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統治了俄羅斯20年,俄羅斯強大了嗎?

駕照到手都是淚


一、與葉利欽時期的俄羅斯相比,普京確實帶領俄羅斯強大了很多

俄羅斯第一任總統葉利欽是蘇聯解體的重要推手之一,本可以流芳千古,最後卻遺臭萬年。在葉利欽的領導下,俄羅斯一蹶不振,被美國耍的團團轉。葉利欽在1993年引進了美國人的“休克療法”,結果將俄羅斯的GDP總量從5500多億美元治理到了1957億美元。在葉利欽卸任的時候,其民調支持率是2%,可見是多麼不招葉利欽待見。

不過,俄羅斯在普京的治理下,有了蒸蒸日上的勢頭。在政治上,普京整頓了俄羅斯政壇,打擊了7大金融寡頭,又成功的通過設立聯邦管區壓制了地方分離勢力;在軍事上,普京不斷加大投入,同時任用紹伊古進行軍事改革,在俄羅斯格魯吉亞戰爭及敘利亞戰爭中,俄羅斯軍隊戰鬥力對比兩次車臣戰爭,有了質的飛越;在經濟上,普京接手了葉利欽留下的一副爛攤子,俄羅斯GDP總量為1957億美元,2017年已經是1.469萬億美元,增長了近7倍。如果不是俄羅斯因強行收回克里米亞而遭到美國和歐盟的制裁,俄羅斯的經濟曾經超過20000億美元!

可以說,對比葉利欽時期,普京確實帶領俄羅斯走出了頹勢、走向了強大。

普京與葉利欽

二、與美國進行對比,普京帶領下的俄羅斯與美國差距越來越大

不過,俄羅斯的對手是第一強國美國。與美國進行橫向比較,就會發現,俄羅斯在普京的帶領下,在各方面並沒有縮小與美國的差距,反而是越來越大!

從經濟的角度,美國的GDP總量已經高達19.362萬億美元,俄羅斯GDP總量僅為美國的7.6%,美國2019年的軍費預算就高達7160億美元,接近於俄羅斯GDP總量的50%;

從軍事的角度,美國的航母達到了11艘,還有2艘“企業級”航母在建,俄羅斯僅為的一艘“庫茲涅佐夫號”還在維修,第五代戰機F-22美國就擁有了195架,還有低配版的F-35,而俄羅斯第五代戰機蘇-57只採購了2架,看得人心酸不已;

從政治的角度,俄羅斯的戰略空間被美國擠壓的越來越小,不僅僅是失去了蘇聯時期在東歐的勢力範圍,獨聯體的烏克蘭與格魯吉亞都與俄羅斯鬧翻,吵吵嚷嚷加入北約。

所以,與美國對比,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還不夠強大!

普京與特朗普

結論:俄羅斯之所以能夠依舊對美國保持強硬,主要依賴於普京的領導能力。普京之後,與美國差距越來越大的俄羅斯,還有能力與美國硬懟嗎?


美國觀察室


普京上任的時候,葉利欽淚如雨下,囑託他:“要保護好俄羅斯”。誠然,俄羅斯在90年代蘇聯剛剛解體的時候,路線混亂,國內矛盾叢生,面對外交危機和內部的困境,俄羅斯沒有前途!普京是這樣回答俄羅斯人的:“給我20年,還你一個奇蹟般的俄羅斯!”如今,20年彈指一揮間,海事先鋒也從一個小少年長大成人,普京的傳奇故事我聽了很多,但俄羅斯真的強大了嗎?沒錯,俄羅斯強大了。

普京的自信和堅強,是令人尊敬的。


2018年3月18日,普京再次高票當選為俄羅斯總統,俄羅斯人就這麼喜歡普京,雖然一直是他,而且總是他,可是俄羅斯人就是喜歡他,因為普京為俄羅斯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強大、富足,這也是西方最恨普京的地方:他讓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再次稱為西方的頭疼所在。實際上,普京雖然當過一段時間的總理,但是其實也一直在真正謀劃著俄羅斯的全局工作。

圖為莫斯科,遠處白色的高建築物是莫斯科大學,近處是紅場,俄羅斯是一個非常有文化底蘊的國家,國民素質很高,受教育水平很高,這是俄羅斯在解體後依然能夠持續發展的原因。

