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叛變次年就死了,當時李唐還很強,爲何安史之亂仍持續八年

文:畢之

安祿山叛變次年就死了,當時國力還很強,為何安史之亂仍持續八年

我們記憶中的唐朝是一個十分繁榮的朝代,還記得有人曾說李白袖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他的才華自然是不可小覷,但是我想施展才華必須現有一個前提,而這個前提便是太平盛世,國泰民安。而大唐王朝正是這樣一個朝代。

安祿山叛變次年就死了,當時李唐還很強,為何安史之亂仍持續八年

但是唐朝在安史之亂之後無論是經濟還是朝政都走了下坡路,我們都知道安史之亂正是唐朝由盛轉衰的一個極其重要的轉折點。這是一場叛亂,我們可能會很好奇,如此一個盛唐,為何不能鎮壓一場小小的叛亂呢?

照理來說,當時他們完全可以將安史之亂扼殺在萌芽期。可就是這麼一場叛亂,使得唐朝人口發生了大幅度銳減,國力自然而然也受到了削弱。可是值得我們關注的是起兵叛亂的頭領安祿山在第二年就去世了,可為什麼這場叛亂長達八年?

最開始安祿山起兵之時,唐朝已經多年沒有經歷過戰事。所謂物極必反,一向安於太平唐朝可能在兵力方面略有疏漏。當時他率兵南下,很快就攻下了洛陽,一路上如入無人之境。

攻佔洛陽之後安祿山便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國號大燕。可是之後顏真卿宣佈歸順朝廷,郭子儀等人也率人攻佔了安祿山的范陽城。只要再加大一點圍剿力度,這場戰亂就可以停息了,但事實並不是這樣。

安祿山叛變次年就死了,當時李唐還很強,為何安史之亂仍持續八年

唐朝其實本可以輕易地平定這場叛亂,但是唐玄宗卻聽信讒言,竟然派出已經中風的哥舒翰迎戰。光是這一點就不足以安定軍心,軍心不穩又如何迎戰呢?好好的優勢被唐玄宗整成這樣。不出所料,哥舒翰的隊伍戰敗,這一戰丟了潼關還失了長安更是丟了人心。就好像將自己的領土白白拱手相讓一樣,著實讓人痛心。

我們再來看看後來的安祿山,已經是一個因為過度肥胖而身體四處長瘡的可憐人,並且眼睛也看不見了。唐玄宗之後唐肅宗即位,而安祿山也被自己的親生兒子暗地裡派人殺死了。走了這一遭卻死在了自己兒子手裡也是很可惜,這一年正是安祿山叛變之後的第二年。

或許很多人以為這場叛亂到這裡就是盡頭了,但是誰曾想到後面的幾年時間唐朝依舊深受其害。原來此後朝廷裡面內部矛盾一直很嚴重,即使後面史明思歸順了朝廷也於事無補。

安祿山叛變次年就死了,當時李唐還很強,為何安史之亂仍持續八年

只見朝廷裡面完全沒有戮力同心之勢,全都各自而戰。就連最基本的團結都沒有了,自然很難再讓國家變得強大。就是這樣的局勢導致史明思歸順朝廷之後再次叛亂。在這八年裡,兩任皇帝對於這件事情都多少有一點兒責任。

從最開始唐玄宗聽信小人讒言,派出哥舒翰這個帶病之人出戰到殺害高仙芝以及封常清二人,再到最後唐肅宗即位之後的多疑性格。都使得安史之亂常年無法平息。

史明思叛變之後,和李光弼二人對戰了多年。但是後來史明思被自己的樣子史朝義殺害,他自己取代了養父的位置。最後李光弼借到了兵力,攻打史朝義。安史之亂也隨著史朝義被殺而徹底平定下來。

大唐盛世被一個安史之亂攪得一團糟其中的原因都值得我們深思,或許當年唐玄宗不聽信楊國忠的讒言就不會有後來的局面。歷史就像一面明鏡,讓我們時時刻刻的反思自己。所謂用人唯賢想必就是這個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