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禁養開始了,養豬小專業戶的出路在哪裡?

老張談三農


今年生豬價格確實到了最近幾年的新低,對於很多養豬戶都已經是虧本運營了,但是也是沒有辦法,不養的話不光是是經濟來源沒有了,而且自己虧心經營多年的養豬場就這麼放棄了也是不捨得。

加上最近幾年的環保,禁養確實對於農村很多小型養殖戶就是一個晴天霹靂。我自己也是在農村搞養殖種植的,對於這種情況確實是深有體會,我市養殖黃牛,土雞,蚯蚓,還有種植藥材的,目前我們這邊沒有禁養但是環保也是非常嚴格很多養殖戶已經被關閉了。

對於這些小型養殖戶其實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可以解決,放棄搞養殖的話,在農村這些人基本都已經是三四十歲以上的中年人了,出去打工是不可能了,即使是年輕人出去打工也不是永久之計。而且對於這些人,一直就在農村搞養殖的,出去打工還有人要嗎?年紀也大了,手腳也不行了。在外面打工四十歲以上的找工作基本上沒人要。

那麼只能是在家堅持了,如果是沒有進入這行的話,就暫時不要進來了,確實不是一個好的創業方法,當然如果自己有本錢,準備大規模建設投資的話,那還是可以的。

如果已經是進入這行了的,禁養區是不行了,如果不在禁養區,就想辦法把自己的汙水處理搞好,儘量不要隨意排汙,那還是可以搞的,比如我現在就是養黃牛,養土雞,然後把雞糞牛糞養蚯蚓,蚯蚓就送到我們這邊的漁具店,蚯蚓糞再種藥材基本上實現了沒有汙染的。或者是在禁養區的,或者是不想養豬了的,那就只能轉型。我們這邊一個以前養牛的,前年被關閉了,就轉型種植藥材了,種了第三個年頭了,主要就是白芨,重樓。今年也是想多搞幾畝重樓。重樓投資非常大,一畝地要好幾萬。所以轉型也是要慎重的,選一個自己擅長喜好的,而且風險相對較小,市場相對還可以的。轉型做種植是比較好的,現在種植基本上沒有什麼限制政策,所以搞這個還是可以的,但是自己一定要綜合考慮,不要盲目。相信你自己在這方面做了這麼多年應該對這些有經驗多,就不多說了,祝你成功。


張家界小伍


最近一段時間,環保回頭看又著實讓養豬人難受了一把,被環保拆遷隊豬場只能重新尋找出路,而還未受到環保影響到豬場也只是暫緩一口氣繼續生活在提心吊膽之中。

要說哪一類養豬群體受環保影響最大,當屬農村散養戶,他們一沒關係,拿不到國家補貼修建環保設施;二沒資金,無法自己修建環保設施。相比規模化豬場有關係的可以依靠補貼修建,沒有關係的靠自己資金修建。環保的影響相對就比較少。


面對環保高壓,散養戶怎麼做才能讓自己不受環保影響呢?

  • 一、同農民合作

散養戶因為母豬存欄不多,糞汙處理的難度相對並不是很大。可以同當地的農民合作,豬場糞汙經過簡單處理後還田利用,糞水用化糞池儲存並經過發酵後可以澆地使用,豬糞發酵後可作為有機肥使用,只要保證自己豬場的糞汙不外排,豬場又在適養區之內,那麼是可以繼續飼養的。


  • 二、同集團豬場合作

俗話說“背靠大樹好乘涼”,散養戶可以主動尋求當地的集團規模化豬場合作,利用大豬場的影響力來提高自己抗環保的能力。同時可藉助規模化豬場相對成熟的糞汙處理經驗處理自家糞汙,糞汙處理合格自然也就不會受到環保影響。

  • 三、禁養區的豬場

在禁養區的豬場,無論是大規模還是散養戶,早晚都是要被拆除的。建議這些豬場老闆還是早日放棄尋求新的出路比較好。



果然悠


新一輪的禁養要開始了。養豬的小戶,那麼應該出路,尋求怎麼樣的出路呢?

由於環保的嚴抓,所以很多地方都沒有通過環保,甚至出現了一些區域,開始劃分為禁止養殖的區域。

那麼對於那些資金雄厚的,大廠養殖還是能夠找到地方,或者轉移戰場了。那麼對於我們小戶的養殖,那麼這個養殖的出路在什麼地方嗎?