從GDP上看,俄羅斯的經濟總量在普京執政後一直處於增漲的趨勢,增長率一直徘徊在2%-3%之間,在世界上經濟排名前十的國家當中,算是一個不高不低的中等數據,雖然不怎麼亮眼,而且俄羅斯也一直處於錢不夠花的狀態,但是我們要看到的是,這是俄羅斯在遭受了西方諸多的制裁之後得到的成績,在世界上,很少有國家能夠在西方全方位經濟制裁,尤其是貨幣打壓和制裁下能夠取得如此成績的。

俄羅斯在西方的制裁下,經濟水漲船高,也是不容易。


從社會發展上看,俄羅斯重建了教育系統,高校資金充裕,入學率非常高,俄羅斯人的平均受教育水平持續提高,如今已經是世界上人口平均學歷最高的國家之一,這也帶動了俄羅斯在高技術領域的發展,近年來,俄羅斯汽車工業有所恢復,電子產業開始萌芽,新的經濟和科技增長點出現了,開始逐步取代傳統的俄羅斯油氣、木材等資源型經濟增長點。

圖為在古老的莫斯科市中心拔地而起的中央商務區,總體規劃非常漂亮,都是在最近10年逐步生成的,這體現了俄羅斯經濟不斷髮展的活力,也體現了俄羅斯換髮的新的生機。


從軍事角度來看,俄羅斯在世界上持續出擊,在中東和東歐地區都持續破局,取得了在烏克蘭和敘利亞中的絕對話語權,西方也不得不退讓,俄羅斯軍事改革讓部隊的戰鬥力煥然一新,反應速度很快,戰備水平較高,機動靈活,僅僅依靠一個戰役級的空天軍單位,駐紮在敘利亞的赫梅明空軍基地,就基本主導了地區局勢,俄軍的實力令人稱讚。

圖為普京和梅德韋傑夫,在梅德韋傑夫任總統時,普京也是俄羅斯的總理。


所以,俄羅斯最終還是強大了,今後還會進一步提高力量,如果再給普京10年?那麼俄羅斯將會煥然一新。


海事先鋒


“給我20年,還你一個奇蹟般的俄羅斯。”2000年,普京在大選現場豪情萬丈,淚灑紅場。所以到現在2018年,其實還沒有滿20年,不過也還是來看看這十多年來,俄羅斯變得怎麼樣吧:

普京再次連任,將統治俄羅斯二十四年

在2018年3月18日,俄羅斯總統大選,普京又高票當選俄羅斯總統,這是他第三個總統任期,將執政到2024年。

普京從1999年底開始,一直執掌俄羅斯最高權力,中間有4年時間是俄羅斯總理,但其實任然執掌俄羅斯最高權力。

所以,算起來普京執俄羅斯牛耳已經18年了,普京連任俄羅斯總統,就說明普京統治俄羅斯20年這件事沒跑了,而且還是多出來4年,達到了24年,足足有四分之一個世紀了。

普京統治的俄羅斯怎麼樣?

俄羅斯經濟在普京手上曾經有過一段輝煌時期,主要是從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GDP和人均GDP都空前高漲。

但理性來說,這種經濟“騰飛”的實質是大量形成能源壟斷的國企和經濟寡頭趁了能源價格上漲的東風,同時這段時間,俄羅斯的武器也賣的比較好——也就此催生了俄羅斯一系列尖端武器發展,而民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福利發放。

但是俄羅斯這種倚重能源出口與武器出口的經濟狀態,一旦主要行業遭遇卡殼,那就要出現大問題。

同時在這段大好時間內,民營企業並沒有很好而全面的發展起來,俄羅斯的經濟仍然很脆弱。

所以在2010年,國際油價開始下跌,後來又遭遇了歐美的經濟制裁和封鎖,盧布貶值,俄羅斯人收入普遍大縮水,相當民眾直接面臨貧困,有消息稱,有不少穿著非常體面的莫斯科人竟然向別人討要麵包。

俄羅斯強了的似乎只有軍事

近年來,俄羅斯的軍費支出已連續多年保持巨幅增長,普京執政以來,俄羅斯圍繞重振昔日大國的目標,不斷進行軍事改革。

隨著俄軍第六代軍事理論的日臻成熟,像“白楊”M2洲際彈道導彈、蘇-47“金雕”超級戰鬥機、“黑豹”主戰坦克、隱形核動力巡洋艦等一大批世界頂尖級武器陸續服役,俄軍將重新崛起。

