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大戰闖王與清軍血戰13天,闖軍打野戰的戰鬥力如何?如果張獻忠來援,戰爭結局如何?

秋天的紅葉882


“野戰”

指除要塞和城市攻防戰以外的戰爭模式,野戰沒有可以依託的堅固城牆,沒有一個可以隨時補給的基地,故而野戰對於作戰雙方來說較為的公平,也較為的靈活。野戰能力是考驗軍隊正面作戰水平的指標,即孫子兵法所說的“堂堂之陣”,一支強大的軍隊必定是野戰能力強大的軍隊。



那麼作為明末著名的農民起義軍,闖軍的野戰能力如何呢?

我們從闖軍進攻河南時的“朱仙鎮之戰”“汝州之戰”入手,來分析這一問題。

這兩場戰爭都發生於李自成攻打河南期間,崇禎十五年(1642年)二月,李自成圍攻開封城,孫傳庭出陝西救援開封,在開封城西南部一個叫朱仙鎮的地方展開了一場野戰。戰前,孫傳庭奉密旨捕殺賀人龍,用高傑代替其位置,當時的官軍手中包括陝西兵、湖廣兵、保定兵三大主要部隊。兵力共計10餘萬。李自成得知消息後,撤開封之圍,帶領大軍在朱仙鎮一帶與官軍對峙。此時闖軍的兵力也大致在10萬左右

對峙時,闖軍在官軍的西南部挖掘溝壘,截斷官軍的退路,築起幾座小土山,居高臨下的使用大炮轟擊明軍,明軍大敗,左良玉帶頭逃跑,明軍迅速崩潰,數萬人投降。

在這場戰鬥中,明軍內部派系雜亂,不能相互配合固然是其失敗的重要原因。但闖軍掘溝壘斷官軍退路的做法也堪稱可圈可點,古代戰爭最重要的是後勤保障,闖軍這一舉動無疑切斷了官軍的糧道,使得官軍的鬥志全無。

築土山證明了闖軍能通過修建一些簡單的野戰工事來取得對官軍的優勢,用大炮轟擊明軍是其擅長髮揮火器在野戰中作用的體現。

接著是汝州之戰,在朱仙鎮之戰後,明軍在河南的局勢進一步惡化,崇禎帝催促剛剛編練新軍不久的孫傳庭火速出關進攻闖軍。孫傳庭在潼關誓師後,親率主力直趨洛陽,命令左良玉從九江北上夾擊闖軍,不料左良玉竟按兵不動,導致孫傳庭成了孤軍。

李自成則敏銳的捕捉到了明軍的弱點,他決定採取誘敵深入的戰略,主動放棄了洛陽、汝寧等地,明軍不斷挺進,戰線不斷拉長,闖軍則利用沿途挖的壕溝等工事,堅守不出,將明軍死死的拖住,另一面派遣騎兵偷襲官軍後方,截斷了明軍糧道,明軍進攻受挫,糧食將盡,又碰上大雨,糧食運輸更加困難,大量的明軍開始譁變逃跑,無計可施的孫傳庭決定撤退,

被追擊的闖軍殲滅數萬人,明朝自此再無力組織起對闖軍的進攻。

在以上兩場決定明順國運的戰爭中,闖軍的表現都體現了一支強軍的特色,統帥李自成善於分析敵軍的弱點,靈活運用戰術,軍隊在誘敵前期大量失地(不少在城裡的大順軍家屬來不及撤退)的情況下,還能保持強有力的紀律,足以證明這一支部隊不同於以往烏合之眾式的農民軍。闖軍的野戰能力絕對不弱。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覺得不服氣,畢竟大明最強大的精銳——關寧軍還沒出手呢?在河南與闖軍作戰的不過是一些“二流部隊”罷了。

既然如此,我們不妨來分析另一場重要的戰爭—山海關之戰。

關於山海關之戰的問題,我曾經在另一個提問的回答中專門分析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一下我的往期回答,在這裡就不重複贅述,簡單分析一下在清軍未加入戰局前,順軍與吳三桂的關寧軍的戰鬥情況。

