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2003年香港房價暴跌七成,而對經濟影響不是很大?

風133876915


當時香港很多中產階級跳樓自殺,很多公司因為經濟不景氣倒閉裁員,因此說2003年香港房價較1997年的最高點跌去7成時對經濟影響不大是不準確的,那次下跌其實對香港經濟影響非常大,其後續演變出的各種事件,對今天的香港依然有著深遠的影響。

1997年香港房價最高的時候,香港市民也是住房痛苦指數特別高,平均房價甚至是紐約的平均房價的2倍,香港市民嘴上天天罵房價太高,調控不力,而一有新盤開盤,立刻萬人空巷搖號搶房,很多人甚至給售樓小姐一二十萬港幣的“茶水費”,給售樓小姐買奢侈品項鍊等,只為了能拿到一個內部號,因為當時房價天天在漲,買到就是賺到,有人買完房第二天賣出就賺了幾十萬。當時整個樓市非常瘋狂。

2003年,由於疊加SARS影響,香港樓市終於徹底崩盤,房價較1997年累計跌去了70%多,由於房貸抵壓物已經不足,很多人被銀行要求一次歸還幾百萬的貸款以彌補房子不斷下降的市值,而大部分白領原本為了付首付已經掏空了幾代人的積蓄,而且一個月就要還幾萬港幣的房貸,現金流本就捉襟見肘,根本不可能一下拿出這麼多錢。於是很多人不堪壓力跳樓。

1997年之後,港府為了調控高企的房價,每年都修了不少於85000套的公屋給中低收入人群,而這一舉措被認為打壓了房價。很多賬面已經破產的香港人要求停止修建公屋。當年房價高企的時候,很多人喊著受不了,結果房價真的降了,這些人又受不了了,罵得更厲害了,即便是隻有一套小房子的人也在罵,即便他心裡清楚房價下跌給他的後代以及經濟會帶來好處,但是人總是短視的,只考慮自己眼前的利益是否受損,看不到那麼長遠。迫於無奈,港府最終被迫暫緩了公屋的修建,同時嚴格控制土地出讓,於是香港房價開始穩步回升。

如今,由於過去十幾年大陸富豪強大的購買力,以及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QE的大水漫灌,香港的住房均價已經大大超越了1997年的歷史最高點,很多香港人又開始對房價不滿,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當年吵著要停止修公屋的人,現在他們的子女長大了要買房,發現又買不起了,是不是挺可悲又可笑的。而現在正好又是碰到了美聯儲縮表,美元迴流美國,貨幣的潮水退去,20年一輪迴,這次香港房價還能挺住嗎?


鹹魚學院


好了傷疤忘了疼,人心不足蛇吞象。

內地的房產模式幾乎是學習香港的房產,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房價高了罵,房價低了罵得更兇,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1997年,香港房產瘋狂到什麼程度?就是老百姓一邊罵房價高,恨不得房地產都死絕了。一邊隨時準備好,一旦新樓盤開盤,趕緊衝進去先下手為強。有的人今天買到,明天賣出,淨賺幾十萬。

瘋狂吧?

2003年終於玩不動了,房價崩了,最高跌到97年時的7成。

暴跌有什麼後果?很多人還是不懂。

給大家算一筆賬。

假如你買房子的時候,房子值1000萬,你首付200萬,貸款800萬。你用1000萬的房子給銀行做抵押,不然銀行憑啥給你貸款800萬呢,這個好理解。

房子如果暴跌,所謂暴跌,就不是跌一點點了,假設跌一半。

你原來價值1000萬的房子只值500萬了,而你原來貸款800萬,假設已經還貸了100萬,那就還剩700萬貸款。

銀行一看,500萬的抵押,貸走我700萬,風險太大了,銀行承擔不起這個風險。

給你兩條路,要麼你再補400萬的抵押,900萬抵押才能平衡我700萬的貸款。

要麼你就一次性還掉300萬。

很多人的首付都是透支了全家人的財富,每個月還要還房貸,這怎麼搞的定。如果不還,銀行就把房子收走,首付和還了的貸款全打了水漂,還給自己留下了黑記錄。

當時,很多人跳樓,這不是危言聳聽。

房價跌了,手裡即使只有個廁所的都在罵,感覺自己買虧了。只不過,他沒想到,如今他兒子長大了,又買不起房,他有巴不得房價跌。

可是,已經由不得你了。


傅一聲


2003年,香港房價暴跌,而對經濟影響不是很大?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看內地經濟發展情況,香港的經濟發展實力,為什麼能成為亞洲四小龍,這和國內經濟發展分不開的。