俄羅斯的軍事實力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可以與美國相抗衡,其空軍、陸軍、海軍實力,近年來發展壯大迅速,軍費開支不斷增加,軍隊規模不斷壯大,這也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俄羅斯的大國地位。

一個國家領導人,不是那麼好當的,肯定有長處也有短處,當然普京是功大於過,在普京手上,將俄羅斯這個分崩離析的國家整治如今統一的國家,其強勢手段是讓人敬佩的。

現在距離普京所說20還有2年時間,普京已經成功連任總統,那還會再執政6年時間直到2024年,執政時間將長達1/4個世紀,也就是說普京還有6年時間。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6年後普京能把俄羅斯變成什麼樣吧!

2018年再度連任的普京能否挽救俄羅斯經濟?幾百萬印度女犯人為何與男子關在一起?關注“金十數據”,我們給您提供更專業的解答!

金十數據


如果沒有,普京何以執掌俄羅斯達20年,俄羅斯民眾的選票為什麼一直要投給他。

這是以當下的現實主義的視角來看待這個問題,但對一個註定會載入史冊的大國領導人進行功過評價,其實是不能只用當下視角的。更公正的品評,還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檢驗。

涵叔曾經回答過類似的問題。只是在俄羅斯世界盃期間,涵叔去過一次俄羅斯,有了些新的思考。

相較於普京2000年走馬上任時的俄羅斯,如今的俄羅斯無疑強大了很多,不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國家治理上。尤其是,普京讓俄羅斯的社會秩序變得更有序,社會環境也變得安全了很多。經歷過蘇聯解體的社會動盪過的一代俄羅斯人,當年有過居無寧日的切膚之痛,所以對普京所作出的貢獻比較認可。這也是普京在俄羅斯的民意支持率一直居高不下的很重要的原因。

但另一方面,普京為人所詬病比較多的地方,是在於同新興經濟體國家的整體發展趨勢比較,俄羅斯的發展其實是有些滯後的,在世界上的綜合影響力也相對下滑。只是單純地用GDP為主的經濟指標來衡量普京的是非功過並不公允。

不論從地緣環境、民族性格還是發展方式的選擇上,俄羅斯如今相對獨立並有些保守的發展路徑,並非是普京有意為之,也非普京能以一己之力所能完全扭轉。

普京也清楚,俄羅斯需要與世界更多的接軌與合作,尤其是近幾年,不論是“向東看”的明顯轉向,還是與歐美國家在矛盾重重情況下的積極互動,普京都在力推俄羅斯的步子走得更大一些。只是如果普京的志向是成為“一代偉人”的話,可能比追求在任時的結果更重要的是,他能為俄羅斯的未來發展鋪墊下怎樣的基礎,不論是政治環境還是社會秩序,不論是經濟結構還是外交定位
很為關鍵但經常被刻意忽略的一點是,普京的執政方式、治國之道是否具有可持續性,以及他個人在私德上是否有比較大的汙點。如果不能留得清白在人間,其治國之道不能持續,一個在普京退位後再次陷入動盪的俄羅斯,只能意味著當下的強大和繁榮是虛假的強大和繁榮,即便這種強大和繁榮是確實存在過的。


涵一


俄羅斯擁有國土面積1700多萬平方公里。

世界上發展經濟所有最寶貴的資源,俄羅斯全部佔全。

這17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沒有沙漠,沒有戈壁,全部適宜人類居住,特別是它的淡水資源,一個貝加爾湖的淡水資源,佔了整個地球淡水的一半。

從人類最頂級的科學技術所有領域來講,都有俄羅斯人的身影,俄羅斯人是世界上理工智商最高的民族之一,至於說文學藝術,比如,世界芭蕾舞大師,世界最著名的大詩人,世界最著名的大畫家,世界最著名的大作家,世界最著名的大音樂家,俄羅斯人佔全。體育方面說明俄羅斯人身體基因的優秀更舉不勝舉,重量級拳王克里琴科,韓國冬奧會的託吉託娃,梅德韋傑娃,證明了俄羅斯民族基因優秀到令人羨慕又嫉妒的程度。

