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廣東兩省經濟差距怎會如此大?

萬物生長隨心而動


自駕廣西之後,大概明白為何廣西和廣東的經濟為何相差這麼遠。

地理位置,區位優勢,會有影響,但最最關鍵的是人們的思想和態度。

如果是互幫互利,結果就是大家賺錢,大家致富,合作雙贏的結果。

如果是雁過拔毛,結果就是大家沒錢賺,投資人來一次不來第二次。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同理,沒有無緣無故的窮,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富。

人是所有事情的決定因素。

徽商是中國有名的商人流派,安徽卻是出名的山多地少,沒有資源的省份。為何徽商能夠成為和晉商,潮商齊名的派系,值得深思。



五明六合


①廣東是我國最早進行改革開放的地區,全省擁有三個經濟特區,這是國家所賦予的政策優先安排。在粵港澳一體化之前,廣東憑藉優勢地理區位,與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建立密切友誼,為廣東繁榮富強奠下重要基石。港澳商人投資珠三角,最終帶動廣東省成為全國首富之省。其外,華僑華裔投資廣東也起到巨大推動作用。

②廣西區位也很優越,但是處於中國與東盟門戶,複雜的因素影響著廣西邁入發達地區序列。
③廣西被劃入“西部大開發”


戰略區,在發展規劃上屬於第四梯隊。我國推行梯級開發政策,由東部先行戰略區分別帶動中部崛起、振興東北。

④廣西原本可以發展成泛珠三角經濟區,因為各種原因最終擱淺,導致機遇遺失。


民間查訪專員


廣東處於改革開放最前沿,有香港和澳門這兩個富鄰居,在改革開放初期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反觀廣西,與越南交界,上世紀中後期還在與越南打仗。再者廣州等廣東城市在清朝就是南方的大城市,發展本就有基礎,其實廣東比廣西發達只是相對於珠三角而言,粵西粵東和廣西也是半斤八兩,廣東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廣西還是發展落後地區,希望兩廣合作,兩兄弟能跟共同發展。


桂柳一號


幾個方面吧。

第一,改革開放後,廣東是全國的領航者,廣東承這股東風,領先了。

第二,鄧小平南巡後,全國都開始改革開放,這時的廣西發展方向錯誤,只是努力的想把自己做好,而不會靠近廣東,借廣東的東風,這時又錯過了第二波發展期。

第三,這個世紀的高速發展,好多省份都上來了,但是廣西發展得慢了,只發展南寧,其它都沒有什麼發展,這是發展方向問題。

第四,今年春天我去廣西轉了,發現廣西也有不小的改變,老百姓的房子都建得挺好的。

最後,我希望廣西能迎頭趕上,兩廣一起進步。


雲鋪旺


去過湛江茂名,路過陽江,雲浮。真的跟廣西看不出有什麼差別,廣東有珠三角,給粵西的人拉高了優越感,看周邊的省份都不舒服,網上最愛爭論的也是粵西,跟貴州人老是吹貴州貴陽發展得很好要秒殺周邊省份一個性質


Weizq704


廣西的地理、交通、區域、資源以及文化等諸多自然因素較為遜色,缺乏廣東那種得天獨厚的優勢,所以經濟發展遠遠落後廣東。

廣西比鄰廣東、湖南、 貴州、雲南,與海南省隔海相望,廣西北部灣港由防城港、欽州港和北海港三港組成出海通道。還背靠大西南,接壤越南面向東盟數國。與廣東接壤香港、澳門,遙望祖國寶島臺灣的區位優勢反差極大。

廣西南邊朝向北部灣。整個地勢為四周多山地與 高原,而中部與南部多為平地,因此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與東南之間呈盆地狀,素有“ 廣西盆地”之稱。

廣西雖然瀕臨南海,但全境海岸線1500公里,遠遠少於廣東的8500公里。因為地勢的原因,廣西在交通方面修路成本很高,鋪設一公里的高速路成本是平原地區的三倍。而廣東港九鐵路、京廣鐵路早就成全國的交通動脈以及國際貿易的重要通道。

廣東擁有廣州港、深圳港、汕頭港和湛江港等十大港口,其中廣州從3世紀30年代起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乃世界海上交通史上唯一2000多年長盛不衰的大港。

截至2015年,廣西共有高等學校77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36所(含8所大學、9所獨立學院、3所民辦學院),高等專科學校3所,高等職業學院32所,獨立設置的成人高校6所。