香港並不大,經濟發展確實強,香港重要經濟發展是金融業和現代服務業,房價暴跌對經濟沒有影響是完全不對的 ,房價暴跌對香港經濟影響非常大。



香港的經濟真正發展是從新中國成立後,中國集需的各種資源,先進設備都是靠香港進來,香港經濟才開始騰飛。

2003年國內經濟發展實力,當時並不是很強,對香港的依靠還是比較重,房價暴跌,對經濟影響可以短時間內解決。

2003年起,大陸有錢人,開始陸陸續續去香港購房置業,給香港經濟發展提供動力,房價問題,被大陸有錢人解決。

現在的香港對於內地來說,只有購物的時候才會想到,對內地經濟幾乎沒有影響,反而其金融中心地位不保,這才是香港未來問題。


沒有網名144657219


香港房價的下跌主要是源於政權的更換。1997年7月迴歸後,原英國政府的地契到期,要轉為特區政府。很多人受了當時不良情緒的影響,大量拋售房產離開香港,加上索羅斯等人借東南亞金融危機興風作浪。導致香港金融地產市場經歷了一次脫胎換骨般的洗禮。風雨過後,香港重新構建了在中國主權下的社會經濟管理架構,經濟發展的穩定增長,人口的增長,最終讓香港的房地產市場恢復健康發展。當初那些離開香港的人現在怎麼樣了?大家有興趣也可以看看你瞭解一下吧!


民間評論


不是對香港經濟影響不大,而是香港房價崩盤後又趕上了大陸起飛的順風車,站在風口上,重新振作而已。

香港是中國大陸對外最重要的一個窗口,和大陸聯繫緊密又是國際自由港,說是珠三角的金融窗口一點不誇張。

大陸騰飛讓香港很快恢復起來而已。我們經常說風口上豬都飛起來,中國大陸發展對外最重要的一個風口,就是香港。

如果香港在非洲或者太平洋上,經濟經歷一次97年危機,一次就可以GG了


花飛香滿路56


2000年八萬五「不存在」

科網熱令市況迴光反照,可惜轉眼即逝,香港陷入另一輪衰退,樓價持續陰乾。另一邊廂,董建華在訪問中「宣佈」八萬五「不存在」。

2001年911恐怖襲擊

美國911恐怖襲擊,環球經濟蒙上陰影,本港失業、通縮嚴重。九龍站上蓋擎天半島開售,首批呎價低於4000元,該盤雖非龍頭物業,但後來卻食盡西九起動的甜頭。

這一年,是「送錢買樓」的巔峰期,新盤為搶客,出盡二按、現金回贈的法寶,如將軍澳中心及港景峰等,間接製造破產潮。

2002年負資產上街潮

推行「孫九招」,包括取消賣地、暫停勾地、叫停居屋及中止出售公屋等,幾乎完全停止土地供應。負資產轉按計劃亦無助一群苦業主,結果引發負資產上街潮。土瓜灣大型屋苑傲雲峰開售,首批呎價3200元;而定位特別的馬灣珀麗灣,呎價亦只開出2300元,最平單位低於100萬元,發展商新地揚言是「蝕本賣樓」。

2003年沙士肆虐終極一跌

沙士肆虐加上政府施政失誤,民怨爆發,觸發50萬人上街;樓價呈終極一跌,在極低迷的基數下再跌逾一成,沒有人搶樓,反而掀起搶醋潮。

新盤花招盡出,減價及送裝修不在話下,夠膽跟,發過豬頭,如明星盤貝沙灣在沙士前後開盤,部份分層呎價低於五千元,該盤發展經年,隨市況越賣越貴。

將軍澳新盤眾多,零首期、二按的買家亦特別多,當發展商以震撼呎價1998元推售將軍澳廣場時,令全區新盤業主有一半成為負資產,通街銀主盤。

沙士在4月的一場雷雨後逐漸平伏,並開放內地人買樓作投資移民,樓市終於露出曙光。

沙士重災區淘大花園呎價低殘至千餘元,核心災區E座有371方呎單位以55元萬沽出,呎價1482元,由於跌得太甘,災後反彈力驚人。

原屬混合式發展的深灣軒改為新地全資開發,首批呎價3700元,而元朗YOHOTown首批呎價亦只開1600元。一手割價,二手無運行,故太古城錄呎價僅為2500元、康怡花園亦以每呎2100元成交。


人在旅途灑淚時


當年有強大祖國支持,十幾億遊客,買買買。

最初買日用的。最多人的基層,.鋪店,好起來,工人不夠好,要搶。加人工又來。之後,我強國,工業行,富人多,去香港生活,國內投資,騙子太多,去香港投資買房子,股票,基金,保險,想得出比國內安全就買,中國起飛,在國內流行的話(僅有買貴,不能買錯),就是這樣在香港活起來,真的,香港沒什麼了不起,亦無國內人材多。但上海,北京又不是一樣平凡。僅是正當國強時,幾個大城市比較好,是經濟成果的副產品。

我不怕我們國家就是強,不用依靠外力可過渡。


分享到:


相關文章: