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別人的眼光,是我最不在意的東西。我一直清楚,永遠不要讓別人定義我的成功。”

——李暘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1997年,一個叫盧安克的德國人來到中國廣西大山支教,一待就是18年,在中國雲南大山裡,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也拋棄了一切光環,十年如一日地為大山孩子的教育傾注著心血。

不同的是因為種種爭議,盧安克後來離開了中國。而這對傳奇夫婦,卻在雲南大山裡紮了根,直到今天還在創造著一個個教育奇蹟……

01

兩個“不合時宜”的人,一段天時地利的愛情

1991年,雲南邊陲一個景頗族人聚居的山寨裡,闖進了一個不速之客,樂安東。這個金髮碧眼、皮膚賊白的傢伙是長期與世隔絕的山民們見到的第一個歐洲人。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那年,樂安東27歲是荷蘭萊頓大學的一名碩士研究生,主修漢語、輔修藏緬語,開始做博士研究時,他選擇了“載瓦語”作為自己的研究課題,這是一門極其生僻的語言,只在滇緬邊境的景頗族人中使用。

國際學術界對這門語言只有零星記載,中國學者撰寫的少量研究資料也不成體系,為了填補這一學術史上的空白,樂安東獨自一人,穿越萬里之遙尋訪到這片未開墾的處女地。

他和當地景頗山民同吃同住,向他們學習日常用語,瞭解文化習俗、歷史傳說,認真記錄著每一個語言,摸索著一條語法規律……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山中不知歲月長,十個春秋倏忽而過,樂安東也從翩翩少年邁入不惑之年,原本的博士論文,寫著寫著,就變成了長達1700多頁的大部頭著作,《載瓦語語法和詞典》。從此,這門語言在世界學術史上正式有了一席之地,樂安東也因此被萊頓大學授予最高榮譽博士學位!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2005年,樂安東成為北京外國語大學,歐語系第一位荷蘭語外教,並和兩名中國同事,一起開創了北外的荷蘭語專業。

2007年,43歲的樂安東,在北京邂逅了一個比他小18歲的中國女孩,他們彼此一見鍾情,很快,樂安東成了一枚中國女婿。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樂安東的妻子李暘,是個地地道道的北京“大颯蜜”,80後的她,聰明幹練,開朗灑脫,最特別的是她是那種從不活在別人評價中的人。

至少有三件事可以證明——

一是辭職

從北京外交學院國際法系畢業後,李暘做過跨國公司的律師,拿著同齡人羨慕的薪水,但一眼望到頭的養老式工作,並不能帶給她成就感,於是她辭職,轉向自己覺得更有意義的環保領域。

先後成為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傳播官,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RDC)傳播總監,工資大幅縮水,工作激情卻直線上躥。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曾經的李暘有有一份“高大上”的工作

第二件事 就是嫁給比自己大18歲的樂安東了

李暘還記得他們相遇的畫面:“那一天,他不帥,我不漂亮,我灰頭土臉,滿臉青春痘,胡亂紮了個馬尾,但我們注視著彼此的眼神,都說明了一件事:我們遇見了命中註定的人。”

這樣的相遇,在益美君的腦補中,只有用一句歌詞來形容了:愛是天時地利的迷信,哦~原來你也在這裡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可是,如同所有一波三折的愛情,18歲的年齡差加上歪果仁身份,情理之中遭到了女方父母的反對,第一次帶安東回家時,媽媽愣是沒讓這個洋女婿進門,此處省略一個當代女性,衝破家庭阻礙追求愛情自由和父母鬥智鬥勇的故事……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李暘和樂安東荷蘭傳統民族服裝風格的結

嫁給樂安東之後,他們一起做了最瘋狂的第三件事,一個放棄北外教授的遠大前程,一個放棄CBD白領的亮麗光環一起去雲南的景頗山寨,蓋了一座房子,投入到了火熱的大山兒童教育事業中。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02

美麗民族和毒品漩渦,景頗人的愛與痛

從地圖上看,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是雲南最西端一個深入緬甸的小三角,境內的景頗族人世代居於深山。上世紀50年代解放後,從原始社會形態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形態。這個民族的命運,也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一方面,景頗人保留著自己的民族印記,他們能歌善舞,編織、雕刻等手工藝高超,還流傳著許多古老美麗的故事傳說,另一方面,現代文明帶來巨大的衝擊,尤其是貧富的懸殊,不斷刺激和誘惑著天性淳樸的景頗人,年輕人盲目跑到城裡打工,卻在遭遇重挫後逃回家鄉,開始萎靡不振。