崇禎十七年四月,順吳兩軍交戰于山海關附近一個叫一片石的地方,

順軍主力以一字長蛇陣擺開,後方是大量的弓弩手,騎兵部署在最後方,吳三桂的部署也大體相同,同樣是步兵在前,弓弩手在後,關寧鐵騎在最後方。

首先是闖軍派出騎兵先發動騷擾進攻,緊接著關寧軍也派出騎兵反擊,見對方騎兵出動,順軍騎兵便撤回陣內。在這一波騎兵相互擾襲後,雙方步兵開始了硬碰硬的對攻,這是戰場上最殘酷,傷亡最為慘重的交戰方式,也是最考驗士兵勇氣的戰鬥。然而交鋒的結果卻是,關寧軍潰退,被順軍三面包圍。如果不是後來清兵突然出現,關寧軍必敗無疑。

看到這裡,連大明的最後精銳關寧軍也敗了,那大順軍隊莫非天下無敵了嗎?

當然不是,接下來要提到的這場戰爭馬上就來打臉了。

清順潼關之戰

潼關之戰是大順軍在北方的最後一次大規模戰鬥,這次戰爭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潼關城外的野戰,順軍戰敗後,退入城中隨即開始第二階段的城市攻防戰。

本文只討論第一階段的野戰過程。

潼關一戰,進攻的一方是豫親王多鐸指揮的清軍,而順軍則由李自成親自指揮。

戰鬥開始前,李自成派大將劉宗敏去佔領城外的山坡高地,力圖在外圍狙擊清軍,防止清軍直接攻城。

戰鬥打響後,清軍採取騎兵佯攻,步兵側翼突破的戰術。由圖賴率領的清軍精銳騎兵向山上發起衝鋒,成功吸引住了順軍的注意力,緊接著主力步兵從側翼上山,打了順軍一個措手不及,在清軍的兩面夾擊下,順軍大敗,潼關以南的高地全部丟失。

在接下來的戰鬥中,李自成改變了正面強攻的戰術,試圖通過夜襲來扭轉戰局,不料多次夜襲均被清軍堅固的營地工事所阻擋。感覺阻擊清軍無望的李自成只有退入城中,依靠城牆抵擋清軍的進攻,從而進入了第二階段的攻城戰。



潼關一戰,清軍僅僅憑藉一百騎兵就能視闖軍大軍為無物,完美髮揮了騎兵在戰場中的擾襲作用,而步騎的相互配合也是清軍迅速取勝的關鍵。

反觀山海關一戰,李自成的騎兵部隊就不能發揮清軍這般的作用,最後還是需要靠步兵的硬碰硬。

因而可以得出結論:同時期的闖軍略勝於明軍,弱於清軍。

至於張獻忠的問題,簡單提幾句。

一:潼關之戰時,張獻忠的重心在四川,且清軍多鐸部改變南下方略,轉而向西進攻潼關是有些出乎李自成意料的,就算這時候匆匆聯繫張獻忠也來不及。

二:闖軍與大西軍歷來就有矛盾,張獻忠進攻漢中時,被李自成部下賀珍部所擊退,就算張獻忠李自成不計前嫌,但“請神容易送神難”的道理李自成也是明白的。因此張獻忠來援沒有多少可能性。

