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龍湖逆勢出擊美國市場

龍湖的美國落地計劃仍在運作期,結果如何有待觀察,這是否意味著龍湖自此走向國際化,未來會繼續進入其他國家,也尚無定論
獨家|龍湖逆勢出擊美國市場


《財經》記者 董文豔 / 文馬克/編輯

自從中央政府限制海外房地產投資之後,很多開發商都暫緩或叫停了出海計劃,但是龍湖集團(0960.HK,下稱龍湖)正在反向而行。

《財經》記者獨家獲悉,8月20日,龍湖集團悄然成立了美國東岸籌備組,5月入職龍湖的朱超倫任負責人。9月3日,又成立美國西岸籌備組,由當天加入龍湖的王軼任負責人。二人在龍湖體系內,都相當於城市公司總經理級別,直接向龍湖集團CEO邵明曉彙報。

其中,美東籌備組的人員大多來自原來龍湖集團投資發展部旗下新城市籌備五組人員。朱超倫過去向龍湖集團投資發展部總經理常克藝彙報。如今,籌備組獨立,隸屬於集團,美國籌備組向城市公司又邁進一步。

此外,龍湖集團美東籌備組人力資源及行政負責人趙鑫同時兼任美西籌備組的人力資源及行政工作。

所謂新城市籌備組,是開發商在進入一個城市之前,為在當地落子第一個項目而成立的團隊,堪稱開拓部隊。

近4個月以來,龍湖悄悄在美國東西兩岸加足馬力運作,為項目落地做準備。截至目前,尚無確切項目落地,一切還在進行時。

即使在龍湖內部,知道朱超倫和王軼二人背景的人也為數不多。不同於其他龍湖城市總經理,在任職時會在公司內部呈現詳盡的履歷介紹,二人到任籌備組負責人後極盡低調,履歷介紹更是空缺。而新入職龍湖就擔綱赴美大任,更加增加了美國兩個籌備組的神秘感。

在負責人到位後,東西兩岸籌備組已經開始擴充人員。一週之前,龍湖集團更是第一次開啟了大規模海外名校仕官生招聘計劃,把橄欖枝拋向美國八大名校,分別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卡耐基梅隆大學、哥倫比亞大學。

國外學生不僅熟知當地規則,有資源者也不在少數,能相對減少當地溝通和項目落地成本,這是海外招聘的優勢。過去,大比例海外招人的是碧桂園。對於龍湖,這樣大規模的海外招聘是龍湖仕官生校招計劃推行15年以來的頭一次。

龍湖仕官生校招計劃推行於2004年,過去數年都聚焦在招聘國內名校畢業生。因為招人曾傾向於情商高、社交能力強,導致龍湖一度被冠以“學生會主席聚集地”的稱號。

不過,這次海外招聘並非完全聚焦在地產條線。除了在運營部、投資發展部等傳統地產領域,長租公寓、養老事業部等新業務部招人,龍湖還有不少海外招人方向集中在數字科技領域。

比如此次 ,龍湖會到美國高校招聘用戶交互體驗設計師,產品經理,人工智能研究員,數字化戰略研究員等等。一方面體現了龍湖信息化、數字化發展業務的多元化方向;另一方面,此舉或許也暗示了美國籌備組的人員構成。

如今,中國國內房地產市場大勢平淡。一二線城市受限於限價、限售等嚴格調控,部分三四線城市正在進入去化平緩期。不少開發商都在調整投資策略和重心,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龍湖出擊美國,可以相對分散風險,開拓新市場。

但是,美國業務能否順利展開是一新問題。

如果是三年前,企業出擊美國會被視為是一種正常的海外投資。但自從2017年8月,國務院明令限制境內企業投資境外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業、體育俱樂部等領域之後,很多公司都收縮、暫緩,甚至叫停了海外戰略佈局。比如萬達、安邦均暫停了海外收購,已有海外地產項目的公司也是低調運作,不再擴張。

龍湖的美國落地計劃仍在運作期,結果如何有待觀察。而這是否意味著龍湖自此走向國際化,未來繼續進入其他國家,目前也無定論。但這次出擊美國,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與吳亞軍過去一段時間居住在美國有關。

此次龍湖出海,與其他開發商多元化投資一樣,目的都是分散資產風險。開發商在全球範圍內追求資產安全度與優質回報率,是一種強烈需求。政策限制抑制了這一需求,但無法消除它。未來一段時間,海外業務可能是吳亞軍的重心所在。因此,龍湖對現任CE0邵明曉的依賴度,以及龍湖的邵氏痕跡,都會越來越重。邵明曉以前被認為是龍湖在特殊階段的一個看守總裁,現在來看,這個看守總裁的職責會更強化。這對龍湖來說是一個什麼樣的信號,眾說紛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