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肺結核患者正被延誤確診,只因忽視這 5 點

2018 年 8 月 31 日,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 2018(CTS 2018)暨第十九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會議上,上海市肺科醫院徐金富教授分享了「逃過呼吸科醫師法眼的肺結核」。

肺結核有多能「逃」?有研究顯示:

60% 肺結核患者正被延誤確診,只因忽視這 5 點來源:李秋梅. 肺結核在綜合性醫院的診斷情況分析 [J]. 臨床誤診誤治, 2006, 19(4):18-19.

臨床上,肺結核的診斷標準是什麼?容易和什麼呼吸系統疾病誤診?下文一一揭秘。

肺結核「典型症狀」不典型

先讓我們回顧下肺結核的典型症狀:午後低燒、咳嗽、咳痰、咳血、胸痛胸悶、夜間盜汗等。

臨床上,肺結核的臨床表現常常不像教科書所述的那麼典型,其起病症狀各不相同:

  • 以感冒或流感樣症狀起病:往往表現頻發「感冒」或「感冒持久」不愈;

  • 以風溼病樣表現起病:如長期低熱、關節痛,部分患者下肢出現結節樣紅斑、環形紅斑等,多見於中老年女性;

  • 一些特殊表現:多見於青少年女性,表現為多發性關節炎,以四肢大關節較常受累;伴或不伴皮膚損害。

肺結核常以慢性呼吸道症狀起病,但若患者合併慢阻肺、支氣管哮喘、塵肺等基礎疾病史,常常會被忽略。

會上,徐教授分享了一個有哮喘病史的患者的病例進行補充說明:

60% 肺結核患者正被延誤確診,只因忽視這 5 點

氟喹諾酮類藥物,你用對了嗎?

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能使患者短期內出現病情好轉,會掩蓋肺結核病輕,導致肺結核的延誤診斷。

臨床上,醫師們應經驗性評估肺結核的可能性,如果可能性較大,應避免使用氟喹諾酮類藥物。舉個例子:

60% 肺結核患者正被延誤確診,只因忽視這 5 點

不重視痰檢與有創檢查!

在萬方數據庫中搜索「肺結核、誤診誤治」,可以找到 2001~2017 年發表的肺結核誤診誤治 共 44 篇。

徐教授提醒大家,除了普通的結核圖片外,還應注意談結核培養的送檢,指導患者多次送檢,以便提高痰標本的質量。

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推薦的結核實驗室檢測技術如下:

60% 肺結核患者正被延誤確診,只因忽視這 5 點

QFT檢查是使用對結核菌的特異抗原調查是否傳染了結核菌的一種檢查。它在呼吸科的應用包括:

60% 肺結核患者正被延誤確診,只因忽視這 5 點

肺結核影像的「三多三少」

多灶性:多見於非商業尖後段、肺下葉背段、基底段;但可多葉段累及;

多態性:即同事呈現滲出、增殖、纖維和乾酪性病變,也可伴有空洞;

多鈣化:鈣化是結核病理演變過程中常見的結局之一;

少腫塊:結核球為主病灶呈一圓球形,球形乾酪灶的周圍有纖維包膜,特光整;

少堆聚:肺結核病灶以增殖-乾酪-壞死為主時,CT 顯示密度均勻;

少增強:結核乾酪灶血管分佈少或無血供。

60% 肺結核患者正被延誤確診,只因忽視這 5 點60% 肺結核患者正被延誤確診,只因忽視這 5 點

1. 實變

60% 肺結核患者正被延誤確診,只因忽視這 5 點60% 肺結核患者正被延誤確診,只因忽視這 5 點

2. 結節

肺結核的結節主要分為樹芽徵(小葉中央型結節)、慄粒性結節(隨機分佈)、結核結節(直徑相對較大,分佈隨機)。

60% 肺結核患者正被延誤確診,只因忽視這 5 點60% 肺結核患者正被延誤確診,只因忽視這 5 點

60% 肺結核患者正被延誤確診,只因忽視這 5 點60% 肺結核患者正被延誤確診,只因忽視這 5 點
60% 肺結核患者正被延誤確診,只因忽視這 5 點

3. 空洞

空洞是乾酪病灶的液化及液化物的排出,並引入空氣後行成的病灶。肺結核的空洞有以下 3 種特點:

薄壁空洞:典型結核性空洞;

厚壁空洞:非典型;

蟲蝕樣空洞:乾酪樣壞死內空洞(無壁空洞)。

60% 肺結核患者正被延誤確診,只因忽視這 5 點

鑑別方法:根據空洞大小、洞壁厚度形態、以及空洞周圍的異常形態進行鑑別。

60% 肺結核患者正被延誤確診,只因忽視這 5 點

4. 淋巴結腫大

淋巴結結核病理改變的基礎是炎症滲出、結節增生和乾酪樣壞死,病變轉愈可見纖維化、鈣化。

60% 肺結核患者正被延誤確診,只因忽視這 5 點

60% 肺結核患者正被延誤確診,只因忽視這 5 點

肺結核影像,表現有點不典型

1. 實性腫塊型

2. 間質改變為主型

60% 肺結核患者正被延誤確診,只因忽視這 5 點

3. 胸膜多髮結節型

60% 肺結核患者正被延誤確診,只因忽視這 5 點

總結

  • 肺部疾病的鑑別診斷需考慮到我國的結核病現狀;

  • 診斷肺結核錢要鑑別肺部其他疾病,重視細節問題;

  • 藉助多種檢查手段(尤其氏有創檢查)查找循證醫學證據。

備註:圖片來源為 CTS 2018 徐教授課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