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庫存回到7年前,這釋放出了什麼信號?

成都的安逸生活


問題來了,這些去掉的庫存,都在哪裡呢?

下圖可以說明

明顯看到,這半年來,一線城市庫存銷比上漲,三四線存銷比大概回到7年前的水平。

這和樓市庫存回到7年前,是相當吻合的,三四線城市的庫存大大減少了。

由此證明,三四線城市基本已經完成棚改安置化政策,庫存也回到低位,那麼,釋放出的信號只有:

三四線城市房價恐怕要下跌了

最新的兩則樓市新聞,也印證了三四線城市棚改和去庫存歷史使命已經逐漸完成:

1.長春宣佈“取消棚改貨幣化安置獎勵”

2.呼和浩特全面停止房地產去庫存。

這場從2016年開始的三四線城市房價瘋漲,可能要畫上句號了。

回到兩年前,國家為清理房產庫存,創新性地提出棚改貨幣化安置政策,直接導致三四線城市大量資金湧入樓市,炒房客開發商紛紛進場,房價陡升。

兩年後,庫存回到合理區間,即使很大一部分房子仍然在投資客手中,可棚改的熱潮已經過去,堅決遏制房價上漲的政策又慢慢從一二線城市輪動到三四線城市,投資客手握再多房源也毫無意義,可能會迎來一波拋售潮,再加上三四線城市本身經濟體量和人口支撐不足,其樓價或許要出現下行了。

所以,如果是三四線城市的樓市投資客,當地棚改又接近尾聲,洋蔥先生覺得還是趁限售政策出來之前,趕緊把房子賣給有需要的人吧。



洋蔥先生APP


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梳理這一輪房產上漲的邏輯,和背後的原因,在來看看現在的庫存,是多還是少?再來讀懂現在房地產釋放出的信號。

2015年底開始,隨著多輪的降息降稅,房地產的交易成本和持有成本大幅降低,房屋的交易成本已經名義上低於2008年最低點的時候。利息成本,2008年受經濟危機的影響,最低利率當時是首套7折,2015年的利率首套是9折,而受當時的基準利率高的影響,實際上15年的利息是低於08年7折的,15年9折的利率差不多是4.3%。這一輪上漲的動力源自於以上兩點,接下來是案例:

以我所在的上海松江區為準,當時90平米的2房,大約的售價160到180萬左右。按照當時首付3成60到80萬的資金,貸款100萬來計算,每月的房貸按照基準利率打9折為4.3%左右,還款額為5000元左右每月,當時這樣的兩房的租金是3000元左右。按照以上的數據折算,基本上能拿出首付款的人,買完房靠租金來養,問題是不大的,這是催生需求的最大動力。

第二動力是資金貶值, 13,14年物價基本穩定,15年股災,導致整個資金面翻天覆地,雖然數據出來cpi的漲幅不大,但人民幣匯率持續的飈升,導致的外漲內貶,使得資金需要有合理的出處,而此時的房地產無疑是最好的資金池子。

第三去庫存,國家在13,14年數據表明,當時大部分城市庫存過高,杭州當時庫存去化時間是18個月,無錫是20個月以上,無疑國家需要這樣一輪的牛市,來推動去庫存,降低房地產風險。

以上3點導致了這一波浩浩蕩蕩的漲幅,從一線開始,一線庫存去完了,開始限購,讓多餘的資金流向二線,二線庫存差不多了,二線城市開始限購,一直到5線6線的小縣城,都因為這一波神操作,用幾乎都翻了一番的房價,把庫存清理到現在所謂的2011年的水平。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看,這個庫存能釋放什麼信號:

首先,房價在過去的2年已經嚴重透支了購買力,這是毋庸置疑的,能買的全買了,沒錢的借錢也買了,借不到錢的老家買了,老家沒買的,估計也是買不起的,每個人甚至於每個企業,在能夠貸款的前提下(加槓桿),幾乎都是拼盡全力的往樓市衝。最近有個詞叫消費降級,我想應該好理解了吧。

其次,庫存多少不是房價上漲的理由,隨著國家政治局會議對房地產定調‘’堅決遏制房地產上漲‘’,可以看出國家的決心,房地產該去的庫存已經完成,風險可控,那麼房地產也就失去了大幅上漲的最大內因。未來不管漲跌,都應該是朝著平穩發展,漲跌可控。

第三,隨著對房地產監管的持續,未來短時間內,房地產的需求已經大大的降低,整個交易從一線城市開始大幅萎縮,加上目前房價已經大幅上漲,房地產的投資價值已經被大幅高估,未來需要很長的時間消化。

最後請大家關注幾個重要的信號:

