嗎?什麼“流感下的北京中年”還是什麼“北京青年”,不都是疾病在旦夕之間能做到的事兒嗎?這就是很差的抗風險能力。

我們雖然說階層流動這件事兒,有的人向上流動,由窮變富,也有人向下流動,由富變窮,但是整體上的統計表明,富人的財富穩定多了——因為他們有各種投資路子或者朋友,幫助他們的投資穩定,但是窮人呢?選擇十分有限。即便是碰到經濟危機,你以為終於輪到富人遭殃?錯了,還是窮人還不起貸款最後大規模破產。(見《房債》這本經濟學著作)

所以,窮最可怕的不是窮,而是窮帶來的抗風險能力的孱弱,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不僅窮,還要窮幾十年,甚至窮好幾代。


二進制赫克斯



物質的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的貧窮。

我一位朋友來自偏僻的山區,她們那邊物價很便宜,靠著一點點的收成過活。因為物質的貧乏,她所在的村子除她們家姐妹兩女生讀書外,其他女孩子都不滿18週歲就早早嫁人,多少掙點彩禮錢補貼家用。

她小時候,女孩子上學在村子裡受歧視,被視為燒錢的“傻”行為。大家都認為反正女生以後要出嫁的,花錢給她上學都是給未來婆家花錢,何必浪費這些錢。說的最難聽的是:女孩子讀什麼書?上街能認得男女廁所就行了!(只要認得男女廁所上的字就行了)


當時聽到這話,我那位朋友說,她哭了,她們家是姐妹兩人,在她們那個不太開放的村子裡,重男輕女思想嚴重,他的父母面對村裡各種冷嘲熱諷壓力極大,但是父母卻堅持讓她們姐們兩繼續讀書。頂著那樣大的壓力,兩姐妹也爭氣,最後都一鼓作氣考取名校,後來順利畢業,在城市安家落戶,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相比較村子裡的大多數人家好太多。父母多年的教育投資終於有了成果,她們家因為兩位大學生支撐,家庭條件迅速改善,父母在村子裡也終於揚眉吐氣了。


後來她告訴我,這些經歷讓她變得堅強,也堅信物質的貧窮不可怕,她們家最困難的時候,家裡根本吃不上飯,有段時間,父親生病,家裡沒錢上學,姐妹兩靠當時的“春雷計劃”支持才勉強湊齊學費。但是這一家人從來都沒有放棄過努力,即使差點吃不上飯的時候,她們的父母也沒有讓她們輟學。事實證明,這種行為是正確的。


人窮志不窮,只要不放棄,終有一天能走到幸福的彼岸。所以物質的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貧窮還不努力,可怕的是人窮志短。物質的缺乏只要後天肯努力就能改善,但精神貧乏了,別人怎麼扶路也走不長遠!

至於貧窮多可怕,我想最嚴重的時候真的會摧毀一個人吧!


軒逸箐風鈴


一書記親自去某鎮某村瞭解扶貧工作。

走村串戶來到一五保戶家中,見五保戶家徒四壁,屋中一無所有,不禁深有感觸。於是從口袋中摸出三千元給老漢,語重心長道:你要努力發家致富,發展生產,這三千元你拿去買豬吧。老漢老淚縱橫的接過錢並對書記說:我一定按您說的去做。

過了幾天,書記又來到老漢家中,問其買豬了沒有。老漢唉聲嘆氣道:我按您的交待,三千元全買了豬,結果卻中了虎,我看了一晚碼報我自己也感覺是虎,真不該聽您的,要是買虎就發家致富了。

書記聽後直接暈了過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