但就是這樣一個兼具了人類所有優質條件的國土面積超級大國,到今天為止,它的經濟總量只相當於中國的一個廣東省。

當然,俄羅斯的核彈是令地球人畏懼的,一顆就可以從地球上抹去一個法國。


風打著門來門自開



首先要定義一下強大的標準,對照這個參照物才能判斷俄羅斯是否強大。在人們的觀念中,似乎能在軍事上和美國硬掰的就是強大,如果以此標準的話,無疑,俄羅斯就是強大的。假如這一標準成立的話,那也並非是普京的功勞,而是繼承了原蘇聯的核武庫和軍工業的緣故。在通常情況下,以現代化國家標準來衡量,一個國家的強大主要是指經濟實力,話語權,科技水平,軍事實力這四個方面。當然,也必須參照和衡量一下國土面積和人口。如果以上述標準來衡量的話,顯然,美國是最符合這個標準的。因為目前的美國在經濟,話語權,科技,軍事這四個方面都是世界第一,而國土面積和人口也在世界上數前幾名,所以,美國是名副其實的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而具有強大雛形的國家就要首推天朝了。而其它一些國家要麼是在經濟實力上有欠缺,比如印度是大而不強;有些國家受國土和人口限制是強而不大,比如以色列;還有些國家受到政治和軍事限制,比如德國和日本;英國和法國都是具有完整的政治,經濟,科技,軍事體系的國家,人口和國土面積也能說得過去,所以這兩個國家都可以稱得上次強大的國家。


俄羅斯的國土面積世界第一,人口是英國的兩倍,所以在這兩個方面俄羅斯具備強大的條件。在蘇聯解體前,它們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和美國闆闆手腕的國家,GDP曾經達到了美國的一半還多,經濟上也能自成體系,軍工科技上也是和美國最接近的國家。在世界話語權上和美國也曾不相上下,軍事上雖然在常規武器上和美國略有差距,但在核武器的數量上卻還要多於美國,只是在質量上稍有欠缺而已。在與美國的較量中,最後輸在了制度和統治方法上。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衣缽。葉利欽實行了西方式的民主,但在經濟轉型過程中沒有有效控制寡頭經濟的形成,再加上沒有把握經濟規律,致使俄羅斯的經濟一塌糊塗,國力下降特別厲害,已經無法支撐龐大的軍備開支,別說是和美國較量了,就是國內的第一次車臣戰爭也以失敗告終。無奈之下,葉利欽將權力交給了普京。


普京是在二十世紀的最後一刻接手俄羅斯的。那時的普京因為領導和打贏了第二次車臣戰爭,已經有了一些威望,所以他適時表達了“給我二十年,還你一個不一樣的俄羅斯”的誓言。挑起了俄羅斯人的觀望心理,也給自己的長期執政埋下了伏筆。普京在執政初期遇到了兩件對他特別有益的事情,一件是全球能源市場的大噴發時期,不僅能源需求量大增,而且價格也漲幅明顯。這給了普京重拾軍工業,重整軍隊的財政保障,老百姓的福利問題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第二件事就是拉登和基地組織發動的9.11恐襲事件,美國本土已經有近二百年沒遭到攻擊了,上一次還是英國和加拿大火燒白宮的那次戰爭。所以美國蒙圈了。它什麼也不顧了,滿世界的尋找拉登和恐怖分子。也沒有心情去遏制俄羅斯了,而普京確實是個聰慧之人,他在第一時間向小布什表態,願意無條件的支持美國反恐,所以,那幾年美國連續發動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也沒采取任何行動遏制俄羅斯。而普京恰巧利用了這一戰略機遇期贏得了喘息的機會,不僅利用能源經濟賺了一筆,而且收穫了高支持率。從此走上了威權主義道路。

普京威權主義的形成主要是以契合俄羅斯的戰鬥民族精神來完成的。俄羅斯人在骨子裡不僅有大國主義情懷,而且對土地有一種天然的貪婪。而普京教訓格魯吉亞,吞併克里米亞,分裂烏東頓巴斯地區,出兵敘利亞與美國硬抗恰好觸碰到了俄羅斯人的興奮點。所以普京才能在俄羅斯輕而易舉的實現了威權式的統治。但是,如果冷靜分析俄羅斯的現狀,便不難發現,普京在近二十年的執政時間裡只是在軍工科技和軍力上比葉利欽時期有所增強,與美國的博弈仍然依靠的是蘇聯時期的核武器威懾力。而在經濟上仍然依靠能源輸出這一單一形式。市場體系不僅沒有完善,而且有萎縮的趨勢。在科技上也僅僅是軍工科技上還能保持一點顏面,民生類科技幾乎已經斷層。而政治上由於克里米亞和烏東問題,已經使俄羅斯在國際上完全失去了正義和道德上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所以說,俄羅斯在普京手上並沒有真正的強大,反而是他對民主制度的變相倒退,為俄羅斯的未來埋下了隱患。在後普京時代這一弊端將會逐漸顯現,在未來,俄羅斯很可能會逐步跌入三流國家的行列。


