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有什麼含義?

老張談三農


咱們農村給一些事情下定義的時候,總是會給這些事情找一些說法,有的代表了美好的寓意,但是有些也是代表了人們對一些事情的忌諱。也正是因為有些說法是人們賦予了意義,所以在現在看起來就是有些迷信成分在其中,比如“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

“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

在以前的農村,沒有人住樓房,大家都是自己蓋房子住。而農村蓋房子的講究也不少,其中有一些講究就是和房門有關。

在農村人看來,大門是最先被外人看到的,所以大門代表著一家人的“臉面”,農村人蓋房子的時候都會修建一個又寬又大的大門,代表著“家大業大”。但是咱們又發現,就算房門再大,也沒有高過房廳的。這是為什麼?

在以前的人們看來,大門雖然象徵臉面,但是仍然以房子為主,象徵這家中的父母,大門為次,象徵家中子孫,如若房門過高,則表示子孫忤逆,後代不孝,於家庭不利,最終導致家族敗落,家破人亡。所以一般人家的大門都是要矮於房子的。

不過在現在,這種事情其實不用擔心了,先不要“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終究只是迷信的說法,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更因為現在農村大多數人都是蓋起了二層樓房,大門就算再高,也不會比房子高了!

駿景——殷


駿景農業


農村俗語“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有什麼含義?

對於建房子,農村人是非常講究的,因為房子是人生的三大喜事之一,馬虎不得,而且房子是最重要的東西,關係著一家人的安危和幸福。農村人建房有很多講究,房子即使不大,但是方位、朝向等因素必須要考慮周到。

然而除了以上這些因素外,農村人的房子友哥最大的特點就是,大門必須要夠寬敞,很多人家裡就算房間在不怎麼樣,但是大門始終是一定要寬敞的,因為這樣才能讓家庭興旺,事業發達,財源滾滾。如果連關係門面的大門都沒有,那還談什麼家業。所以縱觀古今,一個家大門是一定要有講究的。

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

說實話,活了這麼久我還真沒有見過,哪家的大門高度可以超過大堂的高度的,而且這也不符合現實。充其量大門的高度與大堂一樣高,而且也是少之又少少。農村人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在房子方面是不會馬虎的,所以這句話其實意義不大,過多的是迷信的說法,沒有科學依據可言。

在現代社會,農村人建房子更加氣派了,很多都是洋房,別墅,大門都做得非常寬敞,大氣,因為看這個家裡是否有財氣,大門充當這門面,一般都會比較豪氣,而且也沒見過哪家大門高於大堂的,所以一般不用去理會這句話。

更多三農資訊,敬請關注【少三番】,謝謝大家支持。


少三番


為什麼有“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這種俗語?農村建大門,有它的習俗與傳統,古代統治者的衙門為什麼朝南開?可見大門的朝向一定是很重要的,因此,普通人家的大門一般也開在前面,這就是 和古代衙門一樣開南門,人們以為在這個方向開的大門能夠進入更多的水汽,或者說是財氣。另一種情況是有紫氣東來的說法,所以開大門一般是在南面靠東方的位置,這樣就可以納入更多的地氣。

農村人建大門有很多講究,因為它是全家人的總出入口,是全家人連接外部空間的主要通道,如人之咽喉,也是全家人趨吉避凶的第一道屏障。大門的風水直接影響全家人的平安,貧富,財運等等。所以就有“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這樣的說法,意思指的是建造房子時,院子大門的高度不能高於堂屋,否則可能會導致一些不好的事情發生。

所以,農村大門高度都是七尺為標準,寬度的決定是有“門尺”限定的,想要富貴就參照“門尺”選擇富貴門口尺寸,如果想要考狀元,就選擇有關這方面的“門尺”,以此類推選擇“門尺”。大門太高,房屋太低,就相當於院子開了一個很大的缺口,很容易破財,大門太小,則顯得閉塞,百事不順,財氣進不來,做人做事失去信心,產生諸多挫折。而大門底平必須低於廁所地面,反之則家家婦女怕有出血之病患。因而,農村建築房屋時有很多的傳統習俗,有著化害為利達到趨吉避凶的目的。





華北隕石


農村俗語“大門過於堂,家財人丁亡”有什麼含義?是不是封建迷信?

