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必吃榜發布 杭州蔥包燴、片兒川、龍井蝦仁……八道菜上榜

7月29日,美團點評在上海正式發佈2018大眾點評必吃榜,作為中國首個基於真實海量用戶評價大數據的美食榜單,大眾點評必吃榜在2017年一經推出即受到了美食愛好者們的喜愛。在去年的基礎上,今年必吃榜創新發布了全國36城共258道人氣必吃菜品,老上海風味醃篤鮮、北京特色涮羊肉、廣州腸粉、杭州蔥包燴、蘇州藏書羊肉等深受本地人喜愛的特色美食均榜上有名。

除了"人氣必吃菜品",大眾點評必吃榜還推出了覆蓋北京、上海、廣州、西安、成都、杭州、重慶等全國36座城市,共計867家的"必吃餐廳"。在必吃餐廳中,既有人均消費4元的老北京特色小吃店,也有人均消費超過400元的上海本幫菜餐廳,旨在滿足不同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多樣化追求。

首倡城市必吃菜 創新數據模型

"2018大眾點評必吃榜積極探索本地特色美食,首倡城市必吃菜,希望助力本地美食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幫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美團點評高級副總裁黃海表示。

美團必吃榜發佈 杭州蔥包燴、片兒川、龍井蝦仁……八道菜上榜

美團點評高級副總裁黃海在2018大眾點評必吃榜發佈會上演講

基於去年榜單經驗,2018大眾點評必吃榜在榜單內容和數據模型上進行了雙重升級。

在榜單內容方面,2018必吃榜延續基於口味維度的必吃餐廳評選,同時創新性地推出基於本地特色的城市必吃菜。其中,必吃菜的入圍篩選基於菜品在本城的線上搜索量和點評量,最終上榜由本地用戶票選決定。2018大眾點評必吃榜更多地將選擇權和投票權交給了"大眾"和"本地食客"。

此外,2018大眾點評必吃榜還全面升級了數據模型和評選規則。一方面,在去年以口味分為主的大數據模型基礎上,首創以菜選店的數據模型,餐廳是否有本地必吃菜成為重要衡量因素之一。在2018必吃餐廳中有30%的餐廳正是憑藉本地特色菜品上榜,特別是在重慶的34家必吃餐廳中,憑藉"麻辣火鍋"這一特色菜品上榜的餐廳佔比高達38%以上。另一方面,為了最大程度還原本地特色,避免大數據帶來的"味蕾"誤差,今年必吃榜邀請了各地大眾點評資深會員匿名到店二次驗證。同時,引入獨立第三方機構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對評審評分階段工作執行商定程序。

傳承本地美食文化 幫大家吃得更好

伴隨著消費升級,越來越多國人習慣在城市間穿梭覓食,美食成為一座城市的名片。2018大眾點評必吃榜用"必吃菜"來詮釋具有本地特色、代表城市記憶的美食,尋找承載本地美食文化的美味餐廳,幫助外出就餐和異地旅遊的消費者輕鬆發現本地必吃菜和必吃餐廳。

在2018大眾點評必吃榜867家上榜商戶中,各城市本地菜系的餐廳平均佔比達到52%,其中,汕頭、青島、廈門、昆明等城市的本地菜系餐廳佔比高達70%以上。這些優質的餐飲商家正是本地美食文化的傳播者和傳承者,他們發揮本地特色美食的優勢,讓牛肉火鍋、鮁魚水餃、同安封肉、過橋米線等本地特色菜能夠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瞭解和喜愛。

據2018大眾點評必吃榜數據顯示,杭州共上榜39家必吃餐廳,人均消費118元,其中杭州本地特色菜系的餐廳共12家,佔比達31%。在必吃餐廳中,既有人均69元,憑藉一道油爆蝦備受好評的老頭兒油爆蝦;也有人均89元,頗具地方特色與健康飲食的胡慶餘堂藥膳;還有人均103元,把茶味和農家味相結合的香芙茗茶樓。作為集傳承創新於一體的新一線城市,杭州更容易誕生新潮、多元的創意菜,如虎跑地區注重個性化裝修與個性化菜餚的江南驛、靈隱寺附近講究文藝範兒的拾年主題餐廳等。

杭州共有8道本地特色菜入選人氣必吃菜,分別是:蔥包燴、片兒川、龍井蝦仁、東坡肉、糖醋里脊、小籠包、蝦爆鱔、筍乾老鴨煲。根據必吃菜數據顯示,龍井蝦仁這道杭州獨有的風味美食更易博得女性食客的歡心,而25歲以上的食客則更喜歡筍乾老鴨煲與蝦爆鱔這兩道杭州傳統美食。不同的生活背景產生不同的飲食習慣,比如杭州本地食客對當地風味美食蔥包燴、片兒川、糖醋里脊和小籠包情有獨鍾,而新杭州人則更偏愛東坡肉這道江南傳統名菜。

除了幫助本地美食走出去,美團點評也希望以美食扶貧來助力上海對口支援地區發展。2018大眾點評必吃榜頒獎典禮上,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領導張榮生、美團點評高級副總裁黃海共同啟動了"助力高遠"美食扶貧公益項目。黃海表示,希望和合作夥伴一起,做地方美食文化傳播的參與者和偏遠地區食材推廣的實踐者。

美團必吃榜發佈 杭州蔥包燴、片兒川、龍井蝦仁……八道菜上榜

大眾點評"助力高遠"美食扶貧公益項目啟動儀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