終於在某個醉酒的夜晚,接過了同伴遞過來的毒品……是的,毒品,作為緬甸毒品流入中國的必經之地。中國整個西南邊陲的許多地方,都成了吸毒販毒的重災區,景頗山寨也是深受其害。

許多年輕人因為無法抵擋廉價毒品的誘惑染上毒癮,並捲入協同販毒的犯罪漩渦,直至鋃鐺入獄,新聞中,經常有類似“雲南警方破獲特大武裝販毒案”的報道。

父親販毒或吸毒被抓了,母親改嫁或跑掉了,在景頗山寨裡這樣的孩子一抓一大把。

沒有父母管教,逃學、抽菸、打架、泡網吧,這些惡習似乎是自然而然找上門的,至於“讀書改變命運”對這些在上小學前,幾乎不會說漢語的孩子來說學習的困難指數直線上升,很容易被扣上“差生”的標籤,他們大多數上不到高中,就早早去城裡打工,然後淪為底層勞動者。甚至,走上父親的老路……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和樂安東相識之後,李暘無數次聽他講述和景頗人的故事,在樂安東心中,景頗山寨早已成了他的第二故鄉,那裡的人也早已成了他的親人。

2009年春節,李暘第一次跟隨樂安東去德宏,就被盛大的目瑙縱歌震撼了,看著安東用載瓦語熟稔地和山民打招呼,老人們像迎接遠處的兒子歸來一樣,把安東擁入懷中,她被深深打動了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在景頗寨子裡,李暘也看到了那些販毒家庭的孩子,那些人嫌狗不理的“問題少年”,但在她眼中,這些孩子非但沒有一無是處,反而充滿了靈性,尤其是有一次,李暘爬山時被一種毛毛蟲蟄了,整個胳膊高高地腫起,同行一個小女孩麻利地採來一堆草藥,嚼爛後幫她敷在胳膊上,等到下山時,疼癢腫都消退了。

這裡的小孩個個是博物學家,熟識山中數百種動植物,清楚哪些野果是可以吃的,哪種野蘑菇是有毒的,哪些野草有哪些藥性。

她想:這些大山之子都是帶著野性的精靈他們是被放棄的孩子,可他們的可貴特質被汙垢遮蓋,沒有被世人看到。她想幫幫這些孩子們,保護他們的天性,也幫助他挖掘自己的天賦成長為更好的人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所以,又一次,當樂安東唸叨起景頗山寨的時候,李暘問了他一個問題:

“那為什麼不回去呢?既然那麼想念,不如就真的一直生活在那裡。”“可我現在不是一個人,我們倆在一起,你有那麼好的工作,人們都追求金錢和地位,你離開北京跟我去德宏能有安全感嗎?”“人一輩子裡,有太多事情,是比安全感更重要的。”

03

“榕樹根之家的誕生和日常

2011年年底,李暘和樂安東拿出所有積蓄,決定在景頗山寨裡,蓋一座房子,把家搬過去,並全職投入到當地兒童的教育中。一個北京CBD白領變身雲南大山包工頭的血淚故事就此展開了。

蓋房子的過程,可以用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來形容,山裡的工人大多不識字,也看不懂圖紙。李暘和樂安東不得不每天和設計師遠程電話溝通,弄懂了每個細節後再一一比劃給工人們聽。

更腦殼疼的是他們還動輒曠工,理由讓人很難拒絕“昨晚喝高了”,“要下雨了”,這裡的山民閒散慣了,沒轍,只能甲方親自上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最悲催的是攤上了黑心工頭,不僅貪汙建材款,還剋扣工人工資,直接導致預算從40萬變成80萬,李暘懵了。攆走了工頭,一邊自己親自監工,一邊用法律手段追繳貪汙款項,一邊還要和安東想辦法籌錢,為此她把辭職時間推遲了一年,開始在雲南和北京兩地頻繁奔波,半個月在雲南工地當女漢子,半個月在北京職場當女漢子。

每天的睡眠時間被擠壓到只剩兩三個小時,每天都在挑戰身體極限,樂安東則一邊在國外網站眾籌,一邊守著工地,有時為了看守工棚,晚上就一個人在蚊蟲亂飛的草地裡,和衣而眠……