我們覺得這個時候轉型。


你現在的價格呢?一跌再跌,雖然近段時間有一點點回升,但是如果想要回到之前的狀態,幾乎很難。

所以我們覺得這個時候如果可以轉型養殖的,那麼就轉型吧,不要為難,等待這個時機或者等禁養,那麼這個時候就麻煩了。

當然,我們的場地不能空著,但是如果做養殖的,那麼我們應該轉換思路,是否可以做一些生態的養殖或者無公害養殖。

因為現在主要技能的就是環保不過關,所以我們在環保這一方面下手,想辦法把問題解決掉。

如果單純是環保的問題。

那麼我們把這些相關的環保設備。整理完善,建立起這個解決排汙的問題,應該能通過環保審核。

如果是屬於禁養區,那麼我們覺得這個時候就應該轉移戰場。因為在禁止養殖的區域裡面,不管你養殖什麼都不能夠,通過審核,都需要被拆掉。

所以我們覺得這兩個方法,要麼就是,轉換這個養殖的行業,要麼就是,搬遷,到另外地方,轉移戰場,再進行養殖。

大家希望用什麼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


懂農帝


新一輪禁養開始了,養豬小專業戶的出路在哪裡?



今年生豬養殖出現了大規模的滑坡,讓養殖戶苦不堪言,甚至賠的血本無歸,好多散養生豬養殖戶很迷茫,是堅持繼續生豬養殖,還是轉行呢?且看宗元分析一下,僅供參考。

近幾年,我國為了生態環境治理,改善和提高農民居住環境,國家加大力度治理環境汙染,設立了禁養區、限養區、養殖區。目前新的一輪禁養開始了,加大了對無規劃的亂建生豬養殖場的拆遷活動。

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我們這裡對養殖生豬行業的禁養力度,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行動。規定在村裡禁養生豬,距離村500米之內,河道200米之內,國道、省道200之內,縣道100米之內,縣級及以上飲用水源區禁養。並對村裡門前佔用巷街建設豬欄全部清除拆掉。所以在禁養區、限養區最好轉型發展,畢竟環境是大家的,禁養整治環境汙染是造福子孫後代的好事。




轉型做什麼項目好呢?根據現有的豬場資源,宗元推薦幾個項目,僅供參考:

一、特色種植。

對於這個主題,一般推薦菌類種植,這塊有好的市場,而且價格高,前景廣闊,收益好,但需要選擇好種植哪類蘑菇等菌種,這必須學會栽培技術,才可種植。

二、特色養殖。

對於禁養開始,主要是為了環境汙染,所以畜禽等大型動物不能在養殖了,可以養殖小動物,比如鴿子、土元、蠍子等沒有大汙染的動物。當然也可以搞不喜歡光線強的水產養殖,這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三、手工加工項目。

這個可以考察引進,主要是做訂單手工加工項目,好處是在農村招工容易,訂單加工項目效益能保證,只是豬場內部要做適當的整修。

四、如果是在養殖區,允許養殖,建議繼續生豬養殖。

如果允許繼續養殖生豬,可以堅持老本行,儘管現在價格低,但最近幾天生豬價格全線上漲,一路飄紅,生豬上漲趨勢明顯,只是最近漲幅不大。目前涉足養豬行業,又有養殖技術,等於低價進入生豬,成本低,可以說以後是賺錢的。



總之,新一輪的禁養開始了,這是好事,關係到我們的居住環境和健康,更關係到子孫後代,希望大家支持,不符合條件的養殖戶,要及早轉型。關注宗元!🙏


宗元


這個問題提的好,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產業自身的發展,養豬業已經進入資本驅動、生態驅動、新技術驅動的新時期,那麼養豬小專業戶的出路在哪裡呢?下面答主從不同的維度進行分享。

1、如果你還沒有開始養豬,而是準備做一個養豬小專業戶,我的建議是放棄這個想法。你是養豬高手嗎?你搞得定環保嗎?你能燒的起錢嗎?今天的養豬業已經不是普通新人創業的賽道,只有精英才有機會在這個領域生存和發展。

