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戰爭時日軍爲啥不用衝鋒鎗?不是用不起,而是用了死得更快

二戰期間,日本在全球範圍內也是個排的上號的工業強國,工業體量雖然有所不如歐美國家,但絕不至於窮的叮噹響,日本擁有全球排名第二的海軍就足以證明。然而,在整個二戰期間,日軍幾乎沒有裝備過沖鋒槍,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才裝備了少量的百式衝鋒槍。那麼,日軍為何不用衝鋒槍呢?

太平洋戰爭時日軍為啥不用衝鋒槍?不是用不起,而是用了死得更快

有人認為,這是日本人狹隘的島國思想在作祟。日本是個資源匱乏的島國,礦產種類齊全,儲量卻稀少,人們戲稱日本是“金屬資源標本國”。日本開啟近代化進程後,政府鼓勵企業進行海外礦產開發,依靠掠奪解決了國內資源缺乏問題,一躍成為亞洲第一強國。

太平洋戰爭時日軍為啥不用衝鋒槍?不是用不起,而是用了死得更快

日本人窮慣了,一夜暴富也改變不了刻在骨子裡的窮病,在武器研發方面摳摳嗦嗦,子彈都捨不得使用大口徑的,還要和輕機槍通用,重機槍子彈口徑還不如別人家的步槍子彈大,打一槍恨不得把彈殼再撿回來。在這種理念指導下,指望日本人大規模裝備衝鋒槍,還不如殺了他們。

太平洋戰爭時日軍為啥不用衝鋒槍?不是用不起,而是用了死得更快

這一點很好理解,二戰期間日軍步兵槍備彈一般是兩個基數,每個基數80發,正常烈度作戰時足夠消耗一天,而衝鋒槍一個基數就需要三百發,僅夠一場低烈度的戰鬥所需。另外,日軍裝備看似簡陋,用來對付沒有工業基礎的中國卻是足夠了。

太平洋戰爭時日軍為啥不用衝鋒槍?不是用不起,而是用了死得更快

我國當時的工業基礎雖然薄弱,但是向西方國家進口了大量的衝鋒槍,最常見的就是俗稱“花機關”的德制MP18衝鋒槍。日軍在局部作戰中吃了大虧,於是決心研發衝鋒槍,1941年2月,百式衝鋒槍正式定型,並在傘兵部隊中大量裝備。

太平洋戰爭時日軍為啥不用衝鋒槍?不是用不起,而是用了死得更快

但是,百式衝鋒槍並沒有達到日本人的預期效能。沖繩作戰中,日軍曾組織傘兵部隊奇襲美軍機場,戰後統計戰損發現美軍僅傷亡20人,己方卻有50人以上傷亡。日本人意識到,和美軍比火力純屬找死,還不如用三八式步槍打冷槍呢。

事實證明,日本人的選擇是明智的,太平洋戰爭中,美軍大部分傷亡都是日軍步槍手打冷槍造成的。整個二戰期間,百式衝鋒槍產量甚至不足2萬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