人生觸底反彈


俄羅斯今天的“強大”,在一定程度上是迴光返照俄羅斯的衰落是不可逆轉的過程,普京延緩了這一進程,但又在一定程度加速了這一進程

如果算上即將開始的下個任期,普京將統治俄羅斯26年,如果身體不出現意外,普京的統治肯定會超過30年。不可否認,與葉利欽相比,普京的鐵腕、敏銳、雄才大略讓俄羅斯沒有像烏克蘭那樣在西化的路上走偏,也沒有像南聯盟那樣再度解體。今天的俄羅斯吞併了克里米亞半島,殲滅了國內的分離主義勢力,又通過干涉敘利亞獲得了中東事務的主導權。俄羅斯以一個澳大利亞水平的GDP,似乎重回了“全球性大國”的地位。但是,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不穩定的沙丘之上。

今天的俄羅斯經濟是一場災難。俄羅斯繼承自蘇聯的工業體系已經衰敗,過度依賴石油天然氣。

普京執政這些年,用於技術研發和教育的財政預算大幅縮水,使俄羅斯引以為傲的人力資源面臨危機。今天,中小學生花在讀宗教文獻上的時間,比現代科學知識還要多。


俄羅斯的基礎設施也陷於停滯。俄羅斯全國沒有一條像樣的高速公路。數百條航線甚至機場崩壞,西伯利亞的很多地區交通斷絕。俄羅斯聯邦和地方政府沒有錢,也沒有興趣採取任何行動。


萊茵的黃金


給我二十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這是普京的美好願望和崇高理想。而且也是俄羅斯俄羅斯民眾的期盼!那麼,普京執政到現在俄羅斯強大了嗎?個人認為就目前而言,應該說俄羅斯確實是強大了。


首先、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舉國上下幾乎都處於百廢待興的局面。葉利欽時期,俄羅斯經濟發展萎縮不前,國家發展幾乎處於停滯狀態。普京從葉利欽手中接過的俄羅斯,可以說就是一頭被掏空了身體的北極熊,留下的只有一付巨大的軀殼。在這種背景下,普京依然是忍辱負重勇挑重擔。充分利用他的聰明才智和過人之處,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從困難中走了出來。使俄羅斯的經濟發展呈現出了發展的希望。逐步將一個被國際社會,尤其是美國和西方國家並不看好的俄羅斯,逐漸變成了一個據有發展潛力的俄羅斯;一個走在復興之路上的俄羅斯。因此,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如果沒有普京就沒有現在的俄羅斯。一個可以牽制美國的俄羅斯,一個可以對抗美國的俄羅斯!


其次、就目前俄羅斯的國際地位,維護自身的國家利益方面來說,確實感覺俄羅斯是強大了。能在敘利亞這樣的利益衝突和熱點地區和美國較量對抗,確實也顯示出了俄羅斯的強大。回想一下,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一路走來確實也不容易。美國和西方並沒有放棄對俄羅斯的打壓。它們視俄羅斯為自己最大的戰略威脅對手,所以俄羅斯受到了美國和西方國家的強力打壓和圍堵。面對美國西方的打壓,時任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想主動與美國西方國家改善關係,但葉利欽的真誠態度,卻被美國當做是俯首稱臣。越發對俄羅斯的打壓逐步升級。吸納前蘇聯加盟成員國加入北約集團,從而達到北約東擴的目的。以此來擠壓和蠶食俄羅斯的戰略空間。普京接任總統後,一改之前葉利欽對美歐的曖昧態度,而是相反的採取強勢態度。面對美歐的打壓普京給予了有力的回擊。時至今日,普京的對外強硬政策也為俄羅斯的發展創造了條件。這也這也說明了俄羅斯的強大。強大不一定光是經濟,俄羅斯的這種精神當然也詮釋了一個國家的強大。



再次、普京擔任俄羅斯總統以來,不僅是俄羅斯在經濟方面得到了發展,而且也讓俄羅斯民眾在心理和精神方面感到了祖國的強大。尤其是在烏克蘭危機,以及敘利亞戰場上俄羅斯的自信表現,更是讓俄羅斯民眾感受了俄羅斯的強大和普京的偉大。也讓國際社會感受到了俄羅斯的自信和強勢。更讓美國和西方感受到了俄羅斯的強硬態度!由此可見,近年來,俄羅斯在國際政治舞臺上越來越活躍。處理熱點事務也越來越自信。維護自身利益方面也越來越有話語權。這還不能說明俄羅斯的強大嗎?


