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的高考狀元,如今過的怎麼樣了?

智學網


人物:司玉潔

畢業於合肥一中 2007年安徽省高考文科狀元

小學:合肥師範附小

初中:合肥七中

高中:合肥一中

大學:香港中文大學

現狀:全球十大管理諮詢公司A.T. Kearney項目經理

回顧2007年喜獲高考省狀元一幕:比本省第二名高出二十分

我們先把時間線拉回十年前,2007年的夏天,司玉潔以總分667的成績獲得高考全省文科狀元,一夜之間各路媒體蜂擁進合肥一中,這個瞬間被榮譽和喜悅被包圍的女孩,在鏡頭面前露出燦爛的笑容。如今在網上搜所她的名字,首先出現的還是當年高考狀元的喜訊。

(2007年的司玉潔和班主任,母親的合影)

當時的媒體筆下的司玉潔,其實和大部分學霸沒有什麼區別:

“司玉潔的媽媽說,她從上小學起就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力求把書本上的知識讀懂、讀通。從小到大,她的成績都名列前茅,高考前的三次模考也全拿第一。”

在司玉潔看來,“想學得好,就要有毅力,要堅持。一旦確定了目標,要一直朝著那個目標努力下去,其他的只是方法問題。”談到自己學文科的方法,司玉潔認為,文科的背書量大,她就注意選擇自己記憶力最好的時間段背書,一本書看累了,就換一本書,一門課題目做不下去了,就換一門。

司玉潔的數學考了149分,離滿分150分只差1分。“你的數學成績這麼好,為什麼當時不選擇讀理科呢?”司玉潔表示,“當初選擇學習文科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自己喜歡歷史,我喜歡歷史的厚重感,尤其喜歡看一些現代人寫的歷史評論。”

司玉潔很喜歡金庸,高考之後,司玉潔跟媒體說,這個暑假最想幹的就是“看武俠小說”“我最喜歡看武俠小說了,高三的時候沒時間看,現在去圖書館搬了好多回家,都是金庸的書,《碧血劍》之類的,這幾天正在看《笑傲江湖》。”

大學四年在香港:忙碌充實快樂且“不務正業”

2007年獲得高考狀元后,司玉潔拿著全額獎學金就讀香港中文大學會計系,輔修政治與行政學。大學期間,司玉潔很快褪去了“狀元”的光環,因為身邊都是非常優秀的同學,他們也大多有著金光閃閃的背景,在這樣的群體裡,省高考狀元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在香港讀書首先要過的就是語言關。學校非常重視內地生的文化融合,在大一時廣東話是必修課,學分與專業主修課一樣高。把這些課程修完,語言算入了門。不過提及語言水平的提升還得益於課堂辯論,司玉潔輔修的是政治與公共行政。課堂上往往只有她一個內地生,操著蹩腳的廣東話與本地同學討論香港的教育政策、弱勢群體福利等等議題。大半學期下來,不僅語言順利過關,也沉澱了她對這座城市的深度思考。

回頭來看大學生活,那確實是非常充實的四年。在學業上,司玉潔自稱自己“不務正業”,各種感興趣的學科都有所涉獵,甚至曾經因為一部韓劇去學了兩個月的韓語。司玉潔說,大學裡印象最深刻的是參加了學校為期兩年的領袖培育計劃。兩年時間,她和同學們一起學習哲學、公共政策、藝術欣賞、公共演說和辯論等課程;去北京訪談基層政府機構和草根公益組織,在倫敦研討都市次文化和蘇格蘭事務。“我們還要野外宿營,揹著20公斤的物資登山,從10米高臺跳海,那時我還不會游泳。這兩年的經歷從很多方面影響了我的思考方式,讓我更重視生活的意義,更善待自己的生活,更尊重他人的人生。”

畢業後曾遭遇職業危機:學霸的習慣並不適用於職場

踏入社會後,“狀元”又逐漸成了她的醒目標籤,令她又愛又恨。司玉潔一度很不喜歡被標籤為狀元,那時她入行方兩三年。有一回她被派駐到某500強德資企業,老闆向客戶CEO 介紹她,第一點就是:小司曾是高考全省第一名。她一邊陪笑,一邊心裡不是味道:難道高考結束後的七八年裡,我就沒有其他任何值得一提的成就?事後她向老闆提出:作為專業諮詢師,是否應該淡化學生時代的成績?老闆是個美國人,很幽默,耐心向她解釋:提“狀元”身份就像是下魚鉤,用來釣起對方的興趣。等對方“上鉤”後,你才有機會展示更多。漸漸她也適應了這些,並且反而開始慶幸,自己能有這樣一枚獨特“魚鉤”。因為她也發現,

在內地的那些應酬場合裡,觥籌交錯間,這的確是吸引注意、打開話題的一個突破口。

狀元歸狀元,學霸多年,留下的可不只是標籤。一套生活方式早已習慣成自然:做事時心無旁騖,朝著一個目標“死磕”。可入職兩三年後,司玉潔發現這套方式行不通了。“那段時間遭遇了不大不小的職業危機。讀書時死磕到底是優點,但換到工作上,就是不懂優先級、不會變通。尤其是在西方人主導的公司裡,“埋頭苦幹”實在是一個貶義詞。”於是她開始嘗試轉型。

司玉潔轉型的第一關叫作減肥。

胖姑娘時期,司玉潔曾在中大連掛兩科體育;減肥以後,她也成了半瓶醋的運動達人。憑著毅力和在健身教練身上砸下的重金,司玉潔在一年內瘦了整整四十磅,並且一直保持至今。其實在她心底,減肥成功和考得狀元兩事的分量不相上下,都深刻改變了她的心理狀態。只不過減肥人人在喊,考狀元卻鮮少有人體驗。