農村流傳著很多的俗語,種類繁多,種地的像“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做人的有“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也有對事物規律總結的俗語“螞蟻搬家蛇過道,大雨即將要來到”,這樣的俗語涉及方方面面,蘊含做人的道理,很多也具有科學依據。

但除了這些,農村禁忌俗語也是五花八門,多是圖個好兆頭,沒有依據,具有一定的迷信思想,這句“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就是一句富含封建迷信的傳統老話,講的就是有關農村建房子的講究。

農村有關建房子的講究可多了,“東高不算高,西高壓斷腰”,“前不栽桑後不栽柳”等等,各有各的說法,其根本就是圖個吉利,大門過於堂,大門是住宅的門面,高大氣派的大門能彰顯主家的“家大業大”,但並不是大門越高越大越好,也有其講究,大門是絕對不能高過廳堂的,高過廳堂,有“家敗人丁亡”的說法。


為什麼這樣說呢?農村人講究長幼有序,父母大過天,大門的氣派與否,和子孫後代的發展趨勢相對應,但父母坐廳堂,子孫在好也不能高過父母,所以有了“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的說法。

這雖然是一句帶有迷信色彩的俗語,但主要體現的是教會大家尊敬長輩的道理,只是極少數後人更看重了其中的禁忌說法,把尊敬長輩的古訓反而給忘記了。


農人解說


農村俗語“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有什麼含義?

在農村蓋房子講究的事情太多了,因為農民蓋個房子不容易,往往要花費大半生的心血,新蓋的房子更是精神上的寄託。在農村蓋房子,是很忌諱院子的大門高過主屋的高度,就是人們常說的“大門高於堂,家敗人丁亡”,是為什麼呢?

以前每家每戶都很窮,蓋房子的時候因為錢少蓋的房子也很少,那個時候孩子也很多,有的在孩子結婚以後沒錢蓋新房便會騰出偏房來讓孩子住。堂屋永遠是留給長輩居住,因為堂屋冬暖夏涼。所以就把堂屋來比喻成長輩。而大門則是代表著子孫後代,如果大門的高度超過堂屋的高度,便會覺得子孫的氣勢壓倒長輩,會對長輩有不好的影響,所以在蓋房子的時候便會將大門的高度低於堂屋。

“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除了上面這個說法以外,也具有科學道理。大門在堂屋的正前方,農村人的房子一般是坐南朝北,所以大門在堂屋的正前方,如果大門的高度高於堂屋,那麼就會影響到堂屋採光,屋子內長期沒有陽光照射就會變得潮溼陰冷,人長期在此環境下生活,就很容易生病。雖然到不了家敗人丁亡的地步,但是會時不時生病。


農人馬小妞


"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是農村的一句俗語,既充滿著封建禮教思想,也包含著一些哲理。對於以前的農戶來說,都希望家庭幸福美滿,後代子孫旺盛!因而做一些什麼事都希望圖個大吉大利,一些農村俗語應運而生,很多流傳至今。

"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意思是說院子大門不要高於廳堂,不然的話,家道中落,人丁稀少。為什麼這麼講呢?以前有人認為大門高於廳堂,意味著整個院落佈局都高於各個房間,形成一種封閉的環境,房屋易潮溼、黴變,對人的健康不利。另外,房屋院落太高,給人居住形成一種壓迫感,開門不見山,只見高高牆,猶如一個"人"字被困在"口"字裡,變成囚禁的"囚"字太不吉利。

也有人說廳堂喻意長輩,院落比喻為晚輩,"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也指當子孫的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超越父母的位置,否則會貽害自己。

如很多俗語一樣,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這句話既包含封建迷信,又有一些道理,其中就包含著樹立尊老敬老的好家風。


千山車神



楓言楓語


有關農村房屋建造的俗語有很多。比如“東高不算高,西高壓斷腰”。意思是說蓋房子時候,東邊的房子要比西邊高。西邊高不吉利。其實這是遵循自然之道。因為太陽昇於東方,落於西方。所以東邊要高於西邊,或者是一平也可以。至於西邊高到底好不好,誰也沒有見證過。

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住家的大門不能高於正屋,如果大門比房子高,不吉利。

農村人在建房選址的時候,是很有講究的。大多數北方人建房都是座北朝南。一般都選擇前低後高的地形。最好後邊有山,被稱為有靠山。從科學角度來說,山能擋風,山前又暖和,採光角度也好,這類地形叫做向陽地。

房子建好後,正堂是最大的。無論是東西廂房,還是大門以及院牆,都不要高於正房。因為過去的老人都居住在正屋,兒孫們居在廂房,大門也象徵著晚輩,所以大門不能高於正房。其實這個道理也暗含了人道。意思是一個家庭要想興旺,要做到長幼有序,晚輩要尊敬長輩。如果大門高於正房,那就是反其道而行之。不尊重前低後高自然之理,不尊重人道,所以不吉利。

那麼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到底有沒有道理呢?從科學角度來說,大門高於房子,遮擋了陽光,冬天會使院子見不到太陽的溫暖,又陰冷又潮溼。而夏季大門院牆又擋風。不利於空氣流通,溫度散發不出去,一些食物宜滋生各種微生物,對人的身體不利。所以這句話有一定道理,只不過是沒有俗語說的那麼嚴重。


山野50


在農村建造房子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以前的農村人認為房屋是聚財納氣之所,建造好了,佈局合理,會對整個家庭的運勢會產生很好的影響。

“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指的是建造房子時,院子的大門高度不能高於堂屋,否則可能會導致一些不好的事情發生,比如家庭運勢敗落,子孫不孝,人丁不旺等。

在以前大門的建造也是很講究的,以前的大門一般高度都是七尺為標準,富貴人家的大門稍高些。大門的高度而且要和院子內房屋高度協調一致。大門是人們日常進出之地,也代表了進財位,大門太高,房屋太低,就相當於院子開了一個很大的缺口,很容易漏財,大門太高會使人做人貪婪失去理智,有兇相。大門太小,則顯得閉塞,百事不順,財運,旺氣進不來,做人做事失去信心,產生諸多挫折。

在有些地方堂屋代表長輩,父母,而大門代表著子孫後代,大門低於廳堂才符合邏輯,這樣一個家庭尊卑有序,父慈子孝才能家運亨通。如果大門高於廳堂,則表示子孫高於父母,預示著子不孝,父不慈,這樣的話,不利於家庭和諧幸福,容易出事。

在我們那裡大門不能正對著廳堂,不能從大門外一下子就看到整個院落的情況,容易漏財。大門不能和對面鄰居的大門正對著,容易有口舌是非。大門是納氣之地,易乾淨整潔,才能使家庭興旺,否則給人一種懶惰,衰敗之象。

雖然這樣的說法,有點封建迷信,但是既然老人們流傳下來的,自然有著幾分道理,不可不信。

總之,建造房屋留大門時,一定要注意大門對整個房屋佈局的影響,合理的佈局,外觀協調美觀,家庭富貴長久。


鄉間一抹陽光


農村俗語非常多,有些包含的意思有科學的一面,也有迷信的一面,而有些包含的意思只有科學的一面或者包含的僅僅只是迷信的一面,就拿“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這句俗語的意思來說就是純粹的迷信。透解這句話的完全內容是這樣的:古代人砌房坐屋一般來說都砌長三間或長五間,不管是幾間,正當中的那間拿做堂屋(這個堂屋現代人叫客廳),堂屋的正面正中就是兩扇大門,大門所對應的就是家神。所說的家神就是家裡的祖先的神位(這個家神所包括的是天、地、國、親、師,還有許多天上的神仙和地上的神仙)……這個堂屋既是接待客人的地方也是神靈所在的地方,非常的重要,一家人的興衰成敗都全靠這裡。因此,這堂屋的大門就必須非常的講究。所說的“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這裡的“堂”明指堂屋,但也暗指家神,這裡的“過於堂”就是比“堂”大比“堂”小的意思。另外說的“家敗人丁亡”,“家敗”就是家破,“人丁”就是家裡的人。這句話的總意思是說:如果,大門開得比家神大了,那麼,它就保不住祖先和其他神的靈氣,開比家神小了,祖先和其他神仙就會感到壓抑敝氣。這樣一來,就會得罪祖先和其他神仙,得罪了,他們就不但不保佑家裡升官發財,而且還會怪罪於主家,因為怪罪主家,所以主家就會不吉利,就會死人丁……

上述純屬迷信,絕對不可信,只能說大門的大小設計應以出入方便為主,另外要設計和房屋相配相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