截至2016年5月30日,廣東省有普通高等學校147所,數量位居全國第二,其中公辦本科院校37所、民辦本科院校7所、中外合作院校2所、獨立學院16所、公辦高職院校57所、民辦高職院校28所。

近年來,廣西發展速度開始加快,交通市政建設全面鋪開。至於與廣東的經濟差距,那是歷史以及自然條件形成的,並非是廣西民眾的過錯。

廣西桂林山水甲天下 麗江劉三姐歌喉聞名全國


陸燕青


廣西主要還是靠第一產業和一小部分重工業為主,發展趨勢慢也是正常的。

京廣線和京九線對於廣東經濟的發展是有特別意義的,而身邊的廣西比起來就要差很多了,直到現在,很多地方都沒有直達南寧的火車。


珠江三江洲平原,加東西丘陵,珠江出開口天然良港,這些都是廣東的優勢。

廣東的發展初期主要靠港澳和海外華僑的投資,中國自古最發達的地區沿海的主要還是江南地區也就是現在的江浙滬地區,香港的發展初期也是來自他們的資本進入。說回兩廣,其實廣東發展最好的地區也就是珠三角地區。

當然,一個深圳就幫了廣東一大把。


環球帶你去旅遊


我個人認為:總的來說,一個城市的發展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三者關係是不可缺。

改革開放當初,人們的觀念還糾纏在姓“資”還是姓“社“方面。鄧小平就有這個卓越的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貧困不是社會主義“的科學論述及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解放思想,關鍵是觀念要更新。先讓深圳帶頭,建經濟特區,樹起一個榜樣。中央給政策,全國支援,先行先試,摸著石頭過河。

深圳由一個小漁村搖身變成了一個經濟特區。學習香港的成功經驗,企業管理制度等。百廢待興,從一張白紙上更能譜寫新篇章。

廣東又是全國最大的僑鄉,當時這個份量很大,也很重要,內地有地方建工廠,來料加工,實行優惠政策“三來一補”,想辦法吸引外資,“築巢養鳳”政策,先建好廠房,大力引資,這政策很管用,帶動高科技IT行業、服務業,尤其服裝行業的發展,帶動了全國改革開放的發展。廣東學香港、內地學廣東,東南西北中發財到廣東,廣東吸引了不少人才。

經濟特區的深圳高速發展,創造了“深圳的速度“,使整個珠江三角洲都發展起來了。由於人們的觀念更新了。當時有一說法,“遇到紅燈繞路走”,都等不及啦!“時間就是金錢”的經營理念。

所以廣東的發展佔進了先機,地利:又有靠近香港、澳門的地域優勢;天時:改革開放的大環境;人和:廣東有“千年商都”之稱,一直都面向海洋,面向世界做生意,心胸寬廣,包容性很大。幾個方面優勢集齊,廣東地區不想發達都難!

廣東發展也是不平衡的,欠發達的地方也有,在一些山區,路不通,阻礙了物流和與外界人員交流,所以廣東今後大力發展交通運輸,“路通財通”的道理。

總體來說廣東的經濟發展幾十年來走在全國最前頭也是有道理的。從改革開放開始就帶動了內地的發展。

一個城市的發展,就看有沒有天時(高科技發展投資商機)、地利(城市配套設施)、人和(人的素質)三大方面把握住了。我看廣西兄弟省份就會有更大的發展。


繪畫與攝影


這個問題其實好簡單,並不需要那些先前回復的踩啊踩,不服氣的不服氣。你可以把兩廣範圍縮小再縮小,就比如廣州,雖然是一線城市,但北部的增城還是比較貧窮。所以這麼簡單你該明白了吧。說真的,有些情況還是上峰給害的,在1975年之前,關係還是比較密切,甚至78年改革開放之後,首先進駐廣東的是廣西外勞大軍。後來被川湘擠掉了。但一些事情你要弄明白,上峰1975年把廣東沿海五縣劃給廣西,目的是使廣西有了出海口。你說這些事情廣東人真的就這樣當沒事發生一樣?還有一個例子,十年前,海口發生大型火災,廣州及湛江的消防局急忙派隊伍增緩。你說現在還會把海南島這麼的放在心上嗎。有些事情,你幹了,就得要還。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海條子


廣東有深圳經濟高科技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