2、如果你已經是個養豬小專業戶,若是養豬水平低、資金也不足,建議你趁早退出這個市場。若是養豬水平高,也有較強的資本,那麼家庭農場是你發展的方向。若是養豬水平高,但資本不足,這種情況下選擇靠譜的龍頭企業成為他的加盟農戶是一個好的選擇。

3、時代變了,養豬散戶的理念也要升級,要認真評估自己是否具備養好豬的能力,有時候放棄才會迎來真正的海闊天空。

總之,在養豬業進入新常態以後,養豬散戶面臨的經營壓力會變大,正確的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畜牧大集網


今年的生豬養殖可算是遭遇了市場的雙重打擊,要知道今年的生豬市場價一直都是持續低迷的過程,中間一度降低到4元大關的價格,這樣一來每頭生豬要虧本300-500元。但這樣還不是關鍵,最主要的是現在的環保風暴來襲,環保稅的增收讓生豬的飼養成本增加,所以說今年的生豬養殖戶可算是苦不堪言。

但現在的農村環境汙染確實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現在農村的臭水溝、臭水塘越來越多。很多情況下都是因為糞便汙水的排洩導致的,所以說國家也開始針對農村的飼養場加以管制。各地政府也開始設立了禁養區 、限養區和養殖區。一般來說距離農村500米之內禁止養殖。如果是水源地的話,那一般在100-200米內不能進行養殖。並且在禁養區內,養殖場、圈舍都要進行拆除。

那麼散戶們的出路在哪裡?

1.種植業

既然不能養殖,那農民也可以依靠規模化的種植賺錢,但在種植的過程中,一定要選擇特色的種植產業,這樣才不會受到市場滯銷的影響。畢竟現在的規模化種植也會受到市場的滯銷影響。

2.特色養殖

雖然那些大型的家畜養殖已經被禁止了,但實際上現在的很多特色小型養殖也異常的火爆。要知道現在的螞蚱、鴿子等都有著非常好的市場前景。

其實現在的小戶養殖完全可以將目光放到更遠的天地,畢竟現在的新型農業也非常的火爆。這些項目都沒有太多的人進入,大家怎麼看呢?


三農圈子


為了維護綠水青山,近年來養殖業的環保要求越來越嚴格,各地也劃分了禁養區和限養區,2017年底位於禁養區內的養殖場被要求必須搬遷或者關閉!今年的6月、7月和8月,很多環保不達標的養殖場被關停,一些養殖戶也因此退出了養殖舞臺。

農村養殖戶還能不能做養殖?環保高壓下應該如何養?今天我們就一起聊一聊!

一、符合行業戰略規劃

就生豬養殖業來講,有數據顯示:《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頒佈後,南方水網地區逐漸削減生豬養殖1600萬頭。在各地的禁養區劃分出來後,又削減生豬養殖3600萬頭。養殖散戶集中離場,豬肉供應出現了缺口,引起了豬肉價格的上漲。好行情來了,那剩下的養殖戶應該如何養呢?

其實國家已經形成了生豬養殖的戰略性規劃,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廣東等南方水網地區是生豬養殖約束髮展區,養殖數量不再增加。而河北、山東、河南、重慶、廣西、四川、海南是國家重點發展區,也將成為豬肉供給的核心區。內蒙,東北和雲貴地區被定位為潛力增長區。生豬主產區將整體呈現從南到北的遷徙。農村養殖戶要做的就是順應政策要求,及時調整。

二、種養結合,畜禽糞便裡淘金

環保整治壓力下,如果採用工業化治理養殖汙染,養殖每頭豬要增加35元的成本。環保和養殖,難道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其實,解決畜禽糞便汙染的關鍵問題是把糞便利用起來,讓它變成資源。而因地制宜,採用科學的種養結合模式,就能從糞便裡淘金!

怎樣才叫合理的模式的?比如在河南,一些地區採用了“豬+蓮+大棚菜”的種養結合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為什麼用蓮不用小麥呢?如果一家年出欄5萬頭的養豬場,通過種植小麥來處理糞汙,那麼需要種1萬多畝,但因為蓮藕需水量大,根部對汙水淨化處理效果是小麥的50倍,只需要種1000畝就可以了。

有人算了一筆賬,5萬頭豬產生的畜禽糞汙經過乾溼分離後,幹糞發酵成有機肥,年銷售額達95萬;汙水進行沼氣發電,年收入78萬;沼液用來種植作物,300畝蔬菜大棚純利潤300萬,500畝蓮藕純利潤300萬元。糞汙處理後每年帶來700多萬的收入,扣掉設備折舊600多萬,每頭豬增加收入130元錢。即使由於行情不好,很多人養豬賠錢的時候,種養結合循環鏈還在為你賺錢!