一個是房地產信息全國聯網,這個消息的最大看點是,國家能夠掌控實際的房屋面積,做出精準的調控,為後面的房產稅出臺等做出科學的決策。

二是全國人均住房面積,或者各城市人均面積,這個能代表目前的總的保有量,需求要建立在合理的供給和保有上,才是真正的需求。還有各城市每年的新增人口數據,這是未來房地產的上漲最大的動力。

第三是利率的變動,房子的每一次上漲,從來都是資金帶動的,只有資金的成本便宜了,房地產的上漲才能有持續的動力,當然也意味著管好了資金,也就抓住了房地產的脈搏。


最後,希望大家理性看待當下的房地產,商品房最終會回到商品的屬性,只是遲早的問題,現在可能是需要冷靜看待的時候了!!



自由自在天地間,無憂無慮半畝田!!!

我是北極魚,關注我一起滿滿正能量!!!


北極魚oio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認為商品庫存數回到7年前,至少釋放了三大信號:

一是表明樓市嚴調控取得了實質性成效,抑制了樓市價格上漲態勢,讓不少購房剛需族產生了購房的慾望,有效降低了庫存。

二是表明我國棚戶改造取得了一定實效,讓城市不少棚戶居民通過貨幣化安置住有其所,不僅有效改善了民生,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全國商品房庫存,為房地產調控做出了一定貢獻。

三是表明了我國樓市庫存達到了一個相對合理的水平,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國房地產業發展已步入一個良性運行區間,盲目無序發展的態勢基本得到遏制。

但同時也要注意,就對商品房庫存下降的原因進行分析,對商品房子銷售之後房屋居住情況進行認真調查,看看庫存下降是不是因為投資投機者購去了,如果下降的庫存房沒有真正被剛需族購買,那麼這種下降就不真實,只不過是“左手換右手”的遊戲,去庫存就沒有真正發揮實效。如果是這樣就應對空置房採取措施,比如徵收空置稅或按投資機制炒作打亂市場行為予以嚴懲,真實反映商品房庫存數量,為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建立奠定堅實基礎。


財經深思


1、過去市場行情好,開發商扎堆拿地,建設樓盤項目,結果庫存囤積非常多。然而,怎麼消耗呢?於是棚改去庫存就出現了,貨幣化安置下,大家都拿錢去買房了,購房需求就變多了,房子的價格也有所上漲。

2、當大力去庫存後,我們的房源又變少了,現在調控下開發商謹慎拿地,而土地市場開始降溫,當房源供給不足的時候,價格還是會上漲。其實就是這麼一回事,房子的庫存越大,供過於求,房價跌幅越快。

3、新庫存量的減少,很明顯購房者現在更熱愛周邊配套齊全的二手房。 房地產庫存不斷減少,意味著供過於求的狀況在不斷改善。

庫存越少,反映需求越旺盛,庫存量不斷減少,說明市場不斷回暖,房價也會重拾升勢。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現在遏制房價上漲了,樓市調控下,房價比較保持穩定,不能大漲。

就愛聊樓市,關注我吧,一起探討更多有趣新鮮的樓市話題


我房網


數據顯示,目前的庫存水平相當於7年前的水平,對於這個數據釋放出來的信號,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庫存問題已經得到了明顯改善。這是顯而易見的,畢竟庫存回到了2011年的水平那就足以說明這一輪去庫存的效果是很有效的,現在市場上的庫存水平也回到了正常的水平,各個城市再也不用為庫存而發愁了。

二、去庫存政策會暫停。庫存回到正常水平,那麼就意味著未來再也不需要進行所謂的去庫存了,如果繼續實施去庫存那麼市場上的供應量會出現大幅度的下跌,這對樓市發展是極為不利的,所以未來的去庫存政策會出現暫停,事實上現在已經有城市暫停了去庫存政策。

三,房價會穩定下來。雖然說去庫存跟是為了清理樓市多餘的庫存,但實際上因為要吸引人來買房,所以去庫存政策會給出一些優惠,然後大量的購房者會推升房價上漲,如果去庫存基本完成,那麼這些優惠政策就會消失,購房需求下降房價也就會慢慢的穩定。


樓盤網


你說樓市庫存回到七年前,這個我信。因為這些房子都已經進入了炒房團手裡。真正的剛需擁有的並不多。

其實我們應該把空置的房子也看做庫存。他們只是臨時從開發商手裡轉到了炒房客手裡,最終目的是銷售出去獲利。而且這些房子很多已經抵押給了銀行,這些已經賣出並抵押給銀行的空置房,也應該視為銀行的庫存房。