這樣才有了“榕樹根之家”,2013年5月,在經歷了整整18個月工期後,他們在德宏的家建成了,那是一座建在山坡上的兩層建築,房屋建築面積380㎡,還有4畝的院子,一層是多功能活動室,辦公室、夫妻倆的臥室,還有三間供孩子和志願者居住的客房。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榕樹根之家是李暘和安東的家,也是全村兒童的公共活動空間,起初,榕樹根只在週末和寒暑假開放,漸漸地,孩子們放了學也喜歡往這兒跑,自己鋪床,自己做飯,一來二去,都拿這裡當家了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白天,孩子們可以在這裡,看書、畫畫、唱歌、看電影、做遊戲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晚上,可以在這裡看星星,榕樹根的夜,總是美得讓人忘卻煩惱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作為一個兒童教育公益機構,榕樹根的目的是幫助當地孩子建立“自信與自我認同”,為此,樂安東夫婦和志願者們為孩子們設計了一系列語言和藝術課程,比如木偶戲,這種角色扮演遊戲,不僅能鍛鍊害羞的景頗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幫助他們打開心扉,還可以讓即將失傳的景頗古老傳說。

作為木偶戲的創作素材,重新煥發生命力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排練一臺木偶戲並不容易,從木偶製作、寫劇本、佈景到模擬音效,需要每個孩子各展所長。有個叫刀昆翁的男孩,不喜歡說話,但是手特巧,一天就能做好幾個精美的木偶。

2014年6月,李暘和安東帶著孩子們,在全村進行了第一次木偶戲巡演,大人們都看得津津有味,作為幕後的大功臣,刀昆翁嘴上不說,心裡卻倍兒自豪。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榕樹根還有一支“街舞天團”,麾下是一群曾被貼上不良少年標籤的男孩,他們中有的人父親是吸毒者,自己也染上了抽菸酗酒的惡習,在李暘看來,這是缺乏自控力的緣故,而街舞既滿足了男孩子們愛耍酷的性格,又可以鍛鍊意志力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開街舞課是受了孩子們的啟發,李暘偶然驚喜地發現,這群“小土匪”對街舞熱情頗高,靈活的身體模仿起高難動作來有模有樣,於是她請芒市宏舞社的專業街舞老師來上課,並根據每個人的特長給他們封了“官”,力量最佳的男孩是技術總監,樂感最好的是音樂總監,最愛臭美的是時尚總監……以此激發他們的榮譽感和責任感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如今,這支街舞隊已是景頗山寨裡最炫的一支旋風,村子裡的紅白喜事,村民都會邀街舞男孩們去跳一段,在榕樹根的幫助下,他們還走出了德宏,北京宋慶齡故居展演、上海電視臺節目錄制、成都世界街舞大賽中國賽區賽場,都曾留下他們的身影。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街舞隊裡的孩子早已找到了自己的職業學習方向,這時是否還抽菸喝酒都已經不再關鍵,李暘和樂安東都相信,他們已擁有了足夠的自控力,去抵擋毒品的誘惑,永遠不會步入吸毒父輩們的後塵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不過,榕樹根還有最絕的課程,比如“快樂英語營”。7天的英語營,要挑戰“不可能的任務”每個孩子在畢業時

至少學會6首英文歌,說出一大段英語自我介紹,讀懂一篇全英文的文章,但是大多數景頗孩子的英語成績,只能用“一塌糊塗”來形容。

小學畢業的平均水平,還處於26個字母都分不清先後順序的地步,所以,當李暘一宣佈這個目標時,孩子們就笑了“老師你是在搞笑嗎?這怎麼可能啊!”但李暘和樂安東用實際行動證明他們要玩真的,孩子們進入英語營的第一天。就發現榕樹根的所有物品,都被貼上了英文標籤

每天早晨,他們是在榕樹根廣播電臺的搞笑新聞聯播中醒來的。李暘和安東會用孩子們做主角,編排搞笑假新聞,並依次用載瓦語、漢語和英語,一本正經地播報出來常逗得孩子們樂不可支。

每天晚上,孩子們的遊戲是用身體排成英文字母,也會伴著英語電影或英語歌曲入眠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上課方式更是腦洞大開,由樂安東老師扮演機器人,他的身體各個部位都被貼上了英文標籤,孩子們一按哪個部分,那個部位就會像機器人一樣動起來,同時怪腔怪調地發出單詞的讀音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還有最受歡迎的“村寨尋寶”遊戲,交給每人一份全英文尋寶指南和一本英漢詞典,讓孩子們全力協作破譯指南,尋回散落在村子各處的十件寶藏,集齊才算完成任務,就這樣,孩子們漸漸對英語產生了興趣。

學習的勁頭也更足了,但是英語訓練營的目標,並不在於把孩子們訓練成英語達人,而是在挑戰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目標中,幫助他們重塑學習的自信,

頒發畢業證書時,李暘對孩子們說:

“你們回去以後 ,即使把這七天學的單詞句子都忘光也沒有關係,我只想讓你們記住此刻的感受,讓你們知道自己有多優秀!你們以後不管做什麼,只要回想這七天,你就會知道自己能學會任何東西,只要你肯努力!”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去年冬天,狂風把榕樹根的一座涼亭吹壞了。今年春天,榕樹根的景頗老師跑陽幹翁哥哥,就帶孩子們開啟了

“涼亭重建計劃”,組織他們成立工程隊,從砍竹、備料、挖洞、立樁到破竹做地板、搭骨架再到做欄杆、鋪茅草讓他們在解決現實問題之中發揮動手能力和創造性,鍛鍊協作能力,磨礪意志。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這樣的“項目式學習”,在榕樹根比比皆是,這些課程或許並不能培養出學霸,卻能幫助孩子們完善自我認知,明確將來自己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04

榕樹根的孩子們

2009年,榕樹根兒童教育公益機構成立。2013年,榕樹根之家建成,到如今已有近十年時光。榕樹根的第一批孩子,也從童年長成了少年,有些已經成年,他們的命運軌跡已悄然發生變化。

2016年10月,聯合國婦女署第五屆“世界女童日”,頒獎典禮在北京召開,在全國獲得“女童行動獎”的六個女孩之中

有一個16歲的景頗女孩孫珈楓就是從榕樹根走出的孩子。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這是一個非常有故事的女同學和景頗山寨大多數孩子相比,珈楓有一個非常幸福的家庭,父母親都在身邊,且思想開明,珈楓自己也很爭氣。小學就是個妥妥的學霸為了讓女兒接受“更好的教育”,小學畢業後,父親把珈楓送去了城裡一所重點初中,在那裡,珈楓的“悲劇”開始了。

作為全校唯一一個景頗族學生,瘦小黝黑的珈楓,努力想和城裡的同學搞好關係,總是積極打掃宿舍衛生,幫同學打熱水,但換來的結果卻是,所有的活兒都落到了她身上因為,“山裡來的就是好欺負”,最可怕的是由於教學進度不一致,從前被視作天之驕女的珈楓,陡然間從“學霸”淪為了“學渣”,巨大的落差徹底摧毀了她的自信。

她開始抽菸、酗酒甚至自殘……看到女兒變成這樣,父母將她轉學回到老家,但昔日那個開朗自信的珈楓已經不見了,她變得憂鬱、自暴自棄,李暘眼睜睜看著她的變化,發誓一定要把從前那個珈楓變回來,在榕樹根她讓珈楓當自己的小助理,有活動就讓她去組織領導還帶她參加快樂英語營,上舞蹈培訓班。

本身就有藝術天賦的珈楓,在榕樹根如魚得水,終於一點點又變回了從前的明媚開朗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如今的珈楓已經18歲,考上省內最好的藝術高中:雲南藝術學院附中。她的繪畫作品偶爾參加義賣,已經能補貼自己的藝術課程費用了,在李暘的幫助下,珈楓還組織寨子裡的女孩們,一起成立了“景頗時裝工作室”,設計製作景頗民族風服裝,姑娘們計劃把自己的原創設計水平再提高,送給家庭困難的新娘做禮服,還計劃開網店,向世界各地銷售景頗的民族服裝,用所得收入幫助女孩們完成學業。

也正是這個公益計劃讓她獲得了“女童行動獎”,更讓景頗許多早早便嫁人的女孩們,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種可能性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同樣在榕樹根找回自信的,還有17歲的少年排愛衎,父親吸毒入獄,母親離家出走,曾讓這個男孩變得內向寡言,在榕樹根他的舞蹈、攝影、唱歌天賦都被激發了出來,尤其是自學的邁克爾·傑克遜舞步,在全村的公開表演中技驚四座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如今排愛衎已是一名高中生,和許多初中沒讀完就輟學的孩子不同,他對宇宙學著迷,把自己在網上學到的天文學、量子物理知識,寫成了一本科普讀物《引力中的宇宙》,並把這本書送給許多老師和孩子們,就是為了與大家分享他暢遊科學世界的樂趣,愛衎在高中的課業繁重,小學基礎差的農村學生,要通過補習提高成績異常艱難