三:即使不考慮以上兩個問題,山海關大敗之後的闖軍本已經是損失慘重的敗軍,搭配實力比闖軍還弱小的西軍去對抗乘勝而來的清軍,獲勝的希望也不大。


孤鷹之戀


打野戰闖軍的戰鬥力根據我個人的推測,比起明朝關內的軍隊,是略強一點。但是和明朝關外的遼東軍團關寧鐵騎比起來,戰鬥力要差一個等級!明朝的關寧鐵騎和滿清的八旗鐵騎比戰鬥力又要差一個等級。潼關之戰,大順軍兵敗的原因主要是受到兩面夾擊,北面的清軍靖遠大將軍阿濟格同吳三桂、尚可喜等降清漢將,率3萬兵馬由北路入陝,途中又盡調宣府、大同兩鎮降兵,兵力達8萬人,準備先進攻陝北。李自成開始防禦的重點是北路清軍,並不是潼關。李自成獲知清軍將攻陝北的消息後,便陸續將軍隊北調,直至清軍多鐸部開近潼關時,才發現已陷入被南北夾擊的困境。於是臨時決定由李自成親自率軍立即增援潼關。定國大將軍多鐸本來同降將孔有德、耿仲明等率兵2萬南下,打算收取江南。由於在清廷調兵遣將之時,大順軍2萬人於十月十二日由山西垣曲東下河南懷慶,連續攻克濟源、孟縣,進攻懷慶府城沁陽。清攝政王多爾袞聞報,立即改變進軍南京的計劃,命多鐸部先救懷慶,然後攻取潼關,同阿濟格夾攻西安。多鐸部清軍進抵懷慶後,大順軍不敵,主動撤退。十二月,多鐸部由孟津渡過黃河,連破洛陽、靈寶等地,二十二日進抵潼關20裡外立營,等候紅衣炮。這樣陝西的大順軍隊,同時面對北面阿濟格8萬清軍,東面多鐸2萬清軍的雙重夾擊。而此時的大順軍隊的數量,我找了很多資料沒查到具體數字,但可以推測人數不會超過5萬人。因1644年5月李自成從北京撤退是隻帶走了3萬大順軍隊,又經過清軍和明朝降軍這半年的追殺,數量上絕對不可能有太大增長!所以大順軍無論在士兵數量上,還是戰鬥力上,以及士氣上都是比不上清軍的。這是失敗的主要原因。如果張獻忠率領他的大西軍50萬援助大順,大順軍是可以守住潼關的!讓大西軍對付北面的阿濟格軍團,然後李自成率大順軍主力全力守潼關,和多鐸軍團決戰,因為大順軍這樣在數量上可以超過多鐸的20000人軍隊,取勝的可能較大!在戰鬥力不如清軍的情況下,數量是取勝的關鍵。


愛歷史的三哥


打野戰,農民軍只能被清軍吊打。

入關前後,八旗軍正處於戰鬥力的巔峰時期,無論是裝備水平、戰鬥力、將領指揮都處於較高的水準。在和明軍精銳的戰鬥也不落下風,更何況和沒有專業訓練過的農民軍?

潼關之戰前,清軍派出兩路人馬,一路是阿濟格帶領的北路軍,兵鋒直指陝西;另一路是多鐸的南路軍,目標是江南的南明政權。為了保住根據地,大順軍主動出擊,佔領了一些地方,這引起了多爾袞的警覺。於是,他命令多鐸轉向進攻大順,決定先平定關中再向南進發。潼關之戰,就在多鐸帶領的這路軍隊中打響。

清順潼關之戰,是決定了農民軍生死存亡的大戰,清軍明白,闖王也明白。依靠明朝修築的潼關防禦體系和充足的武器庫,大順軍準備和清軍在此決一死戰。

可惜,這時的清軍不是羸弱的明末軍隊。清軍在和大順軍的野戰交手中佔盡優勢,不管是馬戰步戰或者偷襲,大順軍都佔不到便宜,而清軍一直等待的大殺器——漢軍八旗的紅衣大炮的到來,戰爭優勢的天平徹底倒向清軍。在紅衣大炮的攻擊下,潼關失守。

張獻忠如果來援,那麼也就是多死一些人的問題。我們知道,佔據易守難攻的蜀地,張獻忠仍然輸給了豪格。那麼,失去了地形的屏障,張獻忠就算支援闖王,結果也就是給多鐸佔滿鮮血的功勞簿上多計一些首級罷了。


胖胖的小豌豆


李闖和張獻忠就是為了各自的野心的土匪而以,怎麼可能有民族大義,沒有民族大義怎麼可能合兵一處;在國家全力坑擊異族時,趁虛而入攻打京城,有什麼戰略眼光,有什麼民族氣節,一群汙合之眾,又沒有戰略眼光,能勝利?哪就出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