如果空置房也算成庫存的話,你會發現中國的,房地產去庫存根本沒有去掉多少。只是玩了一個左口袋倒右口袋的遊戲。





老炮聞六爺


這釋放出了房價會暴漲的信號啊。

但是先放心一下,相信會有調控壓制房價的漲幅和速度的。

先說為什麼會有上漲壓力吧。

其實很多人都會有一個誤會,認為房地產商是房價大漲的罪人,負有最大責任。房地產商確實在房價上漲中獲得了暴利,同時也有無良商人捂地助長價格上漲。但是總體而言,房地產商在事實上是抑制了房價的。

因為房地產商的本質是逐利,在利益趨勢下,房地產商拿地,蓋房,出售,本質上加大了房屋市場的供給,平衡了部分需求。如果說房地產商是房屋上漲的根源,那以前計劃經濟分房的時候,大多數人還是住不上房,這就是因為市場沒有建設房屋的積極性,導致房屋開工一直低,房屋建設不能滿足人口增長,需求不能被滿足。

因此我們以前經常對房市進行錯誤的調控,就是限制房地產商的信貸。結果一限制信貸,房地產商現金流出現問題,在短期內確實拋售房屋了,但是長期卻沒法持續拿地,新屋開工率下降,需求卻不變,房屋庫存持續下降,最後供不應求,房價報復性上漲。

這一次也是類似的情況,由於年初政策不確定,開發商普遍悲觀,採購經理人指數很低,因此開發商不願意投資開工,導致開工率下降,到現在就是庫存下降了。

所以說,房價的上漲壓力已經越來越大了。


諮詢師天生


庫存量不等於流通量,天量的投資二手房等著出手,難道這些不影響於供給?我邊上有個中介小妹,持有7套,每月按揭7萬多,靠消費貸款還按揭,前幾天沒法子,70萬賣了一個店面(沿街車庫,可當店面),能堅持10個月了。


非洲草原的鹽焗蝸牛


從行業角度進行一下探討。樓市庫存減少,好多人都認為奇貨可居,是房價上漲的信號,其實並不然。

首先,我們要分清房子庫存減少的原因。庫存減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現有的房屋確實賣出去了,沒有存貨了。二是光賣存貨了,後邊沒有新的房源補充,自然房子越賣越少。跟河裡的水一樣,出水口過大,水自然越放越少,如果再加上把入水口給堵了,光看見往外流水,自然是河裡的水更少了。

從前兩年的房市來看,在去庫存政策激活下,房市經歷兩年暴漲,好多存量房不管是商品房還是限價房,都在較短時間內被市場消化。與此同時,在2013至2014房地產低迷時,好多開發商囤積了一批地塊開始房地產建設,剛好趕在前兩三年大批入市,趕上了好行情。而從去年至今,由於持續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房地產逐步進入低潮。而開發商此時由於現金流原因,開始實施收縮戰略,並沒有多大的實力和熱情來拿新的地塊,這也導致能夠入市的新樓盤越來越少。沒有新的房源補充,自然市場庫存看起來越來越少了。

但是,房地產行業和其他市場有著重要的不同。比如說菜市場,某個時段如果某種蔬菜大豐收大量上市,往往意味著這種蔬菜大量過剩,價格會一路狂跌,因為不賣掉就得爛在地裡。但房地產不一樣,往往房子大量上市,意味著市場被激活,有大量人在搶房。房子短時不賣,不會對房子本身有什麼影響,所以才會有開發商捂盤惜售行為。而市場上沒有多少庫存房時,往往意味著房市進入了冷淡期和低迷期,開發商沒有進一步加大房產供應的意願。

所以說,有人看到房產庫存回到7年前,以為物以稀為貴,房價又快上漲了,這是一種錯覺。這只是市場冷清的一種必然反應。按照這種邏輯,回到二三十年前,市場上幾乎沒有商品房時代,那時商品房不得是天價嗎?事實並非如此。市場不活躍,自然房子供應就少,庫存也就少。這時候,唯一的信號就是,千萬別炒房,炒房會被套!


觀房社


市場供小於需,不怕房價暴跌了,限價限售實現穩定,加上環保風暴推高建材成本推高建房成本,穩定二手房市場,就算還不起房貸也不怕銀行壞賬,保證了金融系統的穩定,通過徵收房產稅、限售、限購、限貸等手段迫使多套房的投機者將多餘房子出售或推向租賃市場,從而穩定房地產市場和金融系統,確保不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但唯一傷害的就是後面買房的接盤俠和後面的剛需,反而讓投機者獲取暴利,因為房子導致了社會貧富極度不平衡,社會矛盾將扔繼續持續,如果遇到通脹矛盾將被點燃,許多因社會不公平造成的人生悲劇者將把怨氣釋放於社會造成更大的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