但愛衎始終沒有放棄,他說,就算考不上大學,我也不後悔,要努力試過才知道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2017年,榕樹根為愛衎舉辦16歲生日晚會,何勝磊也是當年街舞隊的成員之一,曾經在初中裡讓校長老師頭痛不已的不良少年,抽菸酗酒,打架,泡網吧,爸媽總是一接到班主任電話就哆嗦,肯定要被拉去學校挨訓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何勝磊小時候是個皮小子,何勝磊從小會給同學們手工做紋身(許多少數民族的習俗),喜歡嘻哈音樂和街舞也特別會打扮。街舞隊裡,他擔任時尚總監,為小夥伴們設計有景頗族特色的街舞演出服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榕樹根時尚總監何勝磊同學,職業教育計劃中,他是最早明確方向的,去到昆明學習美髮與形象設計,因為是自己喜歡的專業,進步特別快,他自己騎著小黃車滿城找工作。用何勝磊自己的話說,以前喝酒打架的暴脾氣,都被工作磨沒了,造型設計是他真心熱愛的職業,學手藝時沒事就在宿舍練編髮。

現在每天開開心心給顧客染髮、燙髮、洗剪吹、做保養,手泡爛了不言聲,被老闆說了、顧客懟了,都是笑眯眯地化解掉。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認真工作的何勝磊;經常被藥水泡爛的手

現在的何勝磊已經開始了第二專業的學習,他在北京三里屯的紋身工作室做學徒,每天手腳勤快地給紋身師做助手,幾十張幾十張地練習畫圖騰,認真見習,樂此不疲。帶他的紋身師傅是店裡最嚴謹的朱老師,連他都忍不住對何勝磊讚不絕口:“學畫很認真,太有天賦了,別人半年一年積累的畫功,他這三個月基本上過關了,馬上就可以上皮子練習。”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何勝磊的部分繪畫習作

獨自在北京大城市闖蕩的何勝磊,孤單時常來襲他咬牙堅持,用一首一首自己寫的說唱排遣寂寞。每天深夜下班,騎共享單車回家,他不怕迷失在這紙醉金迷的環境,他知道自己要什麼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還有17歲的大廚排昆先

從小父母離異的他,性格卻非常陽光,如今他在昆明學習中式烹飪,放假回到榕樹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他的兩位廚師小夥伴孫珈樂、唐勒賣一起親手準備了五六桌宴席款待鄉親!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一直以來我們聽過太多,“考上大學,走出大山”的口號,但是在李暘看來,這是外界單方面給鄉村兒童和他們的家鄉貼上的弱勢標籤,或許少了一份理解和尊重。

榕樹根的大多數孩子,走的都是職業教育的路,他們在舞蹈、藝術、服裝設計等方面,都有很高的天賦和靈氣,職業教育不僅可以幫他們謀求一份生計,同樣可以讓他們獲得價值感,成為他們追求一生的夢想

而且,這些技能的源泉都來自於家鄉,這讓孩子們更願意回到家鄉,反哺家鄉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 點擊圖片,觀看榕樹根系列紀錄短片《山村許多少年》,瞭解更多景頗孩子們在外求學、打拼的故事。

李暘和樂安東到今天也沒有要自己的孩子,但榕樹根的每個孩子都是他們的孩子,他們在這些孩子身上付出的愛和耐心,不少於世界上的每一個父親母親,雖然有許多人無法理解他們選擇的人生道路。

但是那又怎樣呢?“別人的眼光,是我最不在意的東西。我一直清楚,永遠不要讓別人定義我的成功。”李暘如是說。

一個內心強大的人,從來不會被別人影響自己的選擇,一個內心富足的人,也從來不急於向別人證明什麼,對李暘和樂安東來說,他們的內心有多豐盛,多幸福,天知地知彼此知,足矣。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注:本人經主人公李暘、樂安東老師授權後發佈。素材整理自微信公眾號:榕樹根兒童教育(ID:PropRoots),圖書《榕樹根的春天》(劉莉莉著,新世界出版社);文中圖片由榕樹根攝影師志願者及榕樹根團隊工作人員張維凱、劉敏、李冰、徐博聞、崔倩、董林傑、陶家佳、張宇、趙京鵬、跑陽幹翁、李衛平、廖鐵鋼、丁立、卞曄、朱本嶸、Vivian、李暘、樂安東等人拍攝,特此感謝。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聯繫我們:[email protected]

百家號獨家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