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戰,看大清與日本裝備等情況的比較,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甲午海戰前夕,北洋定遠、鎮遠艦上裝備的主炮、副炮屬於舊式架退後膛炮,發射炮彈後炮管連同炮架會向後產生很大的位移,復位後需要重新瞄準;另外,因為其口徑大,彈頭和發射藥都很重(305毫米口徑火炮的彈頭、發射藥重量都在300公斤以上),無法做成一體式的炮彈(太大、太重,難以裝填),裝填的時候費時費力。因此,老式架退炮發射速度過慢,平均3分鐘才能發射一次。

甲午海戰,看大清與日本裝備等情況的比較,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舊式架退後膛炮圖

而日本軍艦裝備的是速射炮,120毫米管退炮,發射炮彈後炮架不動,只有炮管後移,利用炮管的後座力自動復位,省去了復位和重新瞄準的時間,而且其彈頭和發射藥是一體的,裝填速度快,因此射速提高很多,每分鐘可以發射10發炮彈!速射炮有什麼優點呢?我們用時間來計算下。首先交戰的時候,速射炮的炮彈像雨點一樣密集,肯定會影響敵人的測距、瞄準和裝彈,而老式架退炮幾分鐘一發的發射速度會給敵人留出充分的測距、瞄準和裝彈時間;第二、當時的軍艦移動速度為7.5米/秒左右,速射炮發射的間隔時間是6秒,每個發射間隔時間內敵艦的移動距離約45米,所以速射炮可以根據彈著點迅速修正射擊偏差,而舊式架退炮沒有這種機會。從1886年至1894年,日本人節衣縮食建造了6艘巡洋艦,且全部裝備速射炮,而大卻自1894年開始就再沒有購買一艦、一炮、一彈。

甲午海戰,看大清與日本裝備等情況的比較,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日本軍艦速射炮圖

1886-1894年,大清每年財政收入都超過8000萬兩,比日本多2000萬兩以上。單看財政收入的話,大清是比日本有錢。但是,日本的人口數量是4000萬,而大清的人口數量是日本的10倍,為什麼大清10倍人口得到的財政收入僅是日本的1.33倍?難道大清體恤國民刻意少徵稅嗎?當然不是!真實的原因是大清的國民真的很窮。大清乾隆五十七年(1793年)英國特使馬戛尼出使日記中寫道:“遍地都是驚人的貧困”、“人們衣衫襤褸甚至裸體”、“像叫花子一樣破破爛爛的軍隊”、“我們扔掉的垃圾都被人搶著吃”,100年過去了,大清國民的生活水平比乾隆盛世時期沒有任何提高,反而有所降低。大清把錢花哪裡去了?1886年,大清開始重修頤和園,至1894年,共花費1100萬兩白銀,其中860萬兩是挪用的海防經費。另外,大清為了給慈禧太后修建頤養之地而進行的“三海工程”也挪用了436萬兩海防經費,兩項工程共挪用海防經費近1300萬兩。

甲午海戰,看大清與日本裝備等情況的比較,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慈禧太后用膳圖

大清為什麼要花這麼多錢修三海、頤和園?主要是因為慈禧太后每天日理萬機,每頓飯都要上一百道菜,吃撐的時候、閒得蛋疼的時候需要地方消化、消遣啊!三海太小,太后很快就看煩了、玩膩了,修建頤和園是為了給她偶爾“臨幸”所備。慈禧這麼鋪張浪費,大清是不是真的很有錢呢?慈禧的奢侈和國民的貧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但是慈禧怡然自得,在她看來,國民不過是供她享用的綿羊和麋鹿,她從未想過帶領國民一起享受美好的生活,更不知道文明和民主為何物。

再來看一下政治方面的日本。1889年,亞洲第一部憲法——《大日本帝國憲法》頒佈,天皇恩賜給臣民言論自由、結社自由及秘密通信等權利,確立三權分立體制,民選的議員組成眾議院,確立了司法權的獨立。此憲法的頒佈標誌著日本脫胎換骨,成為了一個嶄新的國家,在文化、政治制度方面把大清徹底甩在了身後。無論從武器裝備、政府財政還是政治方面上看,甲午海戰的失敗都是必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