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屍骨未寒,雍正帝卻當衆羞辱父皇愛妃,這是爲何?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康熙帝病死於暢春園,皇四子胤禛繼承皇位,是為雍正帝。之後雍正帝將父皇的棺槨被安放於乾清宮,並舉行了十分隆重的喪禮,后妃、皇子、公主依次到康熙帝棺槨前行禮。但就在此期間,發生令人震驚的一幕,雍正帝居然在康熙帝靈前,當眾當眾羞辱父皇生前的愛妃,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康熙帝一生妃嬪眾多,大概有50多位,其中有一位頗得康熙帝的寵愛,她就是宜妃郭絡羅氏!受影視劇的影響,宜妃的知名度比較高,歷史上的宜妃出身滿洲鑲黃旗人,是佐領三官保之女。宜妃入宮時間不詳,但在康熙十六年尚未生子,就被封為宜嬪,此時雍正的生母德妃還是名官女子而已。

康熙帝屍骨未寒,雍正帝卻當眾羞辱父皇愛妃,這是為何?

宜妃在五年間先後生下皇五子胤祺、皇九子胤禟、皇十一子胤禌,由此可見備受康熙帝的寵愛。康熙二十年,康熙帝晉封四位妃子,包括惠妃那拉氏、宜妃郭絡羅氏、德妃烏雅氏、榮妃馬佳氏,其中宜妃位居第二,居住在西六宮之一的翊坤宮。關於宜妃與康熙帝的關係,史書上留下了許多記載,“聖祖甚愛之”,“眷顧最深”。

到康熙帝病死時,宜妃在後宮內地位,位列第三,排在她前面的只有貴妃佟佳氏、惠妃那拉氏。不過隨著雍正帝的即位,宜妃的命運被徹底改變,她甚至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恥辱!話說康熙帝病死時,宜妃也身患疾病,只好坐著四人抬的軟榻前往。結果在行禮前後,宜妃乘坐坐四人軟榻走在皇太后(即雍正帝生母德妃)的前面。

康熙帝屍骨未寒,雍正帝卻當眾羞辱父皇愛妃,這是為何?

結果這一幕被雍正帝看到了,他非常生氣,因為他覺得這種行為“甚屬僭越,於國禮不合”,居然當眾斥責了宜妃的隨著太監、宮女。常言道“打狗還得看主人”,雍正帝是然實在“指桑罵槐”,宜妃雖然不是自己的生母,但畢竟也是母妃,他沒法直接罵宜妃,只能通過這種方式發洩自己的不滿。

不過這也讓宜妃十分丟臉,在大行皇帝的靈前,於在大庭廣眾之下,被新皇帝無端斥責。雍正帝還覺得不夠,居然在十一月二十九頒佈聖旨,公開指責宜妃的行為,主要“罪名”有三條。第一,宜妃沒有向皇太后行大禮,“但眾母妃自應照前遵行國禮”。第二,宜妃坐軟榻走到皇太后的前面。第三,不尊重新皇帝。

康熙帝屍骨未寒,雍正帝卻當眾羞辱父皇愛妃,這是為何?

原來康熙帝剛死的時候,眾人來到康熙帝的遺體前,這時候雍正帝雖然沒有正式即位,但已經是新皇帝了。宜妃在見到雍正帝時,依然像平常看到他一樣,雍正帝認為“宜妃母妃見朕時,氣度竟與皇太后相似,全然不知國體”。在詔書的最後,雍正帝用嚴厲口吻說道“自傳之後,若仍前不改,定按國法治爾等之罪”。

那麼宜妃為何會遭到這樣的待遇呢?我想除了兩人平常關係就不好外,還有一點比較重要,那就是宜妃的兒子胤禟是雍正帝的政敵。另外雍正帝還通過這件事,樹立自己作為新皇帝的權威。由於這件事的關係,後來社會上紛紛傳言,宜妃被雍正帝逼迫自縊而身亡的。其實雍正元年,宜妃就搬到皇五子允祺的府中,雍正十一年時病死。

參考資料:1.《清史稿》;2.《永憲錄》;3.《國朝宮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