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核抗體是檢查什麼疾病的?這6個病症或「無處可逃」

抗核抗體全稱為抗核酸抗原抗體,是一組將自身真核細胞的各類成分,如脫氧核糖核蛋白(DNP)、DNA、可提取的核抗原(ENA)和RNA等當作靶抗原的自身抗體的總稱。能與所有動物的細胞核相互作用而發生反應,主要存在於動物血清中,同時也可以存在於胸水、關節滑膜液和尿液中。抗核抗體的出現往往預示著外來病原體的入侵,可用於由於“異己”物質的入侵而引起的疾病的檢查與診斷。那麼,抗核抗體可以用來檢查什麼疾病?

抗核抗體是檢查什麼疾病的?這6個病症或“無處可逃”

一、用於檢查系統性紅斑狼瘡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發生往往是由於自身機體的免疫功能異常而引起的瀰漫性、全身性疾病。而其發病後,機體自身的抗核抗體的含量水平會明顯增高,因而可用於檢查該疾病。

二、用於檢查混合性結締組織病

其發病也是由於自身免疫功能發生障礙所引起的;因而其發病時,機體的抗核抗體會明顯增加,也可以作為該疾病的診斷指標。

三、用於檢查硬皮病

該疾病的病因與遺傳以及免疫異常等因素有關。往往是由於機體發生錯誤的免疫應答引起身體組織的損傷。由於發生免疫應答的同時會使機體的抗核抗體的含量增加,因而可以用該指標來診斷該疾病。

抗核抗體是檢查什麼疾病的?這6個病症或“無處可逃”

四、用於檢查類風溼關節炎

其發病往往可能是因為關節處由於細菌後其他病原體的感染,使得關節處出現免疫應答而引起炎症反應。由於其會對自身細胞進行損害,因而會出現較高含量的抗核抗體。也正是因為在發病時該物質的異常升高,使得抗核抗體可以作為診斷該疾病的指標之一。

五、用於檢查干燥綜合徵

該疾病屬於一種慢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病。與以上疾病一樣,當其發病時會引起抗核抗體的含量增加,因而可以用該指標繼續診斷。

抗核抗體是檢查什麼疾病的?這6個病症或“無處可逃”

六、用於檢查藥物性狼瘡

由於某種藥物誘發引起的疾病,其會使機體血中帶有抗核抗體,因而可以用於檢查藥物性狼瘡這一疾病。

每一種疾病的發生都可能會帶來機體某一物質水平發生改變,從而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因而像對抗核抗體等自身所含有物質的含量水平進行研究,能夠很好地對一些疾病的發生做出準確的診斷,有利於提高醫療的安全性,減少誤診現象,從而維護病人的生命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