清風拂栁


我的看法是這樣的:當俄羅斯人選擇了普京時,俄羅斯民族就站起來了,也可以說就強大了。俄羅斯不是不夠強大,而是缺乏一個強大的領導人。正如普京愛說的一句話:“導彈不缺,缺的是把導彈豎起來的人。”俄羅斯有近萬枚核武器,這樣的國家不強大,什麼樣的國家強大?如果強大是用GDP來表示的話,那麼,清政府當時也算世界上少有的富國。清政府能叫強大嗎?

普京上臺前,俄羅斯遭遇前蘇聯解體,葉利欽惶惶然不知道今後的方向。本想投靠西方陣營,卻一再受到西方世界的欺騙與打擊。什麼500天休克計劃,差點讓俄羅斯休克過去。物價飛漲,通貨膨漲,老百姓民不聊生,國家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普京上臺後時來運轉,迎來了十年高油價,俄羅斯人過上了不愁吃穿的生活。但,國家強不強,不是光看吃飯。關健是看有沒有抵禦外來干涉的能力。

在這方面,普京做的是很到位的。比如車臣問題;格魯吉亞問題;烏克蘭問題。普京都抵住了外界幹憂。乾淨,利索地解決了所有問題。當西方國家用制裁來群毆俄羅斯時,普京也沒倒下,而是使盡渾身解數不斷掙扎。雖然感覺有點吃力,卻逐漸突出重圍。如今,普京的20年期限快到了,俄羅斯究竟強大了多少?讓我看:和原來差不多,實質變化沒有!

俄羅斯還是原來的俄羅斯,比起普京剛上臺高油價的十年,老百姓生活也好不到哪裡。但,變化最大的是俄羅斯又重新樹立了硬漢形象:一言不合就動手。西方世界拿它也沒辦法,除了制裁還是制裁。“蝨子多了不咬”,俄羅斯讓制裁的都快沒感覺了。俄羅斯老百姓很滿意這樣的狀態。所以,他們再一次選擇了普京。至於普京的承諾,他們可能從來就沒有個明確的要求。


天太2


普京,不應該有爭議,因為俄羅斯忘不了是普京把俄羅斯人民帶進了一個繁榮、穩定,沒有恐怖襲擊的和平國家,有這點就夠了。

普京執政後,葉利欽留給普京一個千瘡百孔的爛灘子,選定普京時,只要求保證下崗後他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普京上崗位,對分裂恐怖分子毫不手軟,施以鐵拳,拳拳精準到位,迅速根治了恐怖行為。對金融寡頭決不留情,凡是對政治指手劃腳的人,就是追到天涯海角也要克以重典,稽拿歸案治以重罪,使國內矛盾越來越少,有利於國家發展,國家GDP達到美國1/9,也有了一定分量的國際話語權。國際上更是利用本國的資源優勢,頻繁與世界強國拉近彼此關係,順利入鼎G8富豪俱樂部,人氣指數一路飆升,歌頌普京的歌聲盪漾俄羅斯大地。藉此東風普京修憲成功,豪言"再給二十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



2012年普京再次當選總統,2014年風光無限的普京飄飄然不知輕重的強佔克里米亞,震驚了全世界,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全面制裁俄羅斯,過重依賴石油天燃氣資源(當時石油財政收入佔經濟結構的52.3%)的俄羅斯,經濟受到重創,大量的軍火訂單取消,盧布貶值到盡乎崩盤,外匯儲備也從5000億美元減到3000億美元,真正到手的克里米亞還要倒貼大量的金錢,普京腸子都快悔青了。

為了緩和與西方的關係,普京是腆著笑臉套近乎,2015年出兵敘利亞,2016年干預美國大選,最近又提出敘利亞選舉,都是和美國的期望相一致,只有緩和了國際社會關係,經濟才能往前衝,強大的俄羅斯才能還給俄羅斯人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