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不得拆不動?千年潭柘寺旁的這些違建今天全拆了


“先有潭柘500年,後有今日北京城”,今天,門頭溝區潭柘寺鎮對潭柘寺周邊多年碰不得、拆不動的違法建設徹底拆除,讓潭柘寺逐漸恢復原貌。 潭柘寺始建於西晉,至今已有近1700年曆史,是北京地區最早修建的一座佛教寺廟,素有“先有潭柘500年,後有今日北京城”之稱。然而,近年來,這座千年古剎周邊逐漸被一些私搭亂建的違法建設影響了歷史風貌。

“通往潭柘寺的唯一道路被私搭亂建的農家樂不斷侵佔,小商小販也沿路招攬生意,把周邊環境搞得雜亂無章,趕上初一、十五的時候,車輛更是能堵上幾公里,周邊老百姓的意見非常大。”潭柘寺鎮黨委書記婁相峰說,通過啟動‘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機制,調動各相關部門共同解決這一難題,讓潭柘寺周邊再現千年古剎肌理。

在平原村拆違現場,記者看到之前矗立在潭柘寺公園周邊的違法建築正被一一推倒,橫七豎八的廣告牌匾也在被逐一摘除。據瞭解,2018年潭柘寺鎮上賬的違建28352.39平方米,其中離潭柘寺公園最近的平原村,違法建築共1320.92平方米,多數是私搭亂建的農家樂,鎮政府將對拆後的土地進行統一規劃,綜合治理,還千年古剎潭柘寺原有的歷史風貌。


“這要擱在以前,想要拆除這些違法建設難度可就大了去了。”婁相峰介紹說。“看得見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見”,曾一度是鄉鎮治理中最為尷尬的局面。為徹底解決“八個大蓋帽,難管一草帽”的難題,潭柘寺鎮結合“街鄉吹哨,部門報道”工作機制,重點吹好“四聲哨”。

據統計,截至目前,潭柘寺鎮2018年已拆除違法建設19326.38平方米,並實現了違法建設“零增長”。2017年,潭柘寺拆除違法建設9507.43平方米,騰退出的2000餘平方米已用於打通山區交通線的魯坨路和108國道二期工程,還有的用於提升市民人居環境等生態修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