禁養和環保整治,讓一些中小養殖戶集中退出養殖舞臺,而規模化養殖場藉助資金優勢和先進的環保理念佔據了優勢,但這並不意味著資金不充足的散戶要離開,相反散戶由於周邊都有種植區域,只要改變養殖方式,採用家庭農場種養結合模式,把汙染物變成可利用的肥料和能源,就能佔據一定的市場空間。養殖業環保整治讓種養結合成為趨勢!


農家營


隨著近期多地公佈最新的禁養區劃定,也標誌著新一輪的環保禁養的開始,但根據《全國畜禽養殖汙染防治“十二五”規劃》指出,生豬養殖規模化場的養殖規模為出欄量500頭,專業戶養殖規模為50頭≤出欄量<500頭,但是對於年出欄量在50頭以下的養殖戶不在清理範圍內。

對於畜禽的養殖戶而言,一定要充分的認識到養殖廢棄物處理的重要性,也不要觸碰法律的紅線,不然只會讓自己處於兩難的境地之中,最終得不償失。所以說禁養區內的規模化豬場和專業戶最好是選擇搬離或者關閉。

1、如果你選擇專業養豬的話,還是建議您走規模化養殖或者家庭養殖為好,我們應該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新建豬場的可行性,由於我國的生豬養殖市場存在波浪式、週期性和規律性的波動的發展規律,低谷期建場或擴大產能總比高峰期建廠好的多吧,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大型養豬集團紛紛跑馬圈地的原因之一,所以說如果您想一直養下去的話,現在建廠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2、加入您不願意搞那麼大的規模的話,可以考慮做家庭農場,這也是未來養豬業發展的一種趨勢,家庭農產不僅有效的解決了畜禽糞便問題,還通過生態種養獲得其他的收益,這樣子豬價低迷時,通過其他收益也可彌補一下養豬的虧損。

3、轉型做農村特色養殖,在豬價低迷時,通過市場調查也可以轉型做農村特色養殖,這樣不僅可以利用我們的養殖管理經驗,還會增加收入,特色養殖的重點在於銷路,所以在選擇創業項目時需謹慎謹慎再謹慎。

4、如果真的不想在養豬了,就趁現在的機會退出吧,這樣不僅可以騰出資金做其他行業的投資。

以上只是我的個人看法,不當之處敬請批評與指教,答主碼字不易,也歡迎大家點贊、關注和轉發昂!


微養殖


“新一輪禁養開始了,養豬小專業戶的出路在哪裡?”感覺新建豬場投資太大,豬價又不行,有什麼好的建議?怎樣才可以利用現有資源成功轉型?農村養殖其本身就不是一條好走的路,但事實上最重要的還是要以環保為基本要求,過去國家可能對於農村養殖這一塊的管理沒那麼嚴格,環保要求也沒那麼高,但其實,不管是基於一個什麼情況,都要可以完善的;農村散養戶還是居於多數的,而造成的汙染也是較為直接的,因為各方面的設備並不齊全,飼養方式也較為簡單,要想成功實現轉型,需要能夠加大一定的資金投入,不至於說修建一個大型養殖場,但是,基本的環保設備要能夠具備;

而國家所謂的禁養,也不是完全限制農村散養戶的養殖行為,最重要的其實還是要看農戶自己的一個抉擇,不是所有的養殖都能實現完美突破;

關於上述內容,有任何觀點,歡迎評論區暢所欲言!


愛農幫


養殖業對糞便處理技術有待發展提高。

豬床,養豬是個方向。

將豬養在欄架豬床上。架子下用傳送帶。傳送豬糞便豬床可並聯。

傳送帶可人力,可電動讓豬住坦克履帶。

捲簾門履帶。

規模可中型可大型,幾十,幾百,幾千隨意並聯。

豬糞自然就收集了,集中加工製成肥料。

幹豬糞通過傳送帶履帶收集,基本很少用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