從業五六年來,她身上的諮詢氣質越來越明顯,學霸氣息卻越來越淡薄。她自我解嘲,說讀書時以學霸的姿態憋一口勁猛衝還可以,工作以後,這條路卻越來越走不通。初時做些基礎工作尚可,而等到層級往上,便需動用不同資源,與不同類型的人合作。“有時你可以對自己狠,卻沒法強迫別人與你相同,”司玉潔舉例,“有一回她好不容易打磨出一套定價系統,之後卻沒辦法落實,因為IT部與市場部都不配合,說是太複雜,增添了額外工作。”那件事最終以重做一套新系統解決,沒有早先的精緻,卻勝在簡單易用。


人生有不同的維度,或者說是多樣化的衡量尺度。大學之前的生活相對簡單,因為大多數人都在同一個維度上奔跑,只要好好學習似乎就是人生贏家。高考之後開始,更多的維度開始顯現;工作、個人生活、朋友圈、體育運動、興趣特長。司玉潔說,對於曾經在學習那個簡單維度上跑贏的人,我們需要學會去接受自己在其他維度上會落後。輸掉一些並沒有什麼,重要的是,需要判斷哪一個維度是對自己最重要的,進而在這個屬於自己的維度上全力奔跑。

對她來講,高考已經過去十年。司玉潔坦承:在他們這行,幾乎個個都是學霸,但讀書好只是最最基本的要求。並且隨著職業生涯的不斷展開,再學霸一般地思考與處事,反而會掣肘職業發展。於是踏出校園之後,司玉潔開啟了持續的自我轉型。


如今變身忙碌的“空中飛人”,活成電視劇裡的年輕精英

司玉潔畢業後選擇從事戰略諮詢行業,所在的科爾尼管理諮詢公司(A.T. Kearney)是全球頂尖的管理諮詢公司之一,其畢業生薪酬在網上被排列在全球同行業前10名。戰略諮詢師主要是幫助企業解決重大問題,例如市場擴張、公司重組、兼併收購等。

這是一份非常有意思的工作,當然壓力也不小,全世界地飛,與知名企業的CEO交流,探討大集團未來五年的發展規劃。這些聽起來有些像電視劇中的生活,也附帶“每週工作80小時”“清晨下班回酒店吃早餐”等“福利”。司玉潔說,總體來說,這是一份使人快速成長的工作,她在這行痛並快樂著。

前段時間,隨著電視劇《我的前半生》熱播,諮詢顧問這個小眾行業,也逐漸開始進入公眾視線。電視劇中的顧問們個個俊男靚女,談吐不明覺厲,生活紙醉金迷。然而現實是現實,光鮮背後,是日復一日的自我砥礪。

工作上的挑戰還來自於年紀,為了使自己看上去顯得成熟,司玉潔特意剪了短髮。可是有一回她去新疆跟項目,對方見到人後還是立刻致電她的老闆,問來人怎麼年輕。不過司玉潔倒也爭氣,自第二週開完首次彙報會議後,對方再沒提過這茬。

雖然是每週工作八十小時,但也不是全無生活。出差到各地,她偶爾也能偷得半日閒,看吐魯番的火焰山,觀頤和園的柔雲,或是聽一聽雞鳴寺的梵音暮鼓。但她的摯愛,好像還是樓下餐廳裡的紫菜肉碎泡飯。像她自己所寫的那樣,“每次出完差後半夜返港,行到自家樓下,由黑沉沉的夜裡走進明亮的餐廳,擱下大號行李箱後緩緩坐定,捧起碗,一口熱湯飲下,那些被項目榨乾的精力,都好像在一絲絲聚攏回頭。”常年出差,卻也藉機逛遍各地風景。比如在內蒙古學習騎馬,就是一段難忘體驗。

寫在後面

從高考完到今天,司玉潔走過了人生的十年。這十年用順風順水並不恰當,畢竟人生的道路總有曲折。但無論在身邊人眼中,還是以社會主流的評判標準,十年過後當學霸之路走到盡頭,如司玉潔一般的“前學霸”,不論是在生活還是工作中,依然足夠優秀,鶴立於大多數人之上。

當很多人還在討論讀書有沒有用,學霸未來一定過得開心嗎?還有很多父母和孩子仍在質疑學習好是否有價值的時候,真正的學霸們已經把學習好作為最最基礎的要素,在此基礎之上,再去比眼界、變通、人脈、業餘愛好……

如果再有孩子問:“學習好有什麼用?學習好就一定能成為霸道總裁和金領的精英嗎?”你可以理直氣壯的告訴他:

學習好的孩子在未來不一定能為精英,因為學習好只是對未來精英最最基礎的要求!

資料內容綜合整理來源:CUMA CUHK內地生校友會;安徽網;中安在線


智學網


汪天一,2007年江蘇省理科狀元, 南通市海安縣曲塘中學畢業, 總分709分,語文130,數學138,英語146,物理146,化學149,其中數學發揮失誤,據狀元本人說自己原本估分145左右, 結果只有138實在有點不甘心, 考取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 2011年畢業後保送清華大學碩博連讀

大學期間獲得亞洲大學生計算機競賽第一名

抱歉,還有很多汪同學的精彩事蹟沒有詳細瞭解到, 只知道汪天一同學父親是他高中曲塘中學校長, 母親是機關單位人員, 家庭氛圍良好和睦, 有個知識分子爸爸媽媽, 教育出好兒子

其他知道汪天一